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输尿管支架并发症临床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发表时间:2014-07-01T15:05:07.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许燕平[导读]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将导尿管拔除之后在排尿时会出现腰痛,将导尿管再放置后症状得到缓解或者消失。
许燕平(湖南省南华大学附一医院 421001)【摘要】目的:探究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后出现并发症的诱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了解诱发并发症的原因。
结果: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常见并发症有血尿腰痛、尿液返流、爽J管移位或管腔堵塞、感染或尿盐结垢,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结论:对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应该要密切关注,避免出现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018-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J管作为内支架逐渐得到完善,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双J管对尿液进行引流本身具有创伤程度低、组织相容性突出、恢复时间短以及出现尿碱附着概率低等优点,且能够解除尿路梗阻,避免上尿路在手术之后出现狭窄或漏尿的情况,降低肾脏因外引流管而出现感染的概率,受到医生的青睐。
而双J管应用例数的增加也使得其并发症概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为了深入探究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对应护理措施,对本院2011年-2013年年收治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经上尿路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50例。
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为23-51岁,其中位年龄为32岁。
患者手术类型如下:输尿管结石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患者25例,肾盂切开取石术11例,肾结石ESWL前置双J管5例,输尿管狭窄接受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9例。
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并检查异位类型,总结该组患者发生异位的原因,分析其处理方法。
结果泌尿系外异位2例,在膀胱镜下重新逆行置管;上移异位6例,在输尿管镜取出支架管;下移异位22例,在膀胱镜下取出支架管。
结论留置支架管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术后并发症,掌握适应证、正确置管、选择合适的长度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追踪观察,可减少异位的发生。
标签:输尿管镜;支架管;异位;处理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输尿管内支架管内引流已经成为上尿路引力最常见的引流方式。
支架管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和切口漏尿,且患者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1]。
但输尿管内支架管放置后也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支架管异位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有效降低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异位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3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患者,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KUB)、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确诊,其中男12例,女18例,左侧置管15例,右侧13例,双侧2例,年龄23~82岁,平均38.5岁。
其中泌尿系外异位2例,上移异位6例,下移异位22例;内窥镜置管9例,其中输尿管镜置管7例,膀胱镜置管2例;手术置管21例,其中输尿管手术12例,肾手术9例。
该组患者术前经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异常者行中段尿培养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逆行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
1.2支架管的选择选择国产PVC的支架管,根据KUB平片上第2腰椎至耻骨联合上2 cm的距离或输尿管长度=0.125×身高+0.5 cm或来选择长度合适的支架管[2],口径通常选用5F。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的护理方燕飞;徐朝伟【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措施.结果 15例行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后肾绞痛均消失,顺利完成妊娠.10例妊娠结束时结石已排出,2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支架管.结论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有效方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出院指导,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8(033)011【总页数】3页(P1030-1032)【关键词】妊娠;输尿管结石;肾绞痛;输尿管支架管植入术;护理【作者】方燕飞;徐朝伟【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3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R693+.4妊娠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输尿管扩张,以及增大的子宫对输尿管产生压迫,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流缓慢,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增加[1],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危害,容易引起胎膜早破、早产、流产、死胎等严重后果[2]。
随着泌尿外科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用于处理梗阻性输尿管结石的优势越来越明显[3]。
输尿管支架管表面光滑、多孔、内径大,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4],有助于结石的排出,缓解病情,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
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5例,采用输尿管支架管内引流,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5岁,初产妇11例,经产妇4例,妊娠时间11~34周,平均22周,经彩超确诊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5~14 mm,左侧5例,右侧10例,结石在输尿管上段5例,中段7例,下段3例。
云南白药加珍珠粉治疗6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加珍珠粉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对60例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患者,应用云南白药加珍珠粉口服来代替氨甲苯酸加酚磺乙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与2012年1月~2013年7月的60例应用氨甲苯酸加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
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在患者的住院天数、止血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云南白药加珍珠粉口服在减少患者的静脉输液次数和天数,减轻病房护理工作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However,Yunnan Baiyao plus pearl powder ha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reducing times and days of venous infusion and lightening the nursing workload (P all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观察组全部患者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5 g/粒,国药准字Z53020799)0.5 g,每次2粒,1日4次,出血严重者先服保险子1粒;药用珍珠粉胶囊(浙江长生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 g/粒,国药准字Z20093292)0.6 g,每次0.3 g,1日2次。
服用直到愈合出院。
入院后24 h出血量少于100 mL者暂不予静脉输液,中量以上(大于100 mL)者开通静脉通道,立止血针(注射用血凝酶)1 ku静脉注射,12 h 1次。
治疗3 d 后如出血仍不止,甚至有加重者再予垂体后叶素针18U,用生理盐水50 mL稀释后微泵持续推注,按出血程度控制在每小时3~10 mL。
1.2.2 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即开通静脉通路,予氨甲苯酸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156,规格:0.1 g/支)0.3 g加酚磺乙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3021447,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支)1.0 g,用5%葡萄糖氯化钠盐水500 mL稀释后每天1次静脉滴注止血治疗。
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作者:徐莲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作者单位:430015湖北省新华医院泌尿外科徐莲:女,大专,主管护师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徐莲摘要目的:总结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1月18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病人的病历资料。
结果:18例病人经精心治疗护理,均恢复良好。
结论: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密切观察病人造口及周围皮肤、引流尿量等情况,做好病人及家属术后指导,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并发症;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0.047膀胱全切术是膀胱多发肿瘤及膀胱浸润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法[1],对于有肠道疾患无法利用肠管进行尿流改道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多主张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
因病人术后需长期留置引流管使用造口袋,且多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行膀胱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35例,其中1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现将其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均为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病人,男13例,女5例。
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74岁。
12例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史,3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3例膀胱镜、CT检查提示膀胱多发肿瘤且浸润到膀胱颈部。
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6例。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输尿管支架堵塞1例、刺激性皮炎18例。
经精心治疗护理,均恢复良好。
1.2方法本组18例病人均在全麻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膀胱切除后,输尿管内置输尿管支架至肾盂,在左右腹壁各切一小口,左右两侧输尿管分别从左右腹壁切口拉出,其断端与皮缘缝合,造瘘口高于皮肤1 cm,血运佳,输尿管无张力及扭转。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输尿管支架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1个月进行常规电话随访;实验组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一次;随访一个月后,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院外对输尿管支架患者给予经常性电话随访,可及时指导其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提高护理医嘱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植入输尿管支架管患者;并发症;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300-02延续护理工作是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的一种开放式、延续式的健康教育形式,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1]。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院针对患者提供了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护理,并将护理延伸到院外。
输尿管支架管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持肾盂、输尿管、膀胱的通畅,给输尿管以支撑作用,促进输尿管伤口愈合,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梗阻及狭窄,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它属于体内引流管。
许多患者需要留置体内1~6个月的时间不等,导致患者院外带管生活,支架管毕竟是异物,如果护理不当可带来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感染、结石、移位等并发症。
虽然住院期间患者了解并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但是,当患者离开病房后随着时间的推延,对医生的医嘱会逐渐淡忘,其治疗依从性会逐渐降低[2]。
患者无法应对院外出现的各种症状,因此护理人员提供延续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坦索罗辛减少双J管置入术后并发症效果观察岳骊彩;赵涛【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43)003【摘要】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减少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肾脏或输尿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每次0.2 mg,至返院拔管前1天停药.对照组37例,术后未予以任何类似药物.比较2组因留置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腰腹痛、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腹痛、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总页数】3页(P180-181,184)【作者】岳骊彩;赵涛【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4;R693 +.4【相关文献】1.坦索罗辛预防肾结石ESWL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J], 吴松;赖海标;钟亮;黄智峰;曾晔;李森;赖伟业;郑东翔;唐荣志2.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分析 [J], 高渝;胡海洋;秦国东3.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 [J], 张艳红;邓梅珍;伦爱美;何慧娟4.坦索罗辛在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中的作用 [J], 殷跃;王元毅;倪钊;王勤章5.坦索罗辛在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中的作用 [J], 殷跃;王元毅;倪钊;王勤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徐 莲摘 要 目的:总结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1月18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病人的病历资料。
结果:18例病人经精心治疗护理,均恢复良好。
结论: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密切观察病人造口及周围皮肤、引流尿量等情况,做好病人及家属术后指导,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 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0.047 膀胱全切术是膀胱多发肿瘤及膀胱浸润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法[1],对于有肠道疾患无法利用肠管进行尿流改道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多主张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
因病人术后需长期留置引流管使用造口袋,且多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行膀胱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35例,其中1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现将其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均为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病人,男13例,女5例。
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74岁。
12例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史,3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3例膀胱镜、CT检查提示膀胱多发肿瘤且浸润到膀胱颈部。
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6例。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输尿管支架堵塞1例、刺激性皮炎18例。
经精心治疗护理,均恢复良好。
1.2 方法 本组18例病人均在全麻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膀胱切除后,输尿管内置输尿管支架至肾盂,在左右腹壁各切一小口,左右两侧输尿管分别从左右腹壁切口拉出,其断端与皮缘缝合,造瘘口高于皮肤1cm,血运佳,输尿管无张力及扭转。
2 并发症护理2.1 肺部感染 术后48h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腰背部和膝下置软枕,以减少病人体力消耗。
输尿管损伤的护理常规【概念】输尿管位于腹膜后方间隙,受到周围组织器官的保护,并且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一般不易受外力损伤,损伤原因,手术损伤、外伤性损伤、机械损伤、放疗损伤。
【护理评估】1、询问病人受伤史,观察病人目前身体状况,2、了解患者尿液情况。
3、了解患者疼痛情况。
4、了解患者焦虑程度减轻,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5、评估患者及家属了解或掌握肾损伤的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恐惧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担心预后有关。
2、疼痛与疾病、手术切口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术后管道留置有关。
4、自理能力下降与安置各种管道及手术伤口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活动受限有关。
6、排尿异常与排尿型态异常或尿液性状异常(尿外渗、尿瘘、血尿)与输尿管穿孔、断裂等损伤有关。
7、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尿瘘、肾积水、肾衰竭等。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1)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
(2)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多与患者沟通,安慰疏导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
(3)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4)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5)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
2、病情观察:(1)观察并记录患者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
(2)观察排尿情况及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3)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合并感染等。
3、术前护理:同泌尿外科术前护理。
4、术后护理:同泌尿外科术后护理。
(1)引流管的护理同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2)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腰痛等肾造瘘管移位或堵塞现象。
(3)观察患者有无水、电解质紊乱或尿少等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4)并发症的护理:①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或引流管内引流液由暗红变鲜红,量由少变多,患者脉搏增快、血压降低的休克表现。
②感染可发生肺部、泌尿系统感染。
体温异常、持续升高、伤口疼痛、愈合延迟、分泌物增加、有异味等。
③漏尿伤口敷料持续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创腔引流在术后早期有大量淡血性液体,2-3天仍然有淡黄色液体流出,输尿管支架管拔出后出现持续腰不疼痛不适。
60例输尿管支架并发症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许红梅仉鹏王国凤连玉萍孙晓琦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的:使输尿管支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护理。
方法:采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一系列规范、系统的护理措施。
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选择好适应症,加强护理是促进输尿管支架并发症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输尿管支架;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71—01
输尿管支架(双J管)作为一种新型内支架引流管,具有口径大、管壁薄、侧孔多、引流量大、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的各种输尿管手术中。
输尿管支架不仅可以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还能保护肾功能,以减少术后感染及漏尿的发生。
尽管已证明输尿管支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并发症[1]。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对60例输尿管支架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1例,29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6岁。
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尿液反流13例,膀胱刺激征11例,血尿10例,拔管困难7例,输尿管支架滑脱3例,尿路梗阻5例,感染5例,异物排斥反应3例,漏尿2例,输尿管穿孔1例。
1.2 置管和拔管方法膀胱镜及输尿管下留置双J管时,逆行插入患者输尿管,位置满意后用推进管抵住双J管拔出导丝,此时双J管远、近端自然弯曲,固定于输尿管及膀胱内。
在肾输尿管开放性手术中,用导丝从双J管侧孔插入,伸直肾端和膀胱端卷曲,并由切口置入肾盂及膀胱,拔出导丝即可。
一般情况下术后1~2个月拔管[2]。
2 护理措施
2.1 健康指导除一般的护理常规外,给患者介绍输尿管支架的形状、材料成分,手术及拔出方法,采用图画的方式,让患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和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3]。
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
2.2 心理护理尊重患者人格,给予安慰和鼓励;介绍身边成功病例,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使其树立信心;人性化护理,允许家属陪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满足其日常生活和生理所需;患者可通过读报纸、杂志,听音乐、聊天等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争取早日康复。
2.3 尿管的护理勤巡视病房,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脱落。
患者在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应固定好尿袋,不能高于膀胱,防止尿液逆流;如果尿管堵塞应及时用生理盐水低
压冲洗或者更换尿管,防止尿储留;尿管固定时,应多留出一段,防止翻身及活动时脱落;做好尿道外口及会阴部护理,每日稀碘伏棉球消毒2次。
2.4 血尿可能因支架管置入后异物刺激、摩擦致输尿管及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而引起。
嘱患者多休息,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作用,一般2~3日血尿可逐渐减轻,严重者予以抗感染治
疗后多可治愈。
2.5 膀胱刺激征因双J管长度过长,放置位置不当,下移刺激三角区或后尿道所致。
在遵医嘱服用解痉药外,指导患者用暖水袋热敷膀胱区,症状严重者则需镜下调整支架管位置或提前拔管。
2.6 感染术后常规抗感染。
但长期放置支架患者,不建议服用抗菌药物,因为多数尿路刺激症状是无菌性炎症引起。
可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向患者解释多饮水能促进
排尿反射,稀释尿液,可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和感染[4]。
2.7 双J管滑脱上尿路明显扩张或患肾解除梗阻后处于多尿期,则支架管易于滑脱,女性由于尿道生理特点本身也容易滑脱,放置时应注意肾内J型管位置,必要时可考虑放置2条支架管[5]。
翻身、活动时,多注意管的长度,不可过紧,防止滑脱。
3 结果我院60例输尿管支架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专业化、系统化护理,
均痊愈出院。
4 讨论
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尤其是泌尿系结石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临床观察来看,无论是短期放置,还是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都会给患者带来或轻或重的不适反应。
因此,输尿管支架的应用也要选择适当病例,不能随意放宽使用指征。
我们所有的护理措施都应围绕预防和减轻并发症而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佳,谷现恩.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3,4(41):16-17.
[2] 段谨.术后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125-1127.
[3] 杜玲.双J输尿管支架管的术后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04,6(13):456-457.
[4]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3.
[5] 张静静,郑一莎.泌尿系疾病应用输尿管支架并发症分析防御[J].中华外科杂志.2010,166(12):175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