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生产工艺
- 格式:xls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4
30 万吨钾肥氯化钾正浮选加工车间生产工艺规程30 万吨钾肥氯化钾正浮选——冷分解传统工艺具有技术可靠,在原有的基础上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产品质量可达95以上,即保证了传统工艺产品的物理性能,也克服了原有加工过程中分解、浮选、过滤与干燥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回收率,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一.产品说明1.1 产品名称:氯化钾分子式:KCL 分子量:74.561.2 产品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氯化钾为白色晶体或粉未状固体,比重:1.984、堆比重:0.98-1.10 熔点:778℃、沸点:1500℃、粒度为-200 目>80,易深于水,微溶于乙醇,稍溶于甘油,不溶于浓盐酸、乙醚和丙酮,有吸湿性,易结块。
味咸、无毒,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0℃时每100 克水中能溶解27.6 克氯化钾,100℃时每100 克水中能溶解56.5 克氯化钾,当量40直径为0.074mm,K 同位素具有放射性。
1.3 产品的用途: 工业氯化钾是制造其它钾盐的基本原料如:碳酸钾、氢氧化钠、氯酸钾和硝酸钾等;在国防中用作消烟剂;医药工业方面用作利尿剂及防止缺钾症药物等;冶金工业上用于电解氯化镁、金属镁;化学分析上用作分析试剂;硝酸盐溶液标准的标定缓冲剂;还用于热处理、照相、合成纤维、电镀、食品工业中营养增补剂等;农业生产中用作肥料,也可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以及生产复合肥,能够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但对马铃薯、烟草、甘薯等忌氯作物有副作用。
1.4 氯化钾产品执行国家质量标准:(GB6549——1996)指标项目Ⅰ类优等ⅡⅢ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氧化钾()≥ 62 60 59 57 60 57 54 水份()≤ 2 2 4 6 6 6 6 钙量()≤ 0.1 0.2 0.5 0.8 镁量()≤ 0.05 0.2 0.4 0.6 氯化钠()≤ 1.2 2.0 不溶物()≤ 0.1 0.3 注:除水份外各组份含量均以干基计算Ⅰ类为特种工业用氯化钾适用于电解法制取氢氧化钾、氯酸钾等;Ⅱ类为工业用氯化钾,适用于化工行业中各种钾盐的生产;Ⅲ类为农业用氧化钾,适用于配制复混肥或直接作为肥料施用。
工业化化肥生产工艺流程因肥料类型而异,以下是三种主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基本生产流程概述。
1. 氮肥
氮肥生产的关键原料是氮气(N2),主要通过空气分离获得。
最常见的氮肥是尿素和硝酸铵。
尿素生产流程:
•合成氨:首先,采用哈伯-博世过程通过空气中的氮和自然气中的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合成氨气。
•尿素合成:将合成氨与二氧化碳(CO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
硝酸铵生产流程:
•合成氨:同上。
•硝酸制备:通过空气氧化氨制得硝酸。
•中和反应:将硝酸与合成氨中和,产生硝酸铵。
2. 磷肥
磷肥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石,通过化学处理制得各种磷肥产品,如过磷酸钙(单超磷酸钙)和磷酸二铵。
生产流程:
•酸浸:将磷矿石粉碎后与硫酸反应,产生磷酸和石膏。
•磷酸净化:通过沉降、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磷酸。
•磷肥制备:将净化后的磷酸与相应的碱性物质(如氨)反应,生成磷肥产品。
3. 钾肥
钾肥主要从含钾的矿物(如钾盐)中提取得到,生产流程相对简单。
生产流程:
•矿物提取:通过物理方法(如溶解、过滤)提取钾盐矿物中的钾。
•结晶与干燥:通过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和干燥步骤,得到固态钾肥产品。
工业化肥生产通常涉及大量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步骤,且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技术进步,许多生产流程正逐步向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方向发展。
硫酸钾肥的制作工艺
硫酸钾肥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将硫酸和钾肥的原料准备好。
硫酸可以用硫粉和稀硫酸配制得到,钾肥可以使用氯化钾、硫酸钾等。
2. 反应槽的设计:设计一个合适的反应槽,以容纳原料和反应后的产物,同时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3. 加料和搅拌:将硫酸和钾肥原料分别加入反应槽中,根据一定的比例和摄氏温度,开始搅拌混合反应。
4. 反应过程: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硫酸和钾肥的反应,生成硫酸钾。
该反应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并配合适当的搅拌混合,以保证反应的彻底和均匀。
5. 结晶和分离:反应完成后,将得到的硫酸钾溶液进行结晶过程,通常采用加热和冷却的方法。
结晶后的硫酸钾晶体与溶液分离,并经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进行固液分离。
6. 干燥和粉碎:将分离的硫酸钾晶体进行干燥,通常采用自然风干或加热干燥的方式。
干燥后的硫酸钾晶体会变得更加坚实和干燥。
随后,将硫酸钾晶体进行
粉碎,得到所需的硫酸钾肥。
7. 包装和储存:将制得的硫酸钾肥进行包装和储存,通常采用密封的塑料袋或桶进行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条件下,以保持肥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钾肥的制作工艺可能会因具体的生产要求和条件而有所不同,上述步骤仅供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和相关生产设备进行调整和操作。
此外,制作硫酸钾肥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优质钾肥及新型肥料的生产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钾肥及新型肥料的生产技术和研究发展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优质钾肥及新型肥料的生产。
1. 钾肥的重要性钾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植物根系发达、抗逆性以及果实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合理施用优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传统钾肥生产工艺传统钾肥主要通过矿石开采、提纯、加工等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其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钾和硫酸钾两种形式。
这些传统工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3. 新型钾肥生产技术为了解决传统钾肥生产工艺带来的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些新型钾肥生产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型钾肥生产技术:3.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转化原料中的钾元素,从而制备钾肥。
这种方法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3.2 微波辐射法微波辐射法是利用微波辐射对原料进行加热,使其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从而得到钾肥。
这种方法具有能耗低、反应速度快等特点。
3.3 高效融合法高效融合法是将不同来源的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特定的工艺条件使其发生融合反应,最终得到优质钾肥。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且可以调控产品中其他元素含量。
4. 新型肥料的研究与发展除了优质钾肥之外,新型肥料也是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型肥料:4.1 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以可控速率释放养分的肥料。
这种肥料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4.2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通过添加或培养特定的微生物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供养分的肥料。
这种肥料具有生态友好、效果持久等特点。
4.3 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是利用动、植物残体、粪便等有机材料经过厌氧发酵或堆肥处理得到的一种高效肥料。
工业氯化钾的生产工艺工业氯化钾(化学式:KCl)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氯化钾的生产工艺。
工业氯化钾的生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天然矿石的加工,二是钾肥的生产。
1. 天然矿石的加工:天然矿石主要是指含有氯化钾矿石矿石,常见的有钾长石矿石、岩石盐矿石等。
(1)钾长石的制取:首先,将钾长石矿石进行破碎,选矿,去除杂质。
然后,将选好的矿石送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使矿石细碎。
接着,将细碎的矿石与水混合,进入浮选机进行浮选,采用重选法将矿石中的杂质去除。
最后,通过离心机和压滤机将浮选好的矿石进行脱水,得到高纯度的钾长石产品。
(2)岩石盐的制取:首先,将岩石盐矿石进行破碎、除杂。
然后,将矿石送入浸泡浴中进行浸泡,使矿石溶解。
再经过压滤等处理,将溶解的盐水与沉淀的杂质分离。
最后,通过浓缩、蒸发等步骤将盐水中的氯化钾结晶出来,经过离心、干燥得到氯化钾产品。
2. 钾肥的生产:钾肥主要是指含有氯化钾的化肥,包括氯化钾肥料和复合肥料。
(1)氯化钾肥料的制取:首先,将氯化钾矿石进行破碎、除杂。
然后,将矿石送入炉中进行焙烧,使其分解生成氯化钾气体。
接着,将氯化钾气体经过凝结、冷却等处理,得到氯化钾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和离心等步骤将氯化钾液体中的氯化钾结晶出来,经过干燥得到氯化钾产品。
(2)复合肥料的制取:除了通过上述方法得到氯化钾,还可以通过钾肥的配方制取复合肥料。
首先,选用氮、磷、钾等不同肥料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
然后,将配好的原料进行混合、均质,并添加适量的结合剂。
接着,将混合均质的物料经过压造或颗粒机进行造粒,形成颗粒肥料。
最后,对颗粒肥料进行干燥和包装,得到复合肥料产品。
工业氯化钾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比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总结起来,工业氯化钾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天然矿石的加工和钾肥的生产两个方面。
山西矿源黄腐植酸钾:矿源黄腐植酸钾的生产制备流程介绍矿源黄腐植酸钾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是通过加工和处理含有黄腐植酸的矿物质而制成的。
它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矿源黄腐植酸钾的生产制备流程。
原料准备制备矿源黄腐植酸钾所需要的原料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和木本植物的残留物。
硅酸盐矿物可以通过采矿获得,木本植物残留物则可以从森林、家庭垃圾、剩余物等渠道获取。
在获得这些原料后,需要将它们进行粉碎和筛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处理。
氧化处理将经过筛分后的原料进行高温氧化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以便加速氧化的速度和产生高质量的黄腐酸和腐植质。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被加入到高压反应器中,然后通入高压氧气和蒸汽。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开始发生,产生的气体被抽离。
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小时,直到反应完全结束。
碱解处理将经过氧化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碱解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将原料加入到含有氢氧化钾的反应器中,然后加热并不断搅拌。
在这个过程中,黄腐酸和腐植质开始分解,并释放出钾和其他营养物质。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几个小时,直到反应完全结束。
蒸发结晶和干燥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进行蒸发结晶。
这个过程会将多余的水份从混合物中蒸发掉,并逐渐产生细小的晶体。
这些晶体被取出并通过干燥进行处理。
在干燥的过程中,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避免破坏和降低质量。
包装和贮存最后将矿源黄腐植酸钾进行包装和贮存。
在包装的过程中,晶体需要分装到大小合适、密封性好的袋子中。
这些袋子需要标有信息,以方便存储、管理和运输。
结论矿源黄腐植酸钾是一种天然的高效钾肥,在农作物种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备这种肥料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氧化处理、碱解处理、蒸发结晶和干燥、包装和贮存等。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精细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艺控制,才能确保生产高质量的矿源黄腐植酸钾。
无氯钾肥——硫酸钾生产新工艺摘要:我国目前致力于生产的无氯钾肥主要包括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以及硫酸钾等等。
由于我国盐湖众多,在矿物储量中,钾盐含量尤其众多,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在资源方面占据的相当优势。
本文也就我国资源方面的优势,主要介绍了使用曼海姆法生产无氯钾肥特别是以硫酸钾为主的新工艺方法,并就其生产装置及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无氯钾肥;硫酸钾;生产新工艺一.无氯钾肥概述将钾肥按照是否含氯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含氯钾肥与无氯钾肥。
这种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依据氯与农作物的关系来决定的,对于某些农作物来说,比如说烟草、葡萄、花卉、亚麻等等,它们需要钾但忌氯,氯不仅会对其农作物的产量有很大影响,还会影响其质量。
比如,烟草的可燃性变低,瓜果含有的糖分不足等等,所以当涉及到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时,必须要施以无氯钾肥,以此来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无氯钾肥品种主要包括硝酸钾、硫酸钾以及碳酸钾等等,其中,由于碳酸钾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在农业中很少使用;硝酸钾的产量较小,而且仅就价格来说也相对较贵,所以一般只在工业中使用,近年来我国也在致力于研究硝酸钾生产的新方法,以期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转为在农业中使用。
而硫酸钾中,不仅含有较高的K2O含量,而且还含有18%的硫含量,具有一些比如说不结块、不吸潮,便于运输等使用优势,因此得到较好的应用。
总体来说,硫酸钾是由氯化钾与硫酸盐进行复分解反应而生产出来的,在此过程中提取出利于硫酸钾平衡的条件,以此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基本,经由生产得到的硫酸钾与副产品,其反应式如下所示:2KC1+MnSO4?K2SO4+MnC12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到,想要实现对硫酸钾(K2SO4)的提取,必须要因M 值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配置。
因此,如果将其运用到工业的生产中去就必须要对相应的环境内容进行多方面综合的考虑,对硫酸钾的生产工艺也据需要确定其具有明显的可行性与使用优势。
硫酸钾复合肥生产工艺
硫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主要用于供应作物的钾元素和硫元素需求。
以下是硫酸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的简要过程。
1. 原料准备:硫酸钾复合肥的主要原料是硫酸钾和氮磷钾等复合肥原料。
硫酸钾可通过与硫酸和钾盐反应制得,氮磷钾则从硝酸铵和磷酸钾等化合物制备而来。
2. 配制混合料:根据所需的钾肥含量确定硫酸钾的比例,并将硫酸钾与氮磷钾等相应的比例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混合料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
3. 粉碎混合料:将混合料经过粉碎设备进行研磨,确保颗粒粒度均匀,以便后续的造粒工艺。
4. 造粒:将粉碎后的混合料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
造粒机通过将混合料与水或蒸汽混合后,在旋转的滚筒内形成颗粒。
造粒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润湿剂、粘结剂和添加剂,以促进颗粒的形成。
5. 干燥:通过旋转滚筒内热气流的作用,将湿颗粒中的水分蒸发,使颗粒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干燥后的颗粒可以进一步提高颗粒的密度和强度。
6. 筛分和包装:将干燥的颗粒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使产品粒度均匀。
然后将颗粒包装成合适的袋装,以便销售和运输。
以上是硫酸钾复合肥的生产工艺的简要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生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生产工艺参数的调整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钾肥的生产工艺培训心得
钾在作物干物质中的比例为1-4%,它有许多营养功用。
钾能够活化多种酶(调节生命的化学物质)。
因此,它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钾能够改善作物体内的水分状况,增加作物抗旱耐霜耐冻和耐盐碱的能力。
钾元素供应充分的作物也少受病害影响。
农产品景气中钾肥需求弹性更大
氯化钾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农业为主要领域。
钾肥主要品类包括MOP(氯化钾)、SOP(硫酸钾)、SOPM(硫化镁钾)等,MOP 市场规模占比接近90%。
MOP 中90% 以上用作肥料,20%可直接应用于田地,大部分制成复合肥和硫酸钾、硝酸钾等其他衍生肥料。
非肥料MOP中70%主要作为氢氧化钾及其他重要化学品的生产原料,剩余30%可直接使用于重工业、动物营养、低钠食盐、水软化剂和冰融化剂等领域。
钾肥可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所以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玉米、大豆的种植。
钾肥相较于磷肥、氮肥量价弹性更大。
由于钾肥主要作用是增产和抗倒伏,相较于氮肥、磷肥刚需属性较弱,但农作物种植收益提升带动农民增产意愿更强,对于钾肥的需求提振更明显。
故在农产品景气周期中,对比农产品价格变化,钾肥消费量变化呈现滞后关系,但较其他肥料,钾肥总消费量及每亩用量中弹性最大。
同时农产品景气周期中钾肥、磷肥价格弹性更突出,钾肥尤甚。
钾盐制钾肥工艺方法水热化学法水热化学法是以钾长石为主的富钾岩石和生石灰为原料 ,通过水热化学反应 ,形成钾硅钙矿物复合肥料。
焙烧法焙烧法是将富钾岩石与助剂(硫酸钙、石灰石、硫酸钠等)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焙烧 ,得到可溶性钾盐。
(图1)
菌种发酵法
菌种发酵法是在含钾的铝硅酸盐矿粉中加入细菌(硅酸盐解钾菌等)发酵制成含可溶性钾的酵钾粉 , 并加工成有机多微复合肥。
冷分解—热溶结晶法,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正在筹建年产 10万吨氯化钾的热溶车间。
冷分解 —浮选法
冷分解 —正浮选法,在察尔汗盐湖建有多套生产装置,规模近 90万 t/a
反浮选 —冷结晶法,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拥有专利权,目前投入生产运行的装置规模为
140万 t/a。
兑卤法(兑卤脱钠—控速分解结晶法),察尔汗盐湖建有 3套该工艺的 KC1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 6万 t/a左右
不溶性钾盐制钾肥,目前工业性试验阶段(不溶性钾盐矿有明矾石、霞石、杂卤石 、钾长石 、含钾砂岩、正长岩 、伊利石 、绿豆岩以及含钾磷块岩等)固体钾石盐制钾
卤水钾矿制钾可溶性钾盐制钾肥,已
经规模化开发, 生产钾
肥的主要产品是氯化钾
向钾石盐中加冷却结晶后的 KCl溶液,加热至 100℃,并在此温度下固液分离 ,得到固相氯化钠,对液相进行冷却结晶、分离 、洗涤后得到 KCl产品(图2)
矿石破碎后进行磨矿 ,通过旋流器脱泥,以十八胺捕收剂、CMC和六偏磷酸作组合抑制剂进行浮选,刮出浮选泡沫 ,洗涤 、干燥得到 KCl产品(图3)
通过添加浮选捕收剂,使 KC1晶体表面疏水而亲气, 附着于气泡并形成泡沫层而刮出, 从而实现KC1和 NaC1的分离。
(图4)
先通过反浮选除去矿浆中的氯化钠 ,脱卤后即得低钠光卤石 ,再通过冷结晶工艺控制低钠光卤石的分解速度 , 改善 KC1的结晶条件, 得到粒度相对较粗 (≥0.2 mm)的 KC1产品(图5)
E点成矿卤水 (氯化钾、氯化钠 、光卤石共饱 )与 F点老卤(氯化镁 、氯化钠、光卤石共饱 )两种盐溶液混合 ,形成过饱和状态,因先析出光卤石,对所得光卤石分级脱除 NaC1,得到低钠光卤石 (NaC1≤4%), 再进行控速分解结晶 ,获得优质的 KC1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