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再男——国内丙烯酰胺类企业巡礼
- 格式:ppt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6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在化工、纺织、制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
首先,从原料角度考虑,丙烯酸是制备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
通过丙烯酸的加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醇。
然后,通过丙烯醇的脱水反应,可以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首先需要安排丙烯酸的加氢和丙烯醇的脱水反应。
在加氢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铜锌铝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150-2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1-3MPa。
丙烯酸与氢气的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可控制在2-4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残余的丙烯酸,得到丙烯醇。
在脱水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催化剂为磷酸氢二铵催化剂。
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50-300°C,反应压力可控制在0.5-1.5MPa。
丙烯醇与脱水剂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可控制在3-6小时。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脱水剂,得到丙烯酰胺单体。
接下来,考虑留存物料的处理。
在加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和残留的丙烯酸需要去除。
可以使用分离器将水分和丙烯酸分离,然后通过再生装置进行丙烯酸的回收和再利用,而水分则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再利用。
在脱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脱水剂需要去除。
可以通过冷却和减压蒸馏将脱水剂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再生装置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综上所述,年产5000吨丙烯酰胺单体的合成工艺设计包括以下步骤:丙烯酸的加氢反应、丙烯醇的脱水反应、留存物料的处理、产品的后处理。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实现高效、高产的丙烯酰胺单体合成。
1、企业简介安徽巨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坐落于濉溪县经济开发区,在原濉溪县柠檬厂基础上重组。
2012年9月“聚丙烯酰胺搬迁扩建工程(6万t/a)项目”在县开发区二期工业园建成投产,老厂停止运行。
现公司资本金3637万元,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经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选矿、冶金、建材等领域。
现公司产能已形成6万t/a,拥有系列产品达50多种。
公司总投产5.6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16亿元,占地224亩,在职职工396人,2、聚丙烯酰胺产品用途简介聚丙烯酰胺素有百业助剂之称,是全球消费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类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除了用于采油和环保以外,造纸、选矿、洗煤、纺织、冶金、水泥增强剂、高吸水性树脂、黏合剂、皮革复鞣剂等行业需求也将平稳增长,而且运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目前,聚丙烯酰胺在我国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油田三次采油,其次是水处理和造纸,其消费结构为油田开采占81%,水处理占9%,造纸占5%,矿山占2%,其它占3%,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是水处理和造纸,还用于选矿、洗煤、冶金、纺织、制糖和土壤改良等领域。
3、重大危险源简介: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
通过辨识,本项目北厂区的原料罐区及南厂区的DAC储罐区构成危险化学品三级重大危险源。
4、储罐区简介:本项目所用原料丙烯腈、丙烯酸、液碱、盐酸、白油用储罐储存于北厂区原料罐区。
原料罐区内设两台2000m3丙烯腈内浮顶罐、两台200m3丙烯酸储罐、一台200m3白油储罐、一台200m3液碱储罐、两台100m3盐酸储罐。
在南厂区设有DAC罐区。
DAC罐区用来储存DAC装置所用的液体原料及副产品乙醇。
罐区设两台100m3卧式氯甲烷储罐、两台200m3丙烯酸乙酯储罐、两台200m3二甲基氨基乙醇储罐、一台200m3乙醇储罐、一台100m3共沸物储罐(中间罐)。
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见于高温加工食品中。
它以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的形式存在,无臭。
在高温下,淀粉与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反应生成丙烯酰胺,从而使食物产生致癌物质。
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丙烯酰胺的生成与食品加工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有关:温度和时间。
高温加工过程中,如油炸、烘烤、烤制或炸制,会促使淀粉和氨基酸的反应,产生丙烯酰胺。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丙烯酰胺含量越高。
此外,食物的pH值和含水量也会影响丙烯酰胺的形成。
碱性环境和较低的含水量会增加丙烯酰胺的生成。
丙烯酰胺的健康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评估,丙烯酰胺被认定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被列为2A类致癌物。
丙烯酰胺与多种癌症如肠癌、卵巢癌、膀胱癌等的发生有关。
此外,丙烯酰胺还与神经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异常和发育问题等健康问题有关。
为了减少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各国政府和食品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欧盟已制定了关于限制丙烯酰胺含量的法规,并制定了食品安全准则,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管。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如控制加工温度、调整加工时间、改变pH值和添加抗氧化剂等。
此外,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低丙烯酰胺含量的食品,避免高温加工食品的过度摄入。
此外,科研人员也在进行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影响和规避风险。
他们正在研究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和相关破坏性反应,以便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
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丙烯酰胺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总结起来,丙烯酰胺在高温加工食品中的形成是由淀粉和氨基酸的反应产生的。
高温和加工时间越长,丙烯酰胺的含量越高。
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可能引发多种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减少丙烯酰胺的风险,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和科学研究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研究工作。
丙烯酰胺MSDS第一部分:标识化学学品名称:丙烯酰胺英文名:acrylamide分子式:C3H5NO 分子量:71.08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酰胺79-06-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物。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试可引起小脑病变,中毒多为慢性经过,初起为神经衰弱综合症,继之发生周围神经病。
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抽搐,瘫痪等。
重试中毒出现以小脑病变为主的中毒性脑病。
出现震颤、步态紊乱、共济失调,甚至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潴留。
皮肤接触本品,可发生粗糙、角化、脱屑。
本品中毒主要因皮肤吸收引起。
慢性影响: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炎、高热可燃。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卖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镜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工作场严禁吸烟。
丙烯酰胺读法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化学式为C3H5NO,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和亲水性。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从丙烯腈通过加水解反应制得。
丙烯酰胺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聚丙烯酰胺的制备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反应中。
然而,近年来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合物,并可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
丙烯酰胺的读法是“bǐng qiàn yǎn”,其中丙烯指的是由丙烯腈得到,酰胺指的是胺基与酰基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在高温条件下,淀粉或含有大量还原糖的食物在烘烤、炸炒或者烘烤过程中,与氨基酸、糖胺等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后,它会通过口腔、胃和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分布到全身。
丙烯酰胺在体内可以与DNA和蛋白质反应,使它们发生氧化损伤或交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对丙烯酰胺的研究表明,它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存在明确的关联。
丙烯酰胺还可能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对于丙烯酰胺的形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减少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产生量,一些相关措施已经提出。
例如,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丙烯酰胺的含量。
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烹饪时间可以减少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形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烹饪方式,例如选择煮、蒸、炖等方法而不是烤、烘或炸,以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
另外,一些食品工业企业已经采取了措施以减少丙烯酰胺的形成。
一些烘焙公司已经改变了产品制造过程和原料选择,以减少丙烯酰胺的含量。
国际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委员会(International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Council)也在不断研究和制定相关规定,以确保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水平。
总之,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形成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水解及成胶规律蓝 飞,徐元德,孟祥海,陈 征,张 乐,王 威(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摘要]利用丙烯酰胺(AM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 )共聚物、纳米硅颗粒、乙酸铬交联剂等原料制备了AM/AMPS 共聚物铬冻胶堵剂,分析了AMPS 单体含量和纳米硅颗粒用量对共聚物水解及铬冻胶体系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AMPS 单体含量的提高,共聚物水解速度降低,铬冻胶体系成胶时间逐渐延长;纳米硅颗粒对共聚物水解基本没有影响,但可提高冻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
90 ℃下AM/AMPS 共聚物铬冻胶堵剂最优配方为:0.8%(w )AM/AMPS 共聚物聚合物(AMPS 单体含量为50%(x ))、0.3%(w )乙酸铬、0.1%(w )硫脲、0.6%(w )纳米硅颗粒。
该配方的铬冻胶堵剂的成胶时间为21 h ,可满足现场作业对成胶时间的需求,成胶后弹性模量大于16 Pa ,突破压力梯度可达2 MPa/m 以上,属于高强度冻胶,封堵能力强。
[关键词]铬冻胶;水解;AM/AMPS 共聚物;单体含量;纳米硅颗粒[文章编号]1000-8144(2021)05-0448-06 [中图分类号]TE 39 [文献标志码]AHydrolysis and gelation study of acrylamide/2-acrylamide -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 copolymerLan Fei ,Xu Yuande ,Meng Xianghai ,Chen Zheng ,Zhang Le ,Wang Wei(Tianjin Branch ,CNOOC (China ) Co.,Ltd.,Tianjin 300459,China )[Abstract ]Acrylamide(AM)/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AMPS) copolymer chromium gel plugging agent was prepared with AM/AMPS copolymer ,nano silicon particles ,chromium acetate crosslinker and other auxilaries. The effects of AMPS monomer content and nano silicon dosage on the hydrolysis of copolymer and gelation properties of chromium gel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AMPS monomer content ,the hydrolysis rate of copolymer decreased and the gelation time of chromium gel system gradually increased. Nano silicon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hydrolysis rate and gelation time ,but could improve gel strength and long-term stability. At 90 ℃,the best formulation of chromium gel plugging agent was as follows :0.8%(w ) polymer(50%(x )AMPS in copolymer),0.3%(w )chromic acetate ,0.1%(w )thiocarbamide and 0.6%(w )nano silicon. The gelation time was 21 h ,which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field operation. The elastic modulus was greater than 16 Pa and the breakthrough pressure gradient could exceed 2 MPa/m ,suggesting high strength and strong plugging ability.[Keywords ]chromium gel ;hydrolysis ;acrylamide/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 sulfonate copolymer ;monomer content ;nano silicon[收稿日期]2020-11-12;[修改稿日期]2021-01-27。
专论综述弹性体,2009 12 25,19(6:69~74CH IN A EL A ST O M ERICS收稿日期:20090724作者简介:纪立春(1964,女,吉林通化人,工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科技信息调研工作。
丙烯腈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动态纪立春1,刘权益2,孙亚斌1,迟庆红3,王家升4,金晶哲5(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吉林132021;3.吉林市龙山化工厂,吉林吉林132022;4.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计划经营处,吉林吉林132021;5.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吉林吉林132022摘要:介绍了国内外丙烯腈(A N 的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论述了A N 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丙烯腈的市场状况,并对A N 未来生产能力、市场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丙烯腈;国内外现状;技术进展;市场;预测中图分类号:T Q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3174(200906 0069 06丙烯腈(AN是一种易燃、剧毒、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液体,可同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前景广阔。
以丙烯腈为原料可生产腈纶、丁腈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和苯乙烯丙烯腈树脂(SAN等。
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 技术进展1.1 工艺技术丙烯腈生产方法主要有氰乙醇法、乙炔法、丙烯氨氧化法和丙烷氨氧化法。
氰乙醇法和乙炔法因存在较多缺点,这2种方法早已不再使用。
现在主要采用的是丙烯氨氧化法,该法于1960年由美国Standard (Sohio开发成功,又称Sohio 法[1]。
目前全球95%以上的装置采用BP 公司开发的丙烯氨氧化法技术,以丙烯和氨气为原料,生产丙烯腈,主要副产物为氢氰酸、乙腈、丙烯醛、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合成微生物长链二元酸建设绿色化学大产业———访石油微生物专家陈远童教授张平赵艾筠利用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双号码长碳链尼龙。
双号码尼龙具有良好的性能,耐腐蚀性好、绝缘性好、柔韧性强,在航天、航空、汽车、轮胎、船舶、建筑、电子、电器和信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双号码长碳链尼龙作为子午线生产的轮胎,具有高速、安全、节油、耐磨的优点,是轮胎工业发展的方向。
双号码长碳链尼龙还可以制造汽车管,如输油管、刹车管等,在汽车行业中备受青睐。
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长链二元酸合成高性能长碳链尼龙,将打破少数发达国家长达40多年对高性能长碳链尼龙的垄断,预示着我国工程塑料工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标志着我国绿色化学工业的建设有了良好开端。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的高档热熔胶在服装和家电行业中很受重用。
在高档服装生产中使用高档热熔胶,可以使整个服装耐水洗、耐干洗、尺寸稳定、穿着挺括。
我国是世界服装出口第一大国,年用胶量在2000~3000吨左右,而目前则全部依靠进口。
彩色显像管与偏转线圈粘合用胶需要较高的性能,只有在100℃高温下能够长期使用,才能保证彩色显像管的正常工作。
我国目前生产彩色显像管所用胶全部靠进口。
由此可见,用长链二元酸合成高档热溶胶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的高级粉末涂料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使用安全和经济实用等特点。
合成的高级油漆具有色泽光亮、耐磨性好、耐冲击强度高、附着牢固和柔韧性极佳等优点。
麝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中药药材,是制备中成药的重要成分。
天然麝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麝香酮。
目前,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因此,天然麝香不再容许采用。
用C11~C18的长链二元酸可以合成具有不同香型的大环酮香料,尤其是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DC15为原料,合成环十五酮和麝香酮(即3-甲基环十五酮)时,合成步骤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这种合成的麝香酮完全可以代替天然麝香配制中成药,在医药上将有着广泛用途,对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Vol. 45 No. 1Jan. 2021第45卷第1期2021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文章编号:1000-5862 (2021 )01-0082-04丙烯酰胺/氢氧化铝改性淀粉 两性絮凝剂的合成及表征赵君,王 毓*,吴 坤,任俊鹏,马小云,周进康(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贵州贵阳550018)摘要: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氯化铝和碳酸钱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两性絮凝剂,即丙烯 酰胺-氢氧化铝改性淀粉絮凝剂.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钱和亚硫酸氢钠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发生聚合反应并与氢氧化铝胶体通过离子键键合,絮凝剂明显具有反应物的特征吸收峰,热稳定性优于淀粉,并呈无晶型结构特征,在水处理中能较好地发挥吸附作用.关键词:两性絮凝剂;氢氧化铝;淀粉;表征中图分类号:X 703.1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6357/j. cnki. issnlOOO-5862.2021.01.12o 引言絮凝剂法在水处理中具有性价比高、技术难度低的优点而备受关注,复合絮凝剂因高效低廉、实用 范围广等优势成为絮凝剂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复合絮凝剂分为复合有机絮凝剂、复合无机絮凝剂、 复合有机-无机两性絮凝剂3大类,主要为铁盐、铝盐和有机硅酸盐类等复合絮凝剂•通过氧化、酯化、醴化等方法将酰胺类嫁接到淀粉骨架上可克服 合成高分子有机物价格昂贵、难降解的缺点,铝、铁 等无机絮凝剂可快速沉淀,增加絮凝剂的絮凝能力,因此有机-无机两性絮凝剂既可发挥有机絮凝剂的 网捕作用,又可解决水处理中絮凝剂稳定性不足等 问题4".目前,淀粉絮凝剂研究主要为聚硅酸盐、聚合铝铁改性,对淀粉基、氢氧化物类有机-无机两 性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究相对较少宀].本文以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鞍为引发剂,以淀粉、丙烯酰胺、氢氧化铝胶体为主要原料合成丙烯酰 胺-氢氧化铝改性淀粉两性絮凝剂•利用傅里叶红外 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絮 凝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期为有机-无机两性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1实验部分1.1试剂材料玉米淀粉,食品级,新郑市薛店中德产业园;丙 烯酰胺、亚硫酸氢钠,分析纯,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 司;三氯化铝、碳酸鞍、过硫酸钱,分析纯,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丙酮,分析纯,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1.2实验仪器FD-27S 冷冻干燥机,北京德天佑有限公司;D/MaxII-2500VB2 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Nico-let iN10 MX 红外光谱仪,美国赛默飞公司;STA409C热重分析仪,德国耐驰公司;KYKY-2800扫描电镜, 中国科学仪器公司.1.3两性絮凝剂的合成在剧烈搅拌下将55 mL 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鞍溶液缓慢滴加入95 mL 质量分数为8%的三氯 化铝溶液中,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后停止搅拌.称取10 g 玉米淀粉置于1 000 mL 三口烧瓶内,加400 mL收稿日期:2020-08-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64005),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课题(黔教合KY 字[2018]263号),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基础[2018 ] 1122,黔科合基础[2019] 1252),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建设课题(黔教合KY 字[2018]001)和贵州师范学院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贵师院发[2018] 100号)资助项目.通信作者:王毓(1977-),男,山西忻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E-mail :279519385@qq. com第1期赵君,等:丙烯酰胺/氢氧化铝改性淀粉两性絮凝剂的合成及表征83蒸憎水溶解后在80七、绝氧条件下糊化淀粉30min,之后将反应温度降到40七后加入30g丙烯酰胺、0.2g过硫酸鞍、0.2g亚硫酸氢钠和40mL氢氧化铝胶体,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h.反应后产物用V(丙酮):V(无水乙醇)=1:2的混合溶液洗涤后陈化12h除去未反应的产物和均聚物,冷冻干燥至恒质量即得两性絮凝剂.1.4分析与测试红外分析(FT-IR):将粉碎后的样品与漠化钾以质量比1:100混合压片,在波数范围为400~ 4300cm"、分辨率为1cm"的条件下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压片后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X-衍射分析(XRD):将粉碎后的样品在Cu K a 辐射、入=0.154nm、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30mA、扫描速率为8°•min“、扫描范围20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