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病变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48
胸腰段椎管内病变诊断与治疗夏磊;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李军伟【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年(卷),期】2006(033)005【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椎管内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和治疗.方法1998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胸腰段椎管内病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2岁(38~7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根据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以及术中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通过Frankle 标准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硬膜外肿瘤4例,髓内肿瘤1例,椎管内、外及硬膜内哑铃型肿瘤3例,其他椎管内病变2例;其中第10~12胸椎19例,第1~3腰椎12例.术中分别给予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le)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MRI是诊断椎管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定性仍有一定困难.术中疑为恶性者,快速冰冻病理组织学检查.良性病变尽量全切,恶性肿瘤无法切除,也应行脊髓减压.【总页数】3页(P4-6)【作者】夏磊;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李军伟【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乳管镜在乳管内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赵亚婷;张景华;王鹿2.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张云红;曹晶茗3.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49例 [J], 李青国;陈龙舟;王亚丽;王金星4.12例椎-基底动脉串联病变的血管内治疗探讨 [J], 王斌;檀国军;石秋艳5.乳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J], 陆云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管内病变的分类-回复椎管内病变是指发生在脊髓和椎管内的各种病变,包括肿瘤、囊肿、椎管狭窄、脊髓缺血缺氧等。
这些病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
在临床上,对椎管内病变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椎管内病变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逐步介绍不同的分类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椎管内病变。
1. 根据病因分类:根据病变的原因或诱因,椎管内病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椎管内病变主要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病变,如先天性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等。
这些病变是由于胚胎期间脊柱发育不良或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所致。
先天性椎管内病变通常要在婴儿期或幼儿期进行治疗。
后天性椎管内病变是指在出生后发生的病变,如肿瘤、脊髓中央管扩张症和脊髓梗死等。
这些病变可以是由于感染、外伤、代谢性疾病或老年人脊柱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后天性椎管内病变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
2. 根据病变的位置分类:根据椎管内病变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脊髓内病变和蛛网膜下腔病变两类。
脊髓内病变是指在脊髓内发生的病变,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这些病变通常会影响脊髓的正常功能,并可能导致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症状。
蛛网膜下腔病变是指在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发生的病变,如蛛网膜下腔肿瘤、蛛网膜下腔积液等。
这些病变常常会引起下肢无力、尿失禁等症状,但很少影响脊髓本身。
3. 根据病变的性质分类:根据椎管内病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
肿瘤性椎管内病变是指由肿瘤引起的椎管内病变,如脊髓髓母细胞瘤、脊髓胶质瘤等。
这些病变多为恶性肿瘤,会不断增大并对周围组织产生良性或恶性的压迫。
非肿瘤性椎管内病变包括脊髓损伤、蛛网膜下腔积液等。
这些病变通常由于外伤、感染或炎症引起,不同于肿瘤性病变,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识别椎管内病变,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浅析椎管内病变行半椎板入路18例临床体验刘祥璐杨瑞金(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半椎板入路医治椎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体验及其好坏评价。
方式: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就医医治的椎管内病变患者选取33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18例,在这18例椎管内病变患者中,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7例;椎管内囊肿6例;椎管内圆锥室管膜瘤5例。
男性患者为10人,女性患者为8人。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岁。
对照组15例,包括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6例;椎管内囊肿5例;椎管内圆锥室管膜瘤4例。
男性患者为9人,女性患者为6人。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6岁。
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性别等方面无系统性不同。
A实施常规用药基础上配合利用半椎板入路进行医治,B组单纯利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入路法医治方式进行椎管内病变的医治。
结果:对比两组发觉半椎板入路法进行医治安全性较高,创伤小。
而运用该技术在在医治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上,也取得了显著地医治效果。
半椎板入路切除法不仅有利于对生长在椎管外侧部份肿瘤显露部份进行完全的切除,而且还能保证手术医治后恢复明显,副作用较小。
结论:采用半椎板入路对椎管内病变进行有效的医治,能够有效保留椎体关节的完整和保护手术后椎体稳固性,并能进一步提高椎管内病变尤其是提高脊髓脊柱手术的微创性,增强了医治作用,具有专门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行利用。
【关键词】椎管内病变;半椎板入路;临床体验.1.前言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研究与进展,对微创外科理念的熟悉也取得了引发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关注。
医学上,都需要以严谨、科学、谨慎的态度,以最小的手术来获取最好的手术医治效果是每一个医疗工作者孜孜不倦的中心理念与目标追求。
据有关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后正中全椎板切除入路法虽然是手术医治椎管内病变的主要医治方式之一,可是与常规医治方式相较,新型的半椎板切除入路法具有手术创伤小,能够维持术后椎体具有较好的稳固性,尤其是对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医治上,能够对偏侧生长在椎管外侧部份显露的肿瘤进行全切除。
椎管内占位病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椎管内占位病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椎管内病变的分类
椎管内病变的分类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划分。
根据性质可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病变,根据位置可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病变。
1. 结构性病变:指椎管内的异常结构,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 骨质增生:也称为骨赘,是由于骨质增生引起的椎管狭窄。
可以是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骨刺等。
- 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组织脱出压迫椎管或神经根,最常见
的病变之一。
- 椎管狭窄:指椎管的径向空间狭窄,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2. 非结构性病变:指椎管内的非结构性异常,如感染、出血、肿瘤等。
- 感染:椎管内感染可能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最常见
的椎管内感染是脊椎结核。
- 出血:椎管内出血可以由外伤、血管病变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
最常见的椎管内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 肿瘤:椎管内肿瘤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原发性肿瘤包括
神经鞘瘤、脊髓膜瘤等,继发性肿瘤包括转移瘤等。
此外,椎管内病变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病变等。
综上所述,椎管内病变的分类可以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划分。
椎管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何新红;陆建平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卷),期】2003(019)006
【摘要】椎管内囊性病变根据其内膜的性质分为四种类型:①内皮:脊膜囊肿、血管畸形、血管母细胞瘤、淋巴水管囊肿;②表皮: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肠源性囊肿;③寄生虫性囊肿:包虫囊肿、血吸虫囊肿;④继发性囊肿:肿瘤囊变,脊髓外伤性囊变等。
根据部位分为髓内、髓外硬膜下、硬膜外椎管内囊性病变等。
随着CT、MRI的临床广泛应用,椎管内囊性病变逐渐被临床发现认识,笔者就此做一综述,希望对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总页数】2页(P773-774)
【作者】何新红;陆建平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影像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影像科,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R739.4
【相关文献】
1.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J], 周巧兰;张惠娟;王凤兰;李静;刘培娜;张雪松
2.椎板复位椎管重建术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J], 米山;邓贺民;刘
建勇;盛学东;于广久;宋继伟
3.椎管内囊肿性病变的MRI诊断 [J], 张兰;张翔;韩宇欣;曲晓菲
4.64排CT诊断肝内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J], 钟瑶
5.64排CT诊断肝内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J], 钟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讲解模板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椎管内病损切除术(intradural lesion excisio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脊髓和椎管内的病变。
这个手术的目的是完全去除脊髓或椎管内的病变,以减轻症状并恢复正常的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椎管内病损切除术的步骤和风险,并说明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椎管内病损切除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手术开始时,医生将进行一个小的切口,以获得对脊柱的直接访问。
然后,医生会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查找和定位病损的位置。
一旦病损被确定,医生会小心地切开脊髓膜,以接近病损的位置。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一系列的神经导航技术和显微镜来准确定位和保护周围的神经结构。
一旦病损被完全暴露,医生将使用手术仪器谨慎地切开和切除病损。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通过撤回脊柱中的一小部分骨骼来获得更好的访问。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仔细检查手术区域,确保所有的病损都被彻底切除。
然后,医生会小心地缝合切口,并进行必要的包扎。
术后,患者通常会恢复到手术前的状况,并开始逐渐康复。
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手术过程,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其中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并发症、麻醉相关问题等。
然而,医生会在手术前与患者详细讨论这些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血液工作、心电图、X光、核磁共振成像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提前停止服用一些药物,并遵守禁食禁饮的规定。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康复。
这可能包括定期更换创口敷料、避免剧烈运动、按时服用抗生素等。
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以恢复正常的功能和活动水平。
总而言之,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脊髓和椎管内的病变。
这个手术的步骤包括切口、病损定位、病损切除和缝合。
虽然手术本身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查、准备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