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载垕简介 明穆宗朱载垕是怎么死的?
- 格式:docx
- 大小:5.11 KB
- 文档页数:2
后宫故事-孝恪皇后简介孝恪皇后的最终结局人物档案姓名:杜氏谥号:“荣淑”、“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称号:康嫔、康妃、孝恪皇后别名:孝恪皇后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职业:明世宗妃嫔,明穆宗生母成就:生下明穆宗朱载垕出生地:北京大兴出生时间:十六世纪,大约1510前后去世时间: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一日(公元1554年)丈夫:明世宗朱厚熜儿子:明穆宗朱载垕陵墓:永陵孝恪皇后杜氏,为明世宗嘉靖帝妃嫔,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536年。
由采选入宫,后经帝幸,得子穆宗。
杜氏是经过正统的天下大选入宫,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为嘉靖皇帝大选妃嫔,被选中。
与孝烈皇后、郑贤妃、王贵妃、阎贵妃、韦惠嫔、沈安妃、卢靖妃、沈贵妃同时选秀入宫。
虽然不知道杜氏的具体出生年月,但是根据秀女采选的要求,入宫之时,应当在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
杜氏入宫之后,在皇宫内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
嘉靖十年,册封后妃,杜氏也只是与其他八人同册为九嫔,并且当时杜氏还是九嫔中的最后一名,为康嫔。
册封为嫔位之后,直到五年后才被晋封为康妃。
嘉靖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37年,杜氏生下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朱载垕。
值得一提的是,杜氏就算为嘉靖皇帝生了一个儿子也仍然不得宠爱。
直到杜氏去世之前,她也还只是一个康妃的位份。
嘉靖三十三年杜氏去世,享年四十岁。
去世之后,嘉靖帝为其赐谥“荣淑”,葬金山。
当时礼部有官员上奏嘉靖帝,认为应该让杜氏亲子朱载垕为其守孝三年。
这个本应该是儿子应该为母亲做的事情,却被嘉靖皇帝以“应避至尊,不宜重服”反驳。
嘉靖帝如此,众大臣自然也不敢多说,便打住了这一打算。
杜氏直到他的儿子朱载垕登基之前,都还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后妃,等到朱载垕即位后,才为杜氏恭上谥号“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并迁葬永陵,设牌位于神霄殿。
追封太后之父杜林为庆都伯,命其子继承宗嗣。
其不得帝宠至此,可见一斑。
《明史》列传二对记杜氏:“孝恪杜太后,穆宗生母也,大兴人。
明朝的明穆宗与宦官专政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君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宦官专政。
明穆宗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君主,他面临了宦官专政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明穆宗与宦官专政的关系,并分析它对明朝的影响。
明穆宗(朱载垕),他是明朝的第16位皇帝,他的执政时间是从1627年到1644年。
明穆宗即位时,国家内外形势都非常严峻,如江浙一带的农民起义、蒙古的威胁以及中国东北边界的不稳定等。
这些外患加上国内的贪官污吏等种种问题,使得国家内外的局势日益恶化。
在这个背景下,宦官们开始干涉朝政,成为明穆宗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宦官专政在明朝历史上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建立初期。
然而,明穆宗时期的宦官专政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明穆宗即位之初,年幼无能,很容易受到宦官们的操控。
宦官们通过掌握皇帝身边的机会,逐渐获得了强大的权力。
他们将自己插手朝政,并且使得明穆宗对政务失去了兴趣,完全听任于宦官们。
宦官专政给明朝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宦官们通过贪污腐败等手段获取了大量财富。
他们通过贿赂等手段牟取暴利,不仅导致了国家财政状况的恶化,也使得人民生活的艰难。
其次,宦官们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不顾国家大事,擅自决策和干涉朝政,严重扰乱了政府的正常运作,导致国家内外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最重要的是,明朝因此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然而,明穆宗本人也没有完全无动于衷。
尽管他被宦官们所操控,但他对此并不满意。
明穆宗曾多次试图削弱宦官的权力,恢复皇帝的统治权。
他曾经倾向于依靠文臣来反对宦官,但这些尝试并没有成功。
宦官们在皇帝身边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使得明穆宗的意图很难实现。
明穆宗在位期间,宦官专政的问题无法解决。
然而,它对明朝带来的危机最终并不是无法解决的。
1644年,明朝被满清入侵,明穆宗自杀,明朝灭亡。
宦官们失去了自己统治的对象,他们在新的政权中无力回天,最终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消失。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明世宗朱厚熜11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年号嘉靖, 庙号世宗, 嘉靖四⼗五年(1566年)⼗⼆⽉⼗四⽇,朱厚熜卒于乾清宫,年60岁。
在位四⼗五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明神宗,庙号世宗。
葬北京昌平永陵。
明世宗朱厚骢,明代第11位皇帝。
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也不是孝宗的孙⼦。
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个孩⼦,因此,孝宗⼀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皇位继承⼈就要从最近⽀的皇族中选出。
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他唯⼀的⼉⼦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议礼之争” 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爆发了“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们就迎接的礼仪发⽣了争执,结果以朝⾂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母进京,⼜发⽣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并不⼗分信任,⽽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的⾝份来⼊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的亲⽣⽗亲为皇帝,这⼀点标榜尊崇先师孔⼦礼教的⼤⾂门是⽆法同意的,众⼤⾂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个叫张璁的⼈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个忙。
他写了⼀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的⽗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领(当时的反对⼤⾂们称为护礼派)。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由于嘉靖皇帝的⽀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双⽅的⽃争也⽇趋激烈,经过⼏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溅左顺门”事件。
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三⼈,翰林⼆⼗⼈,给事中⼆⼗⼀⼈,御使三⼗⼈等共⼆百余⼈的庞⼤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皇帝选妃秘闻一个体毛都不放过导语:中国自从有了皇帝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选妃进宫。
这些候选的女孩子尽管是全国女人的精华,但是,当她们只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才能拿中国自从有了皇帝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选妃进宫。
这些候选的女孩子尽管是全国女人的精华,但是,当她们只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才能拿到走上龙床的通行证。
而皇宫选妃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女孩子身体检查之仔细,之严格,无不令人震惊,人们用魔鬼式来形容皇帝选妃时的体检制度并不过分。
据有关史料在记载,皇宫选妃的工作人员在为候选的女孩子体检时,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细和严格。
不仅要挑选那些容貌娇好、身材秀长的女孩子,而且在她们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点瑕疵,即便皮肤上长了一颗小黑痣,都会被淘汰掉。
而古代皇宫对采选进宫的女孩子,首先在年龄上有明确的要求。
东汉时期的要求是13岁以上,20岁以下。
中国男人似乎都有一种处女情结,一般说来,13岁以后是女孩子正是人生的花季,这个年龄段的女孩符合男人的心态。
而中国皇帝更是难有例外。
然而,也有把采选女孩子的年龄下限定在11岁的,明世宗朱厚熜便下过这样的旨意。
在大明王朝,虽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十五岁以上”祖令限制,但是变态的朱厚熜并不以此为意。
据《明会要》记载,明穆宗朱载垕在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遴选300名13岁至16岁的女孩子进宫,而他的的前任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征选11岁至16岁的女孩子入宫,而且征选过多次。
显然,采选时对女孩子的年龄要求,仅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不是主要条件。
容貌和人品才是评判的两个主要尺度。
容貌指的是生理条件,而人品则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导语:在整个明朝这段历史中,一共有多位皇帝。
其中朱翊钧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翊钧除了明神宗这个称号以外,还有万历帝的称号,因为他统治国家时期
在整个明朝这段历史中,一共有多位皇帝。
其中朱翊钧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翊钧除了明神宗这个称号以外,还有万历帝的称号,因为他统治国家时期,一片好景,便有了万历中兴的年代称号。
朱翊钧像
因为从小在母亲的陪伴下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样便为他以后登上皇位用恰当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亲政以后,仍然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而且一直都在想各种好的策略要帮助国家更好的运行下去,总之明神宗朱翊钧在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十分好,他是一位亲切和蔼的皇上,也正因为这些积极的表现,将明神宗在位时期的这段时间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明神宗一共在皇位上坐了48年,他已经打破了明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的记录。
在朱翊钧统治时期,国家是一片好景,可是在统治后期便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的左膀右臂不再陪伴他一起处理各项事情了,明神宗一下适应不过来,加上国家问题比较多,于是他便开始对上朝以及处理事情上产生了厌倦感,于是国家的发展开始后退,产生了许多问题,最后明朝变得混乱不堪,社会风气败得一塌涂地。
在这之后,明神宗朱翊钧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也不再多问国家的发展情况了,不久便去世了。
明神宗朱翊钧的去世也就意味着明朝的这段辉煌历程结束了,其实在明神宗统治的后期辉煌场景就一去不再回来了。
明神宗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儿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而关于生活常识分享。
一、明朝那些皇帝们北京有个十三陵,嗯,其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那是“明”十三陵(汗)。
而且到北京两年了还没去过,嘛,最近准备有空骑兰总的自行车去转一手。
话说顾名思义,明十三陵里自然是埋了十三位皇帝。
终明一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一共有三个皇帝死后没有埋在十三陵。
开国的前两位皇帝朱元璋和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都不在。
朱元璋死的时候首都还在南京呢,所以朱元璋埋在南京。
悲摧的建文帝大家都知道,失踪了,所以也不在那。
还有一个皇帝,明景帝朱祁钰同学,死了也没在那,原因和他的叔祖建文帝也差不多,具体后面再说。
所以这俩哥们儿都没有庙号,很是杯具啊(后世南明曾为景帝加上过“代宗”的庙号,但那已经是清朝了)。
大凡天子,死了都有庙号,开国称祖,守成称宗。
明朝有两个祖,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还有两个帝,惠帝(建文帝)和景帝(年号景泰,在位8年,没错有个景泰蓝的景泰就是这货的年号)。
嗯,这两个都是杯具帝。
不得不说,明朝这十六个皇帝,个个都是传奇!1、明太祖朱元璋。
著名的乞丐皇帝,当过和尚要过饭,被逼无奈起义反抗,结果这一反抗就反成皇帝了(同求被逼无奈当皇帝)。
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1368年即为洪武元年。
即位之后,把他的儿子们都封王去守边疆,再把当年帮他卖命的那些开国功臣大量的杀害,似是“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实则是怕他死后,他的儿孙镇不住这些人,怕这些人造反,从他杀完所有开国武将只留耿炳文一个善守的人就知道了,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啊。
结果……他自己死了没几年,他儿子就搞了他孙子篡了帝位,杯具啊!除些之外,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同学来说还是蛮励精图治的。
他建立了锦衣卫、确立了八股取仕,事无巨细的搞了一整套国家的法规法律运作流程凡此种种一类的东西,想着让后代只要照他留下的这一套东西把国家稍微搞搞就可以没事了(想当然啊)。
另外,朱元璋同学为了皇帝集权,还废除了数千年的宰相制度(所以明朝没有宰相,虽然后来出现了个“内阁首辅”……)。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诡谲的王朝。
从太祖朱元璋立国的那天起,明朝注定就不会安生,因农民起义而生,也因农民起义而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下面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来细数一下明朝的诸位皇帝们。
一、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
在位5年,年号“建文”。
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在位23年。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四、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
明朝历代皇帝画像及简介目录概述 (3)明朝历代皇帝 (5)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 (5)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8)3、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10)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 (12)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 (14)6、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 (16)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 (17)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 (19)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 (21)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23)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24)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 (26)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28)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 (30)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 (32)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 (34)南明完全帝系表 (36)概述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帝系图注:明太祖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与安宗葬处不明,景泰陵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明十三陵。
明朝历代皇帝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洪武皇帝- 朱元璋朱元璋(1328~1398)中国明代开国皇帝。
明太祖。
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
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
17岁时,因父、母、兄皆死于瘟疫而孤,不得已入皇觉寺为僧。
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 ),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
次年朱元璋投奔起义军郭子兴部。
他以智勇过人,得为子兴心腹,并娶其养女马氏为妻。
后继郭子兴而成为义军首领,在家乡一带逐步扩充队伍,随后克滁州、援六合、下和州,势力渐增。
至正十五年,他依托小明王韩林儿。
不久,朱元璋率军断缆渡江,取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并于次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
明朝帝王纪年表以下是明朝帝王的纪年表,详细列出了明朝各位帝王的在位时间和重要事件:1.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1398年:朱元璋时期,进行了多次征讨和巩固统治,完成了明朝的基本建设。
2.明成祖朱棣(1398年-1424年)●1399年:朱棣继位,改元洪武。
●1402年-1424年:朱棣时期,进行了多次北伐和对抗蒙古的军事行动,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并将京师迁至北京。
3.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1425年)●1424年:朱高炽继位,改元宣德。
●1425年:朱高炽去世,年仅11岁。
4.明宣宗朱瞻基(1425年-1435年)●1425年:朱瞻基继位,改元正统。
●1435年:朱瞻基去世。
5.明英宗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35年:朱祁镇继位,改元宣德。
●1449年:朱祁镇被靖难之乱推翻,废为太上皇。
6.明代宗朱祁钰(1449年-1457年)●1449年: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
●1457年:朱祁钰去世。
7.明成宗朱棣(1457年-1464年)●1457年:朱棣复辟,改元成化。
●1464年:朱棣去世。
8.明英宗朱祁镇(1464年-1487年)●1464年:朱祁镇复辟,改元弘治。
●1487年:朱祁镇去世。
9.明宪宗朱见深(1487年-1505年)●1487年:朱见深继位,改元正德。
●1505年:朱见深去世。
10.明孝宗朱祐樘(1505年-1521年)●1505年:朱祐樘继位,改元嘉靖。
●1521年:朱祐樘去世。
11.明武宗朱厚照(1521年-1567年)●1521年:朱厚照继位,改元正德。
●1567年:朱厚照去世。
12.明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1567年:朱载垕继位,改元隆庆。
●1572年:朱载垕去世。
13.明神宗朱翊钧(1572年-1620年)●1572年: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
●1620年:朱翊钧去世。
14.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7年)●1620年:朱常洛继位,改元泰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明穆宗朱载垕简介 明穆宗朱载垕是怎么死的?
导语:
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
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
母缘故而不得父皇
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
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
故而不得父皇宠爱, 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
父爱。明穆宗朱载后是幸运的,若不是两个皇兄早死,这皇位如何也
轮不到他来坐。他的幸运不止表现在继承皇位上,在他统治期间,几
乎没有爆发什么重大的变故,他得以稳坐皇位六年。
这与他的性情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作皇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很少
张狂,从小就养成了贞静、仁义的性情。不过全面的来说,当时政治
清明若只是因为他的幸运,也是不对的。朱载后的用人不疑,让他的
臣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得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回
光反照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
观,为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起着重要过渡作用。
明穆宗朱载后在位期间,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
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才有了史上的隆庆新
政。 不过朱载后一生最大的缺点应该就是过于耽于美色,沉迷媚药,
也便因为美色而荒于政务。
明穆宗朱载后同明朝诸多皇帝同样纵情声色,传闻他整日里在后宫
里,就连死也是死于女色。为了侍侯好后宫的女色和自己的色欲,不
仅吃春药、每日美女陪伴。而且,就连宫里的茶杯、龙床的图案也都
是男欢女爱的内容。明穆宗盛年即位,正是生命旺盛的年龄。然而,
穆宗过于贪色便沉迷媚药,借助媚药助兴。穆宗本来体质极好,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