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盆地晚始新世岩石磁学特征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钻孔岩心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杨吉龙;胥勤勉;袁海帆;谢宁;白铭;胡云壮;田立柱【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8(061)010【摘要】塔里木盆地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于理解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干旱化乃至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构造运动及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尔勒地区的两个全取心钻孔ZK3(深500 m)、ZK5(深300 m)进行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ZK3孔中更新统底界为54.8 m,下更新统底界为167.0 m,上新统底界为432.0 m,钻孔底部年龄约为6.2 Ma,属上中新统上部;ZK5孔中更新统底界为64.7m,下更新统底界为241.5 m,钻孔底部年龄约为3.2 Ma,属上上新统.基于上述磁性地层年代标尺,通过沉积速率分析发现ZK3孔在3.0-3.6 Ma之间沉积速率明显增大,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在此期间的快速隆升.通过东西部多个盆地地质剖面沉积速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这期构造活动在区域上具有准同期活动特征,在时代上与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时代一致,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效应有关.【总页数】13页(P4075-4087)【作者】杨吉龙;胥勤勉;袁海帆;谢宁;白铭;胡云壮;田立柱【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昌吉83110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8【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晚新生代印干断层的运动学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张子亚;刘冬冬;朱贝;郭召杰2.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沉积岩古流向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J], 裴军令;孙知明;李海兵;司家亮;潘家伟;刘静;刘雪刚;赵越3.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 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J], 许英霞;秦克章;丁奎首;李金祥;缪宇;方同辉;徐兴旺;李大明;罗修泉4.祁连山北缘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J], 万景林;郑文俊;郑德文;王伟涛;王志才5.川滇块体东北缘晚第四纪区域气候-地貌分析及其构造地貌年代学意义 [J], 陈桂华;徐锡伟;袁仁茂;闻学泽;郑荣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西分水岭矿区始新世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指示: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周洁;王根厚;崔银亮【期刊名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7(53)6【摘要】云南省永胜县分水岭矿区是近年发现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铜矿化多产于斑岩体中部外侧(喇叭箐断裂两侧)及部分岩枝的节理裂隙中,矿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
矿区主要侵入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含矿石英二长斑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6.0±0.2Ma,表明分水岭矿区斑岩体为古近纪始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
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斑岩体Si O2含量变化较大(53.7%~71.06%),高钾(1.67%~6.1%)和碱(Na2O+K2O平均值>8%),A/CNK为0.35~1.03,属高钾的钙碱性-碱性、准铝质-过铝质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a、Nd、Hf)、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A2型花岗岩特征。
斑岩体锆石Hf同位素研究,得到εHf(t)值为-8.70^+4.67,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533.7Ma^1062.8Ma,显示矿区始新世斑岩体来源于壳幔岩浆的混合。
结合区域演化特征,认为分水岭斑岩体形成于造山期后的拉张环境,陆陆碰撞挤压后应力松驰,岩浆沿断裂及次级断裂上侵,进而形成铜多金属矿床。
【总页数】20页(P1070-1089)【关键词】始新世;斑岩;锆石U-Pb;Lu-Hf;分水岭;滇西【作者】周洁;王根厚;崔银亮【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有色地质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P588.1【相关文献】1.南秦岭新元古代基性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锆石U-Pb年代学和Hf-O 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J], 刘嘉威;张宏福2.滇西兰坪盆地莲花山岩体成因与构造意义: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J], 刘金宇;邓军;李龚健;肖昌浩;孟富军;陈福川;吴伟;张琦玮3.保山地块北部晚白垩世岩浆岩成因及其构造指示: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制约 [J], 禹丽;李龚健;王庆飞;刘学飞4.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J], 谢银财;陆建军;马东升;章荣清;高剑峰;姚远5.滇西剑川始新世富碱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J], 沈阳;郑远川;张爱萍;王梓轩;王璐;徐培言;吴昌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石磁学研究对萨拉乌苏组年代归属的意义
樊行昭;ReidarLovlie;等
【期刊名称】《自然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2(012)011
【摘要】通过对萨拉乌苏组沉积物的古地磁学研究发现,该剖面沉积物保存的天然剩磁NRM和Q比值曲线与深海沉积物最后一、二次冰期及末次间冰期的氧同位素δ 18 O曲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及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反映的年代值推断,滴哨沟湾萨拉乌苏组的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即(180~10)ka,而位于底部粉砂层中的文化层,其年代应为中更新世晚期.
【总页数】4页(P1223-1226)
【作者】樊行昭;ReidarLovlie;等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030024;Institute of solid Earth Plysics,University of Bergen,Norway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约束的萨拉乌苏组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研究
2.宁夏红寺堡盆地萨拉乌苏组地层时代重新厘定及意义
3.萨拉乌苏组地层年代学研究
4.萨拉乌苏地区末次冰
期酒坊台剖面光释光年代及其环境意义5.雷西高速公路萨拉乌苏组黄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43卷第4期2020年10月地震研究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Vol.43,No.4 Oct.,2020地震研究43卷识,为实际地震预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云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北东向碰撞挤压的前沿地带和深部物质逃逸地带,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印支地块交接的过渡地带,地质造复杂、地震频发。
本文利用NGDC-720模型,分析云南地区岩石圈磁场分布特征,及其与研究研究区内M S≥6.0地震之间的关系。
1资料处理1.1地震目录选取选取19702019年震中位于云南省范围内(20°~30°N,97°~107°E)的M S≥6.0地震共计31个,并统计了这些地震震中的岩石圈磁场强度以及岩石圈磁场分布特征,见表1。
表119702019年云南地区M S≥6.0地震目录及各分量岩石圈磁场强度Tab.1Catalogue of M S≥6.0earthquakes in Yunnan area from1970to2019an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of the lithosphere in various components序号发震日期发震位置φN/(°)λE/(°)M S参考地点X/nT Y/nT Z/nT展布特征11970-01-0524.2102.67.8通海-0.2810.81-53.31X,Z负21970-02-07231016.2普洱-0.60-16.93-38.01负31971-04-2823101.16.7普洱-0.60-12.64-32.32负41971-09-1423100.86.2普洱-0.62-36.16-39.55负51973-08-1623.1101.26.3普洱-0.59-9.05-24.91负61974-05-1128.2104.17.1大关-1.10-6.34-7.19负71976-05-2924.5997.3龙陵-0.55-32.65-11.19负81976-05-2924.698.77.4龙陵-0.70-47.57-9.33负91976-05-3124.398.76.5潞西-0.69-42.8410.54Z正负交界101976-06-0124.298.76潞西-0.72-37.4315.07X,Y负111976-06-0924.898.76.2腾冲-0.71-56.96-4.42负121976-07-0424.398.86潞西-0.62-45.43-0.61负131976-07-2124.898.76.6腾冲-0.65-56.96-4.42负141979-03-1523.2101.16.8普洱-0.60-11.40-39.43负151981-09-1922.9101.36普洱-0.55-12.44-41.62负161985-04-1825.8102.86.2禄劝-0.7134.09-11.74X,Z负171988-11-0622.51007.4澜沧-0.81-23.7626.16X,Y负181988-11-0623.299.37.2耿马-0.62-4.5432.82X,Y负191993-01-2723.1101.16.3普洱-0.60-8.62-34.43负201995-10-2425.9102.26.5武定-0.91-8.1944.10X,Y负211996-02-0327.2100.37丽江-0.26-67.040.40Z正负交界221998-11-1927.3100.96.2宁蒗0.0347.056.14Z正负交界232000-01-1525.5101.16.5姚安-0.56-18.07-82.02负242001-10-2726.2100.66永胜-0.31-11.0930.19X,Y负252003-07-2126101.26.2大姚-0.79-21.4221.78X,Y负262003-10-1626101.36.1大姚-0.81-25.08-9.30负272007-06-0323101.16.4宁洱-0.60-12.64-32.32负282009-07-0925.6101.16姚安-0.66-39.59-86.50负292014-05-3025.097.96.1盈江-1.09-62.9167.49X,Y负302014-08-0327.1103.36.5鲁甸-0.1866.38-27.99X,Z负312014-10-0723.4100.56.6景谷-0.70-18.4112.300Z正负交界647第4期杨学慧等:云南地区岩石圈磁场特征及震磁特性1.2NGDC-720模型计算岩石圈磁场在地磁观测中,主磁场和地壳磁场叠加在一起,理论上还无法将它们完全分离,但是根据地磁场能谱随谐波阶次的变化规律,通常认为球谐阶次n<13阶为地核场,n=14~15阶是地核和地壳磁场的过渡,n>16阶为地壳磁场,为地壳磁场定量计算提供了依据。
中国、西南地区岩石圈卫星磁异常分布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岩石圈是地球内部最靠近地表的最外层,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连续体,包括壳幔过渡带。
岩石圈的性质和结构对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板块构造和地壳与地幔相互作用等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岩石圈的磁性是反映其岩性、成因和演化历史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岩石圈磁异常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岩石圈的性质、成因和演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岩石圈的磁异常也是探测矿床、陆地油气资源和地下构造等的重要手段。
西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涵盖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广西和西藏等省份和自治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地区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对于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西南地区岩石圈的磁异常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全球岩石圈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计划通过对西南地区的卫星磁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该地区岩石圈的磁异常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该地区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如下:1.获取和预处理西南地区卫星磁异常数据;2.对卫星磁异常数据进行纠正和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磁异常场;3.对磁异常场进行异常特征分析,提取出磁异常分布特征;4.通过磁异常分布特征分析,探讨西南地区岩石圈结构和性质的相关问题;5.结合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资料,解释西南地区岩石圈的磁异常分布特征及其含义。
三、研究成果和预期效益通过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西南地区岩石圈的磁异常分布特征;2.对该地区岩石圈结构和性质的相关问题的探讨;3.对该地区地质、矿产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地球科学研究发展、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曲靖越州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煤系地层的影响摘要:越州向斜(盆地)是曲靖地区主要的褐煤富集区,区内煤层主要位于新近系茨营组中,该地层含大量孔隙水。
大气降水、地表的南盘江水系的江水和基岩承压水都会对含煤地层补给地下水。
在未来的开采中应提前做好预防和防止工作,避免矿坑充水带来的危害。
Abstract:Yuezhou syncline (basin)is the major lignite-rich region in Qujing. The Neogene seam zone is mainly in the mainz camp group,there is a lot of large pore water. The bedrock of the coal-bearing strata of precipitation,surface plate of the south river system confined water to recharge the groundwater. In the future,mining should be prepared in advance prevention work to avoid harm by water-filled pit.关键词:越州盆地;水文地质;褐煤开采Key words:Yuezhou basin;hydrogeology;lignite mining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4-0141-020 引言越州向斜(盆地)位于曲靖市东南,牛首山隆起褶皱束东部。
区内构造线受古陆控制,盆地长轴方向为南北-北北东。
呈椭圆形的宽缓盆地,新近系的地层沉积于盆地之中,形成了封闭的向斜构造,对成煤非常有利,其中以东翼聚煤条件最好。
据该区的煤炭地质储量报告,区内有6亿吨优质褐煤资源。
区内煤层主要位于新近系中,该地层含大量孔隙水。
云南昭通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屈念念;李家斌【期刊名称】《中国地质调查》【年(卷),期】2016(003)004【摘要】Based on the previous geology and other researchresults,according to regional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features and also processed and explained the low gravity anom-aly in Zhaotong Basin.The basement structure form,strata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ault structure distri-bution were revealed in detail through basement density interface inversion and profile inversion based on gravity data.And the effect of the fault and fold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ing of huge thick lignite layer was analyzed in Zhaotong Basin.So it is concluded that Zhaotong Basin is a tectonic depression basin.%以区域重磁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昭通盆地的重磁特征,对反映昭通盆地的重力低异常进行处理和解释。
利用以重力数据为主的基底密度界面反演和剖面反演,详细揭露昭通盆地的基底形态、地层发育特征以及断层构造的展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断层及褶皱构造在盆地的巨厚褐煤层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更进一步确定了其为构造坳陷型盆地。
云南思茅盆地白垩纪-古新世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石海岩;苗卫良;马海州;李永寿;张西营;严玲琴;马维明;王振东【摘要】云南思茅盆地白垩纪-古新世地层包括曼岗组(K1m)、扒沙河组(K1p)、勐野井组(K2me)、等黑组(E1d),主要由砂岩及砂泥岩组成.对盆地江城二官寨-和平寨-扒沙河道班剖面19件碎屑岩样品及江城勐野井矿区SHK4孔17件细碎屑岩样品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碎屑岩样品中δCe和δEu、δCe与∑REE、化学蚀变指数(CIA)与Th/U、CIA与Th/Sc不具有相关性,说明研究区白垩纪-古新世沉积物碎屑成分主要受控于源岩特征,不受化学风化作用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相同,LREE/HREE值较高且负Eu异常明显,表明白垩纪-古新世沉积物具有相同的物源,岩石以亲花岗岩、长英质岩为主.Hf-La/Th、La/Sc-Co/Th、REE-La/Yb、Hf-Co-Th判别图解也反映了相似的物源特征.勐野井组至等黑组地层沉积期间,CaO含量、Gd含量、ICV值和(Gd/Yb)N值突然增加,表明源区自晚白垩世勐野井组沉积开始,构造活动性突然加强,整体上处于快速隆升、剥蚀阶段.研究为云南思茅盆地白垩纪-古新世沉积物物源属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地球化学依据.【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6(030)003【总页数】14页(P541-554)【关键词】思茅盆地;白垩纪-古新世;碎屑岩;地球化学;物源属性【作者】石海岩;苗卫良;马海州;李永寿;张西营;严玲琴;马维明;王振东【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P58沉积岩物源分析是判别古气候条件、恢复古地理环境、揭示物源属性及源区大地构造背景等重大地质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
云南曲靖地区黑色岩系钼、镍矿床特征及成因王党靠;白坚义;贾华波【摘要】云南曲靖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中,广阔分布一稳定的钼、镍矿(化)层,可分为两个小矿层,矿层的厚度不大,但矿石钼、镍品位较高,含矿岩性分别为黑色页岩和黑色炭质粉砂岩.属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5页(P360-364)【关键词】钼—镍矿化;沉积型矿床;云南曲靖【作者】王党靠;白坚义;贾华波【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17队,云南曲靖655000;云南工投基础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5000;云南三明鑫疆磷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安宁6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3.65云南曲靖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地处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成矿区划属川滇黔相邻成矿区。
筇竹寺组黑色岩系广泛分布于曲靖地区的会泽县、沾益县、麒麟区、马龙县一带。
目前在沾益得泽、马龙大发胯黑色岩系中已发现了二个钼、镍矿床。
通过分析其成因,对指导滇东北Mo-Ni矿找矿具有现实的意义。
1.1 钼、镍矿(化)赋存层位矿(化)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段底部,含矿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夹黑色含炭质粉砂岩,矿石中除了含钼、镍、铀等主元素之外,还含有硒、铂、钯、铜,铅、锌等微量元素,在有利地段形成很好的钼、镍矿床。
统筇竹寺组下段总体为黑色粉砂岩(页岩)间夹少量泥灰岩,泥质白云岩透镜体。
钼、镍矿底板为厚1m~2m的铁锰质水云母黑色页岩,富含钒、银元素,有利地段也可形成很好的钒、银矿床(图1)。
1.2 钼、镍矿(化)成矿时代成矿与地层关系密切,含矿地层时代为早寒武世,这时期是地史上一个主要的沉积矿产成矿时期,该时代成矿特点是:矿种多,规模大、矿层稳定,是寻找Mo-Ni矿产的主要层位。
1.3 矿石矿物原生矿石中含钼矿物为硫钼矿,含镍矿物为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针镍矿,其它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白铁矿、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古地磁地层年代学及其古生物意义
尹济云;梁其中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1994(13)3
【摘要】本文总结了元谋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的成果,判别出三个有区域意义的短暂极性亚带;获得了龙川组-元谋组的沉积时限为距今340±10-135±10万年。
通过古地磁生物学的研究,提出元谋一些象类的绝迹和云南马(EquusyunnanensisColbert)的出现与古地磁松山/高斯的极性转变有关。
【总页数】6页(P306-311)
【作者】尹济云;梁其中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15.66
【相关文献】
1.晚新生代元谋盆地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 [J], 张叶春;李吉均
2.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微体古生物地层及环境演化的探讨 [J], 庞其清;翟大有;赵筑簾;张正平
3.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晚新生代钻孔岩心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杨吉龙;胥勤勉;袁海帆;谢宁;白铭;胡云壮;田立柱
4.元谋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相与环境演变 [J], 李庆辰;蒋复初;钱方
5.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J], 张宗祜;刘平贵;钱方;闵隆瑞;王强;宗冠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靖盆地古近-新近纪构造演化与生物气成藏的关系
侯宇光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07(028)005
【摘要】通过对地震、地质和钻井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曲靖盆地的构造特征、盆地形成和演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构造演化与生物气晚期成藏的关系.早-中渐新世的断陷阶段为主力气源岩大套湖相暗色泥岩蔡家冲组形成时期;渐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为盆地的整体抬升萎缩阶段,使蔡家冲组沉积有机质免遭大量消耗,保障了第四纪以来生物气成藏的有机物质;晚上新世为盆地拗陷阶段,是茨营组次要煤系气源岩、储集层、盖层和岩性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上新世末的压扭抬升萎缩阶段为断背斜和断鼻等构造圈闭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时期;第四纪为盆地稳定沉降阶段,是生物气聚集成藏时期.气源岩的生物气产率、断裂的垂向输导作用和圈闭的保存条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动态配置共同控制了生物气晚期成藏.
【总页数】5页(P549-553)
【作者】侯宇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
【相关文献】
1.车古201潜山的构造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王颖;王英民;赵锡奎;王金峰
2.四川盆地东部开江地区石炭系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分析 [J], 荣毅;胡明;谭勇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隋风贵
4.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与古生界原生油气成藏 [J], 彭传圣;林会喜;刘华;吴智平;刘广天
5.云南曲靖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生物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J], 侯宇光;何生;唐大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研究综述
姚海涛;邓成龙;吕连清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卷),期】2005(20)2
【摘要】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分布广泛,沉积连续性好,富含古人类和哺乳动物化石,是进行磁极性地层学研究和探讨西南季风演化与转型、早期人类迁徙、哺乳动物扩散与交流的理想材料.本文对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研究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发现造成对元谋人生活年代和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的争议,主要是由于过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所涉及的采样间隔太大和实验室测试条件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是未来元谋盆地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
【总页数】6页(P518-523)
【关键词】元谋盆地;磁性地层学;晚新生代;元谋人
【作者】姚海涛;邓成龙;吕连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8
【相关文献】
1.泥河湾盆地大长梁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 [J], 敖红
2.札达盆地晚中新世河湖相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与印度季风演化 [J], 王晓雪;聂军胜;JoelSaylor;张蕊
3.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河湖相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聂军胜;李曼
4.泥河湾盆地虎头梁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姜重昕;沈中山;秦华峰;王建;邓成龙
5.地质地球所研究进展:泥河湾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变化的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河盆地新生代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陈正乐;王小凤;马寅生;武红岭;殷秀兰;陈宣华【期刊名称】《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年(卷),期】1999(20)1【摘要】针对不定向的岩芯样品,笔者利用了岩石的古地磁测试结果,通过旋转变换,恢复了样品的原始磁化率方位。
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辽河盆地新生代岩石变形微弱,岩石以压扁变形为主。
多种筛选分析结果揭示出辽河盆地在沙三、沙二沙一与东营期所受的区域应力方向分别为:NE-SW(40°~50°)、NWW-SEE(100°~120°)和NE-SW(60°~70°)。
【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磁组构;新生代;辽河盆地;岩石;地质意义【作者】陈正乐;王小凤;马寅生;武红岭;殷秀兰;陈宣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8.4【相关文献】1.哇洪山断裂带中段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拴宏;周显强;纪占胜2.阿尔金山北麓晚新生代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赵彦德;宋春晖;鲁新川;戴霜;孟庆泉3.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地层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J], 苏庆达;聂军胜;Joel E.Saylor;Brian K.Horton;Meredith A.Bush;陈文汉4.藏南乌郁盆地渐新世地层岩石磁化率组构特征及磁组构类型识别的意义 [J], 吴磊;汉景泰5.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地层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沉积—构造学意义 [J], 霍斐斐; 邵瑞琦; 姜南; 张瑞尧; 程鑫; 张伟杰; 卫弼天; 周亚楠; 吴汉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