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TL到QTG的路还有多远
- 格式:pdf
- 大小:540.74 KB
- 文档页数:8
中芯国际:晋级之路有多长作者:陈炳欣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33期近日,中芯国际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除人股长电成为最大股东,继而引发人们对中芯国际将要强化产业链掌控力的猜测之外,刚刚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连续16个季度实现盈利,使业界对中芯的持续盈利能力刮目相看。
但是,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可以和国际晶圆代工大厂抗衡的企业,业界对中芯国际的期待似乎更多。
而在流行“大者恒大”定律的半导体行业里,排名“第四”的中芯国际有没有机会实现超越,进入全球代工“前三”呢?超越格罗方德或联电?5月13日,中芯国际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6.343亿美元,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24.4%;归属中芯国际的净利润为61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
如果结合近几年来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可以发现,尽管仍不能与台积电相比,但是已经连续16个季度实现盈利,这在全球代工业中,也算是一员悍将。
从披露的数据还可以看出,中芯国际已经构建相对完整的代工制造平台。
从工艺技术角度看,中芯国际引入了8代工艺技术,分别是28nm、40nm、65/55nm先进逻辑技术,90nm、0.13/0.11μm、0.18μm、0.25μm、0.35μm成熟逻辑技术以及非挥发性存储器、模拟/电源管理、LCD驱动IC、CMOS微电子机械系统等产品线。
特别是在28nm工艺上,中芯国际现在仍是中国大陆唯一能够为客户提供28nm制程服务的纯晶圆代工厂。
此外,对于更先进的14nm工艺制程,中芯国际也一直在持续开发。
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振兴中国半导体制造重任放在中芯国际身上。
而在Gartner发布的2015年全球晶圆代工排名中,中芯国际位列第四。
这就不能不使人遐想,有没有可能赶超排名靠前的格罗方德和联电。
对此,中芯国际似乎也并不讳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高永岗表示:“中芯国际未来努力的目标,就是在未来的3~5年中,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企业。
第一章课后练习1. 选择题(1)在5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架构中, 无线接入网的设备是( C )。
A. BTSB. BSCC. gNodeBD. eNodeB(2)从物理层次划分时, 5G承载网被分为( ABD )。
A. 前传网B. 中传网C. 后传网D. 回传网(3)为了满足低时延业务需要, 核心网的部分网络需要下沉到( D )中。
A. 核心DCB. 中心DCC. 区域DCD. 边缘DC(4)全球3G标准包含(ABCD )。
A. WCDMAB. CDMA2000C. TD-SCDMAD. WiMAX(5)4G使用的多址接入技术是(D)。
A. FDMAB. CDMAC. TDMAD. OFDMA2. 简答题(1)请写出ITU定义的5G的八大能力目标。
(2)请描述5G的三大应用场景。
5G的应用场景分为三大类: 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mMTC), 不同应用场景有着不同的关键能力要求。
其中, 峰值速率、时延、连接数密度是关键能力。
eMBB场景下主要关注峰值速率和用户体验速率等, 其中, 5G的峰值速率相对于LTE的100Mbit/s提升了100倍, 达到了10Gbit/s;URLLC场景下主要关注时延和移动性, 其中, 5G的空口时延相对于LTE的50ms降低到了1ms;mMTC场景下主要关注连接数密度, 5G的每平方千米连接数相对于LTE 的104个提升到了106个。
第二章(1)以下可用于5G无线接入网部署的组网方式为( D )。
A. DRANB. CRANC. Cloud RAND. 以上都可以(2)以下不属于DRAN架构优势的是( D )。
14章4.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答:作用: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反应器都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纯物理过程等。
例:沉淀池.5。
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包括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平均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
如平流池等.3、紊流扩散传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
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6.(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 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的料液达到完全均匀混合,输出的产物其浓度和成分与反应器内的物料相同(3)推流型反应器(PF)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答: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
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7.为什么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比同容积的单个CSTR型反应器效果好?答:因为使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型反应器串联,则第二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一只反应器的输出物料浓度,串联的反应器数愈多,所需反应时间愈短,理论上,当串联的反应器数N趋近无穷时,所需反应时间将趋近于CMB型和PF型的反应时间。
目录1产品概述 (1)2型号说明 (1)3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1)4主要技术性能 (2)5型号规格及主要尺寸 (3)6交付、验收、储存及运输 (13)7支座布置 (14)8安装 (15)9 支座调高工艺细则 (17)10维护 (17)附录A 重力灌浆材料性能要求 (18)1 产品概述铁路桥梁球型支座分为TJQZ-8160系列和TJQZ-8360系列.TJQZ-8160系列支座与梁体、墩台接口的安装尺寸(螺栓孔位置、螺栓孔直径、支座高度)与铁道工程通用参考图(通桥【2007】8160)完全一致,适用于我国新建、改扩建铁路项目及既有铁路改造项目的常用跨度简支T梁。
TJQZ-8360系列支座与梁体、墩台接口的安装尺寸(螺栓孔位置、螺栓孔直径、支座高度)与铁道工程通用参考图(通桥【2007】8360)完全一致,适用于我国新建、改扩建铁路项目及既有铁路改造项目的常用跨度简支桥梁。
2 型号说明支座型号表示方法如下:C,耐寒型支座代号F。
i0(0≤i‰≤4‰)坡度分类代号:i8(4‰<i‰≤12‰)i16(12‰<i‰≤20‰)支座纵桥向位移(mm)支座结构型式:DX表示多向活动支座 HX表示横向活动支座表示纵向活动支座 GD表示固定支座支座设计竖向承载力(kN)支座适用地区:0.1g-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1g地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Ag≤0.15g地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Ag≤0.2g地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Ag≤0.3g地区;:铁路常用跨度简支梁桥球型支座TJQZ-8160:铁路常用跨度简支T梁桥球型支座示例1:支座型号TJQZ-8360-0.1g-5000ZX-e60-i8-C本例表示常用跨度简支梁桥球型支座:竖向承载力为5000kN,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1g,纵桥向位移为±60mm,支座顶板坡度8‰的常温型纵向活动支座。
3 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球型支座主要由上支座板(含平面不锈钢板)、平面滑板、球冠衬板(含球面不锈钢板)、球面滑板、下支座板、密封环、锚栓(螺栓、套筒及螺杆)和防尘围板等部件组成。
遗传学_第二版_课后答案(1~8章)------------------------------------------作者------------------------------------------日期幻灯片1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第五章幻灯片2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2. 在小鼠中,等位基因 A 引起黄色皮毛,纯合时不致死。
等位基因 R 可以单独引起黑色皮毛。
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灰色皮毛;当 a 和 r 在一起时,引起白色皮毛。
一个灰色的雄鼠和一个黄色雌鼠交配,F1 表型如下:3/8 黄色小鼠, 3/8 灰色小鼠, 1/8 黑色小鼠, 1/8 白色小鼠。
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A_R_A_rrAaRrAarraaR_aarrA_rrA_R_幻灯片3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3. 果蝇中野生型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显性等位基因 A。
第二个独立的显性基因 P 使得色素呈紫色,但它处于隐性地位时眼色仍为红色。
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眼睛呈白色。
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AXP AXp aXP aXp AXp AAXPXp 紫AAXpXp 红AaXPXp 紫AaXpXp 红AY AAXPY 紫AAXpY 红AaXPY 紫AaXpY 红aXp AaXPXp 紫AaXpXp 红aaXPXp 白aaXpXp 白aY AaXPY 紫AaXpY 红aaXPY 白aaXpY 白 AaXPXp AaXpY解释它的遗传模式,并写出亲本、F1 和 F2 的基因型。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P/p 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 aa 的个体眼睛呈白色,基因型 A_XP_ 的个体眼睛呈紫色,基因型 A_XpXp、 A_XpY 的个体眼睛呈红色。
幻灯片4第四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4. 一条真实遗传的棕色狗和一条真实遗传的白色狗交配,所有F1 的表型都是白色的。
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有 118 条白色狗、32 条黑色狗和 10 条棕色狗。
32021年第7期本刊记者 张博|文纵观古今中外,改革事业无不需要思想先行。
中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当下的“顶层设计”,表明了改革思维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的转变。
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改”与“革”映射出“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关系。
“改”要求改革者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自我纠错的思想意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失误、错误甚至一些“罪行”要进行反思和承担。
“革”则警醒改革者要对不利于改革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体制、规则进行变革和剥离。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矿山院”)是1956年按照我国第一个“12年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组建,曾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99年,长沙矿山院转企改制为科技型企业,为我国转企改制科研院所;2000年,下放湖南省管理;2004年,进入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进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矿山院是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拥有辉煌的历史,拥有诸多国家级技术平台,拥有诸多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拥有一大批核心专利技术和成果,拥有一大批专业优秀团队和人才。
2012-2018年,全球金属矿业市场形势严峻,矿山企业经营普遍陷入困境。
在此背景下,许多矿山企业大幅压缩了科研项目投入,这对长沙矿山院的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效益受到巨大冲击。
为了解决长沙矿山院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助力其改革脱困。
2018年12月,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做出了“对长沙矿山研究院管理关系进行调整,由湖南有色划归有色院管理”的重大战略决策。
之后,五矿集团又明确提出了“以中国有色院和长沙矿山院整合为契机,成立中国有色中央研究院”的重大部署。
中国矿冶领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融合,拉开了序幕。
经过一年的过渡调整,长沙矿山院在连续7年亏损之后,2019年新签合同额翻番,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与利润目标,一举扭亏为盈,并在2020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究竟是怎样的改革使老企业重新焕发新活力?让我们走进本期封面故事,了解曾经辉煌的长沙矿山院是如何从一度亏损、资不抵债再度进入了发展的快轨的。
1.测区和控制网介绍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以下简称“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精测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三等水准网。
本标段为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起讫里程DK36+985~DK66+500正线长度29.515km.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
SN2标段线路自DK36+985开始,以二十里铺隧道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在登沙河镇西侧到达本标段工程设计终点DK66+500,线路全长29.515km,其中DK36+985至DK39+600、DK61+700至DK66+500段在金州区,DK39+600至DK61+700段在保税区。
本标段范围内精测网复测涉及CPI控制点23个;包含与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1标段的2个CPI共用桩点(CPI5044、CPI5043A)和与登庄铁路1标段搭接处的2个CPI 共用桩点(CPI5023、CPI5024), CPI控制网复测前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检查标石的完好性。
经现场勘查CPI5043、CPI5042、CPI5041、CPI5032、CPI5019、CPI5027六个CPI 控制点被破坏,重新埋设点号为CPII5043A、CPI5042A、CPI5041A、CPI5032A、CPI5019A、CPI5027A,其余的17个控制点桩位标石均保存完好。
本标段范围内精测网复测涉及 CPII 控制点23个,经现场勘查CPII6127、CPII6129、CPII6132、CPII6135和CPII6146五个CPII控制点被破坏,重新埋设点号为CPII6127A、CPII6129A、CPII6132A、CPII6135A和CPII6146A。
《数量遗传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1.性状(trait, character):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与特性的统称。
如毛色、角型、产奶量、日增重等。
2.根据性状的表型变异、遗传机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性状分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阈性状3类。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s)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肉量、产奶量等。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s or characters)遗传上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毛色、角的有无、血型、某些遗传疾病等。
阈性状(Threshold traits)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易受或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
✓有或无性状(All or none traits):也称为二分类性状(Binary traits)。
如抗病与不抗病、生存与死亡等。
✓分类性状(Categorical traits):如产羔数、产仔数、乳头数、肉质评分等。
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与阈性状的比较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性状性状主要类型品种特征、外貌特征生产、生长性状生产、生长性状遗传基础单个或少数主基因微效多基因微效多基因变异表现方式间断型连续型间断型考察方式描述度量描述环境影响不敏感敏感敏感或不敏感研究水平家系群体群体3.数量性状的特点必须进行度量,要用数值表示,而不是简单地用文字区分;要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要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组成群体某一性状的表型值呈正态分布。
4.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不一定都是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
有许多数量性状受主基因(major gene)或大效基因(genes with large effect)控制✓果蝇的巨型突变体基因(gt)✓小鼠的突变型侏儒基因(dwarf, df);✓鸡的矮脚基因(dw)✓美利奴绵羊中的Booroola基因(FecB)✓牛的双肌(double muscling)基因(MSTN)✓猪的氟烷敏感基因(RYR1)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和遗传参数估计;✧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交配系统的遗传效应分析;✧育种规划理论。
心电图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Q-T间期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电图学,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电图学基本概念
“Q-T间期”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Q-T间期
亦称“心室电收缩时间”。
是指从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代表心室肌除极及复极过程的全部时间。
Q-T间期与年龄、性别与心率有关。
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心率越慢,Q-T间期越长。
女性常较男性和儿童略长些。
成人心率在70次/min时,QT间期不超过0.40s。
测量Q-T间期应选择QRS波群起点及T波终点清楚而无U波干扰的导联。
一般以Ⅱ导联为准。
若U波明显以致TU不易分辨时,可选择aVL导联测量Q -T间期以避免U波干扰。
室性心律不规则时,若取3~5个导联中Q-T间期的平均值,可使Q-T间期更为精确。
Q-T间期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计算法两种。
直接测量法是从QRS波起点量至T波终点,然后根据心
率、年龄与性别查表,以确定Q-T间期是否正常。
计算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Bazett公式,由Bazett于1920年提出,即,K为常数,男性为0.37,女性为0.40;(2)*校正的Q-T间期(Q-Tc);(3)*Q-T比值。
参见“附录一”。
Q-T间期或Q-T-U间期测量模式示意图。
遗 传HEREDITAS (Beijing) 28(9): 1191~1198, 2006 专论与综述 收稿日期: 2005-08-24; 修回日期: 2005-11-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30471041)[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471041)] 作者简介: 曾长英(1979—), 女, 在读博士生, 专业方向: 植物营养遗传。E-mail: flyer97@webmail.hzau.edu.cn 通讯作者: 徐芳森(1965—),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植物营养遗传。E-mail: fangsenxu@mail.hzau.edu.cn
从QTL到QTG的路还有多远? 曾长英1,2, 徐芳森1,2, 孟金陵1, 王运华2, 胡承孝2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0;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0)
摘 要: 植物大多数重要的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 人们对许多植物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研究, 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详尽地分析了数量性状表型与基因型的复杂关系, 介绍了当前QTL研究领域里的几种精细作图策略。讨论了当前挖掘控制目标性状QTL基因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几个有待发展的研究方向, 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因目前的QTL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染色体区段, 往往含有多个候选基因。文章就怎样从QTL粗放位点研究进一步发展到数量性状基因(quantitative trait gene, QTG)水平上的变异, 再从QTG到相应于基因内多态性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 QTN), 提出了一些见解。来迎接后基因组时代数量遗传领域的挑战。
关键词: 复杂表型; 数量性状基因(QTG); 分子机理; 精细定位; 分离策略; 候选基因 中图分类号: Q3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9772(2006)09-1191-08
How Long the Way from QTL to QTGs? ZENG Chang-Ying1,2, XU Fang-Sen1,2, MEMG Jin-Ling1, WAMG Yun-Hua2, HU Cheng-Xiao2 (1.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2. Microelement Research Center,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Most of the important economic traits in higher plants are quantitative traits. Genetic basic researches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were strongly promoted. This article fully elaborated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ative phenotype and its genotype, introduced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trategy of fine mapping. discussed the current difficulty and hardness among the process of dissect the genetic basis of target traits, then brought forward several research direction that remained to be improved , and finally gave a view of such prospect. Generally speaking,, however, a QTL is still a considerable DNA fragment frequently containing multiplex genes. We also provided some ways and means from QTL coarse locus research to the variation at quantitative trait gene (QTG) level and from QTG to 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 (QTN) corresponding to alleles resulted from the intragenetic polymorphism. This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the post-genome era.
Key words: complex phenotypes; quantitative trait genes (QTG); molecular basis; accurate mapping; isolation strategy; candidate gene
植物的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当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从个体水平, 到细胞水平、染色体水平、基因水平、核苷酸水平, 步步深入时,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却处于“迷茫”之中。从19世纪末数量性状变异的描述性分布到40年代Mather提出的多基因理论, 到生物统计学为主要特征的经典遗传学, 再到由分子标记为主要推动力的分子数量遗传学, 使得人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有了一个逐步深入的新 1192 遗 传HEREDITAS (Beijing) 2006 28卷 认识, 但仍然不能与质量性状同步发展。根本原因在于: 以前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即数量性状基因的变异。一个数量性状受多少个基因控制, 它们位于何处, 如何发生作用, 如何参与植物目标性状的建成等等, 我们不清楚,也无法弄清楚, 其内部的分子机理完全是个“黑匣子”! 数量基因的效应小到难以度量, 当然更不可能精细地分析它对表型变异的贡献。所以, 人们只能用基于统计学的较粗放的输入与输出这样的“两头”法来间接推测出某某处可能存在着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及其效应值。然而,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遗传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数量性状的研究及其基因克隆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详尽地叙述了当前数量性状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与同行者共勉。 1 表型的复杂性 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统称为性状, 生物性状的变异有连续和不连续两种类型。植物营养性状大多表现为不连续的数量性状, 控制的基因数目众多, 单个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小。通常, 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的控制, 一个基因也可能对多个性状的表型有影响。目前有两种原理来解释这种“性状”与其控制基因的这种“一对多” 和“多对一”的关系: 一是所谓的“一因多效”, 即一个基因同时影响着多个基因的表达; 二是性状的遗传的“多因一效”, 即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同一性状的表现变异。性状与控制该形状相关基因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互作影响表型的表达方向和表达程度 在特定的环境下, 一些遗传因子直接产生特定的表型效应, 另外一些则通过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上位性)来影响个体的外在表型[1], 基因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在任何时间都是存在的, 每一个遗传因子与每一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就导致了丰富多样的表型变异, 所有的这些基因与基因及基因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使得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偏移, 使得外在表型发生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而使发现与定位这些基因变得更加的困难。对每一特定的单株来 说, 它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表型是它所有内在基因与 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总和[2]。由于不同 的外部环境, 不同的基因间的互作组合方式造成了基 因表达方向和表达程度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 这 自然就增加了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基因的互作还会影响对单个QTL效应的估算, 增加后续分析的难度, 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基于不 同的遗传背景, 一个等位基因它可以是显性、加性、 隐性, 也可以是超显性, 或者中性! 也就是说, 不同 的遗传背景对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作用方向可能是不 同的。基因间的这种互作会严重影响和降低目标性 状基因定位的精确性[3]。另外, 尽管我们知道环境因
素的重要性, 但它们的具体影响方式仍然是个“黑匣 子”。鉴定和验证以及定位相关QTL依然困难重重!
1.2 控制因素的层次性 植物性状的调控具有多层次性, 在各个层次上 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 受到转录和 翻译两个水平的调控: 胁迫压力下, 植物的mRNA 的种类和丰度都会发生变化; 转录后水平的翻译调 节又增加了产生不同蛋白质的变数。在细胞水平上, 性状的表达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 信号 传导分子, 渗透调节物质的转运, 各种离子在亚细 胞水平的分隔和交换等。在植株个体水平上, 主要是 根、茎、叶、花、果等多种器官及不同组织之间的 协调关系。最后还有外部环境中生态水平的调节, 土 壤养分、气候及时空特异性等。植物性状表达的多 层次性是性状研究的难点之一。仅仅在一个水平上 研究往往不能从本质上了解这些性状的特点, 只有 从生态环境、植株个体、组织、细胞直到分子水平 上的基因结构特点、DNA转录、RNA翻译及蛋白质 互作等等不同层面上的深入研究才能全面、系统地 认识性状的形成机制[4,5]。
1.3 表型的可变异范围 表型可塑性是一种单个基因型依赖于环境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表型的变异范围[6], Jasienski M[7]指
出: 利用系统进化树方法, 研究了27种共同起源的abutilon theophrasti生态型, 分别在温度、湿度、光线及氮营养四种环境梯度下的遗传相似度与表型相似度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表型极显著地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他所得到的400条RAPD条带中有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