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美国社区学院(宣)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28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美、英、法终身教育比较的启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这一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现代社会知识剧增,信息爆炸,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有的知识很快就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亦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一、终身教育的理论溯源及意义终身教育发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付诸实施实践于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它是指教育系统为个人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进行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信息)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知识(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法国学者保罗?朗格让的著作《终身教育导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对终身教育概念的形成与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正式确认了保罗?朗格让于60年代中期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倡导把终身教育作为各国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20世纪90年代,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各国都纷纷采取对策,不仅在法律和政策上确认了终身教育的地位,而且将终身教育纳入了本国的教育发展规划。
如日本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美国于1997年制订了《克林顿总统的教育十点计划》,从各个角度强调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终身教育的对策,如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第11条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1999年初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明确提出“在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
1第一章 绪论1. 在英国,19632.3.4. 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活动。
5. 6. (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7.8.4。
9.10. )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非好即坏)(411.12.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14.15.16.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18.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20. 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第二章 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1.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堂。
2. 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23.)学园”,后来Academy 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21世纪成功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等。
“21世纪技能”基本内容:21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21世纪技能”的学习模型:“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21世纪技能”框架下的学校教育重组:七项支持系统的改革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改革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学习环境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全世界的学校正在进行的学习设计,都越来越与孩子在21世纪获得成功所需的知识相吻合。
从新加坡到悉尼,从赫尔辛基到中国香港,从英国到美国,各处的学校都在进行学习革新,旨在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合日益增多的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使人们的学习跟上21世纪发展的新节奏。
美国目前正在实施的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为我们重新审视并思考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提供了深刻而赋有常识性的理论指南。
“21世纪技能”的由来●关于P21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
进入21世纪,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作为教育强国的美国,2002年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以下简称P21),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制订了《21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以及政府领导联合起来,帮助21世纪技能的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
P21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提高了对培养21 世纪人才的重视。
2007年3月,P21发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见图3),全面、清晰地将各种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并设计了系统的方案来保障计划的实施。
新的框架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并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美国的14个州加入该组织,并在它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21世纪技能”计划。
●“21世纪学习框架”的制定背景为了对21世纪的学习做出清晰的表述,P21“标准、评估与职业培训委员会”设计了一个能够引领所有未来合作任务的学习框架,即“21世纪学习框架”(见图3)。
专业共建式“订单培养”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共融共赢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尝试,其中“订单培养”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它比较好的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弊端,并促进学生的稳定就业,但是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办学机制体制固化、行业功能缺失、培养资源不足等现状亟待解决。
针对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环境,选择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获得运行机制和办学能力的突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职教事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订单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42-021 国内外“订单培养”的现状与分析1.1 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理论界已基本形成学校本位的主流派办学模式和企业本位的反主流派在职培训模式。
而在不同国家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职业教育最具代表性。
[1]①美国职业教育。
由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其实施机构主要是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学校等。
其中,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欧洲职业教育。
以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性的欧洲职业教育自成体系,地位与大学教育大体相当或略低,在生源、师资、教学、管理与就业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大学不同的特点,从而与大学教育一起构成分工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统,两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竞争,该模式称之为分立竞争型模式。
③亚洲职业教育。
亚洲国家对职业教育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最为发达和完善,而在印度和中国两个发展中的大国,素有“体力工作的偏见”,因此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发展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
1.2 国内职业教育的背景和现状我国人力资源水平不高,制造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工人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左右,高级技工严重匮乏,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标题:最受华人学生青睐的十所美国大学学区·尚友学院街由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全美有287,260名持有效学生签证的中国人,中国占国际留学生的比例约为29%,人数甚至超过来自欧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其他地区的留学生总和。
这一数字显示了国人对美国优秀的教育资源与文化环境的强烈向往;同时,该报告同时显示了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以及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拥有的留学生最多,占全体学生比重分别达到26%和24%。
南加州大学周围正是洛杉矶华人聚集同时人均收入较高的富人社区,在2008-2012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由于学生多,房屋需求量大,该区域房价并未受到巨大损失;2013年,美国房产市场复苏,该区域更是一马当先,领涨美国房产市场。
可见,在受华人关注的大学学区附近购置房产,即可保值又可增值,更是为子女的将来打下最好的基础。
那么,最受华人欢迎是十大美国大学究竟是什么呢,房价又是多少呢?房价走势又是如何?下面,请跟随本文,看看那些最受欢迎的华人欢迎是十大美国大学学区房价。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中国留学生占全体学生比重:26%所在区域: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中心区域房价/平米:3,320美元区域房价中位数:488,500美元区域房产情况:同比上涨20.1%南加州大学,简称南加大,位于加州洛杉矶市中心,是加州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南加大已成为全美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之一,其中电影学院全美排名第一,工程学院全美排名第八。
南加大大学周围正是洛杉矶华人聚集同时人均收入较高的富人社区,在2008-2012年美国次贷危机中,该区域房价并未受到巨大损失;2013年,美国房产市场复苏,该区域更是一马当先,领涨美国房产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去往美国留学,该地房产市场将愈发繁荣。
美国CBVE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职业教育在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人才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在这点上,美国的职业教育走在了前面。
本文介绍了美国政府大力改革和发展其国内在职业教育,提出了一项新的有益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借鉴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工业结构及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
体力劳动者的数量需求在不断下降,而脑力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
社会生产呈现一种“量小,类多,高利”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社会和企业必须面对职业教育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挑战。
在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两份重要的报告:american choice: high skills or low wages和 what requires of schools 中,批评了当时教育界不能成功地培养那些未能进入大学里的学生成为具有技术和创造力的劳动者。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中学生和中学毕业生得到更好的职业训练的教育方式——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cbve(cbve: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一)关于cbvecbve,是一种满足企业需求和培养真正能力的职业教育方式,它强调新手在学校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目的是怎样使新手获得从事一种职业的资格。
它的教育理念在于将传统教育中强调教育过程转化为强调教育效果。
与传统教育相比,cbve 提高了产品循环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同时,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相比,cbve培养的人才能更容易地适应将来的就业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过去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相比,cbve容易应用于更广泛范围的企业需求,换句话说,cbve,目的就是培养能力和具有潜在能力的劳动者。
(二)cbve的重要任务和目标1.职业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实施cbve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将一个工作分为几部分,将每部分又分为不同的任务来决定对于每一部分及每一项任务的综合能力。
美国的终身学习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 是终身学习的世纪,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 并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美国终身学习的实施情况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终身学习思想已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 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实。
一、美国的终身学习发展历程(一)生涯教育——美国终身学习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初,“终身教育”理论在美国广泛传播。
美国职业教育界意识到, 获得某种劳动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更重要的是“劳动准备”。
“劳动准备”是局限于生涯的特定阶段, 所以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发展职业能力, 要对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与条件进行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 1971年在全美中学协会年会上, 时任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提出了生涯教育的构想。
而生涯教育就是美国终身学习的开端。
生涯教育的提出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197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 生涯教育成为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
美国联邦政府给予生涯教育法律和财政的保证, 并且通过大规模的宣传使其家喻户晓。
美国教育总署开始给生涯教育的拨款为900万美元, 1974年增加至6, 100万美元。
同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
各州在联邦政府的带领下纷纷立法, 使得生涯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1977年, 美国颁布了生涯教育奖励法, 倡导全美各区进行生涯教育实验。
1978年末, 21个州通过了生涯教育法。
1980年,47个州推行了生涯教育奖励法。
此外在1974年, 教育总署专门设置生涯教育署, 以指导全美的生涯教育的贯彻落实。
在法律保障、资金支持、舆论引导和专家指导下, 生涯教育迅速在美国推广。
1974年,在美国17000个学区中, 有近三分之一引入了生涯教育。
在70年代末, 9300个学区有一半以上进行了生涯教育。
(二)美国终身学习的发展美国终身学习的快速发展,在参议员蒙代尔做了题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的演讲之后,终身学习的立法问题得到国会的重视, 1975年12月18日颁布《终身学习法》。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邹丽琼(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
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
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
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
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
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
十九世纪的美国大学是如何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认的现代大学三大核心使命,但这三大使命并非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而是大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
作为一项使教学、研究与社会相结合的使命,社会服务是这三大使命中确立最晚但发展最快的一项,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过程中,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社会各界积极呼吁大学为社会服务。
然而,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究竟有什么特性?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大学有可能在“社会服务”的呼声中歪曲或减弱大学的原有职能,也有可能在走出“象牙塔”服务于社会的实践中迷失方向。
美国大学通常被认为是西方乃至全世界大学的典范,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服务社会这一核心价值,提出大学并非是躲进“象牙塔”做研究,而是关注现实、服务于社会,将研究应用于现实世界。
因此,分析和考查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的起源及演变、表现形式及其实现路径,对我国大学树立正确的社会服务理念,实现服务于社会这一重要使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美国大学社会服务使命的内涵与表现现代美国大学是由源自英国的殖民地模式与源自德国19世纪研究型大学模式,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美国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严格意义上讲,中文语境下的“社会服务”对应于英文的“service to society”,它经历了由单向的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到双向的公共参与(public engagement)两个历程。
实际上,对社会服务这一概念,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确切地说,应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迸基金会2010年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中的221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通过登陆学校网站和词频统计,在其使命陈述中明确表明社会服务使命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共有36所大学,占16.29%;(2)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共有8所大学,占3.62%;(3)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共有2所大学,占0.9%;(4)公民责任( civic responsibilities),共有12所大学,占5.43%;(5)公民义务(citizenship),10所大学,占4.52%;(6)富有责任感的市民(regponsible citizens),5所大学,占2.26%。
XX高职教育的经验及启示转变就业观念时对高职专业有何启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生产技术发展到了高技术阶段。
高技术的产生,对从事技术研制开发的学术型、工程型人员,以及对从事高技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人员、操作人员提出了同以往技术阶段不同质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备受关注的教育模式,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当 __脚步行进到工业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都发轫于美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借鉴与总结美国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综合高中职业教育中心、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以及企业培训中心等组成。
其中最具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是社区学院。
美国最早的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其后不断发展,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美国社区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学历与水平为各州所普遍认可。
具体来讲,学士学位是美国社区学院可以颁发的最高学位,在生源方面,侧重于招收走读生。
同时,社区学院具有明显的优势,进入社区学院的学生所要支付的学费以及其他费用,远远低于美国同层次其他大学或学院。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的统计,美国社区学院的在校生大约占全体在校大学生的44%。
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具体来讲,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以下一些突出优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ACC)在第89届年会会议宣言中曾指出:“美国社区学院的使命被定义为一种承诺,这个承诺就是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迈进高等教育的大门,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