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第一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仅供参考)要求每组同学至少做一个B类实验。
报告格式如下:报告人:实验日期:实验分工: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及设备三、实验项目及步骤四、实验数据分析及不同方案比较提示:主要从电机特性及被测减速装置特性入手分析负载对效率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五、扩展知识部分(小组中每个成员分别就不同知识点选择一个进行思考学习)1)机械性能测试方法2)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机械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3)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电子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4)有关连轴器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5)有关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6)针对齿轮减速装置就其内部结构布置,润滑方式,轴系结构等进行归纳总结7)电机相关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8)同学自己想到的知识点六、实验中新设想或新建议七、思考题八、实验总结第二篇:实验报告要求-综合设计综合设计实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编程以及动手的能力。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C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内容本次综合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自行选择题目,如生活中的小游戏(五子棋、贪食蛇、走迷宫…),星座的查询等,分析源代码超过300行以上的且必须具有一定功能的题目。
代码分析应将待分析的代码调试正确运行,撰写对应的程序文档:如该程序的功能、运行流程、算法的思想等。
不要对源代码逐行注释。
(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但小组人数不要超过2人。
)注意:本次实验报告打破以前惯例,只写一个。
要求包括:问题阐述、设计思想、基本流程、完成情况以及参考代码等。
大家可以将所做内容的打印纸贴在实验报告上,也可以自己抄写在实验报告上。
第三篇:AOA综合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名称:AOA综合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该综合实验内容,复习本学期所学的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er文档的建立以及高级应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检测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24班姓名陈铭其同组人关兆榆、张梓健、林宗茂、邓庆青、黄炽轩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 4 日
功能目标通过两种减速器及链传动,将电动机的动力传给平面机构的曲
柄,从而带动滑块前后运动。
机械系统传动动力学曲线
平面机构运动运动学曲线
系统流程图
结论1、链传动只能实现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运转时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由机械系统传动动力学曲线可以看出,输出扭矩和输出转速都不是一条恒定的直线,但总体幅度一致,所以平均转速一定。
2、链传动不宜在载荷变化较大、高速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使用,实验中的平面机构比较简单,符合链传动的使用要求,但如果将此传动系统应用于实际机械当中,很多情况都不适用,所以这种传动系统实用性不大。
3、在这机械传动系统中,平均效率只有23%~24%。
由于有多个联轴器的连接,效率偏低,导致在平面机构运动中可调性低,由平面机构运动运动学曲线可以看出,滑块速度正弦曲线幅度低,整体运动需时长,不实用。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2.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3.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所示。
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图1(a) 实验台外观图Array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
典型实验装置包括齿轮减速传动装置、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V带+齿轮减速传动装置、齿轮减速+滚子链传动装置、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
实验装置由动力部分、测试部分、加载部分和被测部分等组成。
各部分的性能参数如下:1、动力部分1)YP-50-0.55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55KW;同步转速1500r/min;输入电压380V。
2)LS600-4001变频器:输入规格AC 3PH 380-460V 50/60HZ;输出规格AC0-240V 1.7KVA 4.5A;变频范围2~200 HZ。
2、测试部分1)ZJ1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10N.m;转速范围0~6000r/min;2)ZJ5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50N.m;转速范围0~5000r/min;3)TC-1转矩转速测试卡:扭矩测试精度±0.2%FS;转速测量精度±0.1%;4)PC-400数据采集控制卡。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任课老师:一、(特别提示: 本报告第一、二、三部分来自试验指导书, 稍有更改。
)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 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 三、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 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 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 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五、实验原理及设备实验原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通过对转矩和转速的测量, 利用转矩、转速与功率的数学关系间接导出功率数值, 并通过对电机和负载的相应控制观察分析转速、转矩、功率的相应变化趋势, 同时通过对减速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测量分析, 得出减速器的效率及其随不同情况的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 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 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 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 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图2(a) 实验台外观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负载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 装置(试件)负载调节1-变频调速电机 2-联轴器 3-转矩转速传感器 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 6-工控机 7-电器控制柜 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0711机械姓名李鹏飞学号07316108
日期09.12.22 指导老师张良斌成绩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设备
本实验在“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1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1所示。
三、实验步骤
参考图2-5所示实验步骤,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实验操作。
(1(2)确定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选择实验A(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实验) 时, 可从V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套筒滚子链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中,选择1-2种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选择实验B (组合传动系统布置优化实验)时, 则要确定选用的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及其组合布置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实验。
(3)布置、安装被测机械传动装置。
注意选用合适的调整垫块,确保传动轴之间的同轴线要求;在搭接好实验装置后,用手驱动电机轴、如果装置运转自如、即可接通电源、开启电源进入实验操作。
否则、重调各连接轴的中心高、同轴度,以免损坏转矩转速传感器。
(4)按要求对测试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调零,以保证测量精度。
1.参数设置
在报警参数对话框内第一报警参数、第二报警参数不必理睬,定时记录数据可设置为零或大于10Min 、意思为采用手动记录数据、不用定时记录数据。
采样周期为1000ms 即可。
在可供显示的参数对话框内,可供显示的参数已经打勾,故此对话框可不理睬(可供显示的参数也就是显示面板上所能显示的参数)。
在设置扭矩传感器常数框内,用户根据输入端扭矩传感器和输出端扭矩传感器铭牌上的标识、正确填写对话框内系数、扭矩量程和齿数,框内的小电机转速和扭矩零点可暂不填入。
2.调零
a)点击主界面下拉菜单中的T 试验部分,起动输入端扭矩传感器和输出端扭矩传感器上部的小电机,此时显示面板上n1和n2应分别显示小电机的转速、M1和M2应分别显示传
感器扭矩量程(M1一般为10±3Nm、M2一般为50±10Nm)。
然后点动电机控制操作面板上的电机转速调节框、调节主电机转速,如果此时小电机和主轴旋转方向相反、转速叠加,说明小电机旋转方向正确、可进行下一步骤。
如果此时显示面板上n1和n2数值减小(可能n1数值减小、可能n2数值减小、也可能n1n2数值均减小)则要重新调整小电机旋向、直至两小电机转速均与主轴转速叠加为止。
b)小电机旋向正确后、将主轴转速回调至零,然后再次点击下拉菜单设置部分选择系统
再次弹出‘设置扭矩转速传感器参数’对话框,此时只需分别按下输入端和输出端调零框右边一钥匙状按钮、便可自动调零,存盘后返回主界面、调零结束。
注意存盘,关闭小电机。
3.测试阶段
(1)打开实验台电源总开关和工控机电源开关;
(2)点击Test显示测试控制系统主界面,熟悉主界面的各项内容;
(3)键入实验教学信息标:实验类型、实验编号、小组编号、实验人员、指导老师、实验日期等;
(4)点击“设置”,确定实验测试参数:转速n1、n2 扭矩M1、M2等;
(5)点击“分析”,确定实验分析所需项目:曲线选项、绘制曲线、打印表格等;
(6)启动主电机,进入“试验”。
使电动机转速加快至接近同步转速后,进行加载。
加载时要缓慢平稳,否则会影响采样的测试精度;待数据显示稳定后,即可进行数据采样。
分级加载,分级采样,采集数据10组左右即可;
从“分析”中调看参数曲线,确认实验结果,打印实验结果;
结束测试。
注意逐步卸载,关闭电源开关。
4.分析阶段
(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实验A和实验C,重点分析机械传动装置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和传递动力的效率。
对于实验B, 重点分析不同的布置方案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2)整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为:测试数据(表)、参数曲线;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中的新发现、新设想或新建议。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