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豆粕行情回顾及2012年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96.27 KB
- 文档页数:3
猪业资讯INFORMATION14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1年 第2期行情动态1 2011年元月及2月上旬全国养猪市场运行特点1.1 仔猪:2011年元旦后全国仔猪价格持续走高2011年元月至2月上旬,全国仔猪价格持续走高。
春节后第1周(2月7—13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上涨至21.16元/kg,较春节前1周(1月24—30日)上涨4.44%。
春节期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上涨突破14元/kg,农户对仔猪的补栏积极性明显提高。
而2010年1月全国仔猪价格波动下滑,主要是由于当时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各地口蹄疫疫情严重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养殖户持观望态度,补栏积极性不高。
从图1可以看出,2011年春节后第1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较2010年同期上涨幅度明显,同比上涨13.46%。
1.2 生猪:从2011年元月第1周开始至春节后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呈逐周回升态势2011年元月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止跌回升,结束了连续6周持续走低的态势,为新的一年带来了好兆头。
并且,从2011年元旦到春节结束后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呈逐周上涨态势。
与2010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走势呈现规则的“喇叭状”(见图2)。
我们知道,2010年1月全国生猪价格逐周回落,据记者以前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春节后第1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仅为10.76元/kg,而2011年春节后第1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上涨至14.65元/kg,同比上涨36.15%。
元旦至春节期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加大了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猪肉和生猪价格;2)2011年元月,南方多地出现冰冻雨雪天气,因流通受阻,运2011年元月及2月上旬全国养猪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孙德林1,2,3,赵海燕2,贾海燕2,李 倩3,曹莉莉3,张 川2,高志勇2(1.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北京 100102;2.中国种猪信息网,北京 100102;3.《猪业科学》编辑部,北京 100102)图3 2011、2010年元月至2月上旬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走势图图1 2011、2010年元月至2月上旬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走势图图2 2011、2010年元月至2月上旬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走势图输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局部地区猪价上涨;3)由于2010年多数地区猪口蹄疫疫情肆虐,致使目前存栏育肥猪及可出栏的肥猪数量均较大程度下降;4)“春节”前夕政府相关部门投放收储猪肉数量有限,对生猪价格影响不大。
豆粕行情分析及展望豆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行业。
其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豆产量、需求情况、政策调控等。
本文将对豆粕行情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走势。
首先,我将对当前豆粕市场进行分析。
当前国内豆粕价格相对稳定,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豆粕产量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是由于需求相对平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豆粕产量持续增长,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能进行出口。
而国内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在稳步增长,对豆粕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其次,我将探讨豆粕未来的走势。
从供应方面来看,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大豆和豆粕的产量都将持续增长。
大豆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农业技术的改善和种植面积的扩大。
而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豆粕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因此,未来国内豆粕的供应相对充足。
从需求方面来看,豆粕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除了畜禽养殖业之外,豆粕还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产饲料等领域。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豆粕作为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其需求也将继续增加。
另外,政策因素也对豆粕行情产生一定影响。
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豆粕的价格,以保证畜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例如,通过调整出口关税、增加进口量等方式来调控市场供需关系。
因此,投资者需要时刻关注政策调控的变化,以及市场供需的动态。
综上所述,豆粕行情在未来将延续平稳发展的趋势。
供给充足和需求增长的双重因素将支撑豆粕价格的稳定。
同时,政策调控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投资策略,合理配置投资组合。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豆粕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变化、气候灾害、疫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价格波动。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豆粕投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同时需要加强对市场信息的跟踪和分析,以及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总结起来,豆粕作为饲料原料的重要品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前国内豆粕市场稳定,未来有望延续平稳发展的趋势。
2010年大豆市场回顾及2011年行情展望王恩慧【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42-45)【作者】王恩慧【作者单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目前中国大豆产业面临尴尬局面,国产大豆供应相对稳定,而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日益加重。
2010年,国际大豆市场一度受制于全球大豆强烈丰产预期导致的供过于求的利空基本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非常强劲的中国需求及对南美产区干旱炒作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全球大豆市场摆脱弱势震荡后稳步上扬,对国内大豆市场形成支撑。
同时,国内大豆市场继续受到政策面的影响,年初有临储大豆托市收购政策提供支撑,后在通胀压力下,抛储、稳定物价等政策又对大豆价格的上行起到抑制作用。
总的来看,2010年中国大豆市场在供求、政策及国际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中上涨走势;价格在2009年价格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年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月均价维持在3560~4000元/吨区间理性波动,大多数时间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幅度在200~420元/吨不等。
2010 年市场回顾一、供需状况1.国产大豆产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0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80万公顷,较2009年减少39万公顷,减幅4.24%。
但由于大豆作物生长期内长势良好,单产普遍提高,2010年国内大豆产量1520万吨,同比增加22万吨,增幅1.47%。
但业内预计2010年大豆产量可能不会超过1500万吨。
其中,黑龙江地区大豆产量将超过900万吨,个人认为超过800万吨的预计更准确。
同时,2010年国产大豆整体品质较好,其中东北地区一等与二等大豆占全部大豆的70%以上。
2.大豆进口情况及分析。
由于需求增加、进口大豆价格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2010年国内大豆进口量较2009年大幅提高,见图1。
海关数据显示,1~12月国内共进口大豆5480万吨,较2009年增加1225万吨,同比增长28.8%,连续第6年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作者: 孟丽
作者机构: 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100125
出版物刊名: 农业展望
页码: 18-2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大豆 国内 国际 供求 价格
摘要:2011年前4个月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以小幅波动为主,1~2月小幅上涨,3~4月小幅下降。
后期国际大豆价格走势主要受全球大豆供求状况、其他农产品价格、原油价格及美元指数等影响,后期中国大豆价格主要受国内大豆生产、国际大豆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
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预计后期国内外大豆价榕走势将以高位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