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历史帖苏州河上有多少座桥?
- 格式:doc
- 大小:534.00 KB
- 文档页数:6
外白渡桥百年见证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
当到达那里时,天空已经让雨丝飞舞,呵,是桥在为我们讲起那段难堪回首的历史吗?来之前我想只是一座桥,即便见证了上海百年岁月,历经沧桑终归是人心中关于历史的归附物而已。
可没想到,会有那么多游客亦有很多外国友人,流连于这座桥,拍照留念。
看起来这座桥样式老旧,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驻足的理由,可是翻阅了诸多资料,却不得不嗟叹:“拆外白渡桥,就是在拆上海人的命啊。
”很多人感慨,上海对这一座老桥的“痴迷”,耗费巨资、动用尖端技术,只是为了维持其旧貌,其对上海人,中国人的历史意义可见一斑。
“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
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那时,经过桥上的风会不会也要带上几分腥味,为这野兽般的行径狂吼……到了桥上的时候,我们重点观察了桥体结构,事后拍成照片,询问了一学建筑的同学,得出了还未经权威验证的结论,这样的铆钉式的结构,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使桥身稳固一体的完美设计。
外白渡桥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在普通人眼中,它始终硬朗,每天都有近3万辆次的车从它身上驶过。
或许是城市面貌每天都有新的亮点出现,在此次大修之前,人们对这一百年城市地标已渐渐地有点熟视无睹,只是想当然认为它是城市交通的一个枢纽。
但就在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当然,英国设计单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免除桥梁发生意外后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设计方专业严谨的态度。
在上海城建档案馆内存有外白渡桥的设计建造图纸及历年大修图纸档案共计6卷。
已经泛黄的正式设计图纸上标明,外白渡桥建造方为“上海特别市政委员会工部局”,图纸绘制日期是1903年8月25日。
上海半马苏河简介苏河,位于中国上海市,是上海市的重要水道之一,也是上海半程马拉松赛的起终点线路之一。
苏河全长125公里,发源于上海市金山区的亭林镇,流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虹口区等地,最终注入黄浦江。
苏河因当地古老的苏州河改名而得名,它曾经是上海市重要的运输通道和工业用水来源。
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的苏河成为了一条清澈而美丽的城市水道,被赋予了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功能。
沿着苏河的河道两岸,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河畔的苏州河滨江绿地是人们放松、散步、跑步的理想场所。
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沿河岸有很多精美的建筑物,如静安区的苏州河文化广场,它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和休闲为一体的场所。
广场上有一座亭子,四周雕刻着红色砖雕,展现了上海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另外,沿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在上海市静安区的苏州河创意中心,有许多小型工作室和艺术家们的作品展览。
这里汇集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和设计作品,让人领略到了上海的时尚和创新。
苏河上的桥梁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苏州河上的石库门大桥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石库门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此外,每年的上海半程马拉松赛也选择苏河作为其中一个起终点线路,吸引了众多马拉松爱好者的目光。
参赛选手可以在比赛中欣赏到苏河两岸的美景,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
总的来说,苏河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水道,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它承载着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以其清澈的水质和美丽的景观吸引着游客和市民。
希望未来苏河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上海城市的一张名片,为更多人带来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乍浦路桥,现今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位于苏州河上,北接乍浦路,南穿南苏州路,接虎丘路。
建造历史
上海开埠后,美国圣公会主教蓬恩(文惠康)在此渡口之西建造过一座浮桥。
1873年,将浮桥改为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中国人称头摆渡桥,亦称白渡桥。
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故又称二白渡桥。
1927年,木桥拆除,改建钢筋混凝土桥,以乍浦路路名命名。
法国工程师R.Minutti设计,工部局投资。
桥梁情况
乍浦路桥,长71.94米,宽17.3米,其中车行道12.9米,两边人行道各为2.2米。
桥面共1244.5平方米。
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下部为木桩基础的重力式桥台和空心桥墩。
载重车辆分1-10级,特重车辆不能通过。
桥下3孔,中间一孔,跨径为36.55米,南北二孔跨径各17.7米[1]。
通航净宽度为35米,梁底中间标高为6.12米,两侧标高各为5.85米,除特大潮汛外,其他时间驳船都能在桥下航行。
该桥南堍平均坡度3.427%,局部最大坡度4.14%,并形成弯道,其叉道圆明园路,贴近桥堍。
此桥无公交车辆经过,早先其他机动车流量也不大。
近几年来,车流量剧增,常超荷量,致使桥墩和主梁出观裂缝,经加固修复后,只允许两吨以下车辆通行。
苏州河上海话中意思苏州河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它贯穿了上海的中心地带,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
它的名字源自于它流经的地方——苏州街,因此得名为苏州河。
苏州河的长度约为125公里,是上海市内最长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东北部,途经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等地,最终注入黄浦江。
河道在各个地区宽窄不一,最宽处可达近100米,最窄处仅有几米宽。
河水的流速较慢,使得这里成为了人们游船、垂钓的好去处。
苏州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期。
在那个时候,苏州河还是一个泥泞的小溪,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逐渐成为如今的一条宽广的河流。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苏州河一直是上海市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
许多商船和货船都通过苏州河来往于上海和其他周边城市之间,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河逐渐被人们遗忘。
在20世纪初,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苏州河开始受到了污染的困扰。
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岸边的居民也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恶化。
曾经繁荣的河岸商业也逐渐式微,河道变成了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然而,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苏州河逐渐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河道进行了治理,使得河水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河岸边的老旧建筑也得到了修缮和改造,河畔的绿化带和景观也得到了重新设计和建设。
如今,苏州河成为了上海市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游船。
除了风景优美的河道,苏州河沿岸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例如,位于苏州河畔的外白渡桥,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桥建于1933年,是一座结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石拱桥,成为了上海市的地标之一。
此外,苏州河畔还有许多老旧的工厂建筑,见证了上海工业化的历史。
苏州河也是上海市的一个文化聚集地。
沿岸的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格。
例如,位于虹口区的苏州河北岸,是上海市的艺术区,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产业。
掠影吴淞江(苏州河上游段)维基百科介绍:上海开埠后,来沪的外国⼈曾溯河往上,发现可以乘船直抵苏州府城,于是英⽂标准译名便为“Suzhou Creek”。
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展拓英租界条约时,⾸度在正式⽂本中,将吴淞江称为苏州河,后来上海市区的民众也逐渐称之为苏州河。
但苏州河北新泾开始的上游地区民众和教科书等官⽅仍称之为吴淞江。
漫游吴淞江的念头以来很久了。
⽆奈吴淞江沿岸道路闭塞,单位、私企沿河圈地重重,更困难的是吴淞两岸分属闵⾏、嘉定、青浦,除封闭式的⾼速公路外能供⾏⼈和⾃⾏车往来的桥梁屈指可数。
依据地图和⾃⾏车的车载导航,今年暑假期间分批分期分段跑了部分河段,最终在国庆期间来了⼀次“掠影吴淞江”的全程漫游。
北新泾中环线为起点溯河⽽上。
沿美丽的长宁路、北翟路骑⾏……第⼀座桥:祁连⼭南路桥祁连⼭南路桥上向东望,眼前的⼤批荒地是“上海地产.上河湾”的建设⼯地。
穿过桥堍沿通协路接⼴顺北路直到吴淞江边。
第⼆座桥(A20外环⾼速桥)。
穿过桥洞,⼀条泥泞⼩道的尽头就是充满传说的虞姬庙。
河对岸是普陀区外环⾦沙江林带。
前⽅已⽆路可⾛了……返回,沿⼴顺北路退⾄北翟路,前⾏到闵⾏区华漕镇徐浦村,为了到达河边,沿华夏路七拐⼋弯到达了吴淞江边的⼀处亲⽔平台徐浦段的亲⽔平台旁是⼀个新建⼩区。
河⾯开阔。
河的对岸是嘉定区江桥镇开发区辖地。
原路退出,向西穿过华漕新村⼩区来到华江公路上。
第三座桥:华江公路桥华江公路桥是嘉定和闵⾏的⼀座重要的公路桥梁,地处⼤虹桥开发区。
现有的桥梁和公路已不负重堪了。
过了桥沿华江公路往北⾛,进⼊嘉定辖区。
左拐⼀条 “爱特路”---基本上与吴淞江平⾏,⽬前正在扩路,骑到底与华庄路连接,京沪⾼铁在此越过吴淞江。
第4座桥:京沪⾼铁不算太宽的河⾯上竟然建造了铁路⾼架桥的⼆个桥墩,真有点匪夷所思。
在中国桥梁建设⾼速发展的今天,这⼆个桥墩不知是设计者的失误还是铁⽼⼤藐视吴淞江的存在!据⼀些拾荒者的描述,前⾯还有⼀座张家泾铁路桥,附有⼈⾏便道,可以过吴淞江。
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外白渡桥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座著名古桥,位于苏州河上游的外白渡,故得名。
该桥建于公元1856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桥梁,不仅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更是许多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场景。
在这座桥上,也流传着不少浪漫金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
1. 外滩灯红酒绿,外白渡桥月色朦胧。
这是一句描述上海夜景的诗句,描述的是外滩、外白渡桥以及在上海的夜晚,到处都洋溢着浪漫的气息。
在这句诗句中,外白渡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月亮洒下的柔和的光线,让人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
2. 让我牵着你的手,走在外白渡桥上。
这是一句情话,表达了对爱人渴望与之手牵手,在外白渡桥上散步的心情。
外白渡桥以其独特的景色和浪漫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情侣前来。
走在外白渡桥上,不仅可以欣赏江景美景,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爱情的伟大。
3. 桥上灯光柔和,溪中流水悠然。
这是一句描绘桥上景色的诗句,描绘了在外白渡桥上,灯光柔和,水流悠然的美景。
这样的美景,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4. 相遇在外白渡桥,披星戴月亲一口。
这是一句浪漫的情话,意味着在外白渡桥上相遇,亲吻那自然而然的流露。
外白渡桥,作为浪漫的胜地,如同爱情的见证者,经常见证着许多情侣相识、相爱、相约,留下许多浪漫和感人的故事。
5. 时光从外白渡桥上流过,融化了多少爱的故事。
这是一句描绘时间流逝的诗句,描绘了外白渡桥上许多浪漫的故事。
这座古老的桥梁,承载了许多的故事,留下了许多情感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刻在了桥梁之上。
总的来说,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每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桥梁本身的独特魅力和上海夜色的浪漫激情。
无论是在江面上漫步,或是在桥上与心爱的人相拥而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桥梁所带给我们的美好和爱情的气息。
【三年级作文】乌镇路桥
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陪我来到上海参加比赛。
我们住的酒店旁有一条苏州河。
苏州河上有一座桥叫乌镇路桥。
我们每天往返比赛的时候都要步行经过这座乌镇路桥。
这座桥横跨在苏州河上,远远望去,这座桥与其他桥并无两样,甚至还有一些破旧,但真正了解了它的历史之后,我才发现这座桥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这座桥始建于民国18年,后来在抗战中被战火摧毁,重建后又在1997年拆除。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1999年重建的样子。
乌镇路桥全长60米,宽9米,可以说是苏州河上相当宏伟的一座桥了。
它的桥身呈圆拱形,上面左右各六根柱子撑起了它的整个桥面。
桥下有两条观光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我站在桥上,桥底流水波光粼粼,桥上行人如梭,天上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心情真是格外舒畅。
经过三天的陪伴,我对乌镇路桥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马上就要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向它作了告别,并承诺我下次还会再来的。
再见!乌镇路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普陀区半马苏河景点简介
上海苏河,是指从市区黄浦区外滩至北外滩的一段苏河,全
长约10公里。
苏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河流。
上海最早的建筑大多分布在苏州河两岸,如老租界内的黄浦滩、北站、天后宫等,许多建筑都已有百余年历史。
半马苏河是
在上世纪初建成的。
在半马苏河上,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一个是半马苏河大桥,另一个则是半马苏河步道。
半马苏河大桥是上海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也是目前上
海仅有的一座“单孔”即指只有一个桥孔)公路桥。
半马苏河大
桥位于北外滩滨江岸线上,南起中环线高架,北至外滩源地块边界,全长约200米。
桥梁全长200米,主跨6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
该桥于2001年6月竣工通车。
该桥
与北站地区隔江相望。
苏河步道位于普陀区苏州河沿岸,起点在中环线高架普陀段
以南的金钟河大桥西侧,终点至北外滩段的北外滩滨江岸线,全
长约5公里。
—— 1 —1 —。
上海人历史帖苏州河上有多少
座桥?
2
———————————————————————————————— 作者:
———————————————————————————————— 日期:
3 / 6
上海人历史帖:苏州河上有多少座桥?
今天有一条老上海都很关心的新闻。浙江路桥即将大修!明年春节前恢复通车。浙江路桥将被
整体拆下,移至100米外工厂大修,修旧如旧,恢复到1908年竣工时的样子。
要说这浙江路桥,来头可不小。从外白渡桥数过来,他是苏州河上的第七座桥,也是我国仅存
的几座鱼腹式钢木桁桥之一。也是苏州河上仅存的第二座钢结构老桥。它的历史也很悠久,比
外白渡桥年轻一岁,在苏州河桥梁大家族排“老二”,今年已经107岁了。
那么问题来了,浙江路桥大修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说,无论从桥的历史价值还是和我们交通出行,浙江路桥大修都和我们息息相关。简单整
理了三个问题。
Q1:浙江路桥为什么要修?
道理很简单,因为它老了。2008年,比浙江路桥更老的外白渡桥就曾经进行过移桥大修。当
年浙江路桥也进行过整修,但只是进行了重新涂装,使用防腐新材料。而如今浙江路桥的下部
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维修。
而且,移桥大修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修旧如旧”。简单地说就是恢复浙江路桥1908年时
的风貌。修桥的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桥进行精细测量,不仅使重新复位后的桥与更加相扣,
也能弥补旧时年代数据的遗缺,还能为将来再度修缮提供准确依据。可谓一举多得。
Q2:如何把浙江路桥拿下来修?
这个问题就像怎么把“大象塞到冰箱里”的问题一样,首先在低潮时,运载的船进入桥洞,拆
除固定桥的各种构件。等涨潮时将其抬升脱离支座,就能运走了。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Q3:浙江路桥修了交通怎么办?
4 / 6
施工期间,浙江路桥将暂时封闭,届时经过浙江路桥的14路将改走河南路桥,15路改走西藏
路桥。机动车主要改走西藏路桥和河南路桥,绕行距离并不长。人行及非机动车主要改走福建
路桥和山西路桥。
这浙江路桥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老垃圾桥”。因为在早些时候,上海工部局应苏州河边浙
江路附近业主外侨的请求,从今浙江路架起步行木桥。当时租界内生活垃圾多在桥旁码头外运,
所以就叫他“垃圾桥”。
说到这苏州河上的桥,那可真的是历史悠久,而且充满故事。具体桥的数量,因为标准不同,
有人说31座,也有人说33座。但这不影响苏州河成为活的“桥梁博物馆”
在这里就来简单介绍几座比较有趣的桥。
1. 一白渡桥——外白渡桥
所谓的白渡桥,意思就是渡河不要钱——可以“白度”苏州河。不过外白度桥,一开始可不是
“白度”的。
最著名的外白度桥前身叫韦尔斯桥。1856年,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联系了各大洋行古董,
集资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建成了一座横跨苏州河的木桥,取名为“韦尔斯桥”桥中间设
有一座吊桥,遇有大船过往时,须拉起活板。这时的韦尔斯桥还不是白渡桥,凡是过桥的中国
人均要留下“买路钱”。
直到1873年,工部局出面,在此附近造了一座木桥,中国才能做到“白度”。
2. 二白渡桥——乍浦路桥
与外白渡桥毗邻的是乍浦路桥。上海开埠后,传教士文惠廉曾经在苏州河上建起一座浮桥。因
为离外白渡桥很近,所以他也叫里摆渡桥”或“二白渡桥”。
5 / 6
3. 三白渡桥——河南路桥
跟大马路、二马路一样,有“二白渡桥”,就有“三白渡桥”,这就是河南路桥。
1843年的时候,这里曾有一个渡口,人称“三摆渡”;次年,在这个摆渡口建造起了一个驼
峰式六孔木桥。1925年,木桥又改建成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均衡翅式带悬桥。
4. 新垃圾桥——西藏路桥
和“老垃圾桥”浙江路桥相对的新垃圾桥,就是现在的西藏路桥。今西藏路处即筑有木桥,因
毗邻泥城浜,老上海也称其为“泥城桥”。这也是公交汽车和无轨电车的站名,一直使用到上
世纪90年代。
5. 自来水桥——江西路桥
苏州桥上还有一条专为架设自来水管道的桥,人称“自来水桥”,也就是后来的江西路桥。桥
下管道为通向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供水管道,不过,1942年,这座桥被整体拆除。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