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下第5课《有趣的磁铁》word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科学说课有趣的磁铁_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下科学说课-有趣的磁铁青岛版(五年制)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第五课《有趣的磁铁》。
1、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初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玩磁铁、找发现这两个探究活动,总结出磁铁的基本性质。
进一步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2、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对磁铁的一些性质有所了解,对科学探究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动手欲望强烈,但是用语言描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能力不强。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精神,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目标: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有机结合的,乐于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磁铁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能够设计游戏,探究出磁铁的性质,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
5、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组织教学。
学生则采用动手实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6、教具、学具准备:课前器材准备充分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
我和学生一起准备条形磁铁、蹄型磁铁、小铁钉、大头针、小木块、铝片、硬币、泡沫塑料、木架台等。
7、教学过程:为让学生经历一次典型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我安排了四个环节:一、激趣导入、认识磁铁二、实验验证、研究磁铁三、生活拓展、应用磁铁四、总结评价、内化提升下面我来说一下每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报,既可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汇报的质量,又可以让课堂经历一个从动到静的过程,避免游戏环节的盲目性,体现出课堂学习的节奏性以及目的性。
3、说一说,梳理自己的实验发现。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小学科学《有趣的磁铁》第5课(课件、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第 5 课《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有趣的磁铁》是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的磁铁的思路编写的。
教学活动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磁铁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探究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极等性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注意了游戏性,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解磁铁的有关特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能指南北,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 / 10难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学生:蹄形、条形、磁铁;小车、铁屑、细绳、铜丝、铝片、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橡皮、铁钉、铅笔、皮筋、木块、泡沫塑料等;实验记录卡;抹布。
教师:游戏钓竿(一支)、游戏小鱼(泡沫塑料外壳,内藏磁铁)六条;水槽(盛少量水)六个。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小猫钓鱼,想玩吗?生:想!师:那咱们就比一比,看谁钓到的鱼最多。
(学生上台,将六条鱼全部钓上。
)师:你可真棒,能说说你钓鱼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学生谈感受。
)师:谁还想试试?(学生轮流上台,均轻易将六条鱼全部钓起。
)师:---------------------------------------------------------------最新资料推荐------------------------------------------------------ 你们的感觉跟第一位同学一样吗?生:一样!师:能猜猜这六条小鱼为什么这么好钓吗?(学生进行猜想并自由发言。
青岛版小学科学《有趣的磁铁》教学案例青岛版小学科学《有趣的磁铁》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案例背景分析:《有趣的磁铁》一课选自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下册。
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
活动准备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主题──磁铁有什么性质?利用文字及图示方式提出了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的建议: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曲别针、小螺丝、剪刀等。
活动过程和自由活动是课堂探究活动的主体部分。
活动过程只有一个活动: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
自由活动是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拓展活动安排了调查了解磁铁还有哪些应用,写一份调查报告的课后活动指向,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科书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学科学、做科学。
本课主要采用了单向喇叭口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探究活动从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这一活动指向展开,整个活动过程是一个统整的、逐渐开放的过程。
本课主体活动基本遵循探究──发现──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进程展开,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受活动阶段的限制,教师在活动中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自控者。
教学过程描述: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
作为老师,也非常关注同学们的玩。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5.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磁铁》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的内容。
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
整个课堂活动以游戏导入,从“玩磁铁,找发现”开始探究,接着通过交流总结出磁铁的性质,然后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教科书提出了“调查、了解磁铁还有哪些用途,写一份调查报告”的课后活动指向,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整个活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逐渐开放的过程。
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究磁铁有两极,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以及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学会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发现和了解磁铁的性质。
三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磁铁。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游戏鱼缸、钓竿、游戏小鱼(各种材料制的)多条。
各种各样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各多块;橡皮、铁钉、铅笔、细铁丝、皮筋、薄铁片、木块、铁勺;小船;小车;水槽(盛少量水);泡沫塑料。
四、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钓鱼比赛”的小游戏。
讲好游戏规则,比一比哪组钓的多问:你是怎样把鱼钓上来的?师:哦!原来秘密藏在这里!吸铁石可以吸铁,吸铁石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磁铁,磁铁吸铁的性质叫磁性。
5 有趣的磁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探究磁铁有两极,磁铁指示南北方向,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性质,
以及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2、机能目标: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学会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需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磁铁;铁屑、细绳、铜丝、铝片、
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橡皮、铁钉、铅笔、皮筋、木块、泡沫塑料等;实验记
录卡;抹布。
本课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课堂探究活动从“玩
磁铁,找发现”这一活动指向展开,整个活动过程是一个统整的、逐渐开放的过程。教科书
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自控者
教学过程描述
课前谈话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探究实验,要想实验成功,就必须要认真听好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每
一个要求,交流实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相信你的表现会更出色。从现在开始,我们比
一比哪个同学最爱动脑、动手,成为本节课的科学小博士。相信自己,你能行!
一 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1.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魔术表演“会站立的大头针”。 师用
一张纸盖住磁铁,纸上放一站立的大头针。
2.提出问题:谁知道老师是用什么魔法,让大头针站立起来?(吸铁石)同学们真是火
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吸铁石有一个科学名字叫什么呢?(磁铁)对,今天我们就来
玩一玩磁铁。 板书---- 5 有趣的磁铁
3.认识磁铁:看来大家对磁铁都不生疏,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磁铁呢? (圆形的,
长方形的,椭圆形的,圆柱形的,像门一样形状的。。。。。。)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发现了磁铁有这么多形状,我们一起来给磁铁起一个名字吧!我们把这
种长条形的磁铁叫做“条形磁铁”,把这种弯弯的磁铁叫“蹄形磁铁”,把这种圆环形的磁
铁叫“环形磁铁”。磁铁上刷有两种颜色,是哪两种呢?(学生回答蓝、红)还分别标有“S”、
“N”两个不同的符号。请大家看课本11页中间文字,“S”、“N”分别指的是什么?(是
磁铁的两个磁极,“S”又称南极,“N”又称北极。)
4.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磁铁,它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呢?你能猜想到什么呢?
二进行探究实验活动
1.实验指导
(1)熟悉实验材料。师拿着器材让学生说明称,各种各样的磁铁;铁屑、细绳、铜丝、
铝片、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橡皮、铁钉、铅笔、皮筋、木块、泡沫塑料等;
实验记录卡;抹布。
2.合理分工。六人一小组,每组发一张“磁铁游戏记录表”,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操
作员、汇报员、纪律监督员、材料收集管理人员等。
3.注意事项,在玩磁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别把器材掉
到地上,注意安全)
4.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1)磁铁吸物体,磁铁来到这里很想找找他的好朋友们,你们能帮他们找一找吗? 拿
出材料看看谁能成为磁铁的好朋友。各小组人员合作分工,共同探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磁铁吸铁,具有磁性)
(2)磁性强弱.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磁铁有磁性,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相同吗?
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呢?六人小组讨论设计第二个游戏的研究方案。(用磁铁各部分吸引回形
针,数各部分吸引的回形针的个数。)(学生做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汇报。(两端个数多,
磁性强;中间弱)
师小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谁知道这两个磁极分别是什么?
(北极N,南极S)
(3)磁铁性质.师:将两块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你们想
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实验吧。要用的材料条形磁铁,磁铁两端标有N极、S极,同位两人一组,
其中一个同学拿一块磁铁,另一位同学用另一块磁铁的N极、S极分别去接近第一块磁铁的N
极、S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师:看看我们的实验记录,你发现了什么?(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场实验:
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不错,我们来放松一下,听广播里传来了……现在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
谁知道这是为什么?(磁铁可以产生磁场,干扰了收音机无线信号的接收)
4教师总结鼓励。 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
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
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
三、总结评价,生活应用,课后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2.学生汇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磁铁。 磁性白板、磁性纽扣、磁性棋盘、磁性玩具、
磁性门、耳机、收音机。。。。。。)
3.同学们还想知道磁铁有哪些用途吗?课下去调查了解吧,并且写一份调查报告。
4.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不同的收获,小组同学合作的也非常默契。
板书:
有趣的磁铁游戏:
①指示南北方向
②同级相斥、异极相吸:N—N、S—S相推。S—N、N—S相吸。
③两级的磁性强,中间的磁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