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体合同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601.50 KB
- 文档页数:32
集体合同制度的利与弊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职工一方与用人单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劳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λ职工一方与用人单λ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λ劳动标准,用此协议规范劳动和劳动管理行为的法律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有什么意义?第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个劳动者处于弱势而不足以同用人单λ相抗衡,因而难以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
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同用人单λ签订集体合同,就可以规定集体劳动条件,集体劳动条件是本单λ内的最低个人劳动条件。
因此,集体合同能够纠正和防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的过分不公平,使之比较公平合理,也使劳资双方在实力取得基本的平衡。
第二许多在劳动合同中难以涉及的职工整体利益问题,可通过集体合同进行约定,如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劳动条件的改善、集体福利的提高等。
根据工资方面的法律规定,用人单λ在制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支付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
第三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那ô可以通过集体合同调整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λ需要裁减人员,应当征求全体职工意见。
因此,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将经济性裁员规范化,有利社会的稳定。
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2004 年12 月17 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签订集体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制度进行平等商谈的行为.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四条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不一致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全面履行.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依法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监督。
第七条用人单位工会和区域、行业工会代表职工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
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总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会等)分别代表政府、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协商机制的三方应当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处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劳动关系的重要事项,检查用人单位与职工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
集体合同制度与劳动法律一、引言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集体合同制度的内涵、劳动法律对集体合同制度的规定以及集体合同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集体合同制度的内涵集体合同制度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集体合同制度的核心是协商和共识,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合同条款,从而实现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集体合同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集体性:集体合同是劳动者集体的意志表达,体现了劳动者群体的利益和需求。
2. 协商性:集体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体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地位。
3. 约束力: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必须遵守。
4. 综合性:集体合同的内容涵盖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方面。
三、劳动法律对集体合同制度的规定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对集体合同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中。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
浙江省集体合同条例2010年11月25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行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集体协商,是指劳动者一方与用人单位就签订集体合同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一方与用人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通过集体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包括综合性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和行业性集体合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进行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诚信、兼顾双方合法利益的原则。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全体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劳动者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的集体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劳动报酬标准应当高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集体协商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对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
地方工会、产业工会依法组织、指导、监督基层工会进行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江西省集体合同条例发文单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文号: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28号发布日期:2002-9-27执行日期:2002-11-1生效日期:1900-1-1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平等协商第三章集体合同的签订第四章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第五章集体合同的管理与监督第六章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为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是指职工一方的代表与企业方的代表,就签订集体合同和其他劳动关系的事项,依法进行沟通商谈的行为。
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依法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均具有约束力。
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企业规章制度不得与集体合同的规定相抵触。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级地方工会组织及代表企业方面的组织应当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指导、协调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集体合同的审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地方工会、产业工会及代表企业方面的组织应当指导、帮助、督促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并依法进行监督。
第二章平等协商第八条企业或者职工代表一方书面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双方应当在15日内就签订集体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协商。
工会集体合同制度
工会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协商和签订合同来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工资待遇:规定工资、奖金、津贴等各项待遇的标准和支付方式。
2. 工作时间:规定每天、每周工作时间、休假制度,以及加班工资等相关内容。
3. 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4. 健康保障:规定提供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5. 权利保护: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权利、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工会集体合同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劳动者的组织力量,提高其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工会集体合同制度也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 1 -。
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基本内容
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书面协议的制度。
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1. 集体协商的主体: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的代表与企业代表进行协商。
2. 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3. 集体协商的程序:集体协商一般要经过协商准备、协商会议、审议通过、公布实施等几个阶段。
4. 集体合同的签订: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5. 集体合同的监督: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生效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颁布单位:湖北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号:湖北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百五⼗五号颁布⽇期:2013-11-29执⾏⽇期:2014-02-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地⽅性法规⽬录第⼀章总则第⼆章集体协商内容第三章集体协商代表第四章集体协商程序第五章集体合同的订⽴、履⾏、变更、解除与终⽌第六章集体合同的监督与争议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章附则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2002年3⽉28⽇湖北省第九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3年11⽉29⽇湖北省第⼗⼆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3年11⽉29⽇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湖北省集体合同条例》公布,⾃2014年2⽉1⽇起施⾏。
湖北省⼈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11⽉29⽇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完善集体合同制度,规范集体协商⾏为,维护职⼯与⽤⼈单位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民共和国⼯会法》等法律、⾏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省⾏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与职⼯⼀⽅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集体协商和订⽴、履⾏、变更、解除或者终⽌集体合同,适⽤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单位与职⼯⼀⽅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协议。
本条例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单位与职⼯⼀⽅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协议。
本条例所称集体协商,是指⽤⼈单位与职⼯⼀⽅就签订、履⾏集体合同进⾏平等协商的⾏为。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单位与职⼯⼀⽅进⾏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诚信、兼顾双⽅合法利益的原则。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1. 引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概念、作用、流程和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2. 集体谈判的概念集体谈判是劳资双方通过平等、自愿的协商方式,就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劳动纪律等相关事项达成共识的过程。
在集体谈判中,劳方通常由工会代表团体或劳动者代表组成,而资方则由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
集体谈判的目的是通过协商,达成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集体合同。
3.1 保护劳动者权益集体谈判为劳动者提供了维护权益的平台。
劳方通过集体谈判可以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薪资待遇、福利保障等,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福利水平。
3.2 促进劳资和谐集体谈判是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集体谈判中,劳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加沟通和合作的机会,提升劳资关系的稳定性。
3.3 维护社会稳定集体谈判的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协商解决劳资矛盾,可以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集体谈判的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准备阶段在集体谈判之前,双方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劳方通常由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团体组织,并确定代表团队和谈判目标。
资方则需要组织代表团队,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4.2 开始谈判双方代表团队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可以交换意见、提出要求、争取利益。
4.3 达成协议双方通过谈判逐渐接近共识,并最终达成协议。
协议内容通常包括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福利待遇、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规定。
4.4 签署合同达成协议后,双方将合同内容进行书面化,并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进行签署。
集体合同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对协议内容的认可和承诺。
5.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情况集体合同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实施情况。
在一些发达国家,集体合同制度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