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6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商品经济的出现:14世纪的欧洲,受到市场经济的启发,开始了由社会体制以及经济体制的变化,随着对商品的经营和生产的活跃,商品经济的开发也开始了。
2、生产资料获得私有制:采取了私有财产的形式,生产资料正式进行私有化,使原本集体经营的生产系统彻底变成了私有财产,也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3、剥削劳动者: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大量剥削劳动者的势头,劳动者只能以少量的酬劳换取工作,并且失去了自由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希望,从而地位变得十分脆弱。
4、资本家权力增强:资本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以及社会权力的地位,最终获得政治统治的机会。
5、革命形势出现:革命的涌现使阶级分化更加明显,贫富差距也日益拉大,由此期间出现的波士顿的事件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最终发展形态。
6、市场优化机制强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控制市场生产和营销活动,优化了营销机制,更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以实现效率的优化。
7、资本主义普及: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经济的主流体系,全球
几乎所有的经济体系都在融合发展,形成跨越国际界限的经济一体化,使资本主义往更广泛的地方传播发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国家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
以下是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描述:
1. 崛起的工业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欧洲的一系列工业革命。
这些革命催生了新的工厂和工业企业,为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国家干预的出现: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关税保护、补贴、控制货币政策等。
国家干预的出现,使得本国工业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市场竞争。
3. 资本主义扩张: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扩张也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扩张和对外贸易的拓展,为本国工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材料。
这使得许多国家能够依靠贸易和资源的开采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
4. 企业家的崛起: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富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通过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管理方式等方式,推动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5. 社会变革: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劳动力市场的变革、社会阶层的流动以及新的社会价值
观念的出现,都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总的来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经济的基础,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到随后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不断地被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本文将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全球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浅谈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上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
资本主义最初出现在欧洲,在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逐渐兴盛起来。
这个时期,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工业化生产,不断地推进生产工艺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同时逐步形成了商品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逐渐成形。
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家以劳动力的象征--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拥有更多的资本,进而资本家将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并享有这些价值的增值,逐渐成为社会的掌控者和经济的主导者。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经历了从最初的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到随后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演变。
1. 自由市场经济阶段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经济市场运行自由,相对在制定规则和管制市场方面较为低效,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充分竞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特征。
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实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期后,由于竞争加剧、生产成本的增大等原因,企业尽可能地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扩大自身的规模,从而形成了垄断,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大企业的垄断降低了市场的竞争程度,政府、企业合作紧密,并通过令人担忧的垄断行为逐渐扭曲了“市场自由、公正和有效运转”的理念。
三、资本主义对全球社会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经济的影响。
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1. 积极方面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科技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标志着物质发展的高峰,资本与技术在经济上起着预示着财富的作用,这种普遍的趋势有效地给了人类文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晚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占导致了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动荡和瓦解。
中国开始接触和引入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理念和经济体系。
1861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最著名的改革者是康
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他们提倡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商业和工业企业家,如章程和利玛窦等人。
他们在中国创办了大型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许多挑战和障碍。
首先,外国殖民者和帝国主义势力继续控制中国的经济和资源。
其次,中国自身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如,战争、冲突、政治动荡和贫困等问题使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缓慢。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催生了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
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曲折道路,但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措施,包括放松国有企业管制、引入外商投资和推动市场经济等。
这些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是一个困难但不可避免的过程。
中国通过近代化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程好嘞,今天咱们来聊聊资本主义这个大玩意儿,真的是个历史长河里的老顽童,走过了不少弯路。
首先得说,这资本主义可不是一夜之间就冒出来的,就像是你不经意间在冰箱里发现的那块老奶酪,最开始是从一些小小的商业活动开始的。
早在中世纪,那些城镇慢慢兴起,商人们像蚂蚁搬家一样,四处奔波,买卖商品。
那时候的交易,真是热闹得像过年,大家都想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换成能吃的、能用的。
时间一晃,进入了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了,欧洲的商人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发现了新大陆,咱们的资本主义也随之打开了新局面。
你想啊,原来只是在街边的小摊贩,突然间就变成了跨国公司的创始人,牛得很!这时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大家都像捡了钱一样,口袋鼓鼓的。
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赚钱还能这么玩,买卖不光是为了生存,还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进入18世纪,工业革命如同一颗炸弹,把整个社会都炸开了。
工厂、机器、蒸汽机,这些新玩意儿简直让人惊掉了下巴。
农民纷纷跑进城里打工,告别了那个一辈子耕田的日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那时候的人们,干活时都是一身的汗水,晚上回家就像打了一场仗,骨头都要散架了。
可是,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一条通往新生活的路,虽然累,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期待。
可资本主义可不是一路平坦的。
社会矛盾开始显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这就像是一个足球比赛,只有一边在进球,另一边只能傻傻地看着。
工人们为了自己的权益开始抗争,罢工、示威,真是一个个英雄好汉。
那种气氛,真是紧张得像拉满的弦,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可是,经过这些斗争,大家终于开始意识到,不能光靠资本家们的好心,得给工人们一点实惠,才算是人道。
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阶段,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等理论相继出现,大家纷纷开始研究经济学,搞得像上学一样。
亚当·斯密、马克思等大咖纷纷出场,犹如商场上的明星,言论风头无两。
他们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让大家对资本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
在此期间,工业技术的进步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首先,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力的大规模增长。
通过采用新的机械化生产方法,工厂能够大量生产商品,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技术创新增强了人们的购买力,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其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增长。
由于工厂需要大量工人来运作机械化生产线,许多人离开农村地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这一过程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结构。
接下来,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形成了自由市场的特征。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商品价格和资源配置。
商人和企业家利用市场机会追求利润,这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体制下的金融机构也得到了发展。
私人银行和股份公司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资本的流动。
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最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劳动力组织和工会的出现。
工人们联合起来以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高的工资。
劳动力组织的兴起对于平衡劳资关系、维护工人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市场经济的形成、金融机构的兴起以及劳工组织的出现。
这一发展历程塑造了当今世界里现代资本主义的面貌。
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发布时间:2011-6-8 返回列表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
2. 如何认识西欧殖民掠夺的双重性?一方面殖民掠夺是罪恶的,带给亚、非、拉人民灾难、贫穷和落后。
另一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聚集大量的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战后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怎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应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
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命题探究近代以来,一个个崛起的国家对我们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国家三十年来都是在一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就是说我们中国在走向世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让我们充分地了解比我们国家要大得多的这样一个世界,特别是对世界大国兴衰的规律,应该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历史认知。
适应训练1.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2.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是①推翻了殖民统治②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③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从林肯和邓小平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上所取得的成就中,你能得到什么样的认识A.战争能够拯救共和制 B.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C.实现国家统一,可走不同的道路 D.中美建交,有利于共同发展4.马克思认为“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A. 美国是欧洲移民建立的国家B. 美国独立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C. 欧洲革命在法国影响下发生D. 加速了欧洲人民革命意识的觉醒5.人类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都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下面哪些生活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 )①坐在电灯下读《哈姆雷特》②驾驶福特汽车从来克星顿到萨拉托加⑧毛泽东乘飞机从延安去重庆谈判④马克思乘火车从德国到法国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遭”,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7.在学完了“经济大危机”之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经济风险与规避”的探究活动。
一起来参加吧。
材料一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材料二近现代日本,经历了两次重大危机,但是他们在经济危机中求发展。
对外学习,发展科技,进行改革,自我调节。
促使日本在短期内脱颖而出,后来者居上。
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三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渡时艰》的讲话。
【问题探究】(1)美国采取什么措施摆脱材料一“经济大危机”?(2)材料二中,面对危机,日本是如何寻求国家发展的?(3)材料三中胡锦涛发表讲话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通力合作”才能“共渡时艰”?【拓展延伸】(5)在这一“时艰”之下,你认为中国应如何规避风险,求得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Abraham Lincoln 图二Franklin D. Roosevelt 材料二: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请回答:(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至少答出两方面)9.欧洲资本主义沿着新航路,逐步把整个世界纳入资本的统治之下。
请你参加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材料一三角贸易航线图材料二(1814年—1835年)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材料三“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材料四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经得意的对记者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将印度带入了工业文明。
【知识回顾】(1)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出现在世纪60年代,在这次生产力的飞跃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
【问题探究】(2)材料一中三角贸易的实质是什么?(3)导致材料二中惨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前三则材料所反映出的的共同点是什么?【得出认识】(5)有的同学根据材料四中的内容认为正是在英国的帮助下,印度才得以摆脱了落后,实现了工业文明,因此认为“沦为殖民地、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1)18世纪蒸汽机(2)罪恶的奴隶贸易。
(3)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将大量廉价工业品倾销到印度,导致印度传统的手工业大量破产。
(4)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基础之上的。
(5)不同意。
理由:例答:因为材料中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印度(殖民地)经济,而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印度(殖民地)的掠夺。
这种所谓的文明,对于印度(殖民地)而言其实意味着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压迫。
10.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
(1)英国之所以能够承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请你列举这三方面的史实说明之。
材料二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亮……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2)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3)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由此,你获得了什么感悟?材料三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
……材料四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这是继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人民再次迎来的国际盛会。
(4)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是指什么?“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列举二例即可)(5)说明中国能够举办世博会的主要原因。
(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博览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段话,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孟德斯鸠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应有独立性,君主虽然拥有行政权,但不能超过或制止立法权和司法权。
材料三:美国采纳了孟德斯鸠的学说,并付诸实践。
在华盛顿主持下,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
其主要内容有:立法权属于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这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的传播产生怎样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所述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学说?(3)材料三所述内容的实施,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思考,简要谈谈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5)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在思想文化等领域创造的优秀成果,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1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遭到了我们甚至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二:1957年3月2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领导人聚会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等文件,6国又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