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影响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不仅影响了古代的中国社会,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有着重要的启示。
1.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
这种道德约束力不仅使中国古代的社会得以稳定,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地被推陈出新,但如果没有伦理观念的支持,这些机制很脆弱。
比如,腐败现象往往与那些缺乏道德伦理观念的人相关联。
儒家思想强调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整体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谐儒家思想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的天堂。
家庭和谐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强调家庭团圆、和谐美满。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家庭可能会通过移民、工作机会的变革而远离家人,但是,对于那些在家庭中成长并且希望继续维持这种传统价值的人来说,这种价值观念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经历了无数个家庭变革的中国正面临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在家庭转型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面临来自工作和社会当中对家庭价值观的挑战。
儒家思想的家庭和谐观念可以对这些人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3.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这个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在这个新时代,一个人的价值或许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灵魂和内心,更取决于他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拥有的人际网络。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可以教导人们如何寻找和加强他们的社会和人际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责任。
同时,这种观念也对于中国社会实现公平、平等、公正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鲁迅曾经说过:“极短的小书,却铭刻着孔子的思想;百年老历史,the ancients have left their homes 。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分,为后世中国人精神指南。
在当代社会,孔子儒家思想同样具有持久、现实的意义。
首先,儒家崇尚“礼仪之邦”,要求以容忍和理解克服困难。
孔子注重“仁、义、礼、智”,强调仁慈。
当今倡导“人文精神”的社会,要求国家不再以暴力和仇恨相对待,而是应当在宽容、信任和和平的基础上施行政策。
这就是孔子的精神所指向的方向。
其次,孔子提倡爱人如己、崇尚知识,要求提高自身认识。
当今社会非常看重教育,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和发展自身,提高知识和技能。
企业也渴望寻找资深专家和行业领袖,这正契合了孔子关于爱学习和发挥潜力的主张。
第三,孔子懂得用心聆听和理解,贯彻“言而有信”的品格。
在当今社会,沟通往往更具有挑战性,必须建立信任,通过信任增进沟通的效率,而这正是孔子的君子品质所指向的。
孔子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贯穿时空的意义,他的思想贵在一生修身、一切以人为本,着重礼义廉耻,强调以仁解决争端,尊重自然,维护公平正义等核心思想。
此外,他的思想也在当今社会找到了实际应用,在道德规范、文学精神方面,孔子思想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而言之,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实现文明进步和提高人的道义要求方面,其意义更加突出。
总结:1、儒家崇尚“礼仪之邦”,要求以容忍、理解克服困难;2、要求提高自身的认识,崇尚知识;3、懂得用心聆听和理解,遵循“言而有信”的品性;4、一生修身、一切以人为本,着重礼义廉耻;5、强调以仁解决争端,尊重自然,维护公平正义;6、在道德规范、文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帮助实现文明进步,提高人的道义要求。
对儒家经典现代意义的理解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等,它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儒家经典的现代意义。
1. 价值观传承,儒家经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价值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2. 教育意义,儒家经典对于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提倡“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现代教育中,儒家经典的思想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社会治理,儒家经典对于社会治理也有积极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政治伦理和君臣关系,提倡仁政和德治。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经典的思想可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借鉴,促进良好的政治道德和有效的社会治理。
4. 人际关系,儒家经典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家庭、友情、师生关系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儒家经典的思想可以为人们提供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
5. 文化传承,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对于价值观传承、教育、社会治理、人际关系和文化传承都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和理解儒家经典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孔子为代表,包含了伦理道德、家庭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精神内涵,这些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下面将从教育、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等方面探讨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心传心、以德养德”,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重视个体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国的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同时,儒家的教育思想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指导思想。
其次,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强调家庭的地位和家族的传承,提倡儒家伦理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这种家庭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社会,忙碌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更加渴望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儒家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注重家庭和睦,为当今家庭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最后,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社会和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儒家文化注重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通过严格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得社会和谐、秩序良好。
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儒家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通过崇尚仁义和睦、和合等儒家文化特色,有效地满足了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儒家文化在教育、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但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仍然在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儒家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儒家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下个人修养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一些浅谈。
首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培养个体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忽视了道德和良心的约束。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将个人利益放在社会公共利益之上,通过道德的约束和自我自律来实现个人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道德问题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只有通过儒家文化的引导,才能够培养起个人对于道德的敏感和责任感,使得个体能够在道德的准则下去行动,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
其次,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塑造个人性格和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儒家强调的仁爱、忠诚、孝顺、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是培养个人优秀品格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容易迷失自我,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视了个人性格的培养。
通过儒家文化的熏陶,个人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提高自己的修养。
再次,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个人修养起着积极的影响。
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和谐的思想,要求个人以诚信和宽容去对待他人,以谦和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在当今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人们常常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和隔阂。
而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和谐的思想,能够帮助个人培养善于沟通和谦和待人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个人修养。
最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声音愈发高涨。
而儒家文化强调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能够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更高尚的目标为动力,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和谐。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有何作用?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它包括了许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如仁、义、礼、智、信、勇等。
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在其他许多国家的思想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有哪些作用呢?一、引领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往往忽视了人情世故和人类情感。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道、仁爱、公正和忠诚等重要的道德价值观。
它提出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准则,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儒家思想认为,文化品质高尚、道德修养良好的人才是能够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的德行,提倡诚信、敬业和勤奋等品德。
这些品德被视为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个人和社交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儒家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体现出了整个中国文化的特点,注重思辨、推理,艺术上讲究直截了当、简朴而富有激情。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思维习惯、管理技能和战略规划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它也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四、推动国际和谐发展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所运用。
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尤为深远,推动了东亚文化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在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背景下,儒家思想可以更好地推动国际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普遍进步。
以上就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无论是在道德、品德、思考方式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承,正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现代社会发展迅猛,价值观念不断变化,但儒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和道德沦丧。
而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和谐”,提倡人们关心他人、承担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儒家思想来弘扬社会公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让他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关键,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儒家思想还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迅速,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族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薄弱,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也逐渐淡化。
而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培养人的道德和品德的重要场所。
通过儒家思想,我们可以重视家庭教育,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第四,儒家思想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忽视了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而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人们从自身做起,注重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
通过儒家思想,我们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破坏,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试论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以孔子为代表,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当代社会,儒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强调人们要以仁慈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这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义”,强调人们要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坚持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再次,儒家思想强调“礼”,强调人们要尊重传统文化,尊重传统礼仪,尊重传统习俗,尊重传统道德。
这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智”,强调人们要求知务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拓展自身视野。
这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法治精神、文化素养和学习习惯,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儒家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价值观强调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通过弘扬儒家思想,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
儒家价值观强调人伦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容易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淖中。
而儒家价值观强调孝道、尊老、尊师、友爱等传统道德观念,提醒人们要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护,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儒家价值观强调道德修养,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沦丧、人性败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而儒家价值观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提倡诚实守信、谦逊有礼、忍耐宽容等美德。
这些道德准则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更能够构建一个公正、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儒家价值观强调社会秩序,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盛行,人们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整体的利益。
而儒家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范,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儒家价值观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儒家价值观中,教育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社会才能够走向更好的方向。
儒家价值观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价值观强调人伦关系、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教育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通过弘扬儒家思想,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和谐、文明、有道德的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儒家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儒家的哪些思想对现代有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又被人们称为儒教或儒学,是由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
儒学最初只是指的司仪,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一种思想体系,并且将尊卑等级的“仁”作为该体系的核心。
儒家学派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他们看待、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归纳起来,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在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之前,对人的现实价值持完全肯定态度的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
在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中,人生存在现实世界的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儒学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是中心。
中国古代的“天命论”,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上天安排的结果,体现了上天意志。
这种说法虽然与宗教的“上帝创世论”相似,但是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儒家思想中的“天”主要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就是现在所讲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虽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不是主要的。
而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古代“天命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不是要求人们为“天”献身和殉道,或者去追求“天国世界”,而是借助“天”来证明在现实世界行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观规律)办事,以达到天为人服务的目的。
第二、主张顺应和合理满足人的欲望不同的文化流派中,对人类本性的看法和处理方法都不一样,甚至差别巨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人类的本性给予了肯定和承认,提出应该对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满足,而不是采取诅咒式的态度。
如对人类“性”的理解,儒家认为“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们的这种本能的欲望应该得到合理的满足。
第三、“仁者爱人”,充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基本权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的基本会归纳起来就是人们要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12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3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4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5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6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儒学取7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8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9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10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11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12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13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14思。
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
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15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
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16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17儒家提倡“中庸”。
“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18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19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
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
所谓“过犹20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21取。
“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22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23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24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25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
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26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
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27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28惩罚和报复。
29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30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31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
无疑,儒32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33立与发展。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34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35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
就类主体和类主体36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
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37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38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39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40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41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42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43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44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45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46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47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48境、超越忧患的心态。
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49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50的特殊心态。
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
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51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而主要52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53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
所谓54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
自我关怀表55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56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57家可保也。
”58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59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60益的启示。
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61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62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63四、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64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
儒家充分意识到65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
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
66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其次,道德67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
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68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
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69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70德的人相处。
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
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71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72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
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73标志。
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74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75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76并不矛盾。
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77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78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79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80却万万不能舍弃。
81((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82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83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
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84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85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86来。
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87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88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891、价值的整合。
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和欲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90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熏陶,就难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成大体一致91的观念,儒家文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绵延几千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92各阶层的人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93王”思想。
942、规范的整合。
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95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96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97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98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99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1003、结构的整合。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101系的部分组成。
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102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103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
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104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105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
所以说,儒106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07二、儒家文化在东亚现代社会中的作用108儒家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衰微而重新让人们认识它的价值,是由于109近些年来西方经济的萎靡不振和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
人们发现,东亚经济110的起飞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111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核心文化的作用。
112三、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113儒家文化在东亚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衰落——再生的过程。
这种114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前者的超越。
115同时,也更加体现了人类对文明体系的整体性、全面性的追求。
儒家文化在东116亚古代社会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相统一,因而,它具有统摄整个社会的意义。
117随着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取代,儒家文化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从118而也失去了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是,儒学的道德体系对社会秩序的协调119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仍然存在。
因而,人类在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120了物质文明的局限和儒家文化的价值。
因此,对现代化模式的重新解释和对儒121家文化的重新定位,是很有必要的。
))122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123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124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125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
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126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