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常用材料精
- 格式:ppt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64
成体系的假肢基础知识,假肢装配流程知识精简汇总一、假肢基础知识二、残肢的康复三、假肢装配时间的选择四、病人心理探讨一、假肢基础知识(一)假肢概念,产生原因,功用。
假体:人工制作造的人身体的某部分。
假肢:弥补身体缺陷,补偿身体部分机能的一种机械装置,并能防止人体骨骼变形,可以起到纠正及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
(二)产生原因:A截肢B截肢后的生活,工作的需要。
截肢原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1动脉硬化闭塞症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动脉瘤,动静脉瘤。
恶性肿瘤。
外伤及后遗症;1复杂的骨折无法整复时。
2由于血管损伤而导致的肢体坏死。
3由于烧伤,冻伤而导致的坏死及形成的疤痕。
炎症;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等导致的关节破坏且无法治疗时。
神经性疾患(麻风)。
先天性畸形。
·明显的双腿不等长。
(三)生活,工作的需要。
自理: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整理仪容等。
例如[职业生活~与地区社会的交往~家庭生活~整理仪容~(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沟通。
各种生活行为的意义:1饮食与排泄上自立的意义。
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而存在。
2移位运动(步行)。
A为了使自己能够动手吃饭,能够控制自己排泄的人们可以按照社会惯例来起居活动,确定一个人的文化性存在。
B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C整理仪容,换衣服最能说明整理仪容的行为。
截肢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1抑郁: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截肢的现实,就是慢慢心理上接受了现实,同样会产生抑郁。
轻度的抑郁表现为沉没寡言,不高兴,气馁,对周围环境没有兴趣。
严重的抑郁;为闷闷不乐的紧张,忧虑,沮丧,失望,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有的会产生自卑,自罪,自责现象。
2焦虑,易怒,自伤自卑截肢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1局部影响;残肢肿胀,残肢某些部位有压痛,残肢关节屈曲畸形关节伸不直。
2全身性的影响;体重快速增加,肌力下降,体力减弱,骨骼变形,肌肉萎缩。
(四)假肢种类—,外骨骼假肢与内骨骼假肢:一,根据结构,分为以下几种;1壳式假肢,这种假肢的结构与甲壳类动物肢体的结构相同。
矫形器的材料矫形器是一种用于矫正身体姿势或支撑身体部位的医疗器械,它的材料选择对于其功能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不同部位的矫形器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和舒适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和透气性。
以下将从常见的矫形器材料入手,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
首先是常见的矫形器材料之一——尼龙。
尼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强度,适用于制作需要较强支撑力的矫形器,如腰部支撑带和膝盖支架等。
其轻便且易于清洁的特点也使得尼龙成为矫形器材料的首选之一。
然而,尼龙的透气性较差,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佩戴时的不适感,因此在选择尼龙材料时需要注意适用范围,避免在需要长时间佩戴的部位使用。
其次是氯丁橡胶,也称为氯丁橡胶泡沫。
氯丁橡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软度,适用于制作需要贴合皮肤并具有一定支撑性的矫形器,如手腕支撑器和足弓支撑器等。
其优良的透气性和舒适度也使得氯丁橡胶成为矫形器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
然而,由于其较低的耐磨性,氯丁橡胶在一些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部位可能不太适用。
最后是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需要既具有支撑性又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矫形器,如膝关节支撑器和踝关节支撑器等。
其优良的透气性和舒适度也使得聚氨酯成为矫形器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
然而,由于其相对较重,可能不太适用于需要轻便材料的部位。
综上所述,矫形器的材料选择需要根据具体部位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尼龙、氯丁橡胶和聚氨酯都是常见的矫形器材料,它们各自具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矫形器材料出现,为矫形器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带来更多可能。
仿生义肢原理仿生义肢是一种仿效自然生物肌肉骨骼系统设计的智能假肢,能够模拟人体肢体活动。
现代技术使得仿生义肢已经可以实现与人体自然运动一样的灵活运动,并且还能感应人体的神经信息,从而让人们对仿生义肢的运动产生更自然、更可控的感觉。
仿生义肢的原理仿生义肢是如何进行临床操作的,它凭借什么原理实现运动?本文将拆解仿生义肢运动背后的原理。
1. 电池和电机仿生义肢的核心是电池和电机。
电机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电机,通过感知用户的神经信号来控制移动。
传感器读取用户的肌肉信号,并将信息发送到电机,电机再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的动作。
电池则向电机提供能量。
2. 自由度和关节仿生义肢的设计体现了人类身体结构的复杂性。
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每个部分都对整个系统的运动产生影响,因此每个仿生义肢都必须具有最大的自由度,以便能够模仿完整的人体肢体运动。
仿生义肢的移动方式受到肢体的关节运动方式的限制。
手和腕关节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旋转和弯曲运动,小臂和肘关节只能进行弯曲和伸直运动。
这些限制反映了生物学上关节的不同运动能力。
在处理仿生义肢时,每个关节的功能和力度都是核心问题。
设计师需要仔细考虑每个关节的自由度和受力情况,以确保假肢能够模拟自然的运动。
3. 神经感应神经感应是仿生义肢的区别之处。
通过神经感应,仿生义肢可以接收用户的神经信息,从而感知人体的运动。
当用户想要移动假肢时,仿生义肢会感知到神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动作。
这使得仿生义肢的运动更加自然。
虽然外部眼光看来,仿生义肢的运动和自然的肢体运动没有区别,但事实上,仿生义肢的运动需要全球像素级追踪定位以及精细的机械调整。
4. 模拟眼球仿生义肢的一个新特点是模拟眼球。
眼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快速宏单元和显微调整来追踪物体。
这种灵活性对仿生义肢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具备更精细的视觉技能。
模拟眼球需要采用一项被称为“沙漏”控制算法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仿生义肢的运动非常精细,确保假肢能够模拟自然的肢体运动。
假肢的基本结构
假肢是一种替代性医疗设备,用于取代失去的肢体。
它们可以帮助患
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日常活动。
假肢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残肢套管:残肢套管是一种柔软的材料,用于包裹残肢并固定假肢。
它通常由硅胶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残肢。
2. 连接件:连接件是将残肢套管与假肢连接在一起的部件。
它通常由
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强度和耐用性。
3. 关节:关节是使假肢具有可动性和灵活性的部件。
它们可以是机械
式或电子式,并可以模拟自然关节的运动。
4. 支撑杆:支撑杆是连接关节和假体底座的部件。
它通常由轻质金属
制成,如铝或钛合金。
5. 假体底座:假体底座是将假肢固定到身体上的部位。
它通常由硬质
塑料制成,并且需要与身体紧密贴合以确保稳定性。
6. 假肢脚:假肢脚是用于替代失去的脚部的部件。
它们可以是机械式
或电子式,并可以模拟自然步态。
7. 假肢手臂:假肢手臂是用于替代失去的手臂的部件。
它们可以是机械式或电子式,并可以模拟自然手臂的运动。
总之,假肢的基本结构由残肢套管、连接件、关节、支撑杆、假体底座、假肢脚和假肢手臂等组成。
这些部件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特定情况进行定制,以确保最佳适应性和功能性。
附件1山东省残疾军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目录产品 编号名称单位主要技术要求适用范围最高价格(元)使用年限(年)一、假 肢(22项)10001装饰性假手只硅胶,定制仿真,可辅助持物。
适用于掌骨远、近端截肢, 弥补外观缺损。
4000 210002装饰性腕离断假肢具装饰被动功能手、硅胶手套,定制接受腔,可辅助持物。
适用于不能穿戴功能性假肢的腕部截肢, 弥补外观缺损。
7000 310003索控机械式腕离断假肢具机械手、硅胶手套,利用牵引索控制假手开、闭,能主动持物。
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及肩背带。
适用于不能安装肌电假肢的腕部截肢。
14000 310004装饰性前臂假肢具装饰被动功能手、硅胶手套,可辅助持物。
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
适用于不能穿戴功能性假肢的前臂截肢, 弥补外观缺损。
7000 310005索控机械式前臂假肢具机械手、硅胶手套,利用牵引索控制假手开、闭,能主动持物,腕关节被动屈伸或旋转。
定双层制树脂接受腔及肩背带。
适用于不能安装肌电假肢的前臂截肢。
14000 310006装饰性肘离断假肢具装饰被动功能手、硅胶手套、可辅助持物。
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
适用于不能穿戴功能性假肢的肘部和前臂极短残肢截肢, 弥补外观缺损。
8000 310007索控机械式肘离断假肢具机械手、硅胶手套,能主动持物,铰链式肘关节。
牵引索控制假手开、闭和肘关节屈、伸。
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及肩背带。
适用于不能安装肌电假肢的肘部截肢。
16000 310008装饰性上臂假肢具装饰被动功能手、硅胶手套、可辅助持物。
标准假肢组件,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及肩背带。
适用于不能穿戴功能性假肢的上臂截肢, 弥补外观缺损。
13000 310009索控机械式上臂假肢具机械手、硅胶手套,能主动持物,机械肘关节。
牵引索控制假手开、闭和肘关节屈、伸。
定制双层树脂接受腔及肩背带。
适用于不能安装肌电假肢的上臂截肢。
17800 310010装饰性肩部假肢具装饰性假肢标准件,硅胶手套,有被动开、闭手和屈、伸肘功能,肩关节自由摆动,可辅助持物。
医用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被用于制造X光检查仪用移动平台、骨科用和器官
移植用等医疗器械,以及制造假肢、矫形器等康复产品。
碳纤维复合材料包含无数纤维/树脂界面,当受到过大的外力产生裂纹时,这些界面能有效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大,推迟疲劳破坏的产生。
2.医用金属复合材料:这类材料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力学
性能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医疗器械。
3.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可以在体内逐渐降解,同时刺激自体组织再生,
常用于制造临时植入物,如骨折固定器、组织工程支架等。
4.生物活性复合材料:这类材料能够与生物组织发生相互作用,促进组织再生和
愈合,常用于牙科、骨科等领域。
5.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
容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导管、人工血管等。
总之,医用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艺,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下肢假肢制作方法和流程
一、制定计划
1.确定需求:了解患者残肢情况和活动水平
2.量取残肢数据:测量长度、周径等数据
3.制定制作计划:确定假肢类型、材料等
二、制作模型
1.制作残肢模型:使用石膏模型或数字扫描技术获取残肢形态
2.设计假肢模型:根据残肢模型设计假肢结构
三、制作假肢
1.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碳纤维、玻璃钢等
2.制作假肢框架:根据设计制作假肢框架
3.定制软垫:根据残肢数据制作软垫以提供舒适度
四、调试和调整
1.安装零部件:安装关节、连接件等零部件
2.调试功能:检查假肢功能,如可伸缩性、弯曲度等
3.调整舒适度:根据患者反馈调整软垫和假肢结构
五、最终调整
1.完善外观:涂装、贴纹等美化处理
2.最终调整:最后一次功能和舒适度调整
六、完成交付
1.患者试穿:患者试穿并调整细节
2.健康教育:教授患者正确使用和保养假肢的方法。
骨科假体的材料和设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假体成为救助骨科患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骨科假体的材料和设计直接影响其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从材料和设计两个方面探讨骨科假体的相关知识。
一、材料骨科假体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骼结构和活动程度等。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骨科假体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和聚乙烯等。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主要有钛合金和不锈钢两种。
钛合金的优点在于它轻便、高强度、不易引起过敏反应,而不锈钢的优点是价格相对便宜,强度和耐久性也很好。
2.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不易生产磨损颗粒、对周围组织的腐蚀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然而,陶瓷材料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相对脆弱容易出现破裂。
3. 聚乙烯材料聚乙烯系列材料具有优良的一体性、低磨损性和高抗应力裂纹的能力,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不易崩塌。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它的强度较低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大。
二、设计骨科假体的设计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骨骼结构的特点和运动方式的需求。
对于不同的部位,设计也需要有所不同。
1. 髋部关节假体髋部关节假体是骨科假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假体头的直径和杆的长度、杆的偏心距和角度等。
另外,对于髋关节的冠状面,假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强度也需要进行优化。
2. 膝关节假体膝关节假体主要通过调节膝盖关节内部的杆的长度和角度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
对于膝关节的不同部位,应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来确保假体的贴合度和活动度。
3. 颈椎假体和椎间盘假体颈椎假体和椎间盘假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椎间盘的高度、颈椎的曲率、支架的长度和角度等因素。
这需要进一步完善模型和材料的性能,才能保证效果。
总之,骨科假体的材料和设计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该采用更优质的材料和更精准的设计方案,来使每一个假体患者都能拥有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