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人生观及现实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2
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惑,庄子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找到更加平和、自在的生活方式。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自然和自由。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的束缚和拘束。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规范和期望所限制,感到压抑和焦虑。
庄子提醒我们要放下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他以自然界的万物为例,指出它们都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发展,没有被任何外界力量所限制。
庄子认为人也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功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和。
庄子以自然界的水为例,指出水能自由地流淌,没有任何欲望和追求,却能滋润万物。
庄子认为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通过放下欲望和追求,顺其自然地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成功和成就,不断努力奋斗。
然而,庄子认为过度的努力和追求会带来压力和痛苦。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地生活,而不是过度干涉和控制。
庄子以自然界的风为例,指出风能自由地吹过山川,没有任何目的和计划,却能给大地带来清新和活力。
庄子认为人也应该像风一样,顺其自然地生活。
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的启示在于,我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宁静满足的生活,顺应自然的规律,放下过度的追求和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压力和期望所困扰,感到疲惫和焦虑。
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更加平和、自在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放下功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地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由。
总之,庄子的人生观对于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庄子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看法
1. 庄子那自由洒脱的人生观啊,就像一阵清风,让人好生羡慕!你看那鲲鹏,能在广阔天地自由翱翔,这不正是庄子追求的无拘无束吗?我们为啥就不能像庄子那样,抛开束缚,大胆去追寻自己心中的自由呢!
2. 庄子的处世态度,简直绝了!就好比水一样,能适应各种环境。
咱就说和人相处的时候,为啥不能学学庄子的包容呢,别老是斤斤计较,多些宽容不好吗?
3. 庄子说要顺应自然,哎呀,这多有道理呀!你想想看,那些拼命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的人,最后不都落得个不好的下场嘛。
咱就该像庄子一样,顺应自然,那生活得多惬意呀!
4. 庄子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真的好牛啊!就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能不被世俗的东西所羁绊,我们怎么就不能有点这样的气魄呢?
5. 庄子讲齐物论,这可太有意思了!这世界上的万物不都是平等的嘛,那我们干嘛还要分个三六九等呢,多可笑啊!
6. 庄子的逍遥游,哇,那真是让人向往啊!就跟我们梦想去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一样,为啥不能学学庄子,让自己的内心也逍遥起来呢?
7. 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太豁达了吧!人固有一死,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自然,我们干嘛要那么怕死呢,还不如好好享受当下!
8. 庄子强调无用之用,这不是很有深意嘛!有时候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呢,就像那闲置的物品,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对不?
9. 庄子的达观真让人佩服啊!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有啥用,学学庄子的乐观,相信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是不是?
10. 庄子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真的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呀!我们要是能真正领悟并运用,那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大不一样,难道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庄子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充满了智慧和启示,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让我们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种种。
庄子中的人生观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庄子的一系列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观点和理解。
本文将从庄子的人生观的核心要点出发,探讨庄子对人生的看法,并对其思想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无为而治的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以自然的方式生活,无需过度追求成功和名利。
庄子强调凡事顺其自然,守住自己的“道”,不过分计较功名利禄,不给自己过多的约束和压力,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自由和人生的价值。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到:“民生丧乱,如优昙狂,如手焚,如足矣。
”这句话揭示了庄子对于人生中种种纷扰繁杂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在面对生活不顺遂的时候,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泰然处之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像“优昙狂”一样,无拘无束,不受外界琐碎事物的干扰,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二、达观的生活态度庄子对于人生观的阐述中,强调了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即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应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去看待。
他用“化境”来形容人们在人生途中所面对的困境或者痛苦,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不值得太多的执着和纠结。
庄子的《蝴蝶梦》中讲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这段寓言故事诠释了庄子对于人生中种种困惑和迷茫的态度:人们在生活中时而处于梦乡中,时而醒来,而这种醒悟和觉醒才是真正的自我。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放下追求名利和外在世界所带来的干扰,回归内心,追求心灵的宁静,才能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
三、游离于尘世的超然境界在庄子的人生观中,他通过对人生境界的描绘,提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念。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摆脱物欲的羁绊,超越凡俗的追求,进入一种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敢开。
始皇不开户,通四海之交,闭阄塞门,极四海之内,四夷何罪,无所用其赋税,亦是远人不得入闾也。
解读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的对应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生观强调自由、无为而治、超越物质欲望等,这些思想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的对应关系展开讨论。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自由自在,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超越外界的束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因素所困扰,比如工作压力、社会期望、物质欲望等。
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自由,不受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培养心灵的宁静,从而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庄子的人生观还强调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事物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功利,追逐成功和名利。
然而,庄子的人生观告诉我们,过度追求外在的成就并不一定能带来内心的满足。
我们应该学会顺应事物的发展,不要过分干预,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庄子的人生观还强调超越物质欲望,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追逐物质的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陷入物质欲望的追逐,追求更多的金钱、地位和物质享受。
然而,庄子的人生观告诉我们,物质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我们应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的对应关系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可以延伸到社会层面。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自身做起,积极改变自己,从而影响他人和社会。
只有每个人都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综上所述,庄子的人生观与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对应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因素所困扰,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自由;我们常常追求功利,庄子的人生观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分干预;我们常常追逐物质的财富,庄子的人生观告诉我们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庄子的人生观及其现实意义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中最伟大的精神领袖之一,其深邃、乐观、豁达、汪洋的人生哲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奇葩。
而洋溢在庄子哲学、文学著作中的乐观精神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早已成为当代国人人文精神的典范。
庄子人生观蕴涵着许多积极的思想因素,如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的观念,对生死和名利的豁达情怀,渴望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恢宏精神等。
这对于当代学生调整心态,构建多层次的和谐关系,塑造理想人格,追求完美人生境界,拥有健康乐观的人文精神世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庄子人生观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人生对物质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超越生死,傲立于天地之间,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人生最高境界。
(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他意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苦难,人间的不平和强者的卑劣都是“人为物役”的结果。
庄子认为,许多人为过于膨胀的欲望所迷惑,狂热地追逐名利,一生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了名和利的奴隶。
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让王》),得到的十分微小,损失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人性人格的伤害或扭曲。
因而这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可悲的。
庄子认为人的最高享受是精神的满足,而不是对身外的物质财富的占有。
庄子一生极力推崇至人、神人、圣人以及真人的理想人格的精神世界,其实质就是追求一种乐观、豁达、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
庄子告诫人们:生当乱世,人欲横流,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理想的人、有价值的人,一定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而只有追求“平易恬淡”的质朴生活,做到无知、无欲、无情,超越一切束缚和制约,遨游于无限广大的宇宙,才可能维护人的尊严、保守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独立人格。
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庄子大师”。
他对生活和人生的看法独特而深刻,他的哲学思想融汇了自然观、人性观和生活智慧,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人生哲学,解析他对于生命、自然、自由和快乐的思考与观点。
一、心性自由——达到自由的境界庄子的人生哲学强调内心的自由。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内心自由,摆脱繁杂的物欲纷扰,放下外界的压力和负担,保有一颗自由自在的心。
庄子用“逍遥游”来形容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应该像自由的鱼游荡在大海中一样,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生活。
庄子的人生观强调心性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心性应当与天地自然相通。
只有认清自己的本性,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自然和谐——顺应自然的法则庄子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他认为人生应该像自然界一样,顺应自然的法则,与自然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他认为人生不应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应该顺其自然,放下攀比之心,真正融入大自然之中。
庄子对自然界的观察启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他观察到自然界中万物生长、成熟、消亡的过程,并从中领悟到人类的生命也有着相似的规律。
他认为人生是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命运。
因此,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不可逆转的规律,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活在当下,享受人生的美好。
三、自由心境——争取内在的自由庄子的人生哲学强调争取内在的自由,他认为人应该摆脱物欲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在他看来,世俗的欲望只会让人沉浸在无尽的追逐中,而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
庄子主张心境的自由,他认为只有摆脱对外物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他用“逍遥游”来形容他对生活的态度,提倡人们要像自由的鱼游荡在大海中一样,摆脱束缚,畅游人生。
四、快乐追求——在逍遥自在中寻找快乐庄子的人生哲学认为快乐是人生的追求目标之一。
他主张人们要在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中寻找快乐,而不是通过追逐外在的功名利禄来获得满足。
庄子人生观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人生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认为人生的真正境界在于与自然同归于尽。
以下是对庄子人生观的解析。
庄子人生观的核心是追求自由和自在。
他相信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而不受外界的束缚和约束。
他提出了“逍遥游”的概念,意味着人应该像自由自在的游鱼一样,舒心自在地生活。
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超越形式和限制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庄子的人生观也强调“无为而治”。
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劳累和追求功利,而是顺其自然地生活。
他提倡“无为”并不是指消极面对生活,而是要让自己处于一种宁静的状态,随遇而安,不做刻意的追求和抗拒。
这样才能在人生中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境地。
庄子人生观中的一大特点是虚无主义。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对名利、权力和社会规范的追求,追求无为而治的宁静和自在。
他通过借助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认为人生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真理,一切皆是虚幻而无常的。
他的虚无主义观点不是消极的否定世界,而是超越世俗的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的人生观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摆脱对外在物质的追求和束缚。
他通过比喻和寓言的形式,借助于蝴蝶梦、胡蝶之梦等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总之,庄子的人生观强调追求自由、自在、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人生是一种无常和虚无的存在,人应该超越名利和功利的追求,追求无为而治的宁静和自在。
庄子的人生观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人生观与一生规划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人生观和一生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中,我逐渐领悟到庄子的人生观以及如何根据其思想进行一生规划。
本文将从庄子的人生观和一生规划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可以概括为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以及追求真我。
首先,庄子强调个体的自由。
在他看来,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
他认为,外在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往往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
因此,他提倡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摆脱对外界的依赖。
这种自由并非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我实现。
其次,庄子提倡无为而治。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自然的方式生活,不要过分干涉和改变自然的规律。
他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和成就。
他认为,过度的努力和追求会使人陷入痛苦和不满。
因此,他倡导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最后,庄子追求真我。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追求他人的期许和社会的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欲望和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实现它们。
他认为,只有追求真我,人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二、一生规划的思考基于庄子的人生观,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进行一生规划,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首先,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压力和期望,容易迷失自己。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认识自己,发现内心真正的渴望和追求。
只有找到内心的自由,我们才能真正做自己,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其次,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和功利,人们常常为了追求成功而不断努力。
然而,过度的追求和努力往往会使人陷入痛苦和焦虑。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松和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和成就。
只有顺应自然,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最后,我们应该追求真我。
现代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期许和标准,人们往往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欲望。
然而,只有追求真我,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庄子人生观的启示与哲学思考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人生观与哲学思考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下面将结合庄子的理论,探讨庄子人生观的启示以及带给我们的哲学思考。
一、庄子人生观的启示1. 趋于自然与无为而治庄子提倡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自在,主张人们应该追求自然而然地生活,拒绝过分的追求功利与虚名。
他认为,过度的追求外在的利益与成就只会让人们迷失自我,反而应该回归内心的本真,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宁静。
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常常被物质追逐所困扰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真实需求和追求,追寻内心真正的价值,遵循自然的规律,放弃攀比与功利,以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2. 心境的平和与超脱庄子强调心境的平和与超脱,主张人们应当心无挂碍,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变故与风波。
他认为,不论是荣辱、喜怒、利害,都应该经历平和的心态,超越表面的浮躁与情绪的波动。
这种心态的培养对于我们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心境的平和与超脱,才能够真正面对自己与他人,度过人生的起伏与曲折。
3. 虚无与无欲的境界庄子强调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这种欲望会让人们陷入无尽的纷争与困扰之中。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幸福来自于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而非沉迷于物欲的追逐。
庄子用“无为而治”来描述他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提倡人们放下欲望,追求虚无与无欲的境界。
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经常被物质与功利所左右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欲望,明确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并逐渐超越物质的束缚,追寻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二、庄子人生观的哲学思考1.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庄子的人生观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物质的富足与外在的成就,而庄子则通过倡导追求自然、无为和内心的自由,提醒我们在浮躁与功利的世界中要保持追求内心真实价值的勇气。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关注内在的情感与精神的满足,在追求物质成功的过程中不要忽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庄子中的人生观与生命智慧的教学方案介绍《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周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探讨《庄子》中所表达的人生观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智慧,并提出针对这些思想进行教学的方案。
一、人生观1. 自由无为庄子主张逍遥游、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勉强去追求功利与权力。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摆脱外界世俗压力束缚,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
2. 自然万物在《庄子》中,自然界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庄子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与动物行为,阐述了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观点。
他认为人应当从自然界汲取智慧和启示。
3. 身心合一庄子深信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他主张通过养身保健来平衡身心二者。
他提倡内心修养与身体功夫的结合,强调身心和谐的重要性。
二、生命智慧1. 正确认识生死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法则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他主张正确认识生死,并且坦然面对。
他通过各种寓言故事来阐述生死观,并试图解开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困惑。
2. 过度追求功利与名利的问题庄子反对过度追求功利与名利的观念。
他认为这种追逐只会给人带来焦虑和痛苦,而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 追求自我超越在《庄子》中,庄子通过各种譬喻和寓言塑造了一个个达到自我超越和境界转化的人物形象。
让学者们明白,只有跳出现实局限与依附才能获得灵性及真正意义上精神上或权力上升华.教学方案针对《庄子》中所表达的人生观与生命智慧,可以制定以下教学方案:1.阅读与探讨:将《庄子》的精华部分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哲学意义和生活启示。
2.举例讲解:选取《庄子》中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3.角色扮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庄子》中描述的人物形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
4.创作与表演:要求学生基于《庄子》中的思想创作并表演独立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又巩固了他们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
庄子的人生观及其现
实意义
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
明中最伟大的精神领
袖之一,其深邃、乐观、豁达、汪洋的人生哲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奇葩。
而洋溢在庄子哲学、文学著作中的
乐观精神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早已成为当代国人人文精神的典范。
庄子人生观蕴涵着许多积极的思想因素,如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的观念,对生死和名利的豁达情怀,渴望达到理想人生境界
的恢宏精神等。
这对于当代学生调整心态,构建多层次的和谐关系,塑造理想人格,追求完美人生境界,拥有健康乐观的人文精神世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庄子人生观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人生对物质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
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超越生死,傲立于天地之间,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人生最高境界。
(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他意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苦难,人间的不平和强者的卑劣都是“人为物役”的结果。
庄子认为,许多人为过于膨胀的欲望所迷惑,狂热地追逐名利,一生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了名和利的奴
隶。
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让王》),得到的十分微小,损失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人性人格的伤害或扭曲。
因而这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可悲的。
庄子认为人的最高享受是精神的满
足,而不是对身外的物质财富的占有。
庄子一生极力推崇至人、神人、圣人以及真人的理想人格的精神世界,其实质就是追求一种乐观、豁达、安宁、恬静的心理环
境。
庄子告诫人们:生当乱世,人欲横流,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理想的人、有价值的人,一定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而只有追求“平易恬淡”的质朴生活,做到无知、无欲、无情,超越一切束缚和制
约,遨游于无限广大的宇宙,才可能维护人的尊严、保守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独立人格。
这种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特点,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
(二)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
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
因此,人应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才能保持人性的完美,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超越现实,追求人生境界。
“逍遥”是庄子人生
哲学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庄子主张超然物外、无拘
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
庄子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庸俗
地活着,而在于逍遥绝尘地神游。
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
在庄子看来,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
庄子的自由理想就是
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乘夫莽眇之鸟,以
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
庄子把达到这种自由境界的人称
为神人、真人或至人。
显然,这种自由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
而庄子式自由的魅力也正在于其不同凡
响的特征,这种魅力
诱使人去追求,因为在庄子那里,自由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心斋”与“做忘”的修养方式,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和心智活动,从而达到“无功”、“无名”到“无己”的人生境界,努力成为真人、至人、
神人,从而体验到自由带来的狂放的洒脱和深长的意味。
总之,庄子人生观思想的实质就是关心个体存在的问题,其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帮助人类摆脱人生的困境,倡导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宁静
和精神的超越。
庄子人生观思想揭示了庄子对人性、人生态度、人生意义及价值的思考与探索,反映了庄子对人文精神的积极关注和追求。
尽管庄子人生观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是对庄子人生观思想的扬弃,用其积极
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在当代学生人文精神建构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庄子人生观的积极思想对当代学生人
文精神建构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现状。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思考,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其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
的终极价值。
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学生的必然要求。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样都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素质。
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个体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限制。
反之,具备这种素质,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
就可以扩大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人生的目标,实现人生的理想,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目前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状况较为严重,如部分学生不善于处
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练,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少数学生行为不文明,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缺乏人生理想、缺乏成
才的动力。
学生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与日俱增,从而导致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率和犯罪率的上升已到了严重的程度。
(二)庄子人生观的积极思想对建构当代学生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对于当代学生人
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庄子人生观的积极作用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改造和回归作用,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学生开阔坦荡胸襟,实现理想人格
的塑造。
当代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一方面,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极大诱惑,使少数大学生心态浮躁,不能安心学习,狂热地追逐名和利;另一方面,部分学生面对学习
与就业、人际交往与情感等诸多压力,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产生心理焦虑,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甚至轻生。
学生如何摆脱人生的困境?庄子用自己的
人生实践展示了一种摆脱人生困境、进行精神自救的方法,那就是超凡脱俗、笑傲人生。
庄子对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对逍遥境界的执著追求,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给人们一种精神安慰。
庄子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
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他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对于
当代学生来说,庄子所阐释的人生理论及实践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开拓人生、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有利于使学生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从而更好地
安身立命,安心立命。
尽管学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但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保持操守,成为独立不移、品格高洁的
现代人,始终如一地向理想人格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