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7一、单选题(共40题)1.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羧B:直接脱羧C:转氨作用D:联合脱氨【答案】:D【解析】: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
包括以下两种:以谷氨酸脱氢酶为主的联合脱氨和腺嘌呤核苷酸的联合脱氨。
2.正常细胞质膜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分布()。
A:在脂双层的内外两层大致相当B:主要在脂双层的内层C:主要在脂双层的外层D:主要在脂双层的中间【答案】:B【解析】:细胞质膜也称细胞膜,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
细胞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
正常细胞质膜上磷脂酰丝氨酸的分布主要在脂双层的内层。
3.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区别【答案】:B【解析】:4.α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碱B:阿托品C:心得安D:酚妥拉明E:甲氰咪呱【答案】:D【解析】:5.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AB:BC:CD:DE:E【答案】:C【解析】:6.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
A:竞争性抑制B:不可逆抑制C:可逆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反竞争性抑制【答案】:B【解析】: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不可逆抑制,它能专一地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酰化而破坏酶的活性中心,导致酶的活性丧失,结果胆碱能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过多的乙酰胆碱蓄积导致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表现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7.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真题普通高等学校选拨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研究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60分)1.机体细胞活动的内环境是指()A.脑脊液B.细胞外液C.淋巴液D.组织液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是属于()A.单纯扩散B.异化扩散C.主动运输D.入胞作用3.下列关于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全或无”式的B.呈非衰减性扩布B.C.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例 D.电位幅度与传导距离无关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A.肌小节B.肌原纤维C.肌纤维D.粗纤维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A.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形成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卵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原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6.红细胞悬浮不乱性差会导致()A.溶血B.红细胞凝结C.血液凝固D.血沉加快7.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A.静息电位和最大复极电位B.举措电位时程是非和慢钙通道激活电位C.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D.举措电位复极化速度8.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它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9.在微循环中,下列那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A.微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10.下列哪一个身分不克不及使心输出量减少()1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C.堵截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D.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1.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II型细胞分解和分泌B.增加时可引发肺弹性阻力增大C.减少时可引发肺不张D.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12.某人潮气量为500ml,生理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此时每分肺泡通气量为()A.1800mlB.3600mlC.4200mlD.6000ml13.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十二指肠B.大肠C.胃D.小肠14.对脂肪和卵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是()A.唾液B.胰液C.胃液D.胆汁15.激活糜卵白酶原的物质是()A.胰卵白酶B.组胺C.RNA酶D.糜卵白酶原16.小肠粘膜接收葡萄糖时,同时运转的离子是()A.XXX17.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A.下丘脑B.大脑皮层C.下丘脑后部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18.呼吸商是()A.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与CO2发生量的比值B.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CO2发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C.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19.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端小管20.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B.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排尿B.C.骶段脊髓的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 D.排尿反射是正反馈21.光照一侧眼睛时,可使()A.同侧瞳孔减少,对侧扩大B.同侧瞳孔扩大,对侧减少C.俩侧瞳孔均减少22.神经体系调治的根本方式是()2D.俩侧瞳孔均扩大A.反应B.反射C.反应D.适应23.EPSP的发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A.Na+、K+,尤其是XXX、K+,尤其是XXX、K+、Cl-,尤其是Cl-24.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A.单纯扩散B.化学突触C.电突触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25.运动单位是指()A.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肌群B.一个运动神经元C.一组具有相同功用的运动神经元群D.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26.下列哪一项为哪一项内脏痛的特点()A.刺痛B.定位不明确C.必有牵涉痛D.对电刺激敏感27.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28.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会发生()A.侏儒症B.水中毒C.向心性肥胖D.肢端肥大症29.关于雄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生殖器官生长发育B.促进骨骼生长C.促进肌肉生长D.抑制红细胞生成30.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所分泌的主要激素是()A.雄激素B.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C.黄体生产素D.孕激素和雌激素31.下列哪种方法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最为准确()A.尸体剖检B.活体组织搜检C.大致观察D.零落细胞学搜检32.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A.分化B.间变C.化生D.再生33肝细胞气球样变属于下列哪种损伤()A.细胞水肿B.脂肪变性C.凝固性坏死D.玻璃样变性34.肾梗死属于下列哪种坏死类型()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35.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复的过程称为()A.再生B.增生C.化生D.不完全再生36.槟榔肝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下()A.肝细胞水肿B.肝细胞脂肪变性C.肝硬化D.慢性肝淤血337.左心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A.门静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肝静脉栓塞D.肺动脉栓塞38.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外形常呈()A.楔形B.地图状C.节段性D.锥形39.炎症是()A.一种疾病B.一种排泄性改动C.一种细胞反应D.一种病理过程40.寄生虫感染的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41.下列哪项不是排泄性炎症()A.卡他性炎症B.风行性乙型脑炎C.风行性脑脊髓膜炎D.急性肾盂肾炎42.下列选项中属于化脓性炎症的是()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风湿性心内膜炎C.冷脓肿D.白喉43.从一患者腹腔抽取出的液体,外观浑浊,呈黄色,比重大,白细胞数目多,放置不久后发生凝固。
2.静脉快速注射37~38℃的生理盐水20ml,尿量增加注射生理盐水20ml,使血容量增加,导致:(1)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2)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液增加。
(3)血容量增加,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使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增多。
3.用中等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间断刺激右侧颈迷走神经的末梢端,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可出现暂时无尿。
刺激迷走神经,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ACh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相结合,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和心肌动作电位,使心脏活动受抑制,出现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生成减少。
当毛细血管压接近或等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与囊内压之和时,可使有效滤过压为0,暂时无尿。
血压下降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入球小动脉收缩,使尿量进一步减少。
4.取尿液2 滴作一次尿糖定性试验;静脉注射20% 葡萄糖5ml,当尿量显著变化时,取流出的尿液 2 滴再作一次尿糖定性试验,观察有无尿糖?尿量立即大量增加,尿糖定性试验阳性注射20% 葡萄糖5ml,家兔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超过了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使得小管液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肾小管溶液渗透压增高,防碍水的重吸收,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体外,于是尿量增多。
即为渗透性利尿。
此时尿液作生化实验,可检测出尿糖。
5.静脉注射1:10000NE 0.3~0.5毫升血压上升,尿量减少静脉注射NE ,NE与小动脉平滑肌中的α受体相结合,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上升。
NE使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压和血流降低,有效滤过压减少,原尿滤过减少,尿量减少。
另外较大剂量NE还可明显收缩肾动脉血管→肾血流量减少,即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尿生成减少。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成才之路】高中生物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答案] D[解析] 的形成应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2.人在15℃环境中和5℃环境中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不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 A.增减产热量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答案] B[解析] 题设情景下,体温主要是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来进行体温平衡的。
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答案] B[解析] 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平衡。
冷觉感觉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抗寒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答案] C[解析] 长时间运动后导致失水(流汗)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
5.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答案] C[解析] B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此处为神经调节。
生理盐水使用方法生理盐水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日常护理中。
它主要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具有与人体血浆相似的渗透压和电解质成分,因此可以被人体组织充分吸收,起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作用。
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细节,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
首先,生理盐水通常用于静脉注射。
在使用之前,需要确保生理盐水包装完好,无破损和污染。
打开包装后,检查液体是否清澈透明,无异物悬浮。
接下来,准备一根静脉注射针和一根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生理盐水包装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静脉注射针。
在连接完成后,打开生理盐水包装的塑料夹,让生理盐水顺着输液管流入静脉注射针,直至整个输液管内无气泡。
在注射生理盐水之前,需要进行静脉穿刺,选择合适的静脉注射部位。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手部、前臂或手臂内侧等部位进行穿刺。
在穿刺完成后,将静脉注射针插入静脉内,确保针头在静脉腔内,然后打开生理盐水包装的塑料夹,让生理盐水缓慢流入静脉内。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时处理。
除了静脉注射外,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外用。
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外用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将适量的生理盐水倒入容器中。
然后可以使用棉球、纱布或无菌纱布条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或包扎患处。
在外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避免二次感染。
总的来说,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一些细节。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确保生理盐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希望上述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姓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级********专业 * 班 * 组学号: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葡萄糖溶液(glucose solution,GS)、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呋塞米和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采用膀胱插管引流家兔的尿液,通过记数注射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家兔尿液在单位时间内的生成滴数,来判断该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结果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尿液生成速率为1滴/min;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后,尿液生成速率增大至4滴/min;静脉注射20%GS 5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15滴/min;静脉注射0.001%NE0.3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0.5滴/min;静脉注射呋塞米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55滴/min;静脉注射2单位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0.2滴/min。
结论静脉注射NS、GS、呋塞米可使家兔尿液生成量增加;而静脉注射NE和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生成量减少。
关键词:尿生成;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材料和方法[1]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2.方法2.1手术准备2.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1.2 腹部手术剪去腹部的兔毛,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有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如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20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
小管液经过上述过程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203.简述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
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可因部位不同而不同:(1)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是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
由Na+主动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或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
(2)近端小管后半段Na+的重吸收通过①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转运入细胞;②细胞旁路: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
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204.试述肾小管泌H +的意义肾小管分泌H +的意义:(1)促进NaHCO3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1个H+,就可使1个HCO3-和1个Na+重吸收回血,Na+和HCO3-再组成的NaHCO3是体内重要的碱储。
(2)促进NH3的分泌分泌的H+可降低小管液的pH值,使NH3容易向小管液中扩散。
分泌的NH3与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
因此,H+的分泌具有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理科学实验实验类型:高仿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高仿10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学习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
掌握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速尿、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对家兔尿量和血压影响。
方法对家兔进行各项静脉注射药物后观察其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结果正常家兔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83mmHg。
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 后,尿量为9.1滴/min,血压为128.80 mmHg。
30Hz/5v电刺激迷走神经末梢端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62 mmHg;刺激后,尿量为1.8滴/min,血压为50.23 mmHg。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78 mmHg;注射后,尿量为16.3滴/min,血压为99.51 mmHg。
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前,尿量为4滴/min,血压为86.89 mmHg;注射后,尿量为1.3滴/min,血压为153.47 mmHg。
静脉注射10g/L速尿5mg/kg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83 mmHg;注射后尿量为25.5滴/min,血压分别为92.51 mmHg。
静脉注射2U垂体后叶素前,尿量为4.5滴/min,血压为86.93 mmHg;注射后尿量为0.4滴/min,血压为48.16 mmHg。
静脉注射3mg酚红后到尿液中出现酚红的时间为2分11秒。
结论各因素通过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影响尿量。
神经和体液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关键词】家兔,尿量,血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不断改变和协调器官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1]。
肾脏是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生成尿液,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
本实验通过对家兔进行各种因素的处理,观察家兔的尿量和血压。
尿的生成367 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答案》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368 当肾动脉压由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答案》无明显改变369 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答案》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370 关于致密斑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371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答案》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372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为《答案》125mL/min373 滤过分数是指《答案》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374 正常情况下,下列流过肾脏的血浆约有百分之几被滤出《答案》19%375 对肾小球滤过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是《答案》基膜层376 原尿中葡萄糖含量《答案》与血浆相同377 关于滤过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不可能为负值378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答案》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379 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因素是《答案》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80 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答案》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81 肾炎出现蛋白尿是由于《答案》滤过膜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382 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答案》注射去甲肾上腺素383 一般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率主要取决于《答案》肾血浆流量的改变384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一般只发生在入球端毛细血管段的主要原因是《答案》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385 下述哪种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答案》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386 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答案》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387 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答案》血压降至90mmHg388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答案》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小389 正常终尿量占原尿量的《答案》1%390 关于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全长均有滤过391 剧烈运动时,少尿的原因是《答案》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392 各段肾小管,重吸收物质量最大的是《答案》近端小管393 小管液从近端小管流向髓袢顶点,管腔液中Na+的浓度《答案》增加394 近端小管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答案》CO2395 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的小管是《答案》近端小管396 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答案》160~180mg/100mL397 体表面积为1.73m2的男性,其葡萄糖吸收极限量为《答案》375mg/min398 对Na+的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答案》近端小管399 在肾脏,水容易通透而Na+不容易通透的部位是《答案》髓袢降支细段400 近端小管对Na+的重吸收可促进下列哪一组物质的重吸收《答案》水、Cl-、HCO3401 对Na+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量与肾小球滤出Na+的量成定比关系402 氨基酸通过主动转运全部被重吸收,其部位是《答案》近端小管403 下列哪一种酶与肾小管重吸收HCO3-和分泌H+有关? 《答案》碳酸酐酶404 当肾小管液流过近端小管时,其中《答案》渗透压基本不变405 水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答案》近端小管406 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答案》Na+407 通过继发主动重吸收C1-的部位是《答案》髓袢升支粗段408 关于K+在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上述A、B和C409 正常人摄K+多,由肾脏排出也多,其主要原因是《答案》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410 若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1%,尿量将增加《答案》100%411 关于NH3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NH3的分泌促进NaHC03重吸收412 决定终尿量多少的肾小管段是《答案》远曲小管和集合管413 肾髓袢逆流倍增机制的原动力主要是《答案》髓袢升支主动重吸收NaCl414 对尿素的通透性最大的部分是《答案》内髓集合管415 营养不良的老人尿量增多的可能原因是《答案》尿素生成量减少416 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答案》低渗或等渗尿417 构成内髓质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答案》尿素和NaCl 418 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答案》集合管419 肾髓质高渗状态的维持主要依靠《答案》直小血管420 参与尿液浓缩和稀释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答案》抗利尿激素421 原尿流经下列哪一部分后其成分将不再变化而成为终尿? 《答案》集合管422 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答案》渗透性利尿423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尿量增加是通过《答案》增加肾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424 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引起尿量增多的原因是《答案》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425 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是《答案》重吸收率一般占滤过率的65%~70%426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答案》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427 关于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答案》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428 抗利尿激素可促进下列哪部分小管重吸收水《答案》远曲小管和集合管429 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是《答案》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430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答案》下丘脑431 血容量感受器兴奋可使《答案》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432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答案》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433 尿崩症的发生与下列哪种激素不足有关《答案》抗利尿激素434 大量出汗时尿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答案》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435 血浆中肾素增加,将引起增加的是《答案》细胞外液容积436 醛固酮释放的部位主要是《答案》肾上腺皮质球状带437 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是《答案》血管紧张素Ⅱ438 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是《答案》肾素439 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和K+分泌的部位是《答案》远曲小管和集合管440 下列哪种情况醛固酮分泌将增多? 《答案》血Na+降低、血K+升高441 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答案》尿失禁442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答案》骶段脊髓443 阴部神经兴奋时《答案》尿道外括约肌收缩444 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答案》尿潴留445 关于近髓肾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粗446 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答案》近髓肾单位数量多于皮质肾单位447 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带负电荷分子更易通过448 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答案》血浆白蛋白449 下列哪种情况尿量的减少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无关《答案》大量出汗时450 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答案》血浆白蛋白451 下列哪种情况尿量的减少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无关《答案》大量出汗时452 关于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重吸收过程是被动重吸收453 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454 关于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455 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可阻碍NH3的分泌456 下列关于肾小管分泌NH3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NH3是通过肾小管主动转运而进入小管液的457 关于肾髓质组织间液高渗状态的形成,错误的是《答案》内髓高渗的形成有赖于升支细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458 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答案》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459 下述哪种情况下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答案》静脉输入甘露醇460 下列哪一项与肾素分泌无关《答案》血K+浓度461 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答案》肾素分泌减少462 下列哪种情况醛固酮分泌不增多《答案》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463 正常情况下,肾脏清除的物质中不包括《答案》葡萄糖464 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答案》反射过程存在负反馈控制尿的生成217 C08 尿生成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动脉血压变化对尿生成的影响X X X(浙江中医药大学XXX(专业)XX(班级)XX(几组)XX(学号))[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和垂体后叶素等药物以及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和失血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采用膀胱插管引流家兔的尿液,通过记数注射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家兔尿液在单位时间内的生成滴数,来判断该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结果: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尿液生成速率为1滴/min;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后,尿液生成速率增大至6滴/min;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 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大为11滴/min;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3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小为0滴/min;静脉注射呋塞米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大为15滴/min;静脉注射2单位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小为0滴/min,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小为0滴/min,失血30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最小为0滴/min。
结论: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呋塞米可使家兔尿液生成量增加;而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以及刺激迷走神经和失血可使家兔尿生成量减少。
关键词:尿生成;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迷走神经,失血。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家兔(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主要试剂及仪器: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1.3方法1.4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5腹部手术剪去腹部的兔毛,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8.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1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A. 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尿量增多;B. 另外,大量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也使尿量增多; 请同学注意:此处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因为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并不发生改变,不要与大量饮用清水导致的水利尿原理搞混淆了2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一般无明显变化;口服生理盐水后,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过程较为缓慢,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快速、明显的变化;因此,尿量变化不明显;实验53尿生成的调节目的要求1.学习输尿管插管技术; 2.观察影响尿量的几种因素; 基本原理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在整体内,这 3 个过程往往受到生理性的调节; 凡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而引起尿量的改变; 动物与器材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动脉血压描记装置、记纹鼓、记时装置和电磁标或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和血压换能器、刺激器、保护电极、记滴器、动脉插管和膀胱插管或细塑料管、小漏斗、刻度试管、2ml 及 20ml 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00单位/ml、生理盐水、10%Na2SO4 溶液、肾上腺素1∶10000、垂体后叶素5 单位/ml 方法与步骤1.取家兔一只,用 20%氨基甲酸乙酯1g/kg 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下腹部的被毛;在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先分离出气管,插气管插管;再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迷走神经; 在其下面各穿两根线备用;手术完毕后,用蘸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创面;2.在下腹部正中线作长约 4cm 的皮肤切口,沿腹白线切开腹壁,用手轻轻将膀胱移出腹腔外蘸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垫上,便可以进行插管;3.插管的方法有两种 1输尿管插管导尿认清输尿管进入膀胱背侧部位后,细心地分离出一侧输尿管;先在靠近膀胱处穿线结扎,再在离此结扎线约 2cm 处穿一条线,用眼科剪在管壁上剪一斜向肾侧的小切口,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细塑料管,用缚线结扎固定图 8-1;将此导尿的塑料管连接至记滴装置,通过电磁标在记纹鼓上记录尿流量滴/min;如果不用记滴器,也可将导尿塑料管连接小漏斗及刻度试管,直接计算尿流量ml/min;2膀胱插管导尿插管前亦应先认清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同尿道的通路;然后在膀胱顶部选择血管较少处,作一直径约的荷包缝合,在其中央沿纵向剪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或膀胱漏斗;把切口周围的缝线拉紧,结扎固定;插管口最好正对输尿管在膀胱的入口处,但不要紧贴膀胱后壁而堵塞输尿管;膀胱插管的另一端则用导管连接至记滴器或刻度试管, 记录尿流量;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4.记录血压在左颈动脉插入充满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或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记录血压;在血压曲线的下方,用 3 个电磁标依次标记尿流量滴数、刺激记号和时间间隔;如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取代记纹鼓、水银检压计和电磁标等,动脉插管用橡皮管连接至血压换能器,换能器连接到生理记录仪的血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进行放大和记录血压;5.实验观察待尿流量和血压稳定后,即可进行下列各项实验观察;每项实验开始时,都应先记录一段尿量和血压曲线作为对照;然后进行注射或刺激,并连续记录和观察至效应明显和恢复过程;1自耳缘静脉注射温热38℃的生理盐水 30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2自耳缘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液 15ml,观察其变化; 3自耳缘静脉注射 1∶10000 肾上腺素 ,观察其变化;4自耳缘静脉注射 10%Na2SO4 溶液 4ml,观察其变化;5结扎并剪断右侧颈迷走神经,用中等强度的连续脉冲刺激其外周端20—30S,使血压降低至 40—50mmHg;观察尿量的变化; 6自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2 单位,观察和记录其变化 20min; 将上述实验结果填入表 8-1;表 8-1 若干因素对尿量的影响影响因素尿量滴min 变化率% 血压mmHg 变化率% 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生理盐水 20%葡萄糖液肾上腺素 10%Na2 SO4 溶液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垂体后叶素注意事项1.实验前给兔多喂青菜,或用导尿管向兔胃中灌入 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降,影响实验;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思考题1.从表 8-1 所记录各项实验中尿量和血压等变化,试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机制;2.为什么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观察反应的时间应长些,试从观察结果分析其抗利尿作用和缩血管作用;。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量及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
方法对家兔施行手术进行颈动脉插管,通过连接换能器和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血压,采用膀胱插管记录尿量。
结果:正常尿流量4.5d/min,正常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78.04mmHg,104.94mmHg;静注生理盐水后,尿流量增大至8.8d/min,最高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115.15mmHg,145.32mmHg;电刺激右颈迷走的末梢端,尿流量减少至1.8 d/min,最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37.77mmHg,75.71mmHg;静注葡萄糖,尿流量增大至13.7 d/min,最高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87.76mmHg,117.03mmHg;静注去甲肾上腺素,尿流量减小至 2.2 d/min,血压值升高至,最高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139.9mmHg,171.03mmHg;静注速尿,尿流量增大至25.5 d/min,血压值升高,最高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81.43mmHg,106.89mmHg;静注垂体后叶素,尿流量减小至 3.5 d/min ,最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45.42mmHg,57.42mmHg;静脉注射酚红,从注射酚红起到尿中刚出现酚红的时间为5’20’’结论:注射生理盐水可使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增加尿液;注射葡萄糖溶液通过肾脏自身调节而引起渗透性利尿;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速尿主要通过抑制Na+和Cl-的重吸收从而利尿;垂体后叶素中ADH可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具有缩血管作用使血压升高;切断并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段可使血压降低,进而促进ADH的释放引起尿量减少;酚红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其排出量可反映肾小管分泌功能。
[关键词] 尿液生成迷走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速尿酚红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2009年考研动物生理学模拟题1. 分析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原因。
答:1)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
2)血浆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
3)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均不能启动。
4)即使血管局部损伤时,凝血因子的激活也仅仅局限于血管的受损部位,使生理性凝血过程只在局部发生。
2. 什么是氧解离曲线?试分析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答:氧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曲线近似“S”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氧解离曲线上段:PO27.98~13.3kPa(60~100mmHg),可以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
曲线较平坦,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7.98kPa(60mmHg),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量的O2,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
2)氧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是释放O2的部分。
表示PO2在5.32~7.98kPa(40~60mm Hg)范围内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释放出大量的O2,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2.0~5.32kPa(15~40mmHg),曲线最陡。
表示PO2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就大大下降,使O2大量释放出来,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的需要。
因此该曲线代表了O2的贮备。
3.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答: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
1)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内,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2)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终止吸气,转入呼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和频率。
3)当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4. 动物实验中,吸入气CO2 浓度增加对动物的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一定范围内,吸入气中CO2 浓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第一稿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葡萄糖溶液(glucose solution,GS)、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垂体后叶素(PosteriorPituitary)和呋塞米等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采用膀胱插管引流家兔的尿液,通过记数注射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家兔尿液在单位时间内的生成滴数,来判断该药物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结果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尿液生成速率为4滴/min;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后,尿液生成速率增大至7滴/min;静脉注射20%GS 5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16滴/min;静脉注射0.1g/l NE 0.3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5滴/min;静脉注射2单位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1滴/min;静脉注射2ml/20mg呋塞米1.2ml后,家兔尿液生成速率为28滴/min。
结论静脉注射NS、GS、呋塞米可使家兔尿液生成量增加;而静脉注射NE和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生成量减少。
关键词尿生成;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 呋塞米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家兔,20%氨基甲酸乙酯,37℃生理盐水,20%葡萄糖,0.1g/L去甲肾上腺素,6单位/ml垂体后叶素,2ml/20mg呋塞米1.2.方法1.2.1.手术准备1.2.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2.1.2.腹部手术剪去腹部的兔毛,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容器盛接有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如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
生理盐水使用方法生理盐水,又称生理盐水溶液,是一种含有和人体血浆浓度相近的盐水溶液。
它是一种无菌的、无菌的溶液,可以用于多种医疗用途。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生理盐水的使用方法。
首先,生理盐水可以用于静脉注射。
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医务人员需要准备好适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将其连接到静脉导管上,通过缓慢注射的方式将生理盐水注入患者的体内。
这种方法常用于补充体液、输液、药物给药等情况。
其次,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伤口清洗。
在处理外伤或手术后的伤口时,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并防止感染的发生。
清洗时,可以将生理盐水倒入清洁的容器中,然后利用注射器或者棉签等工具将生理盐水缓慢地冲洗伤口。
另外,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眼部护理。
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眼部不适或者眼部受伤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眼部清洁和护理。
使用方法是将生理盐水倒入洁净的眼杯中,然后将眼杯轻轻地贴近眼睛,让眼睛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达到清洁和舒缓的效果。
此外,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呼吸道护理。
在呼吸道感染或者炎症时,医务人员可以利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以减轻症状,促进痊愈。
通过呼吸道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让生理盐水直接到达呼吸道的病变部位,起到清洁、湿化和消炎的作用。
最后,生理盐水还可以用于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生理盐水可以作为口腔护理的利器。
口腔护理时,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生理盐水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医疗用品,它可以用于多种医疗护理的场合。
在使用生理盐水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此外,使用生理盐水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嘱来进行,避免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原理】: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凡能影响上诉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尿液的生成。
肾小球滤过受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血浆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等因素的影响,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等能够影响此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此二者又受交感神经以及肾上腺素和去甲生上腺素等体液因子的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电刺激迷走神经素影响的就是这一机制。
此外,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的因素,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因素以及循环血量、全身动脉血压等都能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进入体内的利尿药呋塞米由于和血浆蛋白结合而不能被肾小球滤过,但能在近端小管中主动分泌到小管液中,同样可以影响尿液生成【实验仪器】:RM6240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家兔、生理盐水,200g/L 氨基甲酸乙酯,200g/L 葡萄糖,0.1g/L 去甲肾上腺素,1000U/L 垂体后叶素,10g/L 呋塞米(利尿),膀胱插管以及电极给予刺激,还有解剖用的剪刀,玻璃棒,镊子等【实验步骤】:(1)称重动物,耳缘静脉注射20%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 ml·kg-1体重)进行麻醉,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2)在颈部手术:剪去颈前部兔毛,沿喉结和胸骨正中切开皮肤5~6 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用剪刀穿线备用(3) 在腹部手术:从剑突向下摸到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与血压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学习输尿管插管技术。
2、观察血浆胶体渗透压、血糖浓度、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变化对尿生成的影响。
3、观察影响肾小管重吸收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
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血浆成分向肾小球囊腔滤过,是尿生成过程的第一步。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肾血流量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很高,所产生的肾小球滤液在小分子溶质的组成上非常接近于血浆,只是几乎不含有蛋白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中的99%在流经集合管和肾小管时被重吸收。
对于尿的浓缩和稀释有重要意义。
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有三类:葡萄糖能完全重吸收;电解质和水可被吸收大部分;尿素、肌酐等代谢终产物仅有小部分被重吸收。
Cl-、Na+、K+离子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大部分被重吸收。
三、材料、试剂和仪器1.动物家兔2.试剂和药品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10单位/毫升肝素生理盐水(或6%枸橼酸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速尿、20%甘露醇。
3.装置和器材微型计算机及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和手术器械、动脉插管、动脉夹、膀胱漏斗、注射器(2ml 、5ml 、10ml 、20ml)及针头、酒精灯、试管架、试管和试管夹、输液装置、手术灯、纱布、丝线等。
四、实验步骤1、麻醉→背位固定→剪去颈部与下腹部被毛2、分离颈部动脉,做动脉插管→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两线备用→用湿纱布覆盖创面。
处穿线结3、下腹部正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将膀胱移出腹腔外→分离出一侧输尿管→在近膀胱扎,再穿一线备用,在管壁上剪一斜向肾的切口,插入输尿管插管,扎紧固定→直接计算尿流量(滴/min)。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②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
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方便贴图,所以近似描述,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刚好做这个实验…… 在完整的神经纤维膜记录点位时,兴奋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会在这两个引导电极之间产生方向不同的电位差变化,因而,记录到的是双向动作电位,是由两个方向不同(正负相反)的单相动作电位合成的,其波形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双相动作电位的两个相是不对称的。
影响因素挺多的
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
当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故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为何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在剥离蟾蜍的坐骨神经时,某些神经被切断导致神经干的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的神经的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和时程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