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玉米联合收割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它能够大大提高玉米收割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联合收割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技术跟进不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国内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研发相对滞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不足,导致机器的性能、节能性和环保性有待提高。
2. 适用性不强当前的玉米联合收割机主要针对平原地区的玉米种植,对于丘陵地区和山区的玉米收割,机器的适用性较差。
由于地形起伏和坡度大,机器在运行中易发生故障,导致收割效率低下。
3. 维修保养难度大目前市场上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种类繁多,但配件和维修售后服务不完善,使得用户在使用中遇到机器故障时难以得到及时维修,影响了机器的正常使用。
4. 安全性和操作性不足玉米联合收割机是一种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的机器操作方式较为复杂,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较高,新手上手难度大,易发生操作失误和事故。
二、建议提升1. 加强科技研发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玉米联合收割机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研发新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提高其性能和质量。
注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提升机器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针对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特点,研发多种型号的玉米联合收割机,以适应不同地形和环境的玉米收割需求。
加强对特殊地区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改进,提高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加强对玉米联合收割机维修和保养的培训,提高用户对机器维护的自觉性和技能。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配件的供应和维修人员队伍的构建,确保用户在使用中能够及时得到维修保养服务。
加强对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安全警示和教育培训,提高用户对机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研发智能化操作系统,简化机器操作界面,提升新手上手的便利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并拥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与自动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农业机械能够实现自主作业、精准施肥、精准播种和精准灌溉等功能。
例如,自动驾驶的拖拉机能够根据预设的路线和作业任务,在农田中自动行驶和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同时,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还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肥力、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调整作业参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管理。
2、大型化与高效化为了适应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机械呈现出大型化和高效化的发展趋势。
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功率不断提高,作业幅宽不断增大,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作业任务。
例如,一些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效率可以达到每小时数十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高效化的农业机械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多功能化与一体化多功能化和一体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多种作业环节的协同配合,因此农业机械也逐渐向多功能和一体化方向发展。
例如,集耕地、播种、施肥、喷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机械能够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任务,减少了作业次数和机械的进地次数,降低了对土壤的压实和破坏,同时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此外,一些农业机械还能够实现与其他农业装备的快速换装和组合,满足不同作业需求,提高了机械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4、绿色环保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业机械的绿色环保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种植的需要。
因此,我国在水稻机械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水稻播种机械化水稻播种机械化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播种机,包括插秧机、直播机、精量播种机等。
其中,插秧机是最常用的播种机之一,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插秧,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水稻收割机械化水稻收割机械化也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收割机,包括轮式水稻收割机、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半喷式水稻收割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实现自动化收割,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3.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活动中,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作业。
包括水稻杂草机、水稻施肥机、水稻灌溉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二、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我国相比,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更加成熟。
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了水稻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日本水稻机械化技术日本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水稻机械化技术已经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稻作机械化。
稻作机械化是一种组合机械化技术,包括耕、播、栽、育、收等多个工序。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韩国水稻机械化技术韩国也是水稻机械化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
韩国的水稻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水稻播种机、水稻收割机、水稻田间管理机等。
其中,韩国的水稻收割机采用了履带式结构,可以在水稻田中自由行驶,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包括耕作作业、田间管理、种植、收割、运输等环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
以下是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耕作作业方面,耕地面积占比达到了90%以上,大规模农机整地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整地。
在田间管理方面,灌溉机械、施肥机械、病虫害防治机械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方面,精量播种机、收获机械等农机的使用普及,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农作物品质。
在农产品运输方面,农机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逐渐替代了人工运输,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
许多农区还是以人工劳动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由于土地块分散、规模小,农机具投入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农机整地、种植、收割和运输。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阻碍,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农作物种植等农业生产环节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2. 推进农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机智能化、数字化等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在农机上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
通过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可以监测农田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提供农作物的精细化管理。
农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加强农机装备研发与创新。
农机装备研发与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
以新型精准农机、特种农机、节能环保农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机装备得到迅速发展。
研发和应用节能环保农机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推动农机与农业机械自主化制造,提高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我国,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在全球排名较低,机械化程度仍然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设备种类单一,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农机设备种类过于简单,大部分农机设备还是传统的农业机械,且规模较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需求。
二是农机使用效率不高。
尽管我国农机总量较大,但由于绝大部分是小型农机,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农机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农机经营服务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一些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点建设不完善,导致农业机械服务水平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研发。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对于农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发展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农机设备。
未来我国将加强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机设备的技术水平。
二是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
农机合作社是提高农机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可以实现农机设备的集中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农机使用效益,降低农机使用成本。
三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对于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和农机设备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农机服务质量,提供更加全面的农机服务。
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我国将加大对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支持,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农机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国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现状和问题摘要论述了我国目前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型号及性能指标,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三佳牌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
指出整杆式甘蔗收割机能有效降低甘蔗收获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并具有低含杂率、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type and performance of whole stalk sugarcane combine harvester,analyzed the existi ng problems.Taking ′Sanjia′ whole stalk sugarcane combine harvester as an example,it analyzed the machine′s economi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ole stalk sugarcane combine harvester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sugarcane harvest and production costs,and had a low impurity rate,a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and market space.Key words sugarcane;whole stalk sugarcane combine harvester;status;problem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多年生宿根作物。
2010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达150万hm2,居世界第3位。
不同种植地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甘蔗的外观和产量不同,进而导致我国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制和推广产生困难。
该文阐述了整杆式甘蔗收获机械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展开分析,以推动我国甘蔗机械的研究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业机械化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逐渐崭露头角,如自动驾驶拖拉机、精准播种机、智能灌溉系统等,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二)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已经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扩展到了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如棉花、油菜、甘蔗等的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设施农业中,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灌溉施肥等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领域,自动化投料、粪便处理等机械设备也逐渐普及。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为了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需求,各地纷纷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提供农业机械租赁、维修、培训、作业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补贴、贷款等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
(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加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日益紧密。
通过卫星定位、遥感技术、物联网等手段,实现了对农业机械的精准定位、作业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农业机械信息化也为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半喂入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综合比较及发展趋势目前联合收割机按谷物喂入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半喂入收割机作业效率高、田块通过性好、收谷干净,目前已在日本、欧美、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完全取代了全喂入收割机。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技术较落后、收割损失率较高的全喂入收割机相继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损失率较低的半喂入收割机。
另外,国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调,收割价格也在提升,购买收割机已成了农机用户的最佳选择,一些农机户纷纷到厂家排队购机,尤其是争先购买半喂入收割机,而全喂入收割机的销售状况却举步为艰。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发动机性能;目前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进口柴油发动机,质量可靠,动力充足,耗油量相对较低,每亩油费在4-5元之间。
而全喂入收割机普遍选用国产发动机,动力匹配较高,动力损失较大,耗油量相对偏高,每亩油费都在8-10元之间。
如果以每台机每天收割40亩计算,仅此一项,半喂入收割机每天就可以节约油费160-200元。
二、技术含量;生产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走采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能较高。
转向采用液压方式,单手柄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各关键部件上都安装了报警传感器,紧急情况时能报警停机,自动化程度较高。
安装有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能随时检测发动机负荷,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全喂入收割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普遍采用机械操作,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较低,转向则是采用双手柄或方向盘操作,灵敏度不高,转向困难,操作费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作业中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了作业效率与机器使用寿命。
三、脱粒方式;半喂入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且普遍采用双脱粒筒,还原脱粒方式,脱粒干净,处理能力强,浪费少,湿脱性能强,且动力消耗小。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趋势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是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如
下:
1. 农业机械技术升级:通过引进和研发高效、节能、智能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和竞争力。
2. 优化农业机械产品结构:加强对关键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和技术含量。
加强对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小农户的机械化水平。
推广使用环
保型农业机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服务网络,提供农民所需的技
术咨询、维修保养和培训等服务。
加大对农业机械服务站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更好地使
用和维护农业机械。
4. 推动农业机械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强农业机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农业机
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鼓励和支持农机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5. 加大农业机械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农业机械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深
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更新和升级农业机械设备。
加强农机贷款政策和金融支持,解决农民购买农机的资金问题。
6. 加强农业机械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农机制造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
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和设备。
推动农业机械的出口,提升中国农业机械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
影响力。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分析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中国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崭新到进步,从薄弱到稳步发展的历程。
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具备了一定数量和品种的优秀水平,但相对于农业生产需要和国际水平,还是存在差距。
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农业机械具备的基础条件逐渐完善;二是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农业机械市场活力逐渐增强。
2.发展趋势中国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国内农机、农机配件技术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市场化运作和与国际接轨将实现;二是农业机械化的专业化、社会化和服务化将逐步增强;三是绿色、智能、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将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四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高,特别是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领先,其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0%-90%,而且这些国家的农机技术和生产水平很高。
未来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智能型、网络型、高效型的农业机械将得到广泛应用;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将得到普及;三是农业机械系统将进一步实现专业化、多元化和服务化;四是农业机械化的管理和服务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总之,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是向着绿色、智能、高效、服务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农业机械化的进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面临着价格过高、服务水平不达标、生产销售混乱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政策的支持来推动其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来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
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改善农民工作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当前,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呈现出以下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1. 机械化设备种类丰富: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包括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
这些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农业环节的需求。
2. 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总动力、农机总数稳步增长。
机械化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给农民带来了更多便利。
3. 农机使用率逐年提高:我国农机使用率逐年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意识得到提高。
尤其是在大型农业生产区,机耕面积较大的地区,农机使用率更高。
4. 区域农机化差异较大:我国农机化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农机化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的农机化水平有待提高。
5. 农机维修保养仍存在问题:我国农机维修保养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维修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很多农民对农机的保养了解不足,导致机械设备寿命缩短。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1. 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智能农机设备将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减少人工操作。
2. 多功能农机设备发展:未来,农机设备将越来越具备多功能性。
同一台设备可以适应不同环节的需要,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益。
3. 新能源农机设备应用: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新能源农机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
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将为农业机械化带来新的机遇。
4. 全程农机化推进: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全程农机化,通过农机化设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这将减少农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农机维修保养服务完善:为了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农机维修保养工作将得到重视。
国内外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越来
越明显,在提高农作物收获效率的同时,降低收获损失,提高操作方便性。我国
当前的农机发展状况,在智能化方面相比国外较为落后。因此我国未来的收割机
研发,需要在收割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控,自动化调整,及智能化故障提醒等方面
进一步加强,使收割机时刻处于最佳收获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阐
述国内外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和发展
随着我国联合收割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联合收割机2012年的年产量达到110
万台,成为全球联合收割机制造第一大国。联合收割机型很大程度上以专用型为
主,有针对性的对农作物进行收割,一般一台联合收割机在不更换功能部件的情
况下,最多收获两种作物。由于我国的地理及气候特点,作物收获期短,地域跨
度大,收割机作业时间受收获季节影响明显,作业时间集中,如果在收获期出现
故障,将会严重影响收割机使用率。
1.国内外通用型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
1.1国外通用型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
对于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的研制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早,大约在18到19世纪就
已有人研制出来,但不具备使用价值。直到20世纪20年代,通用型联合收割机
在美国开始广泛应用。而后又被推广到了澳大利亚,苏联,及加拿大等国家。在
21世纪后,欧美一些国家对其技术掌握已逐渐成熟。为了提高其机器的利用率
和效果,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辅助试验(CAT),辅助制造 (CAM),及计算
机辅助设计 (CAD),对机器进行设计优化,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自动化
技术及智能化新技术,对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参数行实时监控调整。目前,国外采
用模块化设计技术的联合收割机类型较多,其主要特点是底盘和机体的通用性较
强,根据作物的收获特性及机器功能部件参数配置,更换相应的部件,从而满足
收获多种作物的需求。
1.2 国内通用型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
我国通用型联合收割机技术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发展初期主要以仿制国外机
型为主。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用型联合收割机技术发展迅速,研制出了新疆
2背负式小麦收割机、轮式自走式稻麦收割机和履带式稻麦收割机等机型。近年
来,很多国外新技术被应用在现代新型收割机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CAN BUS、组合仪表舵柱的应用,不但可以方便调整、操作机器,还减
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GPS测速装置和喂入量自动计算装置的应用,可实现收割
机作业速度及未喂入量的时时显示,操作者可以方便的调整操纵机器,使机器达
到喂入量和行走速度最佳匹配状态,整机动力分配均衡,从而在提高收割机作业
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收获损失率,提高机器收获性能。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故
障监测及声光预警装置的应用,可使操作者及时发现收割机的故障,实施必要维
修维护,保证收割机在工作时正常的运行,提高收割机可靠性。凯斯纽荷兰工业
研发的国产4077、4088单轴流联合收割机,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监测装置,
功能强大,调整方便,是当前国产联合收割机技术发展的一大进步,但相对凯斯
纯进口收割机还存在一定差距。
2.通用联合收割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中,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无论在收割机机型和结构方面时
刻都在更新。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朗的,向着大型化、智能化和
通用化方向发展。
大型化:大型化收割机割幅将会有所增大,随着机器功能的不断增加,发动
机功率也会增加,喂入量增大,作业效率更高。这种发展趋势将更快的提高联合
收割机的收获效率,降低收割成本。
智能化:未来的收割机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会融合信息技术和微电子
控制技术等一些先进技术。对发动机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全方位提高收
割机的工作性能。
舒适化:加强驾驶室的密封,减震,除尘以及降噪性能,改善驾驶环境,提
高人机工程和驾驶舒适性。同时通过先进的辅助技术,加强自控、监测装置的应
用,减小驾驶员的疲劳,提高操作方便性。
通用化:未来收割机还将提高通用性,满足不同作物收割需要,向通用化方
向发展。通用型收割机除过桥接口能够连接不同割台外,还应提高底盘及机体通
用性,只通过简单参数调整,即可满足收获不同作物的需求,真正实现一机多用。
3.结束语
随着农业耕种和收获方式的不断更新,联合收割机运用科学化的耕种和收获
方式,为农民减轻了负担。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对智能、先进的通用型
联合收割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联合收割机需要持续的技术更新和产品更新
换代。要研制出技术先进的规模化收割机,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水平,研制出适合我国规模化生产的通用型联合收割机。
参考文献:
[1]王刚,吴崇友,伍德林.我国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农
机化学报,2013,06:6-8.
[2]梁学修.联合收割机自动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3,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