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1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方案(最新)为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全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双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畜禽养殖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区,实现X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点。
结合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调整优化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分原则(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原则;(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相统一原则;(五)突出重点和可操作性原则;(六)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原则。
三、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规范。
四、划分类型畜禽养殖区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存在任何畜禽养殖场(区)。
禁养区范围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区),由区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限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限养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需达到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
畜禽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划定方案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合理优化畜禽养殖场点规划布局,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XX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定原则(一)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统筹考虑近期、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确保水环境功能的前提下,兼顾其它环境功能。
(二)因地制宜,划定区域。
依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态特征与环境资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科学划定,注重可操作性。
(三)规模适度,环保达标。
统筹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根据不同养殖区的养殖规定,突出重点逐步开展综合整治工作。
(四)资源利用,持续发展。
以标准化治理设施改善为重点,突出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三、划分类型畜禽养殖区划分为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可养区。
禁止养殖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存在任何畜禽养殖(场)区的区域。
控制养殖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畜禽养殖场需达到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区域。
除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以外区域,为畜禽可养区。
四、划分区域(一)畜禽禁止养殖区1.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调水工程干线及其设施的保护区域,包括:XX镇卢庄XX,XX镇水牛赵,XX镇官庄,XX镇邱集5个水源地边界为基准外延100米以内;黄河、徒骇河岸边界为基准外延100米以内;李家岸引黄干渠、XX引黄干渠、韩刘引黄干渠、豆腐窝引黄干渠保护范围以内。
2.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包括:赵牛河人工湿地、国家黄河水乡湿地公园边界为基准外延100米以内,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指南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这事儿。
你说这禁养区划定重要不?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咱家里得有个规矩,知道啥地方能放东西,啥地方不能放。
要是没个准儿,那不就乱套啦!
想象一下,要是随便哪儿都能养畜禽,那咱的生活环境得变成啥样?到处臭烘烘的,苍蝇蚊子满天飞,那咱还咋过日子呀!所以说,划定禁养区,就是为了给咱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呀。
禁养区一般都有哪些地方呢?比如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那可是咱喝水的地儿,可不能让畜禽去污染了呀!还有风景名胜区,那是大家游玩欣赏的地方,要是有一堆畜禽在那,多煞风景呀!还有些地方,像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保持安静和干净的呀。
那怎么划定禁养区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呀,不能瞎划。
就像裁缝做衣服,得量体裁衣,合适了才行。
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人口密度、生态功能等等好多因素呢。
咱可不能小看了这禁养区划定,这可是关系到咱大家的切身利益呢。
要是划得不好,那可就麻烦啦!就好比走路,要是路没修好,那不是容易摔跤嘛!
而且呀,划定了禁养区,咱养殖户也得积极配合呀。
不能说我就不管
不顾,该养还养。
那可不行!咱得有大局观,得为了大家的环境着想呀。
咱也得给政府部门点个赞,他们为了咱的生活环境努力工作,认真划定禁养区,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呀!咱也得支持他们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让咱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总之,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这事可大可小,咱得重视起来。
这不仅是对咱自己负责,也是对咱的子孙后代负责呀!让咱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通过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全县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定原则(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二)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原则;(三)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四)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原则。
三、划定区域(一)县城、乡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区。
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划定的禁养区外侧再向外延伸500米范围内的陆域,人口集中的居民区以及公共建筑群外侧向外延伸500米陆域范围,居民小区以及公共建筑群外侧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处3000米范围内。
(二)饮用水源保护区。
湖库山塘生活饮用水水源为湖库周边山脊线(分水岭)以内陆域范围;山泉深井型生活饮用水水源周边1000米以内的陆域范围;河流型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上游3000米以内的陆域范围,向下游延伸300米,河岸两侧延伸1000米以内的陆域范围(或整个集水范围)。
(三)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国家级、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侧再向外延伸500米以内范围;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核心区外侧再向外延伸1000米以内范围。
(四)重要江河源头区和重要河流两侧河岸500米以内的陆域范围。
(五)交通干线防疫区。
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500米以内的范围。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区域。
四、划定范围xx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总面积:670.3828km2。
(一)城镇居民区(含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区,共71. 97km2,详见附件1)1.xx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区:12km2。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畜禽粪便、养殖废水等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规范畜禽养殖行业,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禁养区的划定。
二、划定禁养区的必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畜禽养殖废弃物、废水等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水、土、空气等环境资源,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健康发展。
2.保护农民权益:畜禽养殖废弃物、废水等的排放会对周边土地、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3.促进养殖业发展: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可以指导养殖场的合理布局,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三、划定禁养区的基本原则1.按照环境状况划定禁养区,特别是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及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周围500米内禁止养殖;2.考虑到养殖场的规模、品种、养殖方式等因素,划分不同的禁养区范围;3.对于已经存在的养殖场,应当按照环评结果逐步退出禁养区内。
四、划定禁养区的步骤和程序1.明确责任: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指定环保执法部门和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划定禁养区工作,并确定工作人员和工作时间表。
2.搜集资料:收集和整理当地环境和养殖情况的相关信息,制定相应的调查工作方案。
3.实地调研: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派出专业人员实地调研并制定调研报告。
4.评估研究:根据调研情况,进行环评和风险评估,确定划定禁养区的范围和划分标准。
5.公示征求意见:将划定禁养区的范围和标准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告栏等公开渠道上进行公示,并征求相关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6.审批批准:对征求意见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最终由当地政府按程序进行审批和批准。
7.实施监督和管理:划定禁养区后,应当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禁养区内养殖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禁养区划定后的有效实施。
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加,畜禽养殖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和卫生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纷纷开始制定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以控制和规范畜禽养殖的范围和规模。
二、目的和原则1.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保护农田、水源和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原则:科学合理、分类管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三、划定依据1.地理信息:划定畜禽禁养区的依据之一是相关地理信息,包括农田、水系、居民区和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
2.环境承载能力:根据当地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综合考虑土壤、水源、空气等方面的情况。
3.农产品安全:重点考虑畜禽养殖对当地农产品安全的影响,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四、划定范围和标准1.划定范围:畜禽禁养区划定方案将根据具体地理和环境情况,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划定禁养区。
2.区域划分:根据地理信息和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结果,将禁养区划分为若干不同级别的区域,包括严禁养区、限制养区和管控养区。
–严禁养区:对畜禽养殖的规模和种类都进行严格限制,禁止一切形式的大规模养殖,只允许小规模的农户养殖。
–限制养区:对畜禽养殖的规模和种类有限制要求,但相对宽松一些,允许一定规模的养殖,但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管控养区:对畜禽养殖进行管理和监督,对规模和种类有一定限制,但相对宽松,允许规模适度的养殖。
3.标准制定:划定方案将根据地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划定标准,包括养殖规模、种类、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将制定相应的养殖管理政策,以保证划定标准的有效执行。
五、推行计划1.方案制定:制定方案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并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2.试点推行:在制定方案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推行,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扩大推行:在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方案推行范围,推广到更多的地区。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背景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和肉类供应至关重要。
但是,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动物疫病传播等问题,若管理不当就会给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禁养区域的划定成为保障禽畜养殖健康发展和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二、目的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业,保障社会生态环境安全,制定本方案。
三、划定原则1、科学准确禁养区的划定必须通过科学的测算、数据统计,确保划定的区域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2、合理分类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划定不同的禁养区域,划分成小区域穆然有效。
3、依法依规禁养区的划定必须遵循国家法律和规定,确保合理、科学、公正,符合国情和地方实际情况。
四、划定管理1、划定时限相关部门应在最短的时限内将禁养区的划定方案完成,并向公众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2、公示公开禁养区的划定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公开透明度,划定方案也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3、资源调查划定禁养区之前,相关部门应在区域内进行资源调查,对其环境因素、土壤质量、水质状况等进行科学评估、数据统计,准确掌握有关环境和资源信息。
4、考虑实际情况禁养区的划定必须考虑到具体情况,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土地利用情况、人口流动等因素,做到精准、量化的划定。
五、落实措施1、政策制定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配套的政策规定,如:禁养区的标识、高度等,确保划定方案的有效落实。
2、安全检查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禁养区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管,防止禁养区域的禽畜养殖从业人员越界施工或侵害禁养区域的环境生态。
3、宣传教育政府、媒体等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禽畜养殖行业禁养区的认识和认同,从而凝聚共识,实现划定禁养区的目标。
六、总结本方案旨在规范禽畜养殖行业,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禁养区是保障禽畜养殖健康发展、防治疾病传播、对提高我国畜牧业水平和保障公众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643 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 X〕17 号)和有关法律法例规定及文件精神,联合我县实质,拟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 X 为指导,以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例为依照,以畜禽养殖业可连续发展和改良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联合我县生态保护建设要求,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展开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实现畜禽养殖荒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区分原则(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连续健康协调发展原则;(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构造调整相一致原则;(四)保护民众合法权益,改良生态环境质量原则;(五)切合动物防疫条件原则;(六)养殖畜产质量量安全原则。
三、区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643 号)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 X〕17 号)《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等有关法律、法例和技术规范。
四、术语与定义(一)规模养殖场。
依照《X 省农业厅 X 省环境保护厅对于印发<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的通知》( X农业〔 X〕113 号)确立养殖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下简称养殖场)。
养殖场标准:年出栏量生猪≥500 头,肉牛≥ 100 头,肉羊≥ 300 只,肉鸡≥3.5 万羽,肉鸭≥ 3 万羽,肉鹅≥ 1 万羽;存栏量奶牛≥ 100 头,蛋鸡≥ 2.5 万羽,能繁母兔≥ 400 只。
(二)养殖专业户。
依照《 X 省农业厅 X 省环境保护厅对于印发<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的通知》( X农业〔 X〕113 号)确立养殖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下简称养殖场)。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是为了防止畜禽传染病的扩散,维护畜禽养殖行业和农民生计而出台的一项技术指南。
这项技术指南对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有明确要求,旨在减少畜禽传染病的传播,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禁养区划定的原则1.基于合理性原则,以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传播为核心,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禁养区划定方法。
2.基于安全性原则,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禁养区划定的安全性。
3.基于经济性原则,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禁养区划定的方法1.禁养区划定可以通过畜禽传染病疫情评估和地图绘制等方式来实施。
2.根据畜禽传染病疫情评估,对存在疫情风险的禁养区划定更加严格,对相对安全的禁养区划定可以相对放宽,以减少经济损失。
3.根据地图绘制,可以将畜禽养殖地划分为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并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疫情的扩散。
三、禁养区划定的措施1.禁止进口畜禽和畜禽产品:禁止在禁养区内进口畜禽和畜禽产品,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2.禁止出口畜禽和畜禽产品:禁止在禁养区内出口畜禽和畜禽产品,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3.禁止农民进行畜禽养殖:禁止在禁养区内进行畜禽养殖,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4.禁止畜禽界定:禁止在禁养区内进行畜禽界定,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5.禁止畜禽聚集:禁止在禁养区内的畜禽聚集,以防止疫情的传播。
四、禁养区划定的监督为了确保禁养区划定的有效性,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畜禽传染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此外,应当定期监督禁养区的实施情况,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以确保禁养区的有效实施。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是为了确保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减少由畜禽传染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一项技术指南。
通过对禁养区划定的原则、方法、措施和监督,可以有效地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传播,保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社会的健康安全。
漠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鞠胜涛西林吉林业局副局长
副组长:翟志刚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孙玉霞县畜牧局总站站长
成员:于建国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谭承辉县文体局局长
唐秀波县农业科学技术局局长
李延春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伟县规划局局长
张新杰县旅游局局长
郭义资源科科长
孙伟县卫计委主任
赵国荣县发改局局长
宋喜春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冯杰县水务局局长
鄂旭杰县公安局局长
梁忠原工业园区办主任
杨帆古莲镇镇长
李满意北极镇镇长
李自强兴安镇镇长
刘忠华图强镇镇长
于桥阿木尔镇镇长
技术支撑单位: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黑龙江地质勘查院环境分院
漠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
为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按照省环境保护厅、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划定畜禽禁养区和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工作的通知》(黑环函〔2016〕67号)、大兴安岭行政公署环境保护局与畜牧局《关于印发大兴安岭地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大署环字〔2016〕73号)要求,结合漠河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促进全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控制畜禽养殖业源头污染,通过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切实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工作思路
划定畜禽禁养区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科学可行、依法合规、以人为本,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区域作为重点,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加强环境监管,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三、工作目标
结合漠河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黑环函〔2016〕67号、大署环字〔2016〕73号文件要求,按时完成漠河县畜禽禁养区划定工作,2017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畜禽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
四、主要任务
按照方案要求,依法关闭和搬迁本辖区畜禽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同时要筹措关闭或搬迁补偿资金,科学落实补偿措施,确保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五、划分区域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是指达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养殖规模标准的畜禽集中饲养场所。
畜禽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止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或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区域。
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区域分五大类,第一类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
第二类为风景名胜区。
第三类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第四类为城镇居民区,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
第五类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畜禽养殖的区域以及确需纳入禁养区范围内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
漠河县下辖6镇,总面积18427平方千米,禁养区总面积为3418.1609平方公里,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20.4134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禁养区为3246.627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区禁养区面积为9.07平方公里。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
漠河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总面积20.4134平方公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包括西林吉镇(桥南)、北极镇、兴安镇、图强镇、阿木尔镇、古莲河煤矿水源地;其中西林吉镇(桥南)水源地共9眼井,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1.3578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4.842平方公里;北极镇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0.546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12.7098平方公里;兴安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0.238平方公里;图强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0.6874平方公里;阿木尔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0.0085平方公里;古莲河煤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0.0236平方公里。
西林吉镇(桥北)水源地因水量不足,水厂设备老化,水质较差,已不能满足居民饮水需求。
漠河县人民政府已向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环境保护局行文申请废止原供水水源地;本次不纳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划分方案。
(二)风景名胜区禁养区。
神州北极省级风景名胜区批复时没有明确的景区范围;本划定方案依据神州北极省级风景名胜区重新划定方案的报批稿(尚未批复)作为参考,神州北极省级风景名胜区禁养区总面积为142.05平方公
里,其中核心景区禁养区面积为112.0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禁养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
(三)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禁养区。
本划定方案将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划为禁养区,具体范围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执行。
全县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禁养区总面积3246.6275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943.1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465.01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478.09平方公里);黑龙江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489.67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266.60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223.07平方公里);黑龙江漠河笃斯越橘省级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190.56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104.95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85.61平方公里);黑龙江常青省级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551.06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316.90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234.16平方公里);额木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禁养区面积为357.15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168.21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188.94平方公里);黑龙江依西自然保护地禁养区面积为140.8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80.45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60.35平方公里);黑龙江金沟自然保护小区禁养区面积为75.26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44.37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30.89平方公里);大兴安岭额木尔河入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禁养区面积为178.12平方公里(核心区禁养区面积为135.17平方公里,缓冲区禁养区面积为42.95平方公里);大兴安岭门都里河湿地保护地禁养区面积为200.01平方公里(无三区划分);黑龙江漠河大林
河国家湿地公园禁养区面积为39.35平方公里;黑龙江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禁养区面积为49.29平方公里;黑龙江大兴安岭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禁养区面积为32.2575平方公里。
(四)漠河县城镇居民区禁养区。
结合《漠河县西林吉镇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及漠河县规划局关于漠河县西林吉镇建成区(主城区)的控制原则,将漠河县政府所在地漠河县西林吉镇建成区(主城区)划为禁养区,规划禁养区总面积9.0702平方公里。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畜禽养殖的区域以及确需纳入禁养区范围内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区,以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为准,具体范围按照有关规划确定的范围执行。
六、环境监管
(一)在畜禽禁养区内,严禁新建、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场(小区),其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禁养区现有规模养殖场(小区)要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依法关闭或搬迁。
(二)漠河县环保、畜牧、住建、规划、国土、卫计、水务、林业、教育、旅游等部门在规划、立项、审批畜禽养殖项目时,应根据本方案要求严格审批,切实推进全县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工作
(一)广泛宣传,强化监督。
将宣传工作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做好对关闭或搬迁养殖户的宣传、解释、教育、引导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加强面向农村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漠河县人民政府为该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主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抽调专门人员,推进工作落实。
按照本方案及辖区方案要求,尽快制订关停、搬迁和整治方案,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工作任务,确保畜禽养殖关闭搬迁工作如期完成。
八、附则
禁养区划定后原则上5年内不做调整,需要调整的,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及环境管理要求,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附件
漠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范围表
一、漠河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养区范围表
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
二、漠河县风景名胜区禁养区范围表
注: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禁养区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备注: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
三、漠河县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禁养区范围表
四、漠河县城镇居民区禁养区范围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