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材料产品技术原材料测试方法及质量问题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9
太阳能电池用晶体硅标准现状分析学术研讨王丽华韩舂蕾^张婷卜延青(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太阳能电池用晶体硅现行各级标准整体现状,着重分析了现行太阳能电池用晶体硅产品标准及 检测方法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对了解行业质量状况及合理制修订标准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少数栽流子寿命,晶体完整性,晶体缺陷密度,标准DOI编码:1〇.3969/j.iss n.1002-5944.2022.11.009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Standards for Crystalline Silicon Used inSolar CellsWANG Li-hua HAN Chun-lei* ZHANG Ting 巳U Yan-qing(Lianyungang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Quality and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 is p a p er, th e c u rre n t sta tu s o f th e s ta n d a rd s fo r c ry s ta llin e silic o n u se d in so la r cells is in tro d u c e d, an d the e x is tin g p ro b lem s in th e se s ta n d a rd s a n d sta n d a rd s fo r te s tin g m e th o d s a re e m p h a tic a lly a n a ly z e d, an d su g g e stio n s for im p ro v e m e n t a re p u t fo rw a rd, w h ich c an help u n d e rsta n d th e q u a lity sta tu s o f th e in d u stry an d d ev elo p an d rev ise relev an t sta n d a rd s re a so n a b ly in th e fu tu re.Keywords:so la r c ells, m in o rity c a rrie r life tim e, c ry sta llo g ra p h ic p e rfe c tio n o f silic o n, c ry sta l d efect d en sity, sta n d a rd s1引言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 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光伏组件原材料EVA质量检验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EVA的检验要求。
二、内容:1 检验要求1.1.尺寸要求对于EVA的宽幅,要求其宽幅大于标称值,也就是其宽幅要求在正公差。
EVA膜厚度下公差为-0.025mm、上公差为0.05mm。
1.2.剥离强度要求与TPT、钢化玻璃粘结特性好,层压固化后不能脱壳,剥离强度大于20N/cm。
1.3.透光率要求要求在380nm~1100nm波长范围内光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
1.4.交联度要求要求通过工艺调整,EVA的交联度65-85%。
1.5.特性参数(参考)2.检验方法2.1. 尺寸检验: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圈尺进行测量。
2.2. EVA厚度使用GB/T1216所规定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测量时可由两直径约为10cm的金属平圆片辅助,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即为厚度值。
并以毫米为单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2.3.剥离强度检验2.3.1.取长度约为30cm,宽度约为15cm的钢化玻璃一块2.3.2.在其上层叠同样大小的EVA和TPT;2.3.3.对其进行层压固化处理后,将固化件用小刀进行裁割,将其割为1cm*30cm的小条;2.3.4.取其中的几条,分别手工将TPT与EVA分离,玻璃和EVA分离2cm左右的一段,并在其上抠洞,套在弹簧拉力计上;2.3.5.使用弹簧拉力计贴着拉离方向进行拉伸,记录其测量数据;2.3.6.剥离实验采用的抽样方案为每批原材料进货时进行一次;2.4.交联度测试2.4.1.剪取80mm×40mm的200目不锈钢网版,对折成40mm的正方形,两侧折进10mm后固定,制作为顶端开口的小袋,称出重量为W12.4.2.将试样放入不锈钢网袋,称出重量W2,封住袋口做成试样包,称出重量为W3,一般情况下W2=W3;2.4.3.试样包用细铁丝捆扎后浸泡在装有球形冷凝管的烧杯中,以二甲苯为溶剂(烧杯中装1/2溶剂),二甲苯溶液温度为140℃,上公差为0℃,下公差为-5℃。
质量管理部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A/01 目的1.1 通过对生产产品的检验,确保生产线处于受控状态,同时确认生产产品的外观及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以便快速准确的反映生产中出现的不符合项,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2 适用范围2.1 使用于公司晶硅组件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
3 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范的制订及维护,并协助处理生产异常问题。
3.2 制程巡检员负责按本规范进行检查,并填写《制程巡检报表》。
3.3 生产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接收制程巡检员发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改善措施,预防问题再发生。
4 工作内容4.1 制程巡检员在巡检时按照4.2要求进行抽检,采用目测或采用其它辅助工具(钢直尺、测温仪、)进行检验。
4.2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A/0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A/04.2 详细作业内容4.2.1 巡检员需在每班开线时依据《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生产部各工站作业指导书对生产之产品进行首件确认,以确保生产线和产品符合要求。
若有更换新材料、设备维修、新工艺调试以及停线超过两小时以上等重大变异情况下,需重新确认首件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满足后方可进行量产。
生产之后依4.1规定的巡检频次及抽检样本数进行巡检,并将每一次的检验结果记录于《晶硅组件制程巡检报表》。
4.2.2 巡检员在根据《晶硅组件制程检验规范》、生产部各工站作业指导书进行巡检的过程中,如发现任何不符合项,立即要求责任单位改善,并将情况记录于《晶硅组件制程巡检报表》,如发生同种不良品超过3%时,应立即开具《品质异常处理单》通知责任部门改善,同时通知质检班长或品管科科长,并监督责任部门的改善过程,临时对策或长期对策实施前,该站作业不能进行。
4.2.3 针对特采原材料投入,制程巡检员应予以跟踪并做好相关记录,若有异常应及时反馈上级,并将异常情况记录于巡检报表中,以便查验追溯。
4.2.4 生产部对策实施后,巡检员应针对改善项进行确认,确认结果满足要求后,予以结案处理,如改善不符合要求,则要求责任部门继续改善。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摘要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和定型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了光伏组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接下来,介绍了光伏组件的鉴定方法和标准,包括性能参数测试、质量控制和可靠性评估。
最后,介绍了光伏组件的定型方法和流程,包括组件的封装、安装和接线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对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和定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引言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鉴定和定型显得尤为重要。
2. 光伏组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由若干个光伏电池组成,电池之间通过连线和电连接件连接起来。
光伏电池常采用晶体硅材料,通过光照产生电能。
光伏组件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玻璃罩、背板、边框以及密封胶等组件。
工作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电池中的材料吸收,产生电子和空穴,从而形成光生电效应。
3.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在设计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3.1 光电转化效率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以提高发电能力。
通过优化光伏电池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吸收能力和电子收集效率,可以有效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3.2 结构设计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组件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合理选择玻璃罩、背板和边框的材料和结构,可以保证组件在户外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3.3 温度控制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高温条件下,组件的发电效率会下降。
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散热系统,控制组件的工作温度。
光伏组件生产过程检验一、原材料检验1.硅片的检验硅片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
硅片的检验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厚度均匀性、晶体缺陷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电池效率测试、透明度测试、缺陷检测仪等。
2.背电接触材料的检验背电接触材料是连接硅片和电路系统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电流传输和热量传递。
背电接触材料的检验主要包括导电性能、热传导性能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电阻测试、热导率测试等。
3.封装材料的检验封装材料是保护光伏组件内部电路和硅片免受外部环境侵害的重要材料。
封装材料的检验主要包括防水性能、耐候性能、粘接性能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粘接强度测试、水侵测试、耐候性测试等。
二、生产工艺检验1.硅片制备工艺检验硅片制备是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切割、清洗、腐蚀等工艺。
硅片制备工艺的检验主要包括切割精度、清洗效果、腐蚀均匀性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显微镜观察、亮度检测仪等。
2.电池片制备工艺检验电池片制备是将硅片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工艺,主要包括薄膜沉积、电极制备、烧结等工艺。
电池片制备工艺的检验主要包括薄膜均匀性、电极粘接性、烧结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电池效率测试、显微镜观察等。
3.封装工艺检验封装工艺是将电池片和背电接触材料封装到透明玻璃或背板中的关键工艺,主要包括涂胶、压合、边框固定等工艺。
封装工艺的检验主要包括胶水均匀性、压合质量、边框固定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拉伸测试、压力测试等。
三、成品检验1.外观检验外观是光伏组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色差、表面平整度、边框完整度等方面。
外观检验主要通过目视检查和立体显微镜观察。
2.电气性能检验电气性能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指标之一,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等方面。
电气性能检验主要通过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测试仪等设备进行。
3.可靠性检验可靠性是光伏组件的长期性能和寿命的保证,主要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热试验、机械冲击测试等方面。
.太阳电池组件成品技术规范编写:校对:审核:会签:、、、、、、批准: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1目的通过制定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使公司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质量处于规范、可控的状态。
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2.1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及性能要求。
2.2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客户另有要求除外)。
2.3本技术规范不能取代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协议。
3职责权限3.1技术开发部制定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品技术总规范;3.2公司各相关部门在电池组件生产、检验等环节依据本规范执行。
4引用文件4.1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215-2005,IDT);4.2 GB/T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IEC 61730-1:2004);4.3 GB/T 20047.2-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IEC 61730-2:2004);4.4 QEH-2011-RD-I139A太阳电池组件用晶硅电池片技术规范V1.0;4.5 QEH-2011- RD-I115A太阳电池组件用钢化玻璃技术规范V2;4.6 QEH-2011- RD-I121A太阳电池组件用EVA技术规范V2;4.7 QEH-2011- RD-I122A太阳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技术规范 V2;4.8 QEH-2011- RD-I114A太阳电池组件用焊带技术规范V1.2;4.9 QEH-2011- RD-I123A太阳电池组件用接线盒技术规范V2.0;4.10 QEH-2010-RD-I118A太阳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边框技术规范;4.11 QEH-2011-RD-I119A 太阳电池组件用透明胶带技术规范V1.0;4.12 QEH-2011-RD-I124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汇总V4.0;4.13 IEC 60364-2005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5-51 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Common rules.5定义5.1 组件:具有封装及内部连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
晶体硅组件电致光(EL)检测应用及缺陷分析作者:王盛强李婷婷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01期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传统能源短缺等危机,光伏组件制造行业迅猛发展,光伏组件质量控制环节中测试手段的不断增强,原来的外观和电性能测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目前一种可以测试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潜在缺陷的方法为行业内广泛采用,文章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的理论,介绍利用近红外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中常见的隐性缺陷。
主要包括:隐裂、黑心片、花片、断栅、短路等组件缺陷,同时结合组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对造成的原因加以分析总结。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致发光;缺陷分析;检测1 概述随着社会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量急剧飙升,我国的组件生产量将进一步扩大,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0673MW,占世界总额的44.7%,位居世界前列。
缺陷检测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制备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因硅电池单元一般采用硅棒切割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产生虚焊、隐裂、断栅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电池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着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将危害组件甚至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1]。
为了提高组件的效率及合格率,并能够针对各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缺陷情况及时调整维护生产设备,需配备大量的在线缺陷检测设备。
电致发光(EL)检测由于其质量高、成本低、且能快速、准确识别出组件电池单元常见缺陷等特点,在组件封装生产环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检测应用对整个光伏产业具有深刻意义和重大价值[1]。
2 电致发光(EL)测试原理在太阳能电池中,少子的扩散长度远远大于势垒宽度,因此电子和空穴通过势垒区时因复合而消失的几率很小,继续向扩散区扩散。
在正向偏压下,p-n结势垒区和扩散区注入了少数载流子。
这些非平衡少数载流子不断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光,这就是太阳电池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2]。
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测试,又称场致发光测试,简称EL测试。
晶体硅电池片1、检验内容及检验方式:1)电池片厂家,纸箱包装及内包装,电池片外观,尺寸,厚度,电性能,可焊性,细栅线印刷。
2)检验方式:品管抽检(按来料的千分之二),生产外观全检。
2、工具设备:单片测试仪,千分尺,游标卡尺,烙铁,刀片,橡皮。
3、材料:涂锡带,TPT,EVA,玻璃。
4、检验方法:1)厂家包装外观:包装良好厂名、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或标记、制造日期、生产批号、标称厚度、转换效率、合格标识,电池内包装和外包装应完好无损。
图1图2图3 2)外观目测:a.与表面成35°角日常光照情况下观察表面颜色,目视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花斑、水痕、手印、划痕及污垢。
b.隐裂:电池片有隐裂、肉眼可见的裂纹,均视为不合格c.背面铝背电极完整,表面平整、边界清晰、无明显凸起的“铝珠,脱落3mm2 /个≤5mm2、鼓泡累计面积≤5mm2, 背面铝膜与基体材料的附着强度?背膜烧结:用层压机130—145度,超过10分钟。
冷却到室温后,用刀片隔开1cm的宽度,用大于50N的拉力,铅膜不随EVA脱落,则认为合格。
d.受光面栅线:主栅线均匀完整,栅线印刷清晰、对称;主栅线与细栅线处允许≤1mm;细栅线允许≤2mm 的脱落;栅线印刷偏离,明显两次印刷的返工片视为不合格;断点的总数≤60mme.崩边:每一边不超过两处崩边,崩边间距≥30mm、深度≤0.5片子厚度、面积≤mm2f.电池边缘缺角面积不超过1mm2,数量不超过2个。
缺角:一边有一处崩边,面积≤5mm2,一边由两处崩边、面积≤3mm2g.电池的崩边、钝形缺口等外形缺损的尺寸要求:长度不大于1.5mm,由边缘向中心的深度不大于0.5mm,同一片电池上正面出现此类外形缺损数量不超过两处。
同时不允许电池上V形缺口。
3)尺寸:符合厂家提供要求±0.5mm尺寸表1尺寸(mm) 103×103 125×125 150×150 156×156尺寸公差(mm) ±1.0 ±1.0 ±1.0 ±1.0垂直度90°± 0.3°厚度偏差(μm)±30总厚度偏差(μm)60表2尺寸(mm) 103×103 125×125 150×150 156×156 (准方)直径(mm)135.0 150.0或165.0 203.0 203.0尺寸公差(mm) ±1.0 ±1.0 ±1.0 ±1.0垂直度90°±0.3°厚度偏差(μm)±30总厚度偏差(μm)60注:1)厚度偏差:电池厚度的测量值与标称厚度允许的最大差值。
宁波市鑫友光伏有限公司太阳能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此检验标准作为太阳能组件原材料的验收规范1. 电池片类:1.1 外观检验:在同一方向,同一角度用肉眼观察电池片表面颜色,应呈褐色、无水痕、手印,电极图形清晰,完整,无断线,背面铝电极完整,无明显凸起的铝珠,尺寸符合规定的要求。
1.2电池片受光面不规则缺损处面积小于1mm2数量不能超过2个,电池片边缘缺角面积小于1mm2,数量不能超过2个;电池片上不允许出现肉眼可见裂纹,正放电池片于工作台上,用塞尺测量电池的弯曲度,弯曲度不能超过0.75mm.。
1.3 电池片的电性能检验在常温下用“模拟太阳能标准电池片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最大功率Pm的参数按要求进行分档放置并标示清楚。
1.4 电池片外观,电性能100%检验,电池片存储条件: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60%,环境温度25℃±2,单组独存放,存放期限6个月。
2. 钢化玻璃类:2.1外观检验:采用低铁钢化玻璃(又称为白玻璃)的标准厚度为3.2㎜,允许偏差±0.2㎜,长*宽的尺寸要符合相应定单的技术文件要求,允许偏差±0.5㎜,两对角线的尺寸应相等,允许偏差0.7㎜。
2.2 钢化玻璃允许每米边上有长度不超过1㎜,自玻璃边缘向玻璃板表面延伸度不超过1㎜,自板面向玻璃另一面延伸不超过三分之一的爆边,钢化玻璃上不允许有长度大于1㎜的集中气泡,对于长度小于1㎜的气泡,每平方米不能超过6个,钢化玻璃不允许有结石,裂纹缺角的情况发生。
2.3钢化玻璃表面允许有每平方米的宽度小于0.1㎜,长度小于50㎜的划伤数量不多于4条,每平方米的宽度0.1至0.5㎜,长度小于50mm划伤不超过1条,钢化玻璃不允许有波形弯曲现象,弓形弯曲不允许超过0.2%。
2.4钢化玻璃表面要清洁无水疱,不得有裸手触摸过的痕迹,在太阳电池片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在(320-1100nm)钢化玻璃的透明率达90%以上,对于大于1200nm的红外光有较高反射率,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并且透光率不下降。
地面晶体硅光伏模块的创建和评估对于确保这些模块像魅力一样发挥作用并持续很长时间是绝对关键的。
当它设计这些模块时,它就像把最终的谜题拼凑在一起,找到最好的材料和部件,将在任何天气中摇晃。
你必须考虑一切,从它们有多大和重到最好的方法,把它们粘起来,这样它们可以尽可能地泡上阳光。
电气设计必须适合工作,考虑诸如遮荫,温度,以及他们需要多少果汁来发电。
你最好相信我们不会在测试和检查这些婴儿的时候乱搞—我们必须确保他们是超级可靠和安全的,而且他们会一直踢屁股很长时间。
为了检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必须把它们通过一系列测试。
我们测量它们没有连接到任何东西时产生的电压,它们短路时产生的电流,以及它们的最大功率输出。
我们还仔细看看它们,以确保它们没有断裂或损坏。
我们在不同的假天气条件下测试它们,如炎热潮湿,看看它们如何维持一段时间。
我们保证他们的安全可靠根据行业规则。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确定这些面板是否足以满足我们想要用于什么的目的。
最终确定地面晶体硅光伏模块的设计和规格的过程需要彻底审查所有技术文件和测试结果。
这需要确认这些模块符合一切必要的性能和安全标准,并确保其与预定安装和操作的可分配性。
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或优化,并详细记录由此产生的设计和规格,以供生产和部署。
必须认识到,地面晶体硅光伏模块的设计、评价和定稿是保证其在太阳能应用方面成功和可靠性能的关键工作。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检测及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材料产品技术原材料测试方法及质量问题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Renewable Energy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is used worldwide to provide reliable and cost-effective electricity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sidential and community applications. The average lifetime of PV modules can be expected to be more than 25 years. The disposal of PV systems will become a problem in view of the continually 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PV modules. These can be recycled for about the same cost as their disposal.
Photovoltaic modules in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are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elements, in order of mass: glass, aluminium frame, EVA copolymer transparent hermetising layer, photovoltaic cells, installation box, Tedlar protective foil and assembly bolts.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ice and supply level, pure silicon, which can be recycled from PV cells, is the most valuable construction material used.
Recovering pure silicon from damaged or end-of-life PV modules can lead to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Because of th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 for the recovered silicon, chemical process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the recycling process. The chemical treatment conditions need to be precisely adjus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purity level of the recovered silicon. For PV systems based on crystalline silicon, a series of etching processes was carried out as follows: etching of electric connectors, anti-reflective coating and n-p junction. The chemistry of etching solutions was individually adjusted for the different silicon cell types. Efforts were made to formulate a universal composition for the etching solution. The principal task at this point was to optimise the etching temperature, time and alkali concentr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only as much silicon was removed as necessary. Energy Policy Solar sales in Kenya are among the highest per capita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this commercial success makes the Kenya market a global leader,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have been a persistent concern.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from 2004 to 2005 for five brands of amorphous silicon (a-Si)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sold in the Kenya market. Three of the five brands performed well, but two performed well below their advertised levels. These results support previous work indicating that high-quality a-Si PV modules are a good economic value. The presence of the low performing brands, however, confirms a need for market institutions that ensure the quality of all products sold in the market. Prior work from 1999 indicated a similar quality pattern among brands. This confirms the persistent nature of the problem, and the need for vigilant, long-term approaches to quality assurance for solar markets in Kenya and elsewhere.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our 2004/2005 test results in Kenya, the Kenya Bureau of Standards moved to implement and enforc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both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silicon PV modules. This appears to represent a positive step toward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for products in the Kenya solar market.
?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This paper prese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behaviour of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tested in the Solar Test Install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 from 1990 up to 2006 to the IEC Standard 61215 and its direct predecessor CEC Specification 503.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st results was not observed, indicating that the standard is a set of different, generally independent stress factors.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testing scheme to reveal different module design problems related rather to the 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an material weakness in commercial PV modules.
A new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W. Durisch, . Lam, J. Close, Behaviour of a copper indium gallium diselenide module under re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 VII, Pergamon Press, Oxford, Elsevier, Amsterdam, 2002, ISBN 0-08-044079-7]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nnual yield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at selected sites, using site-specific meteorological data. These yields are indispens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expected cost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or different modules, thus allowing the type of module to be selected with the highest yield-to-cost ratio for a specific installation site. The efficiency model developed and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yields takes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to account: cell temperature, solar irradiance and relative air mass. Open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for a selected module are obtained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