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史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
彼季帕: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芭蕾之父”,出生于芭蕾之家,奠定了性格舞的形成。他的舞蹈既保存了古典芭蕾的高度技术,又有严整、合乎逻辑的发展。他对情节舞和哑剧场面都很重视,利用一切手段来为展开剧情服务。(加入了大量的民间舞和性格舞;作品有严格的程式化模式,与浪漫芭蕾不同)代表作品有《堂吉可德》《舞姬》《睡美人》《天鹅湖》《海盗》等等。
伊凡诺夫:伊凡诺夫在音乐启发下产生舞蹈形象的时候起才开始自己的创作过程的,音乐引导着他,他才按照音乐的内容和形象来设计舞蹈和场面。伊凡诺夫是在音乐中寻找灵感的主要源泉,这一点在《小雪花舞》中尤其表现得明显。伊凡诺夫从音乐出发竭力在舞蹈编排中体现交响原则,他创造性地运用舞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了天鹅形象,传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这是芭蕾历史上原则性的进步,柴氏的交响性音乐启发编导做出了交响性舞蹈处理,他正确理解了柴氏音乐的实质,创造性地设计出象征白天鹅的“主导动作”(与音乐的“主导动机”有机统一)。
仙女:编导为塔里奥父女。《仙女》中的“仙女”舞蹈开创了传之后世的浪漫主义芭蕾风格,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开山之作,它实现了浪漫主义舞剧在内容主题和戏剧结构上的变革。这部作品是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的一个典范。舞剧《仙女》一反旧时舞剧的大团圆、狂欢舞蹈、华丽终场的惯例,以忧郁悲伤的场景结束全剧,给观众留下了回味的余地。这种处理既有诗意和真实性,又揭示出现实生活不如人意,幸福失之交臂以及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等的主题,使作品的容量加大,主题深化。
吉赛尔:舞剧《吉赛尔》代表着浪漫之一芭蕾鼎盛时期的最高成就。被称为“芭蕾之冠—浪漫芭蕾代表作”。舞剧《吉赛尔》体现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典型主题;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尖锐的分歧,冲突和矛盾;代表了舞蹈艺术的新成就;女主角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的挑战;编导技术的重大成就;群舞队改为统一的抒情整体;编排上体现为“交响芭蕾”思维的萌芽。舞剧中的第一幕终场和第二幕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
拉班:鲁道夫•冯•拉班是现代人体动作科学思想的伟大代表人物,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最伟大的贡献也在于他的人体动作的科学研究。代表作品有 《摆动的大教堂》等,有关人体动作科学研究的代表著作有《舞蹈家的世界》(1920)、《舞蹈设计学》(1926)、《劳动操作效率》(1947)、《现代舞蹈教育》(1948)、《舞台动作探究》(1950)、《舞蹈与动作记谱原理》(1954)和《为舞蹈而生活》等等。拉班曾被人称为舞蹈界的爱因斯坦,拉班揭示了人体世界小宇宙的秘密,他对于人体动作的研究所提出一个著名公式是人体动作=动作内容+动作形式;拉班认为人体动作的内容属于动作内部力量变化效应的象征,在人体动作的内容研究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力效"的学说,这是拉班对人体动作所作的本质层面的把握;拉班对人体在空间运动的各种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球体空间"的概念;拉班对于动作系统的科学分析,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与规律性,并向我们揭示,通过人体动作,观察生命是可能的,理解生命是可能的,发展生命是可能的,拉班认为人类对于他活动者的外在世界引起知觉,来源于环境不断地刺激之流给予他的感受。
邓肯: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一直被现代舞蹈家奉为精神领袖,被誉为“现代舞之母”著名代表作品:《马赛曲》《国际歌》《少女死亡之舞》《牧歌》《仲夏夜之梦》《无词歌》等等。邓肯舞蹈的艺术特色是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追求;伴随音乐起舞;即兴作舞,即兴中形成了自我无法被人模仿,也无法被超越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邓肯的舞蹈思想是建立民主自由的美国舞蹈;生活与艺术一体化;赞美女性自由的身体与心灵。邓肯作为现代舞之母的历史地位,来源于她对现代舞蹈发展的伟大贡献,邓肯舞蹈创造的意义在于重返舞蹈的本原;提升了舞蹈的意义;弘扬了舞蹈独创性的本质。当然,也邓肯作为舞蹈家的历史局限有反对芭蕾舞剧,对芭蕾以偏概全;作为现代舞的先锋人物,尚未能形成自身舞蹈艺术的系统理论。
德尔萨特“表情体系”:德尔萨特揭示了人体动作和内心活动之间的一条普遍的规律:人的任何内心活动都是与其身体的某种外形运动或某种动作欲望相关。德尔萨特的“表情体系”建立在人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视时间、空间、运动为人体动作的基本条件,并认为它们三位一体互为依存。他认为人的身体运动具有的三重性—即理智的、情感的和肉体的三个层次,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得出人体分类三分法;他认为“没有什么比缺乏动机的姿态更可悲了”;这个体系在当时一味追求空洞的外在形式美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育中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并打开了现代舞蹈与教育的大门。
达尔克罗兹“优美节奏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视为乐器,用人体的动作去掌握、解释和表现音乐节奏。从简单的节奏反应,逐渐到大幅度的人体运动区提下音乐节奏的经验。通过姿态和动作,去将文字和曲调的精神法则和属性加以视觉化,并且将它们提高到一个艺术经验的水准上。这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方面的敏感,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良好的节奏训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和控制能力,将身心一体地统一于节奏表现,并将在音乐中获得节奏的经验变为有益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自由表现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冲动。这一体系使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富有创作性的心灵,为他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提供了精神指南。
力效:“力效”视为一切动作的根源,是一切动作产生的内在冲动。“力效”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这就是重力、时间、空间和流畅度。“力效”的功能在于它负荷着动作的内容,并赋予动作以表现性。“力效”早非语言性的动作语法表现中,类如由单字组成片段,表现动作的节奏。它属于某种可以目睹的符号使我们认识人类的内在态度及其推动力。动作的八种基本力效样式有砍动、压动、扭动、滑动、弹动、轻敲、冲击和浮动。
玛丽•魏格曼:德国著名现代舞蹈家,欧洲表现主义舞蹈创始人。被认为是继邓肯之后,对现代舞产生最显著影响的舞蹈家。她的主要著作有《舞蹈的语言》《玛丽魏格曼手册《以及《结构》等等。她的舞蹈的表现往往“使人感到人类将沦于万劫不复”的境地。“黑暗”、“死亡”的主题与气氛弥漫着魏格曼的舞作。代表性的舞蹈作品有《百无聊赖》、《节日的韵律》、《变换着的景色》《女巫舞》等等。她的舞蹈思想有舞蹈是表现人的语言和经验;舞蹈产生于时代及其精神;舞蹈具有纯舞蹈与戏剧舞蹈之分;关注舞蹈与生命本质的统一。舞蹈个体与整体应并行不悖。
保罗•泰勒: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新先锋派”舞蹈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早期作品就十分具有先锋性,做出了类似《叙事诗》那样“简约风格”的作品,和后期的“涂鸦风格”的作品。泰勒推出独舞《叙事诗》,创造了当时舞蹈史上最少动作的“舞蹈”。《昆虫与英雄》是泰勒早期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光环》是泰勒一部重要纯舞蹈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品还有《交叉点》《美国起源》《玫瑰》。泰勒读的后期作品是对“新古典”的追求,《海滨广场》使他成为一位新古典主义舞蹈艺术家,其他著名的还有《空气》《海浪飞花》《阿尔丁庭院》。青春、爱情、生命的冲动是保罗•泰勒舞蹈的主题,也是他舞蹈风格形成的主导成因,他认为他取自生活,将其规则化,风格化然后放进舞蹈中的东西太多了,这其中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总之,对于他而言,“现代舞是一张特取证”,使他有可能做他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书写着美国现代舞的一段历史。
皮娜•包希:德国著名现代派舞蹈家,尤斯曾让她在《绿桌》中担任母亲一角,1967年,上演她的第一个舞蹈《碎片》;1968年,发表她的杰作《在时间的风中》;1969年,获得“科伦作品编导奖”。皮娜•包希重要的代表作品有《春之祭》、《七种死罪》《与我共舞》《华尔兹》《蓝胡子》等等。后来,皮娜以各地的生活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环境编舞法”的作品,如以罗马为题材创作的《胜利者》,以香港为题材创作的《拭窗者》。皮娜赋予“舞蹈剧场”这个概念的形态,她拯救了德国舞蹈,却将传统舞蹈剧场艺术粉碎了。皮娜的舞蹈剧场有三个重要艺术特色:1.破碎的舞蹈剧场2.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如创作的《与我共舞》《交际场》《蓝胡子》等作品3.对重复偏爱,在包希的舞蹈中,“重复”不是同性的,它永远变化无穷。包希的舞蹈观念是关注人为何而动;揭示两性永远互动的主题;表现终极的人文关怀。
坎宁汉: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新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机遇舞蹈”的创始人。创造了“机遇编舞法”,形成“纯舞蹈风格”,代表作品有《冬枝》、《风声尚在》、《旋转木马》《空间点》等等,专著有《舞蹈家与舞蹈》《变。编舞手记》等。他主张“舞蹈就是舞蹈”。他的舞蹈思想是舞蹈的基础是动作;舞蹈创作是一种偶然;舞蹈创作与社会同步。
贝雅:以自己的理念把芭蕾艺术从僵化的状态中引出迷津。1953年组建自己的第一个舞团“明星芭蕾舞团”,代表作品有《孤独人的交响》。他创作了一种以古典芭蕾为基础,以现代音乐为伴奏,协调而富有表现力的,受大众欢迎的“新型的芭蕾”。贝雅的舞蹈极具综合性,但主要有三类风格,即纯芭蕾、神秘芭蕾和整体芭蕾。主要代表作品有《霍夫曼的故事》《婚礼》《快乐的寡妇》《浮士德的沉沦》
二、简答题
1、格雷姆的“收缩—伸展”技术体系:
这套体系是以呼吸为原动力,是一套极具表现力的身体运动技巧,业已成为现代舞蹈技术的经典。其特点如下:(1)以呼吸为原动力;(2)伴随着呼吸,以躯干为轴,向四肢收缩与舒展(吐气时收腹内敛,吸气时肢体挺直外展);(3)伴随着呼吸,复以脊椎为轴,身体进行螺旋式的拧转;(4)伴随着呼吸,顺应地心引力,不断地实现重心的转换。
2、丹尼斯舞蹈的艺术特色:
以东方主题和情调传播宗教精神和艺术精神,并且以独树一帜的舞蹈技巧和服装设计影响美国舞蹈的一代舞风。
(1)执着的宗教精神,丹尼斯久藏于心的舞蹈意念是经由舞蹈求神,这种强烈的宗教感情和意念使其为之奋斗一生,使其艺术带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2)东方的形式 ,丹尼斯不是一个“东方舞蹈家”,而是一个选择东方舞蹈形式传达人类宗教精神的艺术家,为了张扬东方色彩及其宗教精神。(3)音乐视觉化,这种方法最单纯的形式是将一部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与和声结构科学地转换或翻译成身体动作,而不是解释或揭示其任何内在涵义。“音乐视觉化”的编舞方法,类似于后来的交响编舞法,舞蹈的结构,节奏甚至是节拍都以音乐为基础,并且追随音乐的旋律,情感以及变奏。这种方法对规范舞蹈创作科学化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借鉴音乐创作的结构,节奏与变奏和声等方法,丰富舞蹈的视觉形象都具有较大的意义。
3、邓肯的舞蹈思想:
(1)建立民主自由的美国舞蹈,邓肯梦寐以求的舞蹈理想是建立属于美国的充满民主精神的自由舞蹈。(2)生活与艺术一体化,他认为“生活的每一部分,不仅是爱情,都应当成为艺术”,把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艺术有机地溶合在一起。(3)赞美女性自由的身体与心灵。邓肯认为她的舞蹈是人性解放的艺术,因而她的妇女解放的思想也在舞蹈中得到充分地显现。如邓肯反对芭蕾舞的美学对女性人体的束缚与摧残,主张女性的身体应该以丰腴,自然为美。
4、韩芙莉的“失衡—复衡”技术体系:
韩芙莉技巧的中心是由呼吸带动的失衡后的复衡。韩芙莉认为人体因地心引力作用向下跌落,随即人为抵抗这种引力,为恢复平衡作出努力,这两种冲突的对比贯穿在动作之中。
第一要素分别从机械节奏,呼吸节奏和情绪节奏等建立起各种动作片断。第二要素是通过肌肉紧张与松弛形成生气勃勃的动力强度变化。第三要素是一种人体动作变换时的补偿性动作。第四要素为动机(情绪性或戏剧性)的诱发,会让舞者和观者双方感到满意,并达到心领神会的审美境界。 P180
5、“机遇舞蹈”:
后现代舞的基础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创作人是美国后现代舞大师坎宁汉,其核心的“非确定性”思想和“投掷硬币”的方法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易经》“以变为本”的宇宙观和“摇签落地”方法论。以掷硬币的方法决定动作构图,舞段串连,演员人数,空间方位,节奏类型以及舞蹈编舞的诸种成分,最后将其连接起来,类似于“拼贴”手法,取得某种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 P251
6、贾德遜纪念教堂舞蹈剧院:贾德遜纪念教堂很长时间来一直作为自由主义教徒的集合场所,常常被教民用于讨论政治改革,公民权力和艺术活动。教堂采取给予艺术家帮助的政策,并且不作任何检查地支持先锋艺术,教堂很快成为城市年轻一代先锋派舞蹈中心,其历程不仅载入贾德遜纪念教堂历史,更载入美国舞蹈的历史。“贾德遜”已作为一个舞蹈的新时代—民主的身体的标志。
1962年7月6日,贾德遜的舞蹈家以“舞蹈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他们在“贾德遜剧场”的首场演出。
贾德遜纪念教堂舞蹈剧院成为年轻的编导们为寻找一个发表他们实验作品的专门活动中心形式的地方。贾德遜纪念教堂舞蹈剧院成为舞蹈领域新先锋派活动的中心,年轻舞蹈家在这个免费的表演空间里试验,借鉴,批评,颠覆,教堂是个提问的地方。
7、“舞蹈剧场”:“舞蹈剧场”这个词最早由尤斯于20年代使用,那时他正力求创造一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