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对护理人员心理品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7.38 KB
- 文档页数:3
病人的心理护理第一节概述1.心理护理的定义:A、护理的最新定义1980 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
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强调“人的行为反应” ,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从这一定义反映出护理的四个基本特征:了解现象:护士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应了解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应用理论:护士运用护理理论对现象做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并用它来解决这些问题。
采取行动:护士通过护理活动帮助个人、家庭及社会团体保持生命、减少痛苦和促进健康。
评价效果:护士通过护理活动,进行与人的健康反应有关的效果评价。
最新护理定义的社会属性表现在,护理是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B、心理护理的定义:是护理工作者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给病人以关怀、支持和帮助,满足病人的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所带来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病人的心理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2 •对定义的理解:首先强调个体化的护理:包括病人和病人家属;护理的内容:现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心理护理的过程是复杂的,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3 •心理护理的最终目的: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
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进病人的心理成熟和发展。
包括:自我实现、自我接受、自我完善。
具体是1)树立信心: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心理学总结2010级护本2班张燕1、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2、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4)研究心里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5)研究和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3、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
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2)情绪状态:A、心境(mood):是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平时讲的心情。
B、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绝望,极度悲愤和异常恐惧等。
C、应激(stress)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慌乱之中;一种是头脑清楚,急中生智、动作准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困境。
对付应激状态是可以训练。
6、情绪和情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7、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意志的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有自觉目的的运动9、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救治急症病人的护士的素质要求
1、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节奏快、突击性强。
当发生交通事故及各种急腹症患者时,短时间内需要立即治疗与护理。
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具备健全的体魄、开朗的性格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就不能有效地、及时地抢救病人。
2、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仅要有博而专的外科知识及熟练的技能,面对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情,要学会有效地护患沟通。
在紧急的护理工作坏境中,你的一言一语能做到换位思考,具备同理心,与患者家属达到共情的状态,每一项护理操作能让患者及其家属放心,满意,患者家属相信医务人员。
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患者,给患者及家属微笑服务,良言一句三冬暖,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高度的责任心
临床工作繁杂,始终牢记职责:救治病人,维护生命,促进健康。
不管领导在与否,要保持慎独的良好品质。
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一定要按质按量地完成本班的工作。
尤其是新护士,一定要做好查对制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爱岗敬业,视病人为亲人,发扬社会主义新时期工匠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拥有精湛的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
护士是医生的哨兵,护士站在临床工作的最前线,病人一旦发生病情变化,
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告诉医生,为病人赢取最佳的救治时间,不耽误病情。
对于外科常见的病种知识应熟悉掌握,熟悉了解疾病的并发症,及各种术后患者各引流管的引流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及术后出血量。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
护理工作中没有平凡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它都关系着患者生命的安危。
护理社会心理评估怎么写社会心理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社会心理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下产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文化程度等各方面改变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内涵还包括其他一些诸如情绪、认知、人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干预在改善护理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干预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心理测评、社会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心理干预方法。
在众多心理干预方法中,较为常用到的有认知行为疗法和行为调节法两种。
认知行为疗法又称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各种认知行为(认知功能)调节和重建方式干预,使其与自身或他人接触而改变认知或行为方式;行为调节是一种非药物控制或心理治疗方法。
一、评估对象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护理部临床护理人员及部分护理人员。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本院住院病员及精神科患者,共35例。
病员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
经初筛,筛查出32例(95% CI)患上焦虑症(CI:75%)。
其余均为轻度焦虑症(CI:70%)和中度焦虑症(CI:80%)。
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提供的评估工具对所调查疾病进行问卷调查。
在评估结果显示焦虑等各类抑郁自评量表有较好的诊断和量表评定标准。
二、评估方式①团体干预法: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内容。
适用于健康教育机构。
②谈话法:包括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原因、病情、自我保护、康复计划以及家庭治疗计划、康复治疗等内容。
适用于精神疾病人群(如抑郁症患者)。
③谈话法:包括沟通技巧、人际沟通、语言技巧等内容。
④谈话记录法:包括问卷调查、日常谈话、个案管理、案例分析和访谈活动等内容。
⑤团体心理辅导:旨在帮助有潜在心理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老年人及儿童等成人,采取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使其理解治疗与护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活动中来,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实习护士心理教育心得(精选7篇)实习护士心理教育心得(精选7篇)情感支持。
在实习期间,我尽力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减轻紧张情绪、构建积极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
同时,也通过他医护人员的合作。
为你带来实习护士心理教育心得范文。
不如一起接着看看吧。
实习护士心理教育心得(篇1)护士要想获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就必须真诚地对待病人,使护患关系密切。
他们愿意和我们交谈,知道病人的想法和担心,我们从哪些方面沟通。
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会话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和个体差异,可以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解决患者的心理矛盾,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更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首先,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区分沟通对象:在与患者的对话中,我有不同年龄、不同消费水平的患者期望我们扮演一个可以接受的角色,进行适当的对话的经历。
根据这一特点,作者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背景,探索了不同的谈话方式。
比如与文化水平较高、对医学知识理解较好的患者交谈时,医学术语可以用得恰当、简洁;与医学知识较少的一般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交谈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细致入微;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要把他们当长辈,尊重他们,不要急躁;与同龄患者交谈时,要注意平等相处,视其为兄弟姐妹。
我感觉这些方法看起来很正常,也不复杂,但是在护理工作中非常有效。
酌情选择沟通方式:根据不同的机会、场合、沟通目的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
比如在收集患者的病历和病史,了解患者的情绪,需要长谈时,尽量避开患者的治疗、检查、进食或就诊时间。
在向患者提问时,一般都是开放式的,比如“你知道自己的诊断结果后是怎么想的”、“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如何”等等。
这种询问容易诱发患者的思维,使患者能够广泛自由地回答,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正确运用非语言交际面部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士的眼睛在与病人交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内心的秘密、秘密,以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总是在多变的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谈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标签:心理护理;重要性国际护士协会认为,护士的工作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的核心是人的健康,对病人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促进病人尽可能地恢复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的平衡功能,以达到全面身心护理的目的。
要做好全面的身心护理,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以科学而系统的心理护理措施满足病人的需要,做好病人的整体护理。
1心理护理的概念及重要性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问题或缓解心理压力,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身心全面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局限在“人体各器官系统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即为健康”。
由此普遍存在着护士不过是“打针、发药、铺床、倒屎倒尿、照医嘱办事”的偏见。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使一些护理人员忽视了心理护理。
事实上,医疗效果与病人的精神因素密切相连。
祖国医学认为“因郁可致病,因病而致郁”,肯定了情绪波动太大可成为致病因素,患病后又能导致情绪改变。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遗传素质、理化及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心理活动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心理因素有关。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是个值得注重的问题。
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多,若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护理学知识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护理质量。
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细微地观察病人的变化,包括其每一姿势、表情、语言等,从而正确地了解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以完成防病治病的任务。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护理工作不单单是疾病的护理,而应该是“病人”的护理,要把病人看成是一个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社会化的人。
护士教育的奠基者南丁格尔早就指出“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