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全)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8
windows的实验报告(完整版)实验标题:Windows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通过制作启动盘或使用光盘安装,选择适当的版本和安装选项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配置进行系统设置,包括语言和区域设定、时区设定、键盘和鼠标设置等。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桌面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系统设置等。
4. 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了解并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配置。
三、实验步骤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按照安装引导界面的指示,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安装过程。
注意选择适配的驱动程序并进行相应设置。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配置在系统设置中,选择适当的语言和区域,设定正确的时区。
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键盘和鼠标相关设置。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1 桌面管理:了解和使用桌面的基本布局,包括桌面图标的添加、删除、移动等操作。
3.2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学习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3.3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了解如何通过Windows商店或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安装,并学会使用控制面板进行软件的卸载。
3.4 系统设置:掌握系统设置的方法,包括背景壁纸的更换、屏幕分辨率的调整、电源管理等。
4. 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4.1 有线网络的配置:了解如何通过网线连接计算机和局域网以及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
4.2 无线网络的配置:学习如何连接无线网络并进行密码设置,了解无线网络的高级配置选项。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的操作,成功完成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Linux2.编程语言:C语言一、实验背景1.1 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提供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接口,以及协调和调度各种任务的执行。
1.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功能。
二、实验内容2.1 进程管理①进程创建描述进程创建的过程和相关数据结构,包括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进程控制块等。
②进程调度描述进程调度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进程调度队列、调度算法等。
③进程同步与通信描述进程同步和通信的机制和方法,包括信号量、互斥锁、条件变量等。
2.2 内存管理①内存分配描述内存分配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连续内存分配、非连续内存分配等。
②页面置换描述页面置换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最优页面置换算法、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等。
2.3 文件系统①文件操作描述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和相关数据结构,包括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
②文件系统结构描述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方式,包括超级块、索引节点、块位图等。
三、实验步骤3.1 环境搭建搭建实验环境,包括安装Linux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3.2 进程管理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进程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功能。
3.3 内存管理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内存分配、页面置换等功能。
3.4 文件系统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文件操作和文件系统结构。
3.5 测试与调试编写测试用例,对实现的操作系统内核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操作系统内核的性能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郑州轻工业学院实践报告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时间:2014 年2 月至2014 年5 月目录一、实践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践内容及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践效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小节(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践目的为了增强我们队脚本语言的认识和了解。
熟练掌握脚本语言的特点和应用。
熟练掌握Dreamweaver编写代码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践内容及步骤1、内容:利用Dreamweaver平台编写js代码,制作一个简单的用户注册表单页。
2、步骤:根据需要设计表单,三、实验结果分析1、表单图例2、页面代码外链式js,调用函数邮箱js代码:输入邮箱时自动填充邮箱后缀,(如@)<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rc="js/autoMail.js"></scrip> 地址js代码:<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rc="js/Area.js"></script> 日期js代码:点击日期栏,会自动弹出日历表<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rc="js/Calendar.js"></scrip>3、<html>4、<body>5、<h1align="center">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h1>6、<div align="center"class="main">7、<form action="Student_register"method="post">8、<table class="table"cellspacing="8"9、<td>账户名称:</td>10、<td><input type="text"name="userName"style="height: 25"></input>11、</td>12、</tr>13、<tr>14、<td>用户密码:</td>15、<td><input type="password"name="userPassword"style="height: 25"></input></td>16、</tr><tr>17、<td>确认密码:</td><td><inputtype="password"name="userPasswordAgain"style="height: 25"></input>18、</td><td></td></tr><tr>19、<td>联系电话:</td>20、<td><input type="text"name="userPhone"style="height: 25"></input>21、</td></tr><tr>22、<td>用户年龄:</td>23、<td><input type="text"name="userAge"style="height: 25"></input>24、</td></tr><tr>25、<td>用户Email:</td>26、<td><input id="email"type="text"name="userEmail"style="height: 25"></input></td>27、</tr><tr>28、<td>用户性别:</td>29、<td> <input type="radio"name="userSex"30、id="userSex"value=""checked="checked"style="height: 25"/> 男31、 <input type="radio"name="userSex"id="userSex"32、value=""style="height: 25"/>女33、<td></td></tr><tr>34、<td>用户生日:</td>35、<td><input name="userBirthday"type="text"id="control_date"36、maxlength="10"onclick="newCalendar().show(this);"37、readonly="readonly"style="height:25"/>38、</td>39、</tr>40、<td>用户地址:</td>41、<td><div>42、<select id="s_province"name="s_province"charset="UTF-8"></select> 43、<select id="s_city"name="s_city"charset="UTF-8"></select> 44、<select id="s_county"name="s_county"charset="UTF-8"></select>45、<script class="resources library"src="js/area.js"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_init_area();</script>46、</div></td>47、</tr>48、</table>49、<br></div>50、<div class="Button"align="center">51、<input style="font-size:20px" type="reset"value="清空">52、<input style="font-size:20px" type="submit"value="提交">53、</div>54、</form>55、<br></br>56、<div class="time"align="right">//获取当前时间57、<jsp:include page="Clock.jsp"></jsp:include>58、</div>59、</body>60、</html>四、小节通过这次独立完成作业,我对js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的它对一个程序员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它能代表一个人外表和内心深处,js主要是给用户体现一个更清新、更美观的界面和更流畅的浏览效果。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专业班级:软件2014年12月25日目录实验一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 (3)实验二进程调度 (7)实验三死锁避免—银行家算法的实现 (16)实验四存储管理 (22)实验一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一、实验名称熟悉Windows XP中的进程和线程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2、通过任务管理器识别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相关信息。
3、掌握利用spy++.exe来察看Windows中各个任务的更详细信息。
三、实验结果分析1、启动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方法:直接按组合键Ctrl+Alt+Del,或者是在点击任务条上的“开始”“运行”,并输入“taskmgr.exe”。
2、调整任务管理器的“查看”中的相关设置,显示关于进程的以下各项信息,并完成下表:表一:统计进程的各项主要信息3、启动办公软件“Wor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该软件的登记,并将其结束掉。
再从任务管理器中分别找到下列程序:winlogon.exe、lsass.exe、csrss.exe、smss.exe,试着结束它们,观察到的反应是任务管理器无法结束进程,原因是该系统是系统进程。
4、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进程“explorer.exe”,将之结束掉,并将桌面上你打开的所有窗口最小化,看看你的计算机系统起来什么样的变化桌面上图标菜单都消失了、得到的结论 explorer.exe是管理桌面图标的文件(说出explorer.exe进程的作用)。
5、运行“spy++.exe”应用软件,点击按钮“”,切换到进程显示栏上,查看进程“explorer.exe”的各项信息,并填写下表:进程:explorer.exe 中的各个线程6、注意某些线程前有“+”,如图所示:,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前有“+”其器线程下有窗口。
四、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了windows系统中进程的管理与操作,我了解了如何切出任务管理器,任务管理器应用与其他与进程相关的知识,明白了有些系统程序不能够关闭,系统中的进程与线程虽然很多,但是其中有许多关联,只要弄清楚其中的关联那么就能够运用好进程与线程,达到我们的目的。
操作系统接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操作系统接口的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掌握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认知和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C++三、实验内容1、文件操作接口创建、打开、读取和写入文件文件属性的获取和设置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2、进程管理接口创建和终止进程获取进程的信息,如进程 ID、内存使用等进程间的通信,如管道、消息队列等3、线程管理接口创建和终止线程线程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条件变量等线程的优先级设置和调度4、内存管理接口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内存映射文件的使用虚拟内存的操作四、实验步骤1、文件操作接口实验使用`CreateFile` 函数创建或打开一个文件。
通过`ReadFile` 和`WriteFile` 函数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
利用`GetFileAttributes` 函数获取文件属性,并使用`SetFileAttributes` 函数设置文件属性。
运用`CopyFile` 、`MoveFile` 和`DeleteFile` 函数实现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
2、进程管理接口实验调用`CreateProcess` 函数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并获取进程的 ID 和句柄。
使用`GetProcessMemoryInfo` 函数获取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
通过管道或消息队列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3、线程管理接口实验使用`CreateThread` 函数创建线程,并设置线程的执行函数。
利用互斥锁和条件变量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调整线程的优先级,观察线程调度的效果。
4、内存管理接口实验运用`malloc` 和`free` 函数进行动态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使用`CreateFileMapping` 和`MapViewOfFile` 函数实现内存映射文件。
Windows操作系统C/C++ 程序实验
姓名:___庞一鹤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1131000180____________
班级:___信工七班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信息工程_______________ ______2015___年___10__月__12___日
实验一Windows 2000/xp进程观测
一、背景知识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Windows 2000/xp编程,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较好地理解Windows 2000/xp的结构。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C:\> CL Hello.cpp
来创建可执行的Hello.EXE。
操作能否正常进行?如果不行,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操作正常运行
步骤4:运行Hello.EXE程序,产生用户键入的一行文字。
运行结果(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也可以利用任何其他文本编辑器键入程序代码,如果这样,例如使用WORD来键入和编辑程序,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可以,但文件保存的时候要以后缀“.cpp”命名。
C:\> CL 1-2.cpp
运行结果(试将其中的信息与清单1-1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 :
比较:1-2程序创建了一个图形用户化界面来显示输出内容。
2、C:\> CL 1-3.cpp
运行结果: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CL.EXE,产生1-4.EXE文件:C:\> CL 1-4.cpp
运行结果:。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进程管理⼀、实验⽬的1.理解进程的概念,掌握⽗、⼦进程创建的⽅法。
2.认识和了解并发执⾏的实质,掌握进程的并发及同步操作。
⼆、实验内容1.编写⼀C语⾔程序,实现在程序运⾏时通过系统调⽤fork( )创建两个⼦进程,使⽗、⼦三进程并发执⾏,⽗亲进程执⾏时屏幕显⽰“I am father”,⼉⼦进程执⾏时屏幕显⽰“I am son”,⼥⼉进程执⾏时屏幕显⽰“I am daughter”。
2.多次连续反复运⾏这个程序,观察屏幕显⽰结果的顺序,直⾄出现不⼀样的情况为⽌。
记下这种情况,试简单分析其原因。
3.修改程序,在⽗、⼦进程中分别使⽤wait()、exit()等系统调⽤“实现”其同步推进,并获取⼦进程的ID号及结束状态值。
多次反复运⾏改进后的程序,观察并记录运⾏结果。
三、源程序及运⾏结果源程序1:#include#include#include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int pid=fork();if(pid < 0)printf("error!");else if( pid == 0 ){printf("I am son!\n");}else{int pid=fork();if (pid < 0)printf("error!");else if( pid == 0 ){printf(“I am daughter! \n");}elseprintf("I am father!\n");}sleep(1);return 0;}运⾏结果:源程序2:#include#include#include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char *message;int n;int pid=fork();if(pid < 0)printf("error!");else if( pid == 0 ){message="I am daughter!"; pid=getpid();n=3;}else{int pid=fork();if (pid < 0)printf("error!");else if( pid == 0 ){message="I am son!";pid=getpid();n=3;}elsemessage="I am father!";n=3;}for(;n>0;n--){puts(message);sleep(1);}return 0;}运⾏结果:四、实验分析与总结1.实验内容1运⾏结果为什么⽆固定顺序,fork()函数创建进程是如何并发执⾏的。
windows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掌握是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驱动程序压缩包各类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
二、实验内容练习使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三、知识准备1、驱动程序概述驱动程序是对基本系统功能不能支持的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解释,是计算机能识别这些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2、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在安装微机系统时,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安装连接好了,但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就需要安装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了。
3、安装驱动程序的原则4、常见驱动程序安装方式四、操作步骤1、利用驱动盘安装程序(1)找到硬件安装向导,选择安装方式(2)、如果操作系统没有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的话,那么如图4,就无法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
如果操作系统包含了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程序的话,如图5,那么系统将自动为这个硬件安装驱动。
2、安装intel芯片组主板的驱动程序(1)将购买的主板时附带的驱动光盘放入光驱中,程序自动运行,出现安装向导,在主菜单界面单击“intelchipsetsoftwareinstallationutility”选项,进入安装向导。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许可协议,单击“是”。
(3)浏览自述文件,单击“下一步”,程序开始复制文件。
(4)复制文件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程序重启计算机,完成安装工作。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学会了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一、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重要性,掌握使用ghost 软件实现系统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练习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备份和还原以及硬盘的复制。
三、实验要点:通过学习了解系统数据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利用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还原及备份。
四、知识准备:1、系统的备份和还原2、了解ghost软件的概述3、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备份和还原系统。
4、掌握ghost的各种界面。
操 作 系 统 实 验 报 告 书 院系名称 :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 指导教师 : 班 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实验题目一:进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深入理解进程及进程在调度执行和内存空间等方面的特点, 掌握在POSIX 规范中fork和kill系统调用的功能和使用。 二、实验内容 (1) 补充POSIX 下进程控制的残缺版实验程序 (2)回答下列问题: 1. 你最初认为运行结果会怎么样? 2. 实际的结果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试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3. proc_number 这个全局变量在各个子进程里的值相同吗?为什么? 4. kill 命令在程序中使用了几次?每次的作用是什么?执行后的现象是什么? 5. 使用kill 命令可以在进程的外部杀死进程。进程怎样能主动退出?这两种退 出方式哪种更好一些?
三、实验步骤 1.根据题意进入DOC环境中编写程序。 2.编译,链接,运行程序,进行调试。 3.分析实验结果及回答问题。 四、调试情况,回答问题及体会 1、对自己设计进行评价,指出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2、在设计过程中的感受。 调试情况:
回答上述实验内容中的问题 1. 预期结果: 会持续输出0-9号进程,直到输入数字键+回车,则会杀死该进程,接下来的输出将不会有该进程号,当输入q+回车,则退出程序。
2. 实际结果: 与预期差不多,因输入进程总数20大于设定的最大进程数,因此按进程数10来处理。随机输出0-9号进程,sleep(SLEEP_INTERVAL),循环输出,直到输入数字键,则会杀死该数字对应的进程,直到输入q退出循环,然后杀死本组所有进程。 分析:每创建一个子进程时,将其pid存储在pid[i]中,i存储在proc_number,然后调用死循环函数do_something(),输出该进程的代号proc_number; 当输入数字键时,主进程会执行kill(pid[ch-'0'],SIGTERM),从而杀死(ch-‘0’)号进程。当输入q时循环退出,kill(0,SIGTERM),杀死本组所有进程。程序退出。
3. proc_number这个全局变量在各个子进程里的值相同,因为子进程相互独立,资源互不影响。 4.kill命令在程序中使用了2次:kill(pid[ch-'0'],SIGTERM); kill(0,SIGTERM); 第一次是杀死该进程号pid[ch-‘0’],执行后接下来的结果中不会有该进程号,用另一个终端打开,使用命令ps aux | grep process,因为子进程先于父进程退出,则被杀死的进程为僵死状态,但我加了行代码wait(&pid[ch-'0']),就会使该子进程真正结束。 第二次是杀死本组所有进程。即主进程以及它创建的所有子进程。执行后程序退出,进程结束。
5.进程在main函数中return,或调用exit()函数都可以正常退出。 而使用kill命令则是异常退出。 当然是正常退出比较好,若在子进程退出前使用kill命令杀死其父进程,则系统会让init进程接管子进程。当用kill命令使得子进程先于父进程退出时,而父进程又没有调用wait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子进程处于僵死状态,并且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系统重启。子进程处于僵死状态时,内核只保存该进程的必要信息以被父进程所需,此时子进程始终占着资源,同时减少了系统可以创建的最大进程数。
体会:通过这次试验,深入理解进程及进程在调度执行和内存空间等方面的特点, 掌握在POSIX 规范中fork和kill系统调用的功能和使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缺陷,从操作实践中更加了解了进程。
五、源代码(略,详见电子版) 实验题目二:线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线程及线程在调度执行和内存空间等方面的特点,并掌握线程与进程的区别。掌握在POSIX 规范中pthread_create() 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补充POSIX 下进程控制的残缺版实验程序 (2).回答下列问题: 1. 你最初认为前三列数会相等吗?最后一列斜杠两边的数字是相等,还是大于或者 小于关系? 2. 最后的结果如你所料吗?有什么特点?试对原因进行分析。 3. thread 的CPU 占用率是多少?为什么会这样? 4. thread_worker()内是死循环,它是怎么退出的?你认为这样退出好吗?
三、实验步骤 1.根据题意进入DOC环境中编写程序。 2.编译,链接,运行程序,进行调试。 3.分析实验结果及回答问题。
四、调试情况,回答问题及体会 1、对自己设计进行评价,指出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2、在设计过程中的感受。 回答上述实验内容中的问题 1. 试验运行前我认为前三列数不会相等,因为三个线程运行次数是随机的,结果不可预料,当然counter[i]值不会一定相等。而我认为main_counter与sum值应该是相等的。因为都是三个线程的counter之和。
2. 而实验结果是前三列数确实不相等。不过main_counter与sum的值也不相等,main_counter < sum,经分析讨论得出解释:因为三个线程在共同争取运行thread_worker()函数,比如main_counter初值为0,pthread_id[0]执行之后main_counter+1,此时还未来得及将值赋给main_counter,这时的main_counter还是0;pthread_id[1]也执行这个函数,main_counter+1,若此时在1号线程将main_counter+1的值还未赋给main_counter,即这时的main_counter还是0,pthread_id[2]也来执行这个函数,main_counter+1,此时三个线程才将加完之后的值赋给main_counter,则main_counter=0+1=1,而真正执行次数sum=0+1+1+1=3。main_counter < sum。 3. thread的CPU占用率在我的机子上执行结果是181,因为三个线程是无限循环的运行,使得cpu占用率很高。
4. thread_worker()函数内是死循环,退出时因为主函数中设置的输入q时循环退出。输入q时主进程执行退出,return 退出程序,则子线程也强制退出。 这样退出不好。
体会:通过这次试验,深入理解线程及线程在调度执行和内存空间等方面的特点,并掌握线程与进程的区别。掌握在POSIX 规范中pthread_create() 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加理解了线程。 五、源代码(略,详见电子版)
实验题目三:互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理解互斥锁的原理及特点; 掌握在POSIX 规范中的互斥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找到thread.c 的代码临界区,用临界区解决main_counter 与sum 不同步的问题。
2.阅读下列代码,回答问题: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OOP_TIMES 1000 pthread_mutex_t mutex1=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pthread_mutex_t mutex2=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void* thread_worker(void *); void critical_section(int threadd_num,int i);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rtn,i; pthread_t pthread_id=0; rtn=pthread_create(&pthread_id,NULL,thread_worker,NULL); if(rtn!=0){ printf("pthread_create ERROR!\n"); return -1; } for(i=0;ipthread_mutex_lock(&mutex1); pthread_mutex_lock(&mutex2); critical_section(1,i);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2);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1); }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1);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2); return 0; }
void *thread_worker(void* p){ int i; for(i=0;ipthread_mutex_lock(&mutex2); pthread_mutex_lock(&mutex1); critical_section(2,i);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