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09年高考政治科质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8
海口市2009年中考政治科质量分析报告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吉秀丽海口市今年中考政治考生20378人,比去年增加了1860人,政治学科的试卷满分为110分,成绩仍以等级分和星数呈现,通过对中考政治成绩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海口市今年中考政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总体成绩大幅度提高1.成绩统计及分析表1:海口市2009年中考政治成绩总体情况统计表2:2009年政治科考试各等级人数分布统计表说明:各等级的划定方式为:A★★(106-110分)、A★(101-105分)、A(95-100分)、B(90-94分)、C(85-89分)、D(80-84分)、E(75-79分)、F(70-74分)、G(60-69分)、H(50-59分)、I(40-49分)、J(39分以下)。
今年我市中考政治成绩有重大突破,优秀率、合格率比去年提高,是近三年我市中考政治的最好成绩(如表1、表2)高分段人数也创新高。
A等级有3505人,比去年增加了991人,A★3501,比08年增加了1927人;A ★★1963;比08年增加了1545人(去年418),成绩十分喜人。
由图1、图2可见,今年我市政治学科的中考原始平均分都超过去年,同时,原始平均分明显高于其它市县及全省平均水平。
从表3还可看出,与2008年相比,我市各校政治学科中考合格率、优秀率均普遍提高,与去年相比我市合格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以上。
图1:我市2008、2009年各学科原始平均分对比图2:海口市与全省各学科原始平均分对比表3:我市2008、2009年中考各学科部分指标对比2.大部分学校成绩稳步提高从表4中看出,今年我市中考政治科大部分学校的优秀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一中、海南侨中、九中、十一中近两年的中考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海口实验中学今年中考一炮打响,取得了优秀率77.6%、合格率98.5%的喜人成绩,两项指数都排在第三。
四中取得了优秀率67.6%,比去年提高了33.43百分点;沿江中学取得了优秀率57.0%,比去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
关于双向细目表分析与命题设计的四种方法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王应江2009-10-31双向细目表主要用于确定考试内容,对保证考试内容与应考内容的一致性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1)考察内容,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就是该学期规定完成的模块的单元知识内容;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就是高考规定的该学科的必考和选考知识内容。
(2)考察目标,在期末质量检测或毕业会考的水平性考试中,一般包括“了解(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在高考试卷(含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拔性考试中,一般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种能力。
(3)不同题型所占分值或不同考试内容所占分数的比例/权重,如表一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5种题型所占的分值权重,表二是广东高考政治单科按6种考试内容所占满分值的比例权重。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方法:一是按不同的题型结构设计,二是按选拔性的考试内容设计,三是按水平性的考试内容设计,四是按不同模块的研究内容设计。
这种双向细目表以题型结构为主线,在每种题型里对应显示了各个模块内容所要考查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立意要求。
其优点是由于每种题型按题号顺序排列,所以细目表能较好地呈现每道题所考试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其缺点是每个模块的知识散见于各种题型中,而且同一个题型可能涵盖多个考点,模块的知识没有整体系统性。
二、按选拔性考试的模块内容设计的试卷分析双向细目表(09年高考广东政治单科)这种双向细目表以不同模块的考试内容为主线,每种模块的内容分别用不同的题型来笔试该模块的考点内容,以及每个考点的能力要求。
其优点是能较好地呈现每个模块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从中可以帮助梳理出各个模块考查的主干知识以及覆盖面,考查的知识范围清晰;但缺点是题型与题号的顺序被打乱,不适合逐题分析。
三、按水平性考试的单元内容设计的期末检测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08年七区联考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政治科)《经济生活》(必修1)说明: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选择题36题,每小题2分,共72分;简答题2题,共16分;论述题12分。
海口市2009年高考政治科质量分析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吉秀丽一、2009高考统计数据表表1.全省各学科难度系数一览表(政治实考人数20105)表2.全市各学科平均分一览表(政治实考人数4258)注:全省平均分转换为标准分500分。
表3.全市文科各学科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表4.2009高考政治海口市各校平均分及排名表5. 海口各学校政治科成绩分段统计表二.海口市2009高考政治成绩统计图图1:政治平均分前六名对比图图2:政治800分以上人数对比图图3:政治700-800分人数对比图三.考试成绩分析1.我市政治学科整体成绩名列省内各市县前茅从表2可以看出我市今年高考政治科的平均分均明显高出省平均分,我市高考政治学科成绩多年来一直是名列省内各市县前茅,今年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2.重点高中学校优势明显从以上的表4及图1可以看出,三所重点中学政治科的平均分优势明显,在全市排名前三名。
特别是海南侨中平均分为653.65,在省、市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从全市各校分数段分布情况来看(表5,图1~2),高分段的人数均集中在四所重点中学。
海南侨中高分段占绝对优势,并创佳绩----800分以上共有4人,700分以上有62人;海口一中700分以上有28人.海口实验700分以上有18人。
由此可见,重点学校在培养尖子学生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3.民办学校成绩显著提高我市民办学校今年高分段人数上升较快。
国科园学校700分以上人数为8人,平均分551.11;景山学校700分以上人数为5人,平均分572.34,全市排名第四,国科园学校第六。
景山学校列民办学校之冠。
(参见表5和图1)四、存在的问题1.高分段人数分布不均匀。
全市700分以上高分人数在全省尽管保持优势,但各学校分布不均匀,海南侨中占绝对优势,共62人,海口一中28人,实中18人,而琼山中学相对较少.全市民办学校中,国科园景山学校、700以上人数分别为8人和5人,而其他学校却相对较少,有10所学校甚至为0人。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政治第I卷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B、1:5C、1:5.6D、1:6.052.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
回答2-3题。
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地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①降低银行贷款利率②降低征服行政管理支出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④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在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一批依托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新产品不断问世,企业的销售收入与里人呢也随之上升。
这是因为①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②产研联合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③新产品的新功能增大了其价值④科技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利润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2009年、2010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约10%。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一措施将A、缩小个人和家庭收入差距B、提高企业吸引力和经济效益C、刺激消费、促进社会稳定D、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5、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
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
下列措施中恩那个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A、①③B、①③C、②④D、③④某奶牛养殖大县的一百多农户自发城里“奶联社”,将奶牛集中起来,由奶联社组织养牛能手对奶牛统一刺痒、管理;每头牛作价5000元入股,固定分红,5年返利6000元。
海南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试卷分析报告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蔡芙蓉海南华侨中学李红庆一.试题总体评价海南省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以新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海南考试说明为依据,试卷的结构沿袭了前两年高考数学试卷风格,试题设计“稳中求新”,紧密贴近中学教学,在坚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的同时,与前两年相比,更加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试卷从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试卷将新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考查更加科学、规范和深化,并加大了对创新意识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内容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考生.(一)、试题考点及考试成绩统计表表一:理科数学试卷知识分布表:注:1.选做题中选做平面几何、参数方程极坐标、不等式的考生分别约为50%、35%、15%;2.向量题减少一个题(5分),增加了逻辑用语题(5分),用三角解答题替换数列解答题(12分),其他考点基本保持2008年的格局,与07年卷类似.表二:文科数学试卷知识分布表:注:1.选做题中选做平面几何、参数方程极坐标、不等式的考生分别约为30%、65%、5%;2.向量题减少一个题(5分),增加了逻辑用语题(5分),其他考点基本保持2008年的格局.表三:文理科数学考点与理科考试成绩抽样统计表(2009年、2008年各题的均分、难度比较)注:理科第二卷平均分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5分,其中填空题下降1.76分,解答题17题下降4.85分,选做题下降1.03分,其他题略有上升或与去年持平.表四:文科主观题平均分及分段得分率统计表表五:理科主观题平均分及分段得分率统计表表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难度区分度)文科(考生数:20111)理科(考生数:37789)表七:09年文理科数学各题统计数据(文理科均分、难度对比)(二).试卷定性分析纵观整份试卷,给人以“稳中求新”的感觉,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以重点知识主干线来挑选合理背景构建试题的主体,试卷对新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的考查更加科学、规范和深化,更加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并加大了对创新意识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份试卷具有以下特点:1.试卷的结构充分体现了课改区的命题原则本次试卷的结构充分体现了课改区的命题原则:超量命题,限量答题.1~21题继承了前两年命题的风格,文科选做题今年有所变化,三道选做题是文理同题,考生都可从22~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2题为几何证明选讲,23题为极坐标与参数方程,24题为不等式选讲,每题10分.2.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创新力度加大.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基础,强调通法,不偏不怪.选择填空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循序渐进,层次清晰,16个小题总体立意简明,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有很强的知识背景.多数题为贴近课本的容易题或中等题,涉及数学各分科常见的知识点,考生容易进入角色,有效地发挥了“门坎效应”.美中不足是填空第1题运算量偏大,对基础差的考生而言,还是“易想难算”,达不到“送分”目的.解答题的设计充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查综合、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今年的试题与前两年试题有一个共同的亮点:试题来源于很强的生活背景和学科的整体意识,例如文理科的第17题解三角形应用与算法综合题,题型设计为答案开放题,加大了对创新意识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学习理解新课程理念,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文理科第24题“不等式选讲”,创新为将“函数建模”与“解绝对值不等式”融为一个整体,题型常规又不落俗套.因此本次命题给大家一个启示: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对数学学科整体的认识,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阅读理解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文理科解答题中18,19,20,21题及文理选做题22,23题,考查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棱锥体积、二面角大小的计算,椭圆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与轨迹问题,函数与导数,平面几何,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也属于常规题,题型与往年高考题类似,有感似曾相识,但遗憾的是,文科第18题立体几何题的解答,涉及辅助线和辅助面的做法,就其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层次的考查,对于海南新课程文科考生还是要求偏高了;理科18题概率统计题,计算量依然偏大.从全卷来看,16道小题中有6道文理科同题,还有几道是难度接近的姐妹题,解答题中也有文理科难度接近的姐妹题,造成文科试题难度相对大于理科,但与2008年高考试题相比,文理科的选择填空题难度都有所下降.由于文理科考生在数学思维水平上有差异,而且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今年的试卷中的文理科解答题中的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三道题的设计,较好地关注了这种情况,在题型的设计上为姊妹题,在文理科考查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之下,在考查方式和能力层次上加以区别.第20、21题,作为解答题中的难题,两者均通过分步设问降低门槛,使其“入门容易深入难”,在化解试题难度的同时,又合理区分了不同层次的考生.尽管文理题在思路上基本相同,但在计算量和思维层次上,理科显然高于文科,合理区分了文理在考查知识与能力要求的不同.3.试题突出知识的主干线,对新增内容的考查注重与传统内容的有机结合从试卷的内容结构上看,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解析几何、导数、概率统计是新课程中的五大主干知识块,始终是知识考查的主线,是试题主体,以新增教学内容——逻辑用语、线性规划、导数、向量、三视图与直观图、算法程序框图、统计与概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平面几何等作为考点或背景的试题所占比重也不小.涉及这些新增内容的试题有:文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理科第5题),文理科第6题,理科第9题(文科第7题),文科第19题(理科第18题),文科第13题,文理科22~24题等,合计新增内容理科分值高达42分,文科分值高达47分,分别占了整份试卷分值比重的29%和31%.4.强化思想方法,融数学思想方法于“双基”试题之中,深化能力立意导向.今年的高考试题,沿着近年高考命题改革的正确方向,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悉心在知识交汇处设计试题,有效地将数学思想蕴含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中,倡导通性通法,全面综合考查.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了集合、三角函数图象、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平面向量的运算、导数的运算、复数的四则运算、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公式与性质,算法框图,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线性相关,排列组合等,这些内容的解决没有特殊的技巧,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与简单推理运算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题中,对三角与算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以及选做题的平面几何证明、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考查得比较全面,全卷多道试题体现对常规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文科第16题(理科第14题),理科第4、6、9题,分别以双曲线、线性规划问题、三角形中的向量运算和分段函数为素材,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文科第9题(理科第8题),其中蕴涵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文理科第12、20、21题分别以分段函数最值、解析几何问题和函数、导数的综合问题为载体,突出考查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试题还突出对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如理科第10、17题分别以程序框图和解三角形应用题为载体,考查算法的思想和读图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立体几何题突出考查考生读图、构图、画图以及运算能力、模型思想、方程思想等;第19题是对概率统计思想以及统计数据和图形处理能力的重点考查.5.关注知识来源,体现数学应用,凸显时代背景试卷创设的背景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例如第17题,以三角测量为背景,考查解三角形知识,文科第19题(理科第18题),以工人生产能力抽样调查问题为背景,考查概率统计中的直方图与平均数计算、差异程度分析、概率等多个知识点;第6题,考查算法的基本思想、框图、程序语言,体现出时代的特色.这些试题充分展示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现出现代与传统、数学与文化的交融,对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三、试题点评与答卷分析第一题.选择题文理科第11题突出了对立体几何的模型思想、逆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模型思想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思维价值,富有创意.可以通过长方体模型来构造符合题意的图形求解.该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但作为第Ⅰ卷选择题中的压轴题,难度定位恰当.第二题填空题文科第16题考查运用三角函数性质和数形结合思想求值,只要注意到图象中的信息——极值点和零点可求,一个周期的图象中的极值点和零点是把这个周期的区间四等分的,于是就得到简捷的解答:∵157(),434412ππππ+-=∴7()012fπ=.填空题重点考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程度及对数学概念本质认识的水平,试题思路清晰,但梯度不明显,且文理科难度无明显差别.从考生答卷看出,此大题理科平均分只有4.15分,文科3.02分,得分率偏低(均低于前两年的水平),文科四个填空题零分率都在80%以上,理科零分率都在80%左右.考生运算能力差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题.解答题17—22题理科第17题是一个答案开放式的解三角形问题与算法综合的试题.题目要求首先依据题目限制条件设计测量方案,再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写出求未知量的算法.该题的命题较往年更具开放性和发散性,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由于答案的多样性,考生几乎都有解答,答案五花八门.本题答卷反映出学生的算法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这个原本是一个源于教材的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的好题,但是由于是开放性新题型,其考查的能力与传统数学能力不同,更侧重于一种综合分析探究能力与数学建模能力,不少考生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一些优秀学生也在此题上栽跟头或是花了较多时间才完成解答,影响后续题目的作答,也就影响了全卷得分.同时也造成评卷的尺度较难把握.考生失分主要原因有:1.俯角概念模糊,导致给出的测量数据不合题意;2.审题不深入,没有抓住关键词句(在A,B两点测量,能测量俯角和A,B间距离),将不可测量数据作为已知量来使用的情况也较为普遍;3.数学建模思想欠缺,绝大多数考生都没能把此题定位为“以三角为背景考查算法思想”的题型,解题目标不明确且文字驾驭能力很差,在多个三角形中运用余弦定理或勾股定理列多元方程组求解,导致表述算法的过程繁杂,算法步骤表述不清;4.对正余弦定理不熟悉,写错公式(最普遍的是写正弦定理是漏正弦符号);文科第17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解法灵活,试题常规,就解法过程而言,它包含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两角和公式,勾股定理等知识.考卷中出现的典型解法有四种:解法1:作DM//AC或者DM⊥CF或者AD CF作相应的垂线,运用定股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解法2: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实际是余弦的定理的向量描述),解法3:做DG⊥BE,FH的面积,然后利用⊥BE,将求一个角的余弦转化成求两角和的余弦.解法4:求出三角形DEF正弦定理求解.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在解题过程表述不规范,如有的学生不画出辅助线,不标出字母,有的学生不写出余弦符号;有的学生过程简略;2.数学建模思想和整体思想欠缺,不能将问题提炼为解三角形问题,不能通过做出辅助线,将已知量和未知量集中的一个三角形中求解.本题文理科平均得分分别为1.46分和2.2分,作为解答题第一题,得分率偏低了,尤其是理科,与前两年相比较,下降了将近5分.文科第18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相互转化以及割补思想求棱锥体积.这道题的第一问并不难,很常规,门槛较低,很多学生采用解法1:取AB的中点,通过证明AB ⊥平面PDC得到结论AB⊥PC;有少数基础好的考生生采用更加精彩的解法2和解法3:(解法2:过A作AE⊥PC于E,连BE,通过证明PC⊥平面ABE得到结论AB⊥PC,解法3:取PC 的中点D,连BD,AD,取AB的中点E,连DE,PE,CE,证明DE⊥AB,AB⊥PE得到AB⊥面PEC ,从而得到结论AB ⊥PC ).第二问求体积需要运用割补思想,涉及辅助垂面的做法,解题过程涉及推理中的计算和运算中的推理,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台阶太高,造成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动笔.少数考生用解法2证出BE ⊥平面PAC ,但又无法推出,,AEB PEB CE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就求不出三角形PAC 的面积,因此没能求出三棱锥体积.该题的均分仅0.48分,零分率高达74.38%,满分考生寥寥无几,试题难度比去年明显加大了,与海南考生的水平不太吻合.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①把空间图形当作平面图形,写错棱锥体积公式; ②表述不规范,逻辑关系混乱;③解题时说理不充分,例如直接默认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接认为,PAC P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但这部分考生的基础较前者要稍好一点,凭直觉能凑出体积来.理科第19题主要是考查立体几何中直线直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的循环转化,二面角大小的求法,线面平行的探究性问题的解法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本题既可用公理化思想下的综合法求解,也可以运用空间向量知识求解,因此也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空间向量的知识,应用空间向量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所涉及的坐标思想、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本题思路广、方法多,能从多角度考查不同思维层次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水平.本题起点低,三问层次分明.第一小题难度较低,多数考生能解答,第二小题难度中等,第三小题难度较大,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解答.以下是考卷中常见的解法:一.运用公理化方法解答方法1.(运用线面垂直转化)联结BD 交AC 于O ,通过证明AC ⊥平面SBD 得AC ⊥SD方法2.(运用三垂线定理) SD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是OD ,由AC ⊥OD 得AC ⊥SD方法3.(应用面面垂直转化) 先证SO ⊥平面ABCD得平面SBD ⊥平面ABCD 且交线为AD , 再由AC ⊥BD 得AC ⊥平面SBD 从而得AC ⊥SD方法4.(应用线面垂直转化)作AM ⊥SD 于M ,连结CM , 先证SAD ∆≌SCD ∆得CM ⊥SD,∴SD ⊥平面ACM ∴AC ⊥SD方法5.(运用直线平移法证明)AC 交BD 于O , 取SA 中点M ,连结MO ,MO //SD .先证MAB ∆≌MBC ∆ 由AC ⊥MO 得AC ⊥SD .第(Ⅱ)小题主要解法有以下几种:作出二面角P —AC —D 的平面角∠POD ,方法1.在SDO 中求得SD 2OD =,得∠POD =30o .方法2.由是等边三角形SBD ∆得∠SDO =60o ,∴∠POD =30o方法3.由Rt OPD ∆∽Rt SOD ∆得∠POD =∠SOD,从而cos cos S POD OD ∠=∠= 第(Ⅲ)小题主要解法是运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相互转化求解在棱SC 上存在一点E ,使BE ∥PO . 方法1.由(Ⅱ)可得PO=2,故可在SP 上取一点N ,使PN =PD , 过N 作PC 的平行线与SC 的交点为E ,连BN ,在BDN ∆中知BN ∥PO ,又NE ∥PC , ∴平面BEN ∥平面PAC ,∴BE ∥平面PAC ,由SN :NP =2:1得SE :EC =2:1.方法2.作BN ⊥SD 交SD 于N ,∵OP ⊥SD , ∴BN ∥OP作NE ∥PC 交SD 于E ,可得平面BEN ∥平面PAC ,先证明N 为SD 中点,再算得SE ∶EC =SN ∶NP =2∶1二、运用空间向量方法解答空间向量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用图形表示)建立如图1的坐标系,解题思路是:底面边长为a ,求出高SO ,再计算0AC SD ⋅=,得 AC SD ⊥.在解答过程中,因为(0,,0)2AC a = ,有些同学设(,0,)2SD a x =- ,不用求SO 也可以解答.第(Ⅱ)小题:由题意知,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2DS a = ,平面DAC 的一个法向量)OS = ,设所求二面角为θ,则cos OS DS OS DSθ⋅== ,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30 . 第(Ⅲ)小题难度较大,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解答.主要有如下两种解法:方法1.设AB =a ,在棱SC 上存在一点E ,使//BE PAC 平面 ,由(Ⅱ)知DS 是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设,CE tCS = 由 0BE DS ⋅= 得 13t =.即当SE :EC =2:1.时,BE DS ⊥ .故//BE PAC 平面.方法2.设AB =1,则OS =YOZ 中,直线SC 的方程为02z -=,设0,E y ⎛⎫- ⎪ ⎪⎝⎭,当BS SD ⋅= =0解得3y =,E 点的竖坐标为z=236=当SE ∶EC =21266⎛= ⎝⎭::时//BE PAC 平面 从阅卷来看,用向量法解答的考生较多,这也反映出师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对向量法解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视程度,但缺乏对立体几何模型思想和整体思想价值的本质性认识,另一方面,考生用向量法解答时因运算错误而得不到正确结果的现象比较普遍,说明考生学习过程中虽重视解题方法思路,但运算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从考试结果看,平均分为2.14分,较去年有所提高,零分率有所下降,该题“门槛”比去年有所降低.不仅如此,该题的设计还注意计算与证明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与2007年试题类似,今年的立体几何题也考查得比较完备,用动态的观点考查了空间平行关系,探究意识较强,是一道好题,既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基本运算能力,又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探究意识.文科19题理科第18题(概率统计题).本题较好地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本题还融合了课改区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模块”的背景. 这就给大家一个启示:学科知识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科整体意识上,这对以后的概率统计的教学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因此也出现了考生不适应,对于09年海南理科第17,18两题,考生明显没有思想准备,面对这种新的命题方式,很多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影响了学生对后续试题的发挥.本题平均得分仅2.3分,与去年持平,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①本题题干较长,阅读量较大,考生有畏惧心理,审题不清;②本题的运算量大,考生有畏难情绪;③考查的知识点多,涵盖了概率与统计很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对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的意义缺乏本质性理解,不能很好地把题干中的信息联系起来思考,造成18题得分不高.第20题.文理科第20题是一道解析几何的圆锥曲线与轨迹问题.第一问求椭圆的方程,第二问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本题考查圆锥曲线定义、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研究圆锥曲线的基本方法和方程思想,理科题还涉及分类讨论思想,对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要求定位较恰当.本题运算量不大,难度适当,是一道好题,如果把题目的“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改为“并作出轨迹的简图”,这样就能兼顾了作图能力的考查,使题目更充实些.本题难度不大,解法也很单一,但从评卷的情况看,学生的答卷情况并不理想,第二个问仅有极少数考生作答.本题得分在0分和5分的考生占全省考生数的2/3,得分在5分以上的人数不到总考生数的6%,文理科均分仅为1.17分和2.14分,表明我省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非常薄弱,思维能力较差.从得分的整体分布看,并不呈正态分布,而是出现了两个峰值,表明我省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考生的解题失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第(I)小题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需确定a、b的值.有些考生混淆椭圆、双曲线中a,b,c 的关系,对这些量的几何意义理解不到位,因此没能正确列出关于这些量的方程组,其次是运算能力差,不能准确求解方程组.②第2问求动点轨迹,并讨论轨迹类型.很多考生消参意识不强,没有很好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思维不严谨,忽略轨迹范围,解题过程漏洞较多,反映出考生思维层次普遍较低.文理科第21题本题呈现如下的亮点: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点和最值和不等式中的应用,第21题的第(Ⅰ)问是顺向考查,体现导数的基本作用,第(Ⅱ)问是逆向考查,即利用原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点,考察导函数的零点.这一正一反,要求考生对导数要有应用意识和深入的研究,作为压轴试题,其难度和考查的力度十分恰当.②本题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方式上是一种创新:在往年的试题中,利用韦达定理求两点间的距离在解析几何中十分常见,今年却在函数中进行考查,实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本题第(Ⅱ)问涉及化归思想,需要将解析几何的解题思路迁移到函数之中,对考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考验.本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天地,对中学教材的处理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由于在中学教材中,已经弱化了图象的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除外),如何研究函数的图象呢?本题至少提供了一个借鉴:直接利用导数研究原函数,可画出其趋势图,进而研究其性质;或者利用原函数的性质来研究导函数的图象.从答卷情况看,本题文科平均分为1.22分,理科平均分仅为0.94分.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较差,运算能力不强,例如,对第Ⅰ小题,求导出错的大有人在,或在计算出)(x f ',求出()f x '的零点之后,未加判定就直接将其当作极值点或者将其当作极值;这都是对极值概念模糊所致;②第Ⅱ小题,由于涵盖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此题空白,少数考生作答,但也只是给出相关不等式,基本上没有对参数a 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求解.另外,很多考生思路不清晰,解题目标不明确,既没有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求解三次不等式的根轴法,也不能正确运用分类讨论与化归转化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一次和二次不等式求解.③由于此题是必考题的最后一题,是压轴题,有些考生出于对压轴的恐惧,根本没有看题就放弃,还有一部分考生因在前面的第17,18题上耗时过多,无暇顾及此题,根本没有动笔,这也说明考生的解题速度有待提高,应试策略有待改进.第四题.选做题(22~24题)三道选做题,前两题题型较为常规,第三题有所创新,三题的难度都适中且难度基本一致,比前两年的试题更贴近考试说明的要求.但由于文理科考生水平差异较大,该题的文理科成绩也是差异较明显:本题的文理科平均分分别为2.65分和1.1分.三道任选题中,低分多集中在第(22)题,满分多集中在第(23)、(24)小题.选做题的点评和考生的解题失误分析如下:22题.几何证明选讲。
2009年高考文综政治质量分析报告及教学建议一.贵州省、贵阳市2009年高考基本情况贵阳市09年高考上线率统计(考生人数23893人)考生数一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上理科文科理科文科数总数上线率理科文科总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14728 9165 2775 18.84% 648 7.07% 342314.33% 5443 36.96% 2043 22.29% 7486 31.33% 08年238615.77% 535 6.02% 2921 12.15% 4828 31.90% 1967 22.11% 679528.27% 考生数三本线以上大专线以上理科文科理科文科总数上线率理科文科总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人数上线率14728 9165 11655 79.14% 5158 56.28% 16813 70.37% 13346 90.62% 580563.34% 19151 80.15%注:09年贵阳市考生数占全省考生数10.58%,理科占全省理科11.72%,文科占全省人数9.15%09年省、市高考上线率对比贵州省贵阳市上线率理科59.21% 90.62%文科56.86% 63.34%2.贵阳市:77所学校参加考试,其中,23所学校达市平均分,37所学校达到省平均分;21所学校达市及格率,30所学校达到省及格率.二.贵州省2009文综基本情况1.样本量:100120人总分平均分难度值及格率标准差客观题140.00 70.88 0.500.2542 16.407 主观题160.00 95.476 0.59 0.5598 22.742 合计300 166.51 0.55 0.391 2.贵州省2009文综各地情况地区平均分最高分实考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遵义市(3) 172.86 259 18679 8726 46.72% 安顺168.04 262 4506 1927 42.77% 毕节164.12 251 18234 6165 33.81% 铜仁155.35 241 11898 3442 28.93% 六盘水(2) 172.94 252 8031 3826 47.64% 黔南州166.45 250 8773 3469 39.54% 黔东南州164.68 251 13445 479335.65% 黔西南159.36 253 7348 2289 31.15% 贵阳(1) 174.75257 9206 4498 48.86% 贵州省166.51 262 100120 39142 39.10%三.贵州省、贵阳市2006——2009年文科综合情况统计1.文科综合年份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难度值2006 省168.4 0.408 274 0.56 市172.2 0.44 272 0.572007 省181.7 0.549 274 0.60 市186.5 0.59 272 0.622008 省173.8 0.47 280 0.57 市184.9 0.58 274 0.612009 省166.51 0.39 262 0.55 市174.75 0.48 257 0.58 (注)2009年高考难度加大2.2009年政治学科基本情况:选择题平均分29.14 难度值:0.60非选择题:30.75 难度值:0.59合计:59.89 难度值:0.603.(1)2009年贵州省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基本情况题号类型平均分难度值及格率标准差总分38(1) 主观4.733 0.78 0.883 1.024 6 38(2) 主观 4.468 0.740.724 1.396 6 38(3) 主观 5.949 0.59 0.630 1.374 1038(4) 主观 4.555 0.46 0.361 2.65 10 38合计主观19.705 0.61 0.64 32 39(6) 主观 5.5163 0.55 0.5282.330 10 39(7) 主观 5.241 0.52 0.515 1.970 10 39合计主观10.75 0.53 20 总计主观30.75 0.5952 (2)2008年政治高考主观试题贵州省考生得分情况统计题号分值难度系数考生平均得分39(1) 10 0.517 5.17 39(2) 14 0.492 6.89 39(3) 8 0.652 5.22 40(5) 10 0.676 6.76 40(6) 10 0.696 6.69 总计52 0.596 31 (3)2007年政治高考主观试题贵州省考生得分情况统计题号分值难度系数考生平均得分39(1) 10 0.68 4.477 39(2) 13 0.68 7.2 39(3) 9 0.497 4.36 39合计32 0.50 10.037 40(6) 10 0.396 5.28 40(7) 10 0.676 6.22 40合计20 0.57 11.5 总计52 0.535 27.82四:2006——2009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1、2006文综卷(二卷)教材卷1 卷Ⅱ? 分值题号知识分布分值题号知识分布分值? 经济常识16分24经济效益4分? 39、(3) 农业?12分25 股票4分26 银行业务4分40(7)青藏铁路推动经济的发展12分27 消费4分经济常识合计40分哲学常识16分28 人生价值观4分39(2)从实际出发12分29 普遍联系4分40(7)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的关系8 分30、3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8分哲学常识合计36分政治常识16分32?33? 政体和政党制度国家机构活动原则4分39(1) 国家职能8分34? 党的领导4分政治常识合计24分35 台湾问题4分表11。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二政治试题简析2009年全国文综卷二与2008年相比,在题型、题量、难度、学科比例等方面大体一致,保持了相对稳定。
总的来说,这套试卷继续坚持了能力立意方向,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统一、考查观点原则性和设问方式灵活性的统一,并且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一、试题注重基础性,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热点题,解题的基础都是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比如第24题,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选出商品价值的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显然是考查学生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基础知识,考生只要掌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就不难推导出正确答案;第28题关于“青蛙效应”的问题,考查考生对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掌握情况,考生如果能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就很容易排除题肢○1和○3。
“青蛙效应”的过程既体现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但事物发展的实质是质变而不是量变。
题肢○1错误,题肢○4与题目无关。
只有○2○4符合题意,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第32题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活动基本原则,考查考生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要真正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等等。
可见,这些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
二、试题体现综合性,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今年文综试题,仍然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整体把握状况,也反映学科内部个具体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
从试题看,这种综合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跨章节综合。
在选择题中比较多见;二是学科内的综合。
主要是指在一道试题中,对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卷36、37、38、39题都属于学科内综合;三是跨学科综合。
主要是把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知识(或其中两个学科)综合运用于一道试题之中。
比如,第39题以三国时期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的认识为背景,提出了7个设问。
海口市2009年高考政治科质量分析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吉秀丽一、2009高考统计数据表表1.全省各学科难度系数一览表(政治实考人数20105)表2.全市各学科平均分一览表(政治实考人数4258)注:全省平均分转换为标准分500分。
表3.全市文科各学科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表4.2009高考政治海口市各校平均分及排名表5. 海口各学校政治科成绩分段统计表二.海口市2009高考政治成绩统计图图1:政治平均分前六名对比图图2:政治800分以上人数对比图图3:政治700-800分人数对比图三.考试成绩分析1.我市政治学科整体成绩名列省内各市县前茅从表2可以看出我市今年高考政治科的平均分均明显高出省平均分,我市高考政治学科成绩多年来一直是名列省内各市县前茅,今年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2.重点高中学校优势明显从以上的表4及图1可以看出,三所重点中学政治科的平均分优势明显,在全市排名前三名。
特别是海南侨中平均分为653.65,在省、市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从全市各校分数段分布情况来看(表5,图1~2),高分段的人数均集中在四所重点中学。
海南侨中高分段占绝对优势,并创佳绩----800分以上共有4人,700分以上有62人;海口一中700分以上有28人.海口实验700分以上有18人。
由此可见,重点学校在培养尖子学生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3.民办学校成绩显著提高我市民办学校今年高分段人数上升较快。
国科园学校700分以上人数为8人,平均分551.11;景山学校700分以上人数为5人,平均分572.34,全市排名第四,国科园学校第六。
景山学校列民办学校之冠。
(参见表5和图1)四、存在的问题1.高分段人数分布不均匀。
全市700分以上高分人数在全省尽管保持优势,但各学校分布不均匀,海南侨中占绝对优势,共62人,海口一中28人,实中18人,而琼山中学相对较少.全市民办学校中,国科园景山学校、700以上人数分别为8人和5人,而其他学校却相对较少,有10所学校甚至为0人。
2.普通高中学校之间成绩不均衡,落后面较大由表4及图1~3长流中学今年高考政治平均分排名第五,居普通中学第一;平均分500分以上的学校还有二中、十四中、四中.但是,从全市总成绩来看,在平均分500分以下的学校有13所。
可见我市的落后面仍然很大,由于近几年海南侨中和海口一中大规模扩招,普通学校质量受此影响,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五.2009年高考备考整体回顾在这一年中,政治科关注全市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学情况,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宏观调控与具体指导的有机结合稳步推进高考备考工作。
(一)集体研究,正确把握备考方向依靠集体打造团队精神,形成攻关合力是海口市高中政治教师的优良传统。
1.认真研究2008年试题,从中把握2009年高考的命题趋势3月3日的高考备考研讨会上,海口一中张德明认真研究2008年高考试题,总结出2008年高考试题的新特点,2009年高考备考工作的召开等,都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同,进一步明确了复习备考的方向。
2.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复习备考的方向性我市拥有20多所高中学校,仅靠教研员听课调研,难以对复习备考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因此,我们采用全市统测的方式检查全市复习备考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复习备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①下校调研,了解必修模块的复习进程。
各校的备考计划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试题的命制,备课组的合作情况等。
同时,把各校所反映的共性问题,向全体高三老师通报,并对下一步的复习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以保证复习备考的方向。
②精心研磨模拟试题,认真作好分析,确保备考方向的正确性。
模拟考试是我市高三复习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一方面要模拟高考试题,营造浓厚的高考氛围,让学生处于临战状态;另一方面还注意通过模拟考试对最后阶段的复习进行引导。
因此命制模拟能力考题及用好相关数据是我市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A 反复研磨,确保试题质量。
怎样才能保证试题的质量和方向?命题组认真研读课标和2009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反复研究命题思路,经过无数次的方案修改,经过多日的挑灯夜战,终于先后完成了一模、二模试题命制任务。
这两套题目从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及对高考方向的把握和新的评价技术运用等方面,都得到全市全省同行的高度评价。
当得知我们呕心沥血的成果获得认同时,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B 准确定位,发挥模拟考试的功能。
高三最后的两个月,是复习的关键时期。
经过前阶段的复习,许多学生出现了“高原现象”,找不到新的增长点,甚至复习的劲头也有所降低。
为此,我们采取以考促学的方式,发挥模拟考的作用。
模拟试题,从材料选取到问题设计,我们在“新”字下工夫,力图通过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耳目一新的冲击。
从而打开视野,拓宽思路,以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能力水平高低问题。
让学生发现不足的同时,也产生紧迫感,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模拟考题较好地实现了以考促教的目的,发挥了不同时期模拟考试的引导作用。
C 重视试卷分析,充分发挥模拟考试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
模拟考试处于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考试信息的正确分析与适时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各校中心组老师都分别对模拟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提出明确的复习意见和建议。
(二)值得借鉴的各校高考备考经验:海南侨中:复习关键点是——狠抓基础,步步为营1.第一轮复习,(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为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夯实基础。
具体方法:读——细读教材;记——熟记知识点;练——解决问题。
第二轮复习: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为热点专题复习阶段。
(时政专题复习,以练为主,以练带讲,练讲结合。
并结合5本教材和考纲进行讲解,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备课组团队合作命题,教师优势互补,骨干教师严把考练命题的审题关,课时练、月考、模拟考,三种考练试分别突显三种复习功能:“课时练”确保基本知识点的落实,“月考”落实单元节知识网络,模拟考则加强学科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
海口一中:备课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紧、抓实备考工作: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高考考纲及考试说明以及全国近三年高考试题,在研究中把握备考方向,杜绝课堂教学和考试题的“超纲、超标”现象;②.制定合理的复习进程、科学选择专题复习内容,在规划中争取时间;③.分工合作,精心编写好“每周一练”、月考试题及综合模拟试题,并坚持“学生做题教师必改,改后必讲,讲后学生必纠错,纠错后教师必评”,确保训练的有效性;④.“培优”采取“导师制”,“辅差”主要靠分层训练,以点带面”,责任到人;长流中学:注重复习目标的准确定位,复习资料的合理使用,重视回归课本,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实验中学:一是立足基础,向课堂要效益.“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根据本校中差生多的生源特点,第一学期主要训练选择填空题,把握好高考中的前80分质量,第二学期主攻解答题训练,特别是前三道题及三选一的训练,争取拿到基础分;二是主抓中等生为主来带动差生并对班上后20名学生搞帮带活动;平时的练习及测试卷主攻学生容易得分点加强训练,常见的题型要让学生把握透彻;四是对能力强的学生适当开小灶,并严格要求完成适量的训练题,主要是向薄弱题型进攻,要求他们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从中查缺补漏;五是加强与侨中、海中等名校的沟通和联系,共享资源。
(注:以上所述仅是我市几所高考成绩较好的几所学校高考备考经验要点,详细内容请到各位老师到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高中数学教学交流平台(10508.aspx)上下载阅读相关文章.)六.备考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建议(一)备考工作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校没有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各自为政,高考研究不深入.2.复习内容和计划安排不妥,资料运用不当,复习方法不佳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直接原因(有的学校安排数学课时偏少,没有时间安排选考内容的教学与备考复习).3.课堂教学管理力度不够强,目标定位不合理,复习效率低下.4.校际交流不够,资源利用不充分,影响成绩提高.(二)应对策略建议2010年复习备考中面临的困难:高考命题的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高考考查内容侧重点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高考命题形式、风格方面不稳定。
这两方面的不稳定,影响了高考复习备考过程的针对性,同时也导致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优势方面会有所减弱。
1.加大高考研究力度一是加强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了解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明确新高考增加和删减的内容范围,正确理解新考试说明关于能力要求中的提高和降低要求的部分;二是加强研究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规律,深刻理解高考命题的稳定性、连贯性与新高考改革创新的辨证关系;三是加强对学生实际基础和能力的研究,充分了解学情,为制定适合学生的复习计划提供依据.2.重视课堂效率和习题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模式,向课堂要效率.课堂效率是影响复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复习课应突出重点,讲练结合,避免贪多求全、不求甚解。
练习题应注重质量,切忌搞题海战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题目,做到练必改,改必评,评必到位。
3.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①精心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教材,夯实基础。
②科学指导学生经常地关注生活,培养兴趣。
4.合理掌握复习节奏宏观把握高三备考过程,合理划分阶段,明确复习目标,做到张弛有度,确保复习备考在紧张有序中进行。
5.因材施教,培优辅差责任落实到人,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