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出资瑕疵案例与解决思路[1]
- 格式:pdf
- 大小:798.28 KB
- 文档页数:96
如實披露依法解決 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的觀察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開放,IPO(首次公開募股)成為了吸引企業資金、擴大經營規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IPO過程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時有發生,給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為此,加強如實披露,並依法解決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需要對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通常情況下,股東出資瑕疵是指在企業進行IPO時,出現股東出資金額不足、出資方式不符合法律法規、出資過程存在弊病等問題。
這些瑕疵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IPO進程,也會對日後企業的經營造成很大的隱患。
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
針對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需要如實披露相關信息。
如實披露是企業在進行IPO時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之一。
只有充分披露企業的真實情況,投資者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企業才能夠得到投資者的信任。
在面對股東出資瑕疵問題時,企業應該如實披露相關信息,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提醒。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投資者對企業的IPO行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解決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也需要依法進行。
在我國,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對於IPO的相關規定非常清楚,企業應該嚴格按照這些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股東出資。
尤其是在股東出資瑕疵問題出現時,企業應該主動向相應的機構報告,並積極配合相關檢查和調查,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
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的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企業自身的要求,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對IPO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在IPO過程中,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企業披露信息的審核,及時發現並調查股東出資瑕疵問題,對於有違法行為的企業應該及時給予懲罰,以起到震懾作用。
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對於因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受損的投資者給予合理的賠償和補償。
加強對IPO中股東出資瑕疵問題的監督管理,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专题二瑕疵出资和股权关于申请再审人A与被申请人B、C及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的再审审理报告一、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申请再审人A因与被申请人B、C及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03)甲高法民一终字第44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
本院于2007年11月7日作出(2006)甲高法民一申字第721号民事裁定,决定对本案进行再审。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申请再审人A的委托代理人刘某,被申请人B、C的委托代理人程某到庭参加诉讼,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本案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A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B、C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B)三、原一审、二审诉讼情况(一)一审诉讼情况 2003年5月7日,一审原告A起诉到甲省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称:乙市宏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大公司)于1995年3月9日经乙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共有五名股东:A(占股89.4%)、D(占股4%)、E(占股3%)、F(占股2%)、布吉公司(占股1.6%)。
2002年8月9日,原告A及第三人D、E、F与被告B、C签订了《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由原告A将其持有的宏大公司股权89.4%中的69.4%,D、E和F三人所持有的宏大公司的9%的股权,分别以人民币3470万元和人民币4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两被告。
转让之后,宏大公司的股权,由被告B持有48.6%,被告B持有29.8%,原告A持有20%,布吉公司持有1.6%。
合同签订后,原告A于2002年8月23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了股权登记变更,将宏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分别变更至B和C的名下。
专题二瑕疵出资和股权关于申请再审人A与被申请人B、C及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的再审审理报告一、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申请再审人A因与被申请人B、C及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03)甲高法民一终字第44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
本院于2007年11月7日作出(2006)甲高法民一申字第721号民事裁定,决定对本案进行再审。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申请再审人A的委托代理人刘某,被申请人B、C的委托代理人程某到庭参加诉讼,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本案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A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B、C原审第三人:D、E、F、乙市宏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B)三、原一审、二审诉讼情况(一)一审诉讼情况 2003年5月7日,一审原告A起诉到甲省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称:乙市宏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大公司)于1995年3月9日经乙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共有五名股东:A(占股89.4%)、D(占股4%)、E(占股3%)、F(占股2%)、布吉公司(占股1.6%)。
2002年8月9日,原告A及第三人D、E、F与被告B、C签订了《乙市宏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由原告A将其持有的宏大公司股权89.4%中的69.4%,D、E和F三人所持有的宏大公司的9%的股权,分别以人民币3470万元和人民币4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两被告。
转让之后,宏大公司的股权,由被告B持有48.6%,被告B持有29.8%,原告A持有20%,布吉公司持有1.6%。
合同签订后,原告A于2002年8月23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了股权登记变更,将宏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分别变更至B和C的名下。
出资瑕疵总结第一节典型案例一、实物资产增资未评估——证通电子在股东出资或增资过程中,如涉及非货币资产,按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应当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
如果在该类出资或增资过程中未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则构成一定瑕疵。
典型案例如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19年11月26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1996年的增资即出现此类瑕疵:1996年8月,根据证通有限股东会决议,股东曾胜强以实物资产增资36.8万元,股东许忠桂以现金增资16.2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万元。
深圳市信恒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
1996年9月25日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此次增资扩股后,证通有限的股东名称、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情况如下:在本次增资中,曾胜强先生的实物出资未按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
经当时的股东曾胜强先生及许忠桂女士确认,同时根据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本次曾胜强先生用作增资的价值368,947元的实物资产为:律师认为:按照股东确认并根据《验资报告》的验证,该部分实物资产已全部缴付至证通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已就本次出资办理了工商登记。
同时,该行为发生在最近三年之前,所涉金额较低。
证通有限依法定程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即发行人时,系按照经审计后的帐面净资产值折股。
因此前述股东以实物出资未经评估的行为,对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实质性障碍。
二、新购实物资产出资未评估——梅花伞与上面一个案例类似,本处再增加一个类似案例,是想侧重说明,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未经评估是很多企业易犯一个错误,虽然不见得会构成实质性障碍,但还是要避免为好。
根据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7日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其2019 年-2019 年实物出资作价的情况:在公司增资过程中,恒顺香港累计投入设备四台/套,均系向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具体情况如下表:作为发行人的外资股东,恒顺香港投入的上述设备均系发行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
IPO:企业上市出资瑕疵专题研究—抽逃出资问题研究本文从相关法规及2017年最具代表性法院判例层面探讨抽逃出资行为的判断依据,得出需要同时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才能构成抽逃出资行为的结论。
并结合最近三年最新的10个IPO案例,将企业筹备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抽逃出资行为归类为五类,分别进行论述,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选用案例:健友股份(603707)、超讯通信(603322)、设计总院(603357)、康德莱(603987)、中大力德(002896)、三超新材(300554)、华测导航(300627)、汉嘉设计(300746)、捷佳伟创和蓝电环保。
一结论判断是否构成抽逃出资需要满足两个要件:一个是形式要件,具体表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罗列的“将出资款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等各种具体情形。
另一个是实质要件,即“损害公司权益”。
只有上述两个要件同时具备才能认定为抽逃出资行为。
常见的涉嫌抽逃出资情形分为以下五类:①股东出资后又将资产抽回;②股东借公司或关联方的资产用于出资,其中借关联方的资产,出资之后由公司借款给股东归还;③股东借无关第三方的资金用于出资,然后委托公司归还该笔资金;④股东出资后即利用关联交易占用公司资金;⑤股东出资后进行减资;其中只有第一类因为不存在真实债权债务关系且无相关程序证明,构成较明显抽逃出资,其他情形只要满足债权债务关系真实,公司已经进行了账务处理且具备相应履行程序等条件基本都不构成抽逃出资情形。
二相关规定(一)相关法规1.抽逃出资的具体内涵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股东借款是否属于抽逃出资行为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2002]第180号),该规章自2014年7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工商办字[2014]138号)的颁发后处于废止状态。
“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IPO公司的房屋及建筑物产权瑕疵问题摘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32号)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方法》(证监会令第61号)明确规定IPO公司应做到资产完整,无瑕疵,但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在建设、购置或者租赁房屋及建筑物过程中很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瑕疵。
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房屋及建筑物产权瑕疵并不一定构成IPO的实质性障碍,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解释和如何采取整改措施。
关键词:IPO公司房屋及建筑物产权瑕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32号)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方法》(证监会令第61号)对公司的资产完整性、规范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拟上市公司在申请IPO时做到资产完整,无瑕疵,但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在建设、购置或者租赁房屋及建筑物过程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瑕疵。
本文通过案例来分析解决问题,以供实务操作借鉴之用。
一、重点案例分析(一)拓日新能公司(股票代码002218):租赁瑕疵房产公司租赁瑕疵房产作为公司办公场所及生产厂房。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出租方的房屋及建筑物均未能办妥产权证,出租的厂房已办理房屋租赁备案手续。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塘头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深圳市南山区旧城改造办公室已出具证明,政府未将上述房屋及建列入拆迁范围之内(2011年前);(2)公司已取得募资资金建设所需的土地使用权,计划于2011年之前完成,建设完成后公司车间将全部搬至新厂区;彻底解决租赁瑕疵房产问题;(3)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奥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如果由于新厂区建成竣工前因不能继续租赁上述厂房及办公场所,从而导致生产经营受损,控股股东将承担相应的损失。
(二)利尔化学公司(股票代码002258):未履行报建手续而无法办理产权证公司存在面积为3,451.53平方米,账面原值为219.75万元,账面净值为168.46万元的房屋及建筑物无法办理产权证书。
出资瑕疵总结第一节典型案例一、实物资产增资未评估——证通电子在股东出资或增资过程中,如涉及非货币资产,按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应当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
如果在该类出资或增资过程中未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则构成一定瑕疵。
典型案例如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19年11月26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1996年的增资即出现此类瑕疵:1996年8月,根据证通有限股东会决议,股东曾胜强以实物资产增资36.8万元,股东许忠桂以现金增资16.2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万元。
深圳市信恒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
1996年9月25日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此次增资扩股后,证通有限的股东名称、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情况如下:在本次增资中,曾胜强先生的实物出资未按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
经当时的股东曾胜强先生及许忠桂女士确认,同时根据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本次曾胜强先生用作增资的价值368,947元的实物资产为:律师认为:按照股东确认并根据《验资报告》的验证,该部分实物资产已全部缴付至证通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已就本次出资办理了工商登记。
同时,该行为发生在最近三年之前,所涉金额较低。
证通有限依法定程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即发行人时,系按照经审计后的帐面净资产值折股。
因此前述股东以实物出资未经评估的行为,对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实质性障碍。
二、新购实物资产出资未评估——梅花伞与上面一个案例类似,本处再增加一个类似案例,是想侧重说明,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未经评估是很多企业易犯一个错误,虽然不见得会构成实质性障碍,但还是要避免为好。
根据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7日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其2019 年-2019 年实物出资作价的情况:在公司增资过程中,恒顺香港累计投入设备四台/套,均系向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具体情况如下表:作为发行人的外资股东,恒顺香港投入的上述设备均系发行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
浅析股东出资纠纷典型案例——以十个司法判例为根底摘要:新《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改实缴制为认缴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亦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在实践中,公司的注册资本额普遍上涨,公司缴纳期限也延长了不少。
本文以10个司法判例为研究对象,探究股东出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立足于股东出资纠纷的司法实践和公司法、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实行,梳理股东出资纠纷适用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和法院裁判宗旨,通过分析10个典型案例得出股东出资纠纷适用的几个重要原则。
关键词:股东出资纠纷;出资缺乏;抽逃出资;瑕疵出资;一、立法现状202X年3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对公司法定资本制进行了颠覆性设计: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
与此相适应,202X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司法解释〔一〕至〔三〕亦做了相应调整和配套修改,降低了设立的投资门槛。
例如取消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取消了股东货币出资最低限额的要求,设立公司时的出资额不肯定非经过法定验资程序,等等。
但是,降低投资门槛不代表减轻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只是股东的出资义务更多地源于股东之间的意定,而非法定。
对于各方股东认缴出资总额、出资形式、实缴出资期限等,股东之间可以通过章程或约定自行安排,但如果股东不履行彼此约定的出资义务,且这种不履行出资义务到达严峻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根本违约程度,其他股东仍旧可以追究该未出资股东比拟严苛的法律责任。
对于这种责任,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依据公司法、合约法的相关规定和原理予以追究。
对于延续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公司可以解除其股东资格并对其适用表决权排解规则。
这也是维护公司正常运转和爱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维系平安的市场交易环境的需要。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的根本义务,也是形成公司财产的根底。
如果股东未按规定缴纳出资,或者虚伪出资、出资缺乏、抽逃出资等,即可能引发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出资纠纷和诉讼,股东可能被起诉而依法承当继续履行、损害赔偿等违约责任。
出资瑕疵总结第一节典型案例一、实物资产增资未评估一一证通电子在股东出资或增资过程中,如涉及非货币资产,按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应当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
如果在该类出资或增资过程中未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则构成一定瑕疵。
典型案例如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07年11月26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1996年的增资即出现此类瑕疵:1996年8月,根据证通有限股东会决议,股东曾胜强以实物资产增资36.8 万元,股东许忠桂以现金增资16.2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万元。
深圳市信恒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
1996年9月25日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此次增资扩股后,证通有限的股东名称、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情况如下:在本次增资中,曾胜强先生的实物出资未按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
经当时的股东曾胜强先生及许忠桂女士确认,同时根据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本次曾胜强先生用作增资的价值368,947元的实物资产为:律师认为:按照股东确认并根据《验资报告》的验证,该部分实物资产已全部缴付至证通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已就本次出资办理了工商登记。
同时,该行为发生在最近三年之前,所涉金额较低。
证通有限依法定程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即发行人时,系按照经审计后的帐面净资产值折股。
因此前述股东以实物出资未经评估的行为,对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实质性障碍。
二、新购实物资产出资未评估——梅花伞与上面一个案例类似,本处再增加一个类似案例,是想侧重说明,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未经评估是很多企业易犯一个错误,虽然不见得会构成实质性障碍,但还是要避免为好。
根据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7日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其2002年-2004年实物出资作价的情况:在公司增资过程中,恒顺香港累计投入设备四台/套,均系向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具体情况如下表:作为发行人的外资股东,恒顺香港投入的上述设备均系发行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
IPO出资瑕疵案例与解决思路 出资瑕疵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2 一、实物资产增资未评估——证通电子..........................................2 二、新购实物资产出资未评估——梅花伞......................................3 三、出资未及时到位、非货币资产出资未评估——川润股份......6 四、验资报告存在瑕疵、净资产出资未经评估——陕天然气....13 五、设立时验资报告存在瑕疵——恒星科技................................16 六、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超限——拓日新能....................................19 七、划拨地出资、成立日期倒签、多出资返还——合肥城建....22 八、以公司资产增资、资本公积转增超可用金额——金风科技35 九、以福利费出资、改制评估日与公司成立日间隔较长——银轮股份.....................................................................................................40 十、以未合法注销企业资产出资、报废资产出资——北化股份42 十一、资产评估增值增加实收资本——信隆实业........................46 十二、重复出资——帝龙新材........................................................47 十三、混淆新设与变更设立、未履行注销手续——国脉科技....50 十四、实为新设但工商按变更登记设立——科大讯飞................56 十五、增资减资一并进行未履行减资程序——利达光电............58
1第二节 深度分析与解决措施................................................................60 一、问题根源与法规剖析................................................................60 二、解决思路分析............................................................................92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96
第一节 典型案例 一、实物资产增资未评估——证通电子 在股东出资或增资过程中,如涉及非货币资产,按照我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应当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如果在该类出资或增资过程中未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评估,则构成一定瑕疵。典型案例如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07年11月26日公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1996年的增资即出现此类瑕疵: 1996年8月,根据证通有限股东会决议,股东曾胜强以实物资产增资36.8万元,股东许忠桂以现金增资16.2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万元。深圳 市信恒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 1996年9月25日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此次增资扩股后,证通有限的股东名称、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情况如下: 股东名称出资金额(万元) 出资比例(%) 曾胜强 66.8 66.8
2许忠桂33.233.2 合计 100 100
在本次增资中,曾胜强先生的实物出资未按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经当时的股东曾胜强先生及许忠桂女士确认,同时根据信恒验报字(1996)第025号验资报告,本次曾胜强先生用作增资的价值368,947元的实物资产为:
序号 资产名称 数量 价值(元) 1 三星五座轿车 1 285,000.00 2 奔腾-100计算机 1 15,000.00 3 奔腾-133计算机 1 18,000.00 4 STAR-3200打印机 1 4,500.00 5 HPS(激光) 1 8,000.00 6 PANASLKX-7-50 1 16,000.00 7 手提电脑ACEKY 1 6,000.00 8 家俱一批 1 16,477.00 合计 368,947.00
律师认为:按照股东确认并根据《验资报告》的验证,该部
分实物资产已全部缴付至证通有限,公司登记机关已就本次出资办理了工商登记。同时,该行为发生在最近三年之前,所涉金额较低。证通有限依法定程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即发行人时,系按照经审计后的帐面净资产值折股。因此前述股东以实物出资未经评估的行为,对发行人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实质性障碍。
二、新购实物资产出资未评估——梅花伞 与上面一个案例类似,本处再增加一个类似案例,是想侧重说明,以非货币资产投资入股未经评估是很多企业易犯一个错误,虽然不见得会构成实质性障碍,但还是要避免为好。 根据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7日公告的《首
3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披露其2002 年-2004 年实物出资作价的情况: 在公司增资过程中,恒顺香港累计投入设备四台/套,均系向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具体情况如下表:
作为发行人的外资股东,恒顺香港投入的上述设备均系发行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上述设备均系恒顺香港向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后投入梅花伞业,在采购当时均为新设备。在恒顺香港在购得上述设备后,即由晋江恒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石狮海关办理了进口货物报关手续,作为增资的一部分投入发行人。由于上述设备价值不高,且采购时间与投入时间间隔较短(约一个月左右),其间有关设备价值未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恒顺香港将上述设备直接以购买价投入梅花伞业,未进行资产评估。 发行人股东在历次增资过程中向梅花伞业的实物出资作价虽然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但是以有关设备的购买价格作价并未对发行人生产经营和出资作价的合规性构成实质性的影响,具体理由如下: 1、上述设备均系发行人生产中的必需设备,设备出厂时间
4分别为2002 年和2004 年。同时,金连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向恒顺香港销售的上述设备均按当时的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定价。因此,上述设备作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有关实物资产出资作价的相关规定。 2、发行人股东在投入时未对有关设备进行资产评估,而直接以购买发票和进口报关单所载明的价值为作价依据,是因为其所投入设备均为新购设备,实际投入时间与购买时间间隔较短(约一个月),有关资产价值未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以购买价格直接作价出资并不存在高估或低估设备价值的情况,不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形。 3、上述实物出资均已依法经有关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验资,并据此办理了工商注册变更登记手续,符合《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有关变更注册资本的相关规定。 4、2005 年3 月恒顺香港向厦门宝德利等四家单位转让持有的部分发行人股份后,其他股东均未对股权转让的作价和发行人资产和股本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并均已做出声明对股权转让不存在任何纠纷或潜在纠纷。 5、恒顺香港已于2007 年9 月3 日出具承诺,若因为实物出资作价而产生任何法律纠纷,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公司2002 年-2004 年实物出资的作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等特别法的相关规定,不存在高估或低估设备价值的情形。虽然未进行资产评估,但是不会造成
5出资不实的情形,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亦不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三、出资未及时到位、非货币资产出资未评估——川润股份 根据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9月5日公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披露其在出资过程中存在的出资未及时到位和非货币资产出资未经评估的问题: (一)公司前身川润集团的出资及验资情况 1、1997年9月12日,川润集团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1997年9月9日,四川亚通会计师事务所自贡办事处出具了自办97验字第(130)号《验资报告》,审验了对拟设立的四川川润(集团)有限公司截至1997年9月9日止的实收资本及相关的资产情况,川润集团合计实收资本3,0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000万元,实物资产2,000万元。具体为:罗丽华出资1,315万元,出资方式为实物资产;钟利钢出资500万元,出资方式为实物资产;罗全出资3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罗永忠出资4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罗永清出资3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西润厂出资150万元,出资方式为实物资产;川达厂出资29万元,出资方式为实物资产;研究所出资6万元,出资方式为实物资产。 2、2001年1月,川润集团股权发生变更。2001年1月16日,自贡亚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自亚会验报字(2001)第028号《验资报告》,审验了川润集团截至2001年1月16日止的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