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格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16
论管理方格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姓名张安培学号2013041086年级2013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系别管理系学院管理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6月论管理方格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张安培摘要:管理方格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
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关键词:管理方格生产关心领导一、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和简·莫顿在1964 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
管理方格图的提出改变以往各种理论中“非此即彼”式(要么以生产为中心,要么以人为中心)的绝对化观点,指出在对生产关心和对人关心的两种领导方式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互相结合。
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
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 X 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 Y 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
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第 1 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 9 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
全图总共 8l 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理论五种领导方式
1、折叠贫乏式领导
折叠贫乏领导者对业绩和对人关心都少,他们已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
2、折叠俱乐部式领导
折叠俱乐部式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他们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但对协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并不热心。
3、折叠小市民式领导
折叠小市民式领导者既不偏重于关心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风格中庸,不设置过高的目标,能够得到一定的士气和适当的产量。
4、折叠专制式领导
折叠专制式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多,对人关心少,作风专制,他们眼中没有鲜活的个人,只有需要完成生产任务的员工,他们管理方格理论理论图唯一关注的只有业绩指标。
5、折叠理想式领导
折叠理想式领导者对生产和对人都很关心,对工作和对人都很投入,在管理过程中把企业的生产需要同个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带来生产力和利润的提高,又能使员工得到事业的成就与满足。
请用管理方格图理论分析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
管理方格图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它能够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采用多种领导风格,并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实施有效的领导措施。
本文将针对管理方格图理论指导下,针对某个院长进行领导风格特点的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这位院长的领导风格具有开放式、参与式和激励式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凝聚力,能够运用其灵活多变的管理技巧,从而提升组织效率。
关键词:管理方格图理论;院长;领导风格特点Introduction随着当今世界的迅猛发展,管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领域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管理领域,院长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者。
他们在管理学校运转时,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风格,能够激励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从而推动组织发展,提升组织效率。
为了更好地了解院长领导风格的特点,本文将以管理方格图理论为指导,对某个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尝试解答“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是什么?”的问题。
Theory Framework管理方格图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墨尔(Richard L.Morrow)于1961年提出,是由管理者的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管理理论。
根据理论,领导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并且不断尝试他们自己的领导风格,以满足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并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实施有效的领导措施。
在理论中,根据管理者的不同领导理念和行为方式,将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划分为四种,即被动型(Passive)、开放式(Open)、参与式(Participative)和激励式(Initiating)。
Research Methods本文通过基于管理方格图理论的量化分析法,对某位院长的领导风格特点进行研究。
该量化分析法包括了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以获取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为本文的分析提供足够的可靠数据。
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
11.2领导素质理论(解释、特点、概念)1、早期研究:领导特性理论(素质论或特质论、伟人论)①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放在领导者自身的特殊品质上,认为领导者的个人特殊品质(如,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与正直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等)是决定领导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是“天生的”。
②总之,其理论主张就是:只有具备某些特质(先天与后天)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③显然,领导特质理论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受到许多人的批评。
而且,在实践中很难得到证实。
但它对研究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早期的领导者理论是是以探讨领导者素质为离不开,称为素质论或特质论、伟人论。
(2)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有对领导者特质的研究产生兴趣。
(3)现代领导者素质论研究中更多的人认为,领导是一种动态过程,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与被领导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上,而不是放在个人的特性上。
如技术技能,人文技能,观念技能。
观点: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内在的品质,具备了某些品质就能成为好的领导者,而且这些品质是先天就有的,只有先天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后天的培养才是有效的。
3、特质种类体型、外貌、心理(自信、果敢、智慧、能干、领导意愿)、知识、品行(教养——“贵族精神”)△外貌晕轮效应(“法官实验”)、“美丽贴水”与“丑陋罚款”△人际交往中的“能力吸引”11.3领导行为理论1、领导行为理论------领导主要取决于领导行为方式、作风-----领导才能与追随领导者的意愿都是以领导方式为基础,在素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天才论”是错误的,而且领导的有效性也并非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品质,而是领导行为。
2、领导作风理论这是美国艾奥瓦大学的勒温及其同事们进行的研究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仲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
简述领导管理方格论的内容领导管理方格论是一种领导理论,由华盛顿大学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西奥多罗斯福斯(Theodore Roosevelt)于1939年提出,它强调领导者必须在量力而行和完成事情上趋向平衡,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的。
一个极端的领导者可能不屑一顾他人的想法,但他也可能太关心细节而不能达成目的。
因此,他们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从而产生一种“方格”的领导理论。
领导管理方格论包括“量力而行”和“完成事情”两方面。
量力而行是一种按照适当的程度来处理问题的领导方式。
它强调领导者要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把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作为自己思考的一部分,考虑他们共同达成某种成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完成事情意味着领导者必须拥有正确的组织技能,以保证事情能够在有效地完成。
这便需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决断力,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实施步骤和衡量成果的标准,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和目的。
领导管理方格论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要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和沟通,以实现团队合作和管理目标。
它强调领导者应该奖励团队成员的表现,而不是惩罚,并重视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愿望,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正如罗斯福斯所说,领导者必须“以温柔的手拉出你身边的人,而不是把他们从墙上拉下来”。
为此,领导者应该传达正确的信息,尊重他人的意见,建立双向的沟通,使团队成员能够参与到领导决策的过程中。
另外,领导管理方格论还强调,领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未来性,以确保坚定而有效的执行。
这意味着,领导者应该具备做出有效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以便将团队带入正确的方向,以实现最理想的结果。
此外,领导者还应具备情商,以解决有关矛盾的问题,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倾听所有的声音,以便达成共识,最终达成结果。
总之,领导管理方格论是一种有效的领导理论,它强调领导者必须在量力而行和完成事情之间寻求平衡,而且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尊重他人的意见,具备未来性,以及拥有情商,以达成目标。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用于建立更有效的领导团队。
管理方格理论中代表性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格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它把领导方式单独分为四个方面:理性领导,支持型领导,调节综合型领导和综合型领导,让领导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首先,理性领导是指建立在公理导向上的领导方式,它以事实说话,以逻辑维护自己的底线,按照正确的规则和准则加以衡量,执行迅速、遵守程序,这一类型的领导能使员工充分得到公正和客观的评价,进而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管理。
其次,支持型领导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表达,在支持方面激励员工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能力,把成熟的员工放到足够的空间里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发展,这种以指导为主的领导方式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下。
第三,调节综合型领导是指领导者以指导和部署为主,重要任务由领导者牵头负责,督促员工完成任务,领导者必须对分派给员工的任务保持监督,要按时协调和调节,确保任务正常进行,在重大问题上给出明确方向。
最后,综合型领导是一种更加多元化的领导方式,它注重任务的快速完成,以全局观点进行评估和管理。
这一类型的领导者除了具备理性和支持型领导的特征外,更强调对细节的完善和把握,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情感和行动的协调作用。
管理方格理论中四种代表性的领导方式各有不同的特征,但它们都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制定的。
理性领导以指令的形式行使领导权力,能够使任务的完成更加有序。
支持型领导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对工作的自我激励。
调节综合型领导通过部署和监督,能够有效的把握每一项任务,确保任务正常进行。
而综合型领导则在每一次任务中注重快速有效的完成,并能及时做出评估和决策。
管理方格理论中代表性的领导方式,分别有理性领导,支持型领导,调节综合型领导和综合型领导,都可以有效地提升组织效率,促进团队发展。
能运用管理方格理论及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进行实际案
例分析。
费德勒权变管理理论所谓权变,是指活动主体根据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发生的变化,更新已有的思维模式,提出针对性措施、策略,以适应该环境变化的需要,做到随机应变的行为方式。
西方权变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斯密特领导行为连续模式,菲德勒的权变模式,弗隆和耶顿、克里斯·阿吉里斯不成熟一成熟理论以及科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等。
在这些理论中,以菲德勒的权变模式最为经典。
菲德勒在其提出的权变领导理论中认为,能够对领导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环境条件,当领导者所处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则领导者的领导原则和方法等变量因素也随之变化。
也就是说,领导方式的有效与否、领导能力的强弱囿于既定的环境。
而对领导者来说,环境中的变量主要包括被领导者、环境以及领导者自身的素质,若用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F代表被领导者,E代表环境的话,那么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可描述为S=f(L,F,E)的等式,,调了领导者在管理中不可能固守某一种一成不变的领导方式,而应该适时提升领导能力,以便达到领导活动预期的目标。
管理方格图,让你认清在和什么风格的领导打交道(上)*全文字数1938,阅读时间6分钟前言:“经管研习社”头条号前几期讲完了管理四大职能的第二大职能——组织职能,今天我们进入第三个职能——领导职能,今天我们将引入“管理方格图”理论,向各位介绍基本的内容,下一期我们将引入风格测试,让大家进行实测,重新定位自己。
希望各位关注本头条号,我们将围绕管理持续推出小知识,帮各位在职场做知识储备。
正文国外的管理理论在国内通常会水土不服,这似乎成了一种公知,于是很多人都觉得在企业身经百战的管理者远远胜过在课堂在咨询界的理论派,更有很多管理者觉得自己的那一套经验是真知灼见,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于是理论派和实战派像是水火不容的两种力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进行拉锯战。
其实你很难说这两种孰优孰劣,特别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入了人情这种因素,导致管理很难标准化,范式化。
过去,中小企业靠着时代的红利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不用在管理上花费多少心力,靠着粗放的方式就能获利不菲,现今,市场状况堪忧,这要求管理者要开始注重对内的管理,管理方式和风格要有所变化。
但是,这一群体对管理方式和风格的认知很浅,更何谈转变呢?今天本头条号将针对管理方式,做专题介绍,希望给在管理岗的人增加知识,提供思考的空间,给执行岗的人增长见闻,站在执行层看看自己到底跟了什么领导。
1.初识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 布莱克和简·莫顿在1964 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是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包含了员工对自尊的维护、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服从来授予职责、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横轴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业绩的关心程度(包括政策决议的质量、程序与过程、研究工作的创造性、职能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产量),其中,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
新管理方格读后感
《新管理方格》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学著作,它不是一本学究式的理论著作,而是一本提供给经理人员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训练的应用型著作。
这本书通过大量俚语俗词,简明易懂,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内容。
在书中,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将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分为五种类型,即贫乏型、任务型、乡村俱乐部型、中庸型和团队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团队型管理,即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使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
团队型管理是当前组织管理的主流模式,它强调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而不是单打独斗。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制定目标、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建立团队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界,也适用于其他组织领域,如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
总的来说,《新管理方格》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学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