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05.28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把教学活动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地学习意义的过程。
为此,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成为题中之义。
一、思想政治课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既然学生是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者,政治教师就应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实现这个理念的根本转变,要做到:1.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创新,表现在很多方面。
但关键是在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上。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
这一理念虽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学生主体作用常常得不到体现。
仍有些教师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方式,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去想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其潜在能力。
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必须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
2.创新教学情境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良好的环境能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兴趣会油然而生。
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厌学情绪,教师就要注意改善他们所处的课堂环境,尽可能地创设乐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由反感、厌恶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的课堂学习。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品德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探究式教学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则,无疑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探究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的途径应该是如水赋形,不拘一格的,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实施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堂实效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探究式教学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努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践表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就会失去方向,不着边际,实现不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要把握好整堂课的发展方向,掌好舵,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另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抹杀学生的思维,回到灌输式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努力构筑民主平台,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氛围中开展讨论、探究、合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要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有适度的思维难度;同时还要求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的情景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线索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继续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施教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教学模式。
本文从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的概念、实施过程的基本程序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实施【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58-02探究是人的本性。
“探究”一词由英文“inquiry”翻译而来,《辞海》对探究一词的表述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
将探究用于教学,即“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师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和学生以探究为特征的学。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以现行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周围世界出发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手段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通过提问、质疑、探讨、评价等一系列过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的努力获得对问题的解决、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的过程。
它的基本程序是: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问题生成,开始新课;互动探究,进行新课;结论形成,提升新课;教学评价,反思新课。
1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所谓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
”情境创设是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的起始阶段,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进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中产生问题。
情境创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新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时,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也可以叙述藏民生活的变化,奔驰汽车发展史等不同情境。
在讲授“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教师可以引入某人将5万巨款藏在旧衣服里,最后被自己无意卖掉的案例。
二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具有亲近感。
比如,在讲授“股票、债券和保险”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何帮助张大爷的10万元钱理财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为张大爷出谋划策的热情,也可以选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一标语作为导入情境。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论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两种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知识的输入为主,通过对思想政治概念、原理、理论的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通过讲解、询问和激发学生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注重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它具有结构性明确、目标明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记忆。
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可以通过提问题、对话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学习、思考和交流。
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输者”,而是扮演着指导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通过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去发掘问题的答案。
探究教学模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等优点。
探究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教学模式可以相互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在传授知识时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而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时,则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将探究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对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而“综合探究”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研究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和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思辨、创新和问题解决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完。
1.2 研究意义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
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指导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研究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提倡“综合素质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理念,而教学策略的研究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研究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可以拓宽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