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摘要】现行教材增加了探究试验,想想议议等新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增多,广大物理教师在新教材面前曾困惑、徘徊。
新的教材要求突破以往只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要敢想、敢做、敢创,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集合化,达到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探究合作交流创新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的本意是指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以寻找事物规律和本质,是对一个未知领域的探索。
”而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来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及基本环节“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尽量使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接近知识最初获取的过程。
在课堂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式研究,这种探索式研究直接采用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即“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果、最后得出结论”的程序来设计整堂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教学效果好,学习效率高,又利于科学方法的教育,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渗透着科学态度的教育,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设计探究活动情景,组织指导活动过程,引导进行科学的观察、实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探究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探究式过程,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学科的探究式教学。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疑问,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浅析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实验验证和积极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将从问题导入、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和巩固拓展等方面浅析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导入是探究式教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或者真实的物理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课——力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为什么行驶的汽车会停下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力和摩擦力对行驶汽车的影响,从而引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观察实验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学习光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搭建简易的反射镜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发现反射光的规律。
其三,讨论交流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步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问题解答、思路交流和知识互动。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思维碰撞,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在学习电磁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让学生自己演示实验并讨论发现。
巩固拓展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拓展问题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学习力学中的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应用题目,让学生通过真实的问题解答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巩固基础知识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延伸拓展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拓展思维,通过巩固拓展深化学生理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和问题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和问题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越来越明显地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关注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特点;教学方式更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无疑是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好方法。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的剖析,结合学情浅谈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及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以教师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教师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或合作探讨研究,整合,深化理解,其中探究活动是其主要过程;程序上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结果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方法上涉及到思考、讨论、实验、交流等。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出发,特别强调创立和发展的现代认知过程,其核心观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提供现成的知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立的主题。
在探究式课堂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这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的本质,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能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三、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和想象能力,适合于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后者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及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近年来,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探究式教学的定义、特点及其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浅析,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首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方式。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同时,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使用物理实验设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其次,探究式教学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自主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探究式教学强调知识的交互教学,使学生充分利用资源、掌握知识;最后,探究式教学重视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应被赋予重要的意义,为初中物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资源。
探究式教学只有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用户组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要注重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使探究式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探究式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深入挖掘物理知识中的规律,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摘要:本文对探究教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改变学生角色,诱发探究动机,重视探究过程等多个方面对如何进行物理课堂探究教学进行了阐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探究教学;教学实践作者简介:莫振耀,任教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第一中学。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地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索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基础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从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
像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光反射时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许多物理实验,都可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养成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如波亚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按预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一、改变学生角色,体现主体地位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获取知识。
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并把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从而体会到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激发兴趣,消除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感受物理学习的快乐,更加乐于参与探究学习。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随着学术自由化的大势,课改也逐步变得重要起来。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们大多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限制了他们的参与度,减弱了学习热情,影响了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升学习效果,是当前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式。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指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思维和技能的发展结合为一体,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研究、探讨等活动方式,不断探索物理知识、发现物理规律,深入挖掘物理问题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从理论上讲,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发现者和创造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从实践看,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课程改变,教师要将课堂内容从传授简单知识转变成以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学生活动思考,自主发现理论,构建理论模型,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发挥自我作用。
如此做,教师需要确立良好的课堂管理机制,利用不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尝试失败、挫折中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要准备适当的教学材料,搭建仿真环境,利用新型科技媒体,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和分析讨论的方式,去证实理论模型,拓展视野,深入体会物理知识。
总之,采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问题引出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调查、实验、讨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目的。
此外,教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课堂安全,提供合理的支持,让学生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实施活动,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效果。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物理探究式教学进入我国的教育界,它在初中物理教育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到底有哪些作用?
首先,物理探究式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友好、有趣的方式来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要避免他们的教学环境过于正式繁杂,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物理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探索物理知识,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物理探究式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物理探究式教学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实验中直接体验物理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物理知识。
最后,物理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将收获更多的宝贵经验,更加能够掌控教学,让学生在有趣、自由、安全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归纳起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应该加大对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投入,以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水平。
- 1 -。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把视野延伸到对初中学生进行更加有效、更深入地教育,其中,探究式课堂教学法(inquiry-based instruction)尤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因此,研究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概括和发现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发现科学规律,真正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还有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实施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他们需要精心准备多样化的课程,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和探究物理,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科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室所提供的设备,利用计算机、实验演示仪、录像和图形等让学生实践性地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实验技能;其次,老师应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最后,老师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可以鼓励和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并帮助学生发掘个性思维。
因此,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式课堂教学理念日渐流行,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做一浅析,以指导教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让学生做实验实践是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验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借助现代科技设备,通过数字动画或虚拟现实技术,以高科技的形式表述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把物理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做问题解决和演示,运用自身能力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更轻松有趣。
根据以上分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内容有实验实践、高科技技术运用和问题解决演示等三个方面。
针对以上这些内容,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表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应依靠教师的专业知识,准确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合理安排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把握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路和进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以真实的学习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获得物理知识。
教师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媒体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视觉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总之,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成功实施是需要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把握,建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教学结果。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介绍,从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内容出发,提出教师的一系列要求,以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希望本文能够对教师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上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襄城区欧庙镇扬威中学 张彦华 《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
法之一。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和发展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参观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将来的终身学习。 一、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科学世界,STS以及学生身边的生活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找到学生探究动机的切入点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生活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物理和生活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学生掌握好物理,必须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这一辩证关系。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果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皮筋、纸 盒等。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地摆弄,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走进“声音的世界”,创设“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然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如让学生用手触摸自己讲话时的喉咙振动,观察和解释蝉鸣现象等,把学生得到的物理知识一般化。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三、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除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空气污染的来源哪些?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随后,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调查。形式可以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 料、到环保部门了解情况、实验演示、实地调查测试、问卷调查等。在调查中,我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性成果进行总结,写成报告或论文,并安排课时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此时,对正确的结论教师予以肯定,对有争议的论点加以解释。通过这样的调查探究,使学生利用自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了解和解决一些社会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 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指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教师必须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应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反应适时参与调整活动安排,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加问号的问题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现象,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通过讨论,修改选择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法(对比、控制变量、实验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探究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内容的操作来体现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教学在问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中所用到的方法也正是物理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
【摘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实旋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了浅谈:①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②思维开放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③学生主体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④学会方法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促使学生们象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
探究式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体验,以促使学生的心理真正发生变化。
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就要求物理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才能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探
究式课堂教学。
1.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踊跃思考,各抒己见,这也就是说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例如:在上“平面镜面像”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从各个角度照镜子,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自己发现问题。
如:“镜子中为什么会有我们自己的像”、“像和人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从近的地方看,像比较大,而从远的地方看,像比较小”等等问题。
又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深秋山腰间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天山的雪,树枝上的冰挂,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夏天自来水管“出汗”等现象。
创设出“雾、露、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这样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探究式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开端。
2.思维开放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
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
关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宽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由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可能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
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鼓励学生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
在猜想过程中,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可能其中还会发现好多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而且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3.学生主体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体、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
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时间,主动学习。
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
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探究报告,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了引导的作用,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力地保证了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学会方法是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
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真理的方法一种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学会和体验物理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
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我校运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推进物理科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认真总结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线教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