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域名体系和域名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储、处理和发送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
IDC主要服务商?1. 万网:/域名注册、云主机服务、企业邮箱、网站建设英文域名139元/年.cn99元/年.so260元/年.co320元/年政府域名.mobi手机域名180元/年.tel名片域名230元/年.biz商务域名.info信息域名220元/年.name名字域名88元/年.me我的域名320元首年.cc公司域名.hk香港域名400元/年.tv媒体域名500元/年.asia亚洲域名160元/年中文域名中文通用域名国际中文域名320元/年.cc中文公司域名.tv中文媒体域名480元/年.biz中文商务域名280元/年通用网址通用网址是基于互联网关键词寻址标准的关键地址资源,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通过建立关键词与网站地址URL的对应关系,实现浏览器访问的一种便捷方式。
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网址栏中直接输入企业、产品、网站、行业的名称,即可直达目标网站,无需记忆复杂的域名、网址。
例如:只要输入"中国万网"就可以实现对中国万网网站的访问。
·无需http://、www 、.com、.net等前后缀·是继IP、域名之后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的第三代互联网访问标准·允许个人注册,开放热门通用词汇注册·可自由转让,商机无限!CNNIC通用网址查询(立即查询您的CNNIC通用网址是否可注册)最新政策热门词汇开放注册(通用网址最新分类和价格):域名类型:CNNIC通用网址注册案例:中国万网注意:1、简\繁体通用网址只需注册其中一个,将自动获得与之对应的另一个。
2、现阶段通用网址需要浏览用户安装对应的插件才可以浏览!3、预留的通用网址申请步骤请点击这里。
无线网址:是指国家标准的移动互联网地址资源,是企事业在移动互联网上专属的品牌标识和全程移动营销解决方案。
2. (创新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域名注册、英文国际域名:.com .net 62元/1年.org 128元/1年.mobi 180元/1年.info .biz 240元/1年.cc 400元/1年.tv 500元/1年.asia 150元/1年.me 290元/1年.travel 2400元/1年.tel 220元/1年.name 85元/1年.co 280元/1年.so 150元/1年英文国内域名:.cn 58元/1年 180元/1年.hk 360元/1年.cn行政区域域名100元/1年中文国际域名:中文.com 中文.net 中文.biz 280元/年中文.cc 中文.tv 400元/年中文.name 85元/1年中文国内域名:中文.中国中文.网络中文.公司320元/1年中文.hk 420元/1年无线网址:普通无线网址1800元/年行业无线网址5000元/年3. 新网互联:/(国内领先的企业移动应用服务商)域名注册、虚拟主机、企业邮箱、网络营销提供商、移动寻址提供商、移动营销提供商词汇类别及收费标准(一)中文信息名址词类描述市场价格A类词2、3个汉字;3至6(含)个字符且为汉字与字符的组合5000元/年/个B类词4个汉字;7或8个字符且为汉字与字符的组合3600元/年/个C类词除A、B类以外的汉字或汉字与字符的组合1800元/年/个说明:一个汉字等同于2个字符,最长28个字符。
域结构简介1、域的含义:域是由一群以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所组成的,它们将计算机内的资源共享给其他人使用。
2、与工作组结构网络区别:域内所有的计算机共享一个集中式的目录数据库,它包括整个域内的用户与安全数据。
而工作组结构的网络,每台计算机的位置平等。
可以相互的共享。
3、域中的计算机类型:A、域控制器:只有WIN2000SERVER才可以做域控制器,域控制器在一个网络中可以有多个。
一台的目录数据库可以自动复制到别一个域服务器的目录数据库中,域可以审核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多台域服务器共同审核用户的登录可以提高效率B、成员服务器:域内的WIN2000服务器如果不是域控制器,就是成员服务器,如果不加入域就独立服务器,成员服务器没有活动目录,不能审核域用户的登录,但它们都自己的本地安全数据库。
以审核本地用户。
C、其他计算机:其他计算机可以用来访问这些计算机的资源。
活动目录定义一个电话本:其中有姓名、电话号、地址等,这些就是目录,我可以很容易从找到所需的数据。
目录服务:就让用户很容易在目录中查找所要的数据。
而在WIN2000中,存储用户、组、打印机等对象相关数据的位置称为目录数据库,负责提供目录服务的组件称为活动目录。
1、适用范围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一个计算机网络,大至数据广域网的组合。
2、名称空间A、名称空间的含义:就是一块划好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利用某个名字来找到与这个名字有关的信息。
B、WIN2000中的活动目录就是“名称空间”,可以利用对象名称找到相关的数据。
C、WIN2000的名称结构采用了DNS的结构。
3、对象与属性WIN2000中的资源都是以对象的形式存在,而一个对象通过属性来描述其特征。
如用户就是一个对象类别。
用户的姓、名、电话,就是用户的属性。
4、容量与组织单位A、容量与对象相似,也有自己的名称,也有自己的属性,但它不是一个实体,而可以一组对象和其它容量。
B、组织单位,就是一个容量,可以包括其他对象和组织单位。
教材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六版)主编:出版时间:2017年8月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及各类工科高职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建议学时:48~64学时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专科)的一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系统的平台,因此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几点: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组成与分类。
2.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及其组成,理解数据编码、解码的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等网络基本念,了解常用传输介质。
3.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理解OSI和TCP/IP参考模型。
4.掌握应用层HTTP、SMTP、DNS、FTP等协议的原理和过程。
5.掌握广域网络的概念以及PSTN、DDN、X25.ISDN、帧中继等技术。
6.了解传输层UDP、TCP协议。
7.了解和掌握层次性网络概念、IP协议、ICMP协议。
8.掌握局域网的概念,掌握多路访问控制协议、ARP协议以及集线器、路由器、网桥等网络互连设备。
9.了解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VPN、防火墙等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
(三)建议实践环节名称实践类型目的要求学时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2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级联实验掌握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级联方法2计算机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掌握对等网的组建方法 2 以太网组网实验掌握以太网组网的方法 2 子网划分实验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2 ARP、Ping、Tracert命令的使用实验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 2 DNS服务器的设置实验掌握DNS服务器的设置 2 域名搜索实验掌握域名搜索的方法 2合计16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D4. D5. A6. A7. D8. A9. C10. C11. C12. D13. B14. C15. D16. C17. B18. B19. A20. A21. B22. B23. A24. D25. A26. B27. B28. B29. A30. D二、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错7. 错8. 对9. 对10. 对11. 错13. 错14. 对15. 对16. 对17. 错18. 错19. 错20. 对21. 对22. 对23. 错24. 对25. 错26. 错三、名词解释1. DNS:Domain Name Service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域名系统,它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将域名与IP 地址进行相互转换。
2. 网桥(Bridge):网桥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两个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
3. RFID: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4.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5.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
6. 泛在网:也被称做无所不在的网络,它是为了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
人们可以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
7. ISDN: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体系设置方案的要求,《网络设备安装与管理》是建立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操作系统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系统集成技术”中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管理技术,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维护、管理与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理论讲授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室操作、现场教学和专业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与维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方法,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会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得到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基本训练。
学完该课程,学生可以进入网络公司在网络工程与管理等岗位实习和就业。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四、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采用单列考试方式进行。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本课程的考核共分四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的岗位认识和工作任务认识占10%,第二阶段的项目教学占30%,第三阶段综合实训占30%,期末考核占30%。
课程成绩=第一阶段×10% + 第二阶段×30% + 第三阶段×30% + 期末考核×30%五、备注本课程安排有教学实习1周,主要针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设备四类网络设备的配置技术、设备调试进行训练,同时训练如何组建一个简单园区网技术。
1、什么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7.1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2、物理连接: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组成。
逻辑功能:把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3、4、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的覆盖范围、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使用性质。
按传输介质划分:有线网、无线网有线网传输介质: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紧急简便,但传输距离短。
管线传输距离远,传输率高,但成本高。
无线网无线电波或红外线为传输介质,另外还有卫星数据通信网。
付费,属于经营性网络,商家建造维护,消费者付费使用。
6、网络协议:各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达成某种默契,严格遵守事先约定好的一整套通信规程,要交换的数据格式、控制信息的格式、控制功能以及通信过程中事件执行的顺序等的通信规程。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时序7、 协议分层: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层与层之间相对独立,各层完成特定的功能,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某种服务。
8、 网络体系结构:1)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将整个网络划分为7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 参考模型:是一组协议,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考虑了网络互联问题。
主机A 主机B信息交换单位Message (信息报文)Message Message Message Packet (分组)Frame (帧)Bits (二进制流)传输介质路由器路由器传输介质7.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本地连接:利用网卡和网线与局域网连接。
IPConfig命令用于检查当前TCP/IP网络中的配置情况。
Ping<要连接的主机的IP地址>:命令用于监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Tracert目的主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判定数据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3G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总学时数:72实验(实训)或上机学时:18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结构》后续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是为信息工程(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计算机管理(专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其它网络及信息安全类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门对学生网络能力培养起到关键、基础作用的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介质访问控制;以太网的原理及扩展;IPv4协议的工作原理;路由器及IP数据转发原理;RIP协议原理;OSPF协议原理;TCP与UDP协议原理;DNS、HTTP、SMTP、POP3、DHCP、Telnet、FTP协议及原理;网络安全基本知识;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原理;无线网络基本原理;下一代因特网协议;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常用网络故障诊断工具;常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及使用方法;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发展;(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及结构;(3)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层和工作原理;(4)熟悉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技术;(5)掌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协议及工作原理;(6)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硬件设备、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7)熟悉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扩展方法;(8)掌握应用层协议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熟悉网络管理的含义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原理;(9)了解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了解无线网络原理;了解IPv6协议。
互联网基础知识互联网产生于1969年初,它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网),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为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开始时只连接了4台主机,这便是只有四个网点的“网络之父”;到了 1972年公开展示时,由于学术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的加入,这个系统已经连接了5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机;1982年ARPA网又实现了与其他多个网络的互联,从而形成了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巨资,建造了全美五大超级计算中心。
为使全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能共享超级计算机的设施,又建立了基于IP协议的计算机通信网络NFSNET。
最初的NFS使用传输速率为56Kbps的电话线通信,但根本不能满足需要。
于是NFS便在全国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他们与超级计算中心相连,最后又将各超级计算中心互连起来,通过连接各区域网的高速数据专线,而连接成为NSFNET的主干网。
1986年,NFSNET建成后取代了ARPA 网而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
期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只对少数的专家以及政府要员开放,则而以NFSNET为主干网的互联网向社会开放。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地商业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爆炸式的传播速度成为当今的热点。
商业利用是互联网前进的发动机,一方面,网点的增加以及众多企业商家的参与使互联网的规模急剧扩大,信息量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更刺激了网络服务的发展。
互联网从硬件角度讲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网络与电脑,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
但这并不确切,它也是一个实用而且有趣的巨大信息资源,允许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进行通讯和共享信息。
互联网仍在迅猛发展,并于发展中不断得到更新并被重新定义。
互联网在中国起步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
全国目前已有中国科学技术网络(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四大互联网和众多的ISP,中文网站也不断涌现。
《电子商务》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于现代概念的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B )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
A. 50B. 60C. 70D. 802、电子商务在人们最早出现的概念是电子贸易(ET )它又称为(D )贸易,起先被用于一些大企业与其客户的交易中。
A. EDIB. ECC. EBD. 无纸3、网络层基础设施包括Telecom, CableTV. 互联网和( C )通信网。
A. LANB. WANC. WirelessD. ISDN4、 数据电文的( D ),系指可认定是由其或代表其发送或生成该数据电文然后获许予以存储的人。
A.接收人B.中间人C.认证中心D.发送人5、用户数据维护属于( A )商应提供的服务内容。
A. IAPB. ISPC. ASPD. IPP6、Intranet 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而它的基础系统是(B )管理系统。
A. MISB. DBMSC. DSSD. ERP7、 一九九六年12月,联合国第51/162号决议正式通过了( C )。
该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统一法。
A.《电子商务法》 B.《电子商务交易法》 C.《电子商务示范法》 D.《电子商务网络法》8、1995年10月,在美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 A )。
A. 安全第一网络银行B. 密苏里Mark Twain 银行C. 西尔寺银行D. 花旗银行9、 《电子商务示范法》第一条就对适用范围做出了规定,即“适用于在( A )方面使用的以一项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任何种类的信息”。
A.商业活动 B.电子交易C.B2BD.C2C10、1997年7月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 D ), 从政策法规的制订和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为策略均给予原则上的指导。
A. 信息高速公路B. 全球电子商务行动计划C. 国际互联网二代D. 全球电子商务纲要11、Internet 临时文件默认的文件夹为( C )。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6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文件操作等。
3.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如CPU、内存、硬盘等。
4. 掌握操作系统(如Windows)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TCP/IP协议、域名系统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难点:操作系统高级操作、计算机网络配置。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基本概念第二周:1.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2. 操作系统(Windows)基本操作第三周:1. 文件管理2. 系统设置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 TCP/IP协议第五周:1. 域名系统2. 网络安全第六周:1. 实验操作: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文件管理2. 实验操作:计算机网络配置第七周:1. 课堂讨论:计算机发展趋势2. 课程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3.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提交及时性等。
3. 实验报告: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等。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2. 课件: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3. 网络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资源教学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通过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