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36.72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11-06-13T15:58:32.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金英花[导读] 在新一代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临床带教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金英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 133000)【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273-02 在新一代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临床带教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之需,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
本文试就目前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1 存在的问题1.1 带教老师方面1.1.1 学历层次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来院实习的护生由以往的中专生转为大多数是大专生甚至是本科生,医院护士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有所加快,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能力也参差不齐,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现象,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到护生实习的积极性。
并且随着学科的不断更新,高档仪器设备的大量引进,许多专科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开展也要求带教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护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
1.1.2 教学方式欠妥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传统被动教学的带教模式。
带教老师只是按照传统的“灌注式教授法”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使护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操作的能力而忽略了理论,使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教师在带教中过于刻板,不知变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更好的发挥。
1.1.3 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且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更换的加快,以及新技术的开展,患者对护理要求的逐步提高,都使工作量不断加大,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都不够。
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了更好地完成临床教学任务,优化实习质量,对在我院2006~2007年实习的护理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06年来我院的55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年龄18~22岁:文化程度:中专17例,大专35例,本科3例。
1.2方法:从护理带教老师个性、教学技巧、知识与技能、与学生的关系4方面设计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行为评价表,评价内容见表1。
在实习6周的病区,每位护生每人发1份评价表,并向他们说明评价的目的、填写方法,由被调查者不署名填写,确保评价表填写内容真实、客观。
评价表填好后,由护生组长直接交护理部。
2结果整个实习周期先后发出评价表220份,回收有效评价表215份,回收率97.7%。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辅以访谈法,分析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如下:2.1对实习生不尊重:护生获得知识、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护生实习时的第一需要,护生追求的是被关心、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在实习期间希望能多学知识和技能,注重带教老师的爱护和关心、尊重和理解,但临床带教中。
实习生常被作为廉价劳动力被指派做一些与实习计划不相符的事。
而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带教行为会伤害护生的自尊,影响教师在护生心中的威信。
2.2重临床轻教学:大多数临床科室护理教师不能脱离临床工作,并且还兼有很多其他工作,主要精力还放在临床工作中,淡化了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繁琐与复杂,无形中也加重了临床教师的心理负担。
因此。
有些临床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把带教工作看成一种包袱,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
2.3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的培训:临床护理教师虽然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基本技能,但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面的知识及实践,因而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不能将教学与示教行为有效结合: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