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二节重力教学设计(二)【设计思想】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者情况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
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
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第二节重力教学设计(三)课题:重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设计一、导入的,体现点?②物体下落的原究重力方向流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实验深化→知识应用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续深化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流程:提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实验探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
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g=9.8N/kg)重力的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而人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地球吸引与大气屏障,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情况,要求学生翻阅近期报和吸引力,究。
此环节板书设计重力2019中考第一次模拟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关于材料、能源及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导材料主要运用于制作电饭锅等电热器上B 、自然界中的风能属于一次能源C 、手机利用声波来传递信息D 、至少需要八颗地球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信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 、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C 、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不可以消除噪声D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Hz3、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 、洗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了B 、冰箱里的水蒸气结成霜C 、在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可降低其体温D 、寒冬,池塘的水面结冰了4、如上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 1、后半段路程s 2和全程s 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通过s 1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s 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s 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 的平均速度D .小车通过s 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 的平均速度 5、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