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报材料 ()
- 格式:docx
- 大小:18.70 KB
- 文档页数:10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程序一、无公害食品认证程序企业申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或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咨询、领取所需材料和表格→企业填写表格和申报材料→上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审核(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15个工作日内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15个工作日内完成)如需补充材料要求企业在15日内完成,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补充材料审核→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直接或委托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进行现场检查(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条件时同时抽取样品由企业送检测机构检测(20个工作日内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环境评价(40个工作日内完成)→产品检测、环境评价合格后材料上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报省农业厅审批颁发产地证书→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批颁发产品证书(15个工作日完成)。
备注:证书有效期三年,期满提前90天换证,每年产地年检。
二、绿色食品认证程序企业申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或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咨询、领取所需材料和表格或从中国绿色食品网下载→企业填写表格和申报材料→上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审核(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10个工作日内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5个工作日内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直接或委托大理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进行现场检查(3个工作日内完成)→有条件时同时抽取样品由企业送检测机构检测(20个工作日内完成)→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环境评价(40个工作日内完成)→产品检测、环境评价合格后材料上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报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3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审核不合格要求企业补充材料(20个工作日内完成)→缴纳费用(60个工作日内完成)→颁发证书。
备注:证书有效期三年,期满提前90天换证,第二、三年度进行年检。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畜产品2010版)填写说明及申报材料要求(2010-7-1)一、申请书填写说明1、封面(1)材料编号:申请人不填写,由省级认证工作机构填写。
(2)申请认证产品:名称要与《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畜牧业产品)》一致,不得填商品名称。
(3)申请人:填写申请人全称并加盖公章(两者要一致)。
(4)法人代表:申请人为法人单位的,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盖章。
(5)申请日期:填写申请书的日期。
2、保证申请材料真实性和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及规范的声明(1)空格处填写申请认证产品名称(同首页)。
(2)法人代表一定要手签;申请人处加盖公章。
(3)日期:同申请日期。
3、申请人基本情况(表一)(1)申请人全称:申请人全称不得简写,应与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印章一致(申请人为个人的应与身份证一致)。
(2)法人代表:申请人为法人单位的填写法人代表姓名,其他填写负责人姓名。
(3)单位性质: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按企业(国有、集体、股份制、私人)、事业、社团、个人填写。
(4)注册商标:填写已正式注册的商标,正在注册受理中的商标、无商标的均填写“无”。
(5)申请人类型:在所列类型的口内划√。
(6)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传真、邮箱:填写熟悉情况并负责申报的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注明区号。
(7)通讯地址:应填***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通邮的详细地址。
(8)邮政编码:填全国统一的邮政编码。
(9)职工人数、管理人员数、技术人员数:均填写与申请产品生产相关的人员数。
(10)经营范围:应与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团登记证书规定相一致。
(11)固定资产(万元):指申请人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和。
(12)年总利润(万元):指所有申请认证产品年利润之和。
(13)年总销售量(吨):所有申请认证产品全年销售总量。
(14)年总销售额(万元):所有申请认证产品全年销售总额。
“三品一标”申报程序一、无公害农产品首次产品认证企业或个人可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业务通过县级工作机构、地级工作机构、省级工作机构、部级工作机构各部门的材料审核、现场审查、产品检测、初审、复审、终审完成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一审批内容1、无公害农产品的申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2、申请人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申请材料填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3、申请产地是否符合相关条件,生产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农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二办事条件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2、资质证明文件申请为个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5、产地环检报告和产地环境评价报告或者产地环境调查报告6、产品检验报告7、其他相应材料;“公司+农户”或“协会+农户”形式的需提供公司或协会和农户签订的购销合同范本及对农户的管理措施或协议文本2~3份、农户花名册;有商标注册证书的,提供商标证书的复印件;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其中材料1-7申请人提供,材料8由县级、地级、省级、分中心和部中心共同填写完成,材料9由地级提供;三办理程序1、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材料;申请人首先提交申请材料到县级工作机构,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2、地级工作机构审查;地级工作机构对申请资料进行符合性确认,并实施现场检查,环境检验、产品检测;3、省级工作结构初审;省级工作机构进行产地认定审核,通过则并颁发产地证书,并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进行认定产地备案;同时对产品证书申报进行初审;4、专业认证分中心复审;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申请进行复审,如果需要现场审核,委派检查员进行现场核查;5、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终审;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处对申报进行终审,并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签批;6、制证发证;部中心办公室制作并发放证书;二、绿色食品标志申请与核准一审核内容1、绿色食品申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绿色食品相关要求;2、申请人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申请人资质要求;3、申请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相关标准要求;二办事条件1、首次申请需提交以下材料:1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2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3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4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5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6产品执行标准7法定资质文件复印件包括营业执照、使用商标注册证、国家强制要求办理的有关证书等8企业质量管理手册9申请产品预包装标签或其设计样张10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报告11产品检验报告12现场检查评估报告附现场检查照片1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表14其他材料其中1~9由申请人提供,10、11由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提供,12、13由省级工作机构提供;2、续展申请需提供材料:1绿色食品续展认证申请书2法定资质文件复印件包括营业执照、使用商标注册证、国家强制要求办理的有关证书等3经核准的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4续展期原料购销合同及批次购买票据复印件包括公司与基地的协议或合同、基地清单、自有基地的提供证明材料 5续展产品预包装标签或其设计样张6现场检查确认回执表7现场检查计划8现场检查评估报告附现场检查照片9产品检验报告10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除产地环境质量发生变化11续展认证报告12其他材料其中1~6由申请人提供,7~11由省级工作机构提供;三办理程序1、首次申请办理程序1省级工作机构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2省级工作机构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对申请材料审查合格的申请人实施现场检查;3现场检查合格的,省级工作机构书面通知现场检查合格的申请人,并由申请人委托绿色食品定点产品和环境检测机构对申请产品和相应的产地环境进行检测;4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提交省级工作机构和申请人;5省级工作机构收到产品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后提出初审意见;6初审合格的,省级工作机构将初审意见及相关材料报送中心;7中心对省级工作机构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8中心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9中心与申请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公告;2、展申请办理程序;1续展申请人在标志有效期满前向所在地省级工作机构书面提出续展申请;2省级工作机构组织完成相关检查、检测及材料审核工作;3中心对续展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准予续展的决定; 4准予续展的,与标志使用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颁发新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公告;四承诺时限1、首次申请;1省级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查;2中心自收到省级工作机构报送的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完成书面审查,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审;3中心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2、续展申请;1续展申请人在标志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所在地省级工作机构书面提出续展申请;2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在四十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相关检查、检测及材料审核;3中心在收到省绿办初审合格的续展申请材料后,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续展的决定;五收费标准依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收费标准的复函发改办价格〔2007〕1776号规定,绿色食品认证费收费标准是:每个产品8000元,同类的57小类系列初级产品,超过两个的部分,每个产品1000元;主要原料相同和工艺相近的系列加工产品,超过两个的部分,每个产品2000元;其它系列产品,超过两个的部分,每个产品3000元;三、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初次申请业务全过程包括:企业提交有机食品认证申请,由一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进行文件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委派检查员进行实地检查并进行形式检查,然后由二部的人员进行综合评审,再进行颁证决议和制证发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一审批内容1、申报材料是否规范齐全;2、基地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是否符合GB/T19630有机产品要求;二办事条件1、申请人向提出正式申请,填写有机食品认证申请书,并同时填写相应认证领域的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并按照有机食品认证书面资料清单准备文件;若缩短、免除转换期则需要同时填写缩短、免除转换期申请书;2、申请人与认证中心签订检查合同、标志使用合同;3、缴纳相关费用;三办理程序1、代办申请;一部根据申请企业或个人的申请信息为其代办申请;2、文件审核;一部按照有机食品认证合同评审及文件审核进行审核并委派检查员进行实地检查;3、综合评审;二部根据申请人的申请表、调查表等相关材料以及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样品检验报告等进行综合审查评估,编制有机食品认证综合评审报告,报经部长审批后办理批件;4、颁证决议;认证决定人员对申请人的申请书、调查表及相关文件、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的有机食品认证综合评审报告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客观的做出同意颁证、有条件颁证、有机转换颁证或拒绝颁证的决定;5、缴费管理;二部对申请人的缴费情况进行核实,未交费催其缴费下发催缴费通知书已缴费发下证书;6、制证发证;核实缴费信息后对申请企业下发相应的证件;四、农产品地理标志一定义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申请人向省级机构提出申请,经过省级工作机构材料初审,现场检查,综合评定后再报送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审批,通过专家评审及公示后,向申请人发放地理标志证书;二审批内容1、地理标志申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2、申报材料是否规范齐全;3、申请资料和数据是否真实可信;三法律依据1、11号令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5日;2、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3、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感官品质鉴评规范;4、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抽样检测技术规范等; 四办事条件1、地标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资质证明;3、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报告;4、质量控制技术规范;5、地域范围确定性文件和生产地域分布图;6、产品实物样品或者样品图片;7、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8、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核查报告;9、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查报告;其中材料1~7由申请人提供,材料8和9由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提供;其中材料1~7由申请人提供,材料8和9由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提供五承诺时限共85个工作日,其中:省级机构45个工作日;部级机构20个工作日;公示20个工作日;上述时间为正常办理时间,当需要补充或整改材料时,承诺时间可以延长;六地理标志使用申请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双方签订使用协议后,标志使用人可以选择农产品地理标志印刷使用或加贴使用;如印刷使用,需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进行;如要加贴使用防伪标识,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统一征订,部级工作机构进行协议备案,信息核实、标志发放等工作;1、审批内容①标志的使用申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②申请人的资质是否满足地标使用申请的规范;③标志使用申请及有关证明文件是否真实可信;2、法律依据①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②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等;3、办事条件;①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②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③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④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⑤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⑥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其中材料1~5由标志使用申请人提供,材料6由登记证书持有人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4、承诺时限;无具体时间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书申请人:(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产地名称:填报日期: 年月日附报材料(1)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2)产地环境状况说明(产地环境空气、水、水分及距周围工厂、公路、污染源情况,产地施肥、用药(或饲料、防疫)及生产管理措施、环境保护情况);(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资计划(三年内主要投资品种的生产计划,面积(公顷、万头、万只),种植(养殖)开始日期,生长期,产品劳动生产率日期和产品数量);(4)马铃薯无公害玉米质量控制措施(申请人制定的区县的质量控制技术文件);(5)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职位资格证书复印件);(6)保证采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避免出现声明;(7)部门负责人产地认定部门提议提交的其它材料。
填表说明1、申请书请用钢笔、签字笔正楷如实查收或用a4纸打印,字迹整洁、术语规范;一式4份,每份加盖红章,印章清晰。
2、表内1至7页由申请人填写,可附页。
法定代表人、填表人签字一律手签。
3、核心产品种类和产量:产量填写单产(种植业)、年产量。
4、生产管理形式:在表内所列形式“□”内划“√”,并填写栏内内容。
5、防疫条件与设施:所指养殖场所拥有的条件与设施,如消毒池、兽医室等相关设施、仪器。
6、农药名称、肥料名称、兽药名称、渔药名称,请填写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7、农药使用情况(第3页)、肥料使用情况(第4页)、农药及其它化学剂(第5页)、兽药(第6页)、渔药及其它碳酸钾(第7页)栏要填写规范,不得缺项。
8、饲料添加剂:自产自用的饲料添加剂需附详细配方及生产许可证。
9、生产基地现场检查危急情况:由申请并组织现场检查的单位填写。
保证管理控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农产品规范的声明本产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示范点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现就此作如下声明:⑴本产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熟悉掌握无公害标准,相关措施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适用于达致本产地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⑵本产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业生产人员熟悉掌握并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若干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国家限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⑶接受(填省级主管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本产地与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生产有关的检查及文献资料复核。
“三品一标”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凡是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责任追溯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作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报的主体,包括各种产销联合体、协会等服务农民和拓展农产品市场的服务组织。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程序申请人申请→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形式审查→地级工作机构符合性确认、受委托实施现场检查→省级工作机构组织现场检查、颁发产地证书、报送产地备案、初审、代颁产品证书→部直分中心需要时现场核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产地备案、产品认证终审、颁发证书。
三、申请人须提交的认证材料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3、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有效期内);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6、生产记录档案;7、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或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的《产地环境调查报告》;8、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9、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渔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流程绿色食品认证程序一、绿色食品认证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
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政府和行政机构等不可作为绿色食品的申请人。
2、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和技术条件;3、生产具备一定规模,具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4、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1年以上。
二、绿色食品认证程序申请人申请→受理及文审→现场检查、产品抽样→环境监测→产品检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审核→绿色食品认证评审委员会认证评审→颁发证书。
三、申请人须提交的认证材料1、《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2、《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3、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4、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5、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6、产品执行标准;7、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8、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9、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三品一标认证程序三品一标认证程序“三品一标”的区别从本质上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并且其认证管理机构都要求生产者有生产规程、质量控制追溯等制度。
从安全角度讲不存在“金字塔”;由于认证和生产成本不同产品销售价格有高低!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要求其安全,而且还要带有地域和文化特色。
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
所以它是有特色的稀有的优质(安全)产品。
“三品”证前要求安全检测,“一标”证前不要求安全检测,证后都要有安全监管。
注意同一产品包装上不应同时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标志,但可以分别与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使用。
无公害农产品特点定位于“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认证初级食用农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我国普通农产品和食品标准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时要进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证书有效期三年,到期前要复查换证;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认证不收费;绿色食品特点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
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基础、加工农产品为主体;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允许使用推荐的农药、肥料和食品添加剂);采取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认证时需要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证书有效期三年实行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一定费用保障事业发展。
证明商标是农业部所有和授权使用。
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8700家,产品总数超2.1万个,河南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157家,产品400个。
绿色食品标志已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世界知识产权局等1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注册。
国际上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10家企业的68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一、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标准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应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3部分: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技术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前提。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淡水渔业水源水质要求包括水质的感官标准:色、嗅、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SCl050-2001)》的规定;海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SC/T2008,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即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和氟化物(F)的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591996)》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规定了汞、镉、铜、砷、铬(六价)、铜、锌及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限量。
其残留量应符合《土地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R规定。
2 无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加工技术等。
在整个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引用HACCP体系,即对水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找出其关键控制点,以便对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使水产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标准。
2.1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①优良亲本培育技术用于繁殖的亲本应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亲本在培育过程中应投喂优质的、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同种鱼类的亲本应在不同的池中进行饲养管理;人工繁殖后应及时对亲鱼建立档案,以供来年参考利用。
②规范的苗种繁育技术亲鱼催产应把握好最佳催产时间,并使用符合规定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用量适量;鱼苗孵化时应控制好水温、水质;鱼苗出膜后应投喂足量、适口的开口饵料;同时进行病害防治,防治用药应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材料新编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12.14•【文号】农质安函[2004]93号•【施行日期】2005.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材料新编号的通知(农质安函[2004]93号)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承办机构:认证材料编号贯穿于认证工作全过程,随着认证申报产品数量的增加,实行统一的认证材料编号,对于做好本地区、本部门认证材料的流转、归档,以及申报材料的审查、评审、查询和证后监督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分工调整实施意见》(农质安发[2004]12号)精神,为统一认证材料编号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认证材料编号格式及含义认证材料编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行业代码和当年上报产品总排序号三部分组成,用三位英文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基本格式为:xx(行政区划代码)-x(行业代码) xxxx(当年上报产品总排序号)(一)行政区划代码。
位于第一至第二位,表示无公害农产品省级承办机构所在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采用GB/T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规定的代码(见附件1),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二)行业代码。
位于第三位,用大写英文字母Z代表种植业、X代表畜牧业、Y代表渔业。
(三)当年上报产品总排序号。
位于第四至第七位,表示无公害农产品省级承办机构当年上报产品总排序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编号BJ-Z 0168的含义为北京承办机构当年上报的种植业第168个产品的认证材料。
二、填写位置同一产品认证材料编号应在相应资料的固定位置上准确填写:(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右上角的编号位置(见附件2);(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报告》封面左上角的产品编号位置(见附件3);(三)《认证信息登录表》的产品编号栏(见附件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认证作业指导书第1章无公害农产品概述 (3)1.1 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1.2.1 发展历程 (4)1.2.2 现状 (4)第2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4)2.1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4)2.2 水质与大气质量要求 (4)2.3 产地环境监测与管理 (5)第3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5)3.1 农业投入品选择与管理 (5)3.1.1 农药使用 (5)3.1.2 化肥施用 (5)3.1.3 农膜及塑料制品 (5)3.1.4 农业机械 (5)3.2 种植业生产技术规范 (6)3.2.1 土壤管理 (6)3.2.2 育苗技术 (6)3.2.3 种植模式 (6)3.2.4 灌溉与排水 (6)3.2.5 病虫害防治 (6)3.3 畜禽养殖业生产技术规范 (6)3.3.1 品种选择 (6)3.3.2 饲养管理 (6)3.3.3 疫病防控 (6)3.3.4 粪污处理与利用 (6)3.4 水产养殖业生产技术规范 (6)3.4.1 水质管理 (6)3.4.2 鱼种选择与繁殖 (7)3.4.3 饲料使用 (7)3.4.4 病害防治 (7)3.4.5 养殖模式 (7)第4章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 (7)4.1 质量监测与评价 (7)4.1.1 监测计划制定 (7)4.1.2 监测方法与手段 (7)4.1.3 评价标准 (7)4.1.4 评价结果处理 (7)4.2 质量追溯与召回 (7)4.2.2 追溯信息管理 (8)4.2.3 召回程序 (8)4.2.4 召回后处理 (8)4.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8)4.3.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8)4.3.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8)4.3.3 质量管理培训与考核 (8)4.3.4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8)第5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8)5.1 认证申请与受理 (8)5.1.1 申请条件 (8)5.1.2 申请材料 (9)5.1.3 受理 (9)5.2 认证审核与评定 (9)5.2.1 初审 (9)5.2.2 现场审核 (9)5.2.3 评定 (9)5.3 认证证书的发放与管理 (9)5.3.1 认证证书发放 (9)5.3.2 认证证书管理 (10)5.3.3 认证证书的变更与撤销 (10)第6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 (10)6.1 生产过程监控 (10)6.1.1 监控要求 (10)6.1.2 监控措施 (10)6.2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10)6.2.1 记录要求 (10)6.2.2 档案管理 (11)6.3 生产者培训与指导 (11)6.3.1 培训内容 (11)6.3.2 指导方式 (11)6.3.3 培训与指导要求 (11)第7章无公害农产品包装与标识 (11)7.1 包装材料选择与要求 (11)7.1.1 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11)7.1.2 包装材料要求 (11)7.2 包装标识规范 (12)7.2.1 标识内容 (12)7.2.2 标识要求 (12)7.3 防伪技术与追溯系统 (12)7.3.1 防伪技术 (12)7.3.2 追溯系统 (12)第8章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推广与销售 (13)8.1.1 市场分析 (13)8.1.2 市场定位 (13)8.2 营销策略与渠道 (13)8.2.1 营销策略 (13)8.2.2 营销渠道 (14)8.3 消费者教育与宣传 (14)8.3.1 消费者教育 (14)8.3.2 宣传推广 (14)第9章无公害农产品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4)9.1 国家政策与法规 (14)9.1.1 国家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 (14)9.1.2 国家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法规 (15)9.2 地方政策与法规 (15)9.2.1 地方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 (15)9.2.2 地方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法规 (15)9.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 (15)9.3.1 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15)9.3.2 地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15)9.3.3 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15)9.3.4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监管标准 (16)第10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认证案例分析 (16)10.1 成功案例解析 (16)10.1.1 企业背景 (16)10.1.2 无公害生产与认证过程 (16)10.1.3 成功经验 (16)10.2 失败案例反思 (17)10.2.1 企业背景 (17)10.2.2 失败原因分析 (17)10.2.3 反思与改进 (17)10.3 经验与启示 (17)第1章无公害农产品概述1.1 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保证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危害人体健康,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报材料(样本)
(硬皮封面)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
申
报
材
料
(申报单位名称)
年月日
申报材料目录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申请书...... ( 页码)
2、申请者资质证明文件 ......................(页码)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页码)
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页码)
5、产地环境检验报告.........................(页码)
6、产地环境评价报告.........................(页码)
7、产品检验报告............................(页码)
8、其他相关材料.............................(页码)
材料编号: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申请人(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首次申报□产品扩项申请□
申请日期: 年月日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印制
保证申请材料真实性和执行无公害农产品
标准及规范的声明
1、本单位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所提交的材料和填写的内容全部真实、准确。
如有虚假成分,愿负法律责任。
2、本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熟悉掌握该产品标准,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该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程),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各类农业投入品,确保本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3、申请认证的产品,如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将保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认监委第231号公告)的规定,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加贴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4、接受各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机构及有关部门对
本单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情况的监督检查。
法人代表:(签字)
申请人:(盖章)
日期:
表二申报产品情况
表三最近生产周期种植产品农药使用情况
表四最近生产周期种植产品肥料使用情况
填表人:年月日
表八初级产品加工生产情况
表九申请认证产品计划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统计
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产品上市时间
标志种类规格直径
尺寸
(mm)
使用标
志数量
(万枚)
加贴附着物产品包装规格说明
(克/袋、箱、包)
产品包装
纸质标志1号10 2号15 3号20 4号30 5号60
塑质标志2号15
3号20
4号30
5号60
填表人:年月日
注:1.请登陆仔细阅读“公告栏”中《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申领使用说明》,并按其要求填写上表;
2.请你单位根据申报产品的种类、数量、包装规格等计算当年计划申领使用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如实填写上表;
3.上表“加贴附着物”栏:是指标志在确定直接加贴于无公害农产品上或加贴于无公害农产品包装上后,在“产品”或“包装”对应栏划“√”;
4.上表“产品包装规格说明”栏:是指如果标志确定加贴于无公害农产品包装上的,须注明产品的包装规格。
如:XX克/箱、XX克/袋XX克/盒、XX克/包等;
5.上表填写的有关数据,将作为我中心给获证产品核发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主要依据。
(申请人资质证明文件)
1、注册商标的复印件(没有可不填)
2、公司加农户型,提供农户名单,购销合同。
3、企业单位营业执照、水产养殖证等
4、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5、社团组织需提供社团登记证书
6、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7、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申请人的,应当出具证明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负责人签字确认。
8、初级产品加工厂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1)、组织措施:各类管理制度,包括:岗位、人员、设置及相应职责等
(2)、技术措施:种子处理、植保、防虫防病措施等方面;渔业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绘制养殖流程图,流程图包括从养殖环境,种选育或采购,放养,投入品控制,养殖过程控制到上市流通的各个环节,并说明哪个环节影响最终产品食用安全的环节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3)、产品质量自控措施:产品自检与管理等
(4)、产地环境保护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1)、品种一的生产操作规程
(2)、品种二的生产操作规程
(3)、品种三的生产操作规程
(4)、品种四的生产操作规程
.
.
.
产地环境检验报告
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产品检验报告
(1)、产品一的检验报告
(2)、产品二的检验报告
(3)、产品三的检验报告。
其他证明材料
营业执照,注册商标的变更证明,产地认定证书生产单位和产品申报的申请人不一致的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