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加层加固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29.81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综合业务楼改造工程(加固),位于我国某市,工程规模约15000平方米。
原结构为十五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塔楼三层),现浇楼板,桩基础。
现通过加层改造,增加为二十层(其中塔楼四层)。
由于荷载发生变化,为满足使用功能,对该结构的改造加固进行设计。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
2. 材料设备:准备施工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材料,以及施工机械、工具等。
3. 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4. 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三、施工组织设计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核心筒楼面改造:对2-13层(5~11)/D轴和(6~11)/D轴范围核心筒楼面进行改造,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不小于200mm。
(2)剪力墙开洞改造:对1~12层剪力墙进行开洞改造,洞口尺寸及位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卫生间楼盖改造:对1~12层卫生间楼盖进行改造,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不小于150mm。
2. 施工机械进场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进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材料进场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需求,制定材料进场计划,确保材料供应充足。
4. 雨季施工措施针对雨季施工,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场地排水: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确保排水畅通。
(2)材料保护:对易受潮的材料进行覆盖、遮挡,防止受潮。
5. 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污染和噪音措施(1)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减少扰民。
(3)减少污染和噪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污染。
四、重难点部位施工注意问题及处理措施1. 核心筒楼面改造:施工过程中,注意楼面支撑结构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2. 剪力墙开洞改造: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洞口尺寸及位置准确。
新材料·新装饰2021年2月第3卷第4期在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的背景下,房屋建筑的建造速度在不断加快、建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房屋建筑结构强度是房屋建筑的根本质量保证。
现阶段,人们对房屋建筑造型的美观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房屋建筑结构也日益复杂,施工企业必须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建筑施工技术,注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以提高房屋建筑建造的安全性,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1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改造的重要性首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各种优质材料的选择,进而有效保障房屋建设的质量,加强对结构的加固和改造,同时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房屋建筑方案,加强对结构的加固设计,在此基础上有效延长建筑工程的寿命和使用周期。
其次,建筑单位还需在设计中加强对环保理念的运用,在进行结构加固改造时选择最环保稳定的材料,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的使用效果,提高结构加固的有效性。
最后,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加固设计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以保障建设公司的实际效益[1]。
2工程概况某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上2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68m ,采用桩筏基础,基础埋深-5.1m ,基础长度45m ,最大宽度18m ,采用PHC600-AB (130)预应力管桩,桩长37m 。
在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电梯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外墙及电梯井道存在倾斜现象。
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业主委托相关单位对该房屋进行了安全鉴定。
经现场测量以及累计沉降观测数据可知,大楼南侧平均沉降75.4mm ,北侧平均沉降108.7mm ,南北沉降差为33.3mm ;大楼基础宽度为15m ,倾斜率为2.3%,超出规范要求值2.0%;大楼向北侧、西侧倾斜,最大倾斜度已达2.8%。
3沉降原因该栋楼在经过复合地基处理后,静载实验及CFG 桩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详勘报告显示场地土层情况从上向下为杂填土、硬塑粘土、可塑粘土、强风化及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岩面起伏较大,强风化灰岩较厚,裂隙发育较大,特别是东北角区域。
建筑物加层改造技术的案例分析作者:冯继行李敬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0期[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许多建筑物原有面积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对既有建筑物挖潜、改造、加固、加层工作。
本文针对其设计原则与流程进行探讨,并以某工程为例,针对加层改造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物;加层改造;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0423-01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在建筑功能的完善和建筑结构的形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如果采用加层的方法改造原有房屋中结构质量较好的部分,就能达到经济、适用、快捷的建房目的。
一、建筑物加层设计的原则与流程1.1 设计的原则1)加层设计之前,设计人应对原有结构作充分的现场调查,搜集图纸等有关资料:与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密切协调,做到结构选型不妨碍建筑功能、尽可能减少重量、尽量发挥原结构而少用有疑问的构件。
2)加层结构类型的选定应仔细,否则新旧结构不协调,会造成整体性不够或抗震能力不足。
3)对构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方便和施工可能产生的缺陷;还要加强对每个施工工序的验收,这样既能发现设计之前未能考虑到的问题,又能起到施工监督作用。
加层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改造加固设计时,应根据鉴定的评估报告对结构目前实际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作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能否进行改造加固及采用何种设计方案。
1.2 设计流程先计算新加部分的结构内力,再把内力加进原来建筑,进行原建筑物的承载力验算,主要包括:地基承载力验算,钢筋混凝土基础抗弯及抗冲切验算,砖混结构的承重墙承载力验算,框架结构的框架承载力验算,原有屋面板改成楼面板后的板承载力验算,需要接楼梯的部位进行楼梯梁的承载力验算。
在不满足原有建筑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混凝土结构或构筑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新增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按轴心受压构件取0.8偏心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取0.9计算;外包钢加固法,在混凝土四周包以型钢,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对于承重墙承载力不足,可采用单面或双面钢筋网加固;另外还有碳纤维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
建筑物加层需注意的相关问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土地越来越紧张,以至于甚至连建筑物的用地都难以扩大。
对于已有的建筑物,进行加层改建成为一种有效的利用空间的方法。
然而,建筑物加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说明建筑物加层的相关问题。
法律政策方面在国内,建筑物加层的具体法律政策规定并不明确。
但是,城市规划、建筑物高度和建筑物用途等因素会影响到建筑物加层的结构设计。
此外,如果需要改变建筑物的结构或者增加建筑物使用面积,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审批。
结构设计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建筑物加层的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还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原建筑物的结构:原建筑物的承载结构、基础以及周围地形都需要考虑进去;•新建楼层的结构:新建楼层的结构需要与原有结构结合相容;•其他设计要素:变形、楼疲劳、与地震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以上因素都纳入考虑,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考虑除了结构设计的考虑之外,建筑物加层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拆除或加固原有构件,如果不小心破坏原有构件,会对整体结构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在进行加层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的安全事项:•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如果需要拆除原有柱子或墙体等结构构件,则必须提前做好加固工作;•施工工具与设备的限制:加层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并在高处进行作业。
需要对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施工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建筑物加层必须严格遵守环保规定,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建筑物后续维护问题在建筑物加层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定时的维护。
因为加层和改建使得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发生了一些调整,需要定期对建筑物进行维护和检查,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日常维护:建筑物的加层部分和原有部分都需要日常的维护,比如清洗、涂漆、拆换老化材料等;•结构安全检查:定期对传统建筑和重点部件(如水管、电线等)进行安全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某商场板柱结构建筑改造的结构设计摘要:从板柱结构房屋改造抗震加固实际工程遇到的问题出发,对板柱结构房屋改造的抗震加固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为今后设计人员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素材。
关键词:板柱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结构改造抗震加固中图分类号:tu7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06-021 工程概况湖北省荆州市某大型商场为三层板柱结构房屋,建于1982年。
该建筑柱网8m??m,层高6m,基础为桩基础,桩型为预制方桩,桩承台之间无基础连梁。
2010年底,因发展需要,业主拟将该建筑加至五层,并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
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鉴定结果显示,该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基本达到c20以上,有条件进行加层改造。
受业主委托,我们对其进行加层改造加固设计。
2 抗震结构类型该建筑加层以后,房屋高度超过24m,适用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
经对规范仔细研究,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均不包括板柱结构,说明板柱结构由于自身抗震缺陷,已被现行规范排除在适用的抗震结构之外。
板柱结构不适合作为建筑抗震结构类型,抗震结构类型成为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该房屋作为商场使用,需要比较规则且较大的空间,限制了竖向构件的位置和数量。
基于规范规定和建筑功能限制,我们挑选出了两个可行的抗震结构类型方案:框架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
经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1)将板柱结构改造为这两种结构都是可以实施的;(2)框架结构类型的结构简单,板柱-剪力墙结构类型的结构相对复杂;(3)框架结构需要增加大量框架梁。
如果梁设置在楼层,则施工时柱帽会受到较大的破坏,如果要保护柱帽,则梁只能设置在层间。
板柱-剪力墙结构只需要增加部分剪力墙,施工时仅对少数柱帽节点造成破坏;(4)板柱-剪力墙结构需要增加剪力墙间连梁;连梁部分端部纵筋需要采用植筋锚固。
框架结构的框架梁纵筋全部需要采用植筋锚固;(5)板柱-剪力墙结构新增的剪力墙竖向钢筋在楼层处能够贯通。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大型建筑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结构加固、抗震加固、防水加固等。
该建筑物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12层,地下1层。
由于建筑物使用年限较长,部分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
2.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 材料设备:提前采购所需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设备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 施工现场:做好施工现场的围挡、排水、照明、通风等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整洁。
三、施工方案1. 结构加固(1)加固范围:对建筑物框架梁、柱、剪力墙等关键部位进行加固。
(2)加固材料:采用碳纤维布、钢板、灌浆料等。
(3)施工工艺: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焊接钢板、灌浆加固等方法。
2. 抗震加固(1)加固范围: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的部位进行加固。
(2)加固材料:采用碳纤维布、钢板、锚杆等。
(3)施工工艺: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焊接钢板、锚杆植入等方法。
3. 防水加固(1)加固范围:对建筑物地下室、卫生间等易渗漏部位进行加固。
(2)加固材料:采用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
(3)施工工艺:采用涂刷防水涂料、浇筑防水砂浆等方法。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2周2. 结构加固阶段:4周3. 抗震加固阶段:3周4. 防水加固阶段:2周5. 质量验收阶段:1周6. 工程收尾阶段:1周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材料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3.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完成施工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 加强施工现场的排水、照明、通风等工作,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工程楼房加层施工方案1. 项目概况本次施工项目为对现有工程楼房进行加层改造,以满足业主需求并提升建筑价值。
楼房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周边交通便利,土地资源稀缺。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共计10层,加层改造后将达到15层。
本次加层改造的主要工程包括钢结构梁柱、混凝土浇筑、外墙隔热保温、室内装修等。
2. 施工方案2.1 钢结构加固由于原楼房结构设计并不考虑后期加层施工,因此需要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扩展,以满足新加层的承重要求。
首先需要对原楼房结构进行勘察,确定原有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
随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结构加固设计,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加固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钢结构梁柱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2.2 混凝土浇筑加层改造要求在原有楼房上增加新的混凝土结构,因此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
首先需要对原楼房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以确保能够承受新的混凝土结构的重量。
随后,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并考虑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材料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确保新加层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3 外墙隔热保温随着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外墙隔热保温工程成为了加层改造中的重要工程。
在改造中采用外墙保温隔热材料,使楼房能够在夏季保持凉爽、冬季保持温暖,提高住户的舒适度。
外墙隔热保温工程还可以降低空调和采暖能源消耗,对节能环保具有积极意义。
2.4 室内装修加层改造后,需对新的楼层进行室内装修。
室内装修工程包括地面铺设、墙面粉刷、天花板吊顶、门窗安装等。
同时,还需要对电路、给排水、通风管道等进行重新规划和安装。
室内装修的设计需符合功能需求和装修风格,从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均需满足建筑安全和品质要求。
3. 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加层改造工程时,需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33卷第11期 2 0 0 7年4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兀瓜E V0I.33 No.11
Apr.2007 ・65・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1—0065—02 某高层建筑加层加固设计
蒋青青周俏冰杜海强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高层建筑加层加固设计的方法,在现场检测鉴定和SATWE结构计算软件分析的基础 上,综合运用植筋和扩大断面等方法,对该高层建筑的筏基与框架柱采取了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满足了业 主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加层,加固设计,植筋法,扩大截面法 中图分类号:TU973.2 文献标识码:A
该高层建筑地处长沙市远大路,建筑平面东西方向长85.5 rn, 南北方向宽48.3 rn。原设计为地上26层、地下2层。地下2层 为五级人防地下室兼车库,地下1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5 层裙楼中的1层~4层为商业用房,5层为屋顶花园,6层及以上 为住宅,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2004年5月第4层施工完毕时, 业主要求将主楼标准层增加4层。 图1 建筑平面图(单位:m) 1承载力验算 1.1基础承载力验算 原设计的裙楼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 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 =500 kPa。主楼基础采用大口径人工 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极限承载力 q破=5 500 kPa,两种基础之间设置了沉降后浇带,要求在主楼封 顶且沉降稳定后再封闭。 裙楼筏板基础原设计厚度为400 rlklTl,混凝土强度为C45,该 工程在筏板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混凝土凝结时间超长且初凝、终凝 长短不一的情况;再加上地下水丰富、水位高,施工时降水措施欠 妥,施工后该底板有严重的渗水现象,故建设方与施工方均对该 筏板混凝土的强度有疑问。根据CECS 03:8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 强度技术规程…1和JGJ/r 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 程 2的有关规定,分别采用钻芯法和回弹法对筏板混凝土进行了 随机抽样检测,被检测的构件中,强度代表值的最大值为32.9 MPa, 最小值为27.7 MPa,都比设计强度低。在加层设计计算中,对筏 板进行抗冲切验算时,其强度不够。因此必须对筏板进行补强加 固处理。 根据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_3_3中规定,单桩竖向极限 承载力标准值由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两部分组成。原设计对 主楼桩基础计算中,没有考虑桩侧的摩阻力,故原桩的设计是有 富余的,经验算能满足加层后结构承载力要求。但是主楼底板施 工过程中同样出现过混凝土凝结时间超长且初凝、终凝长短不一 的问题,施工完后渗水现象比较严重。故也需对地下室底板进行 渗、漏水的防治加固。 1.2主体结构承载力验算 该工程结构体系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承受水平荷载尤其 是地震荷载的能力较强,采用SA ⅣE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并 分析,认为该结构可以满足加层后水平荷载增大的要求。但由于 加层而引起的竖向荷载的增大,地下室部分框架柱超过了JGJ 3. 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要求的柱轴压比限值,对这
一部分框架柱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加固,使其满足规程的要求,保 证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该工程为梁式转换,由于转换层位于第 6层,当时并未施工,故只需设计院出示变更设计图即可。
2加层加固设计措施 2.1 建筑材料 为了尽量减少因加层后所引起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力,要 求建筑物外墙材料由180厚的多孔粘土砖(容重16 kN/m)改为 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10 kN/m),内墙由混凝土空心砌块改为钢 丝网架整体珍珠岩夹芯墙体,成墙厚度90 rlklTl,其容重不得大于 1.2 kN/m,其抗裂、隔音、防火及环保指标均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 要求。该措施对保证加层后桩基础和框架柱、梁仍具有足够的承 载力起到主要作用。 2.2筏板基础补强加固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_5_5中规定:梁板式筏 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均应满足受冲切承载 力的要求。 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F1≤0.7 u,nho。 其中,F1为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底面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 净反力设计值;“ 为距基础梁边 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 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底板受冲切所需的厚度h。按 下式计算:
一 二 :二 nO 4 。 式中:£ £ 2——计算板格的短边和长边的净长度;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 值。 由此可知,要增加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必须增加筏板厚度,
收稿日期:2006—11-27 作者简介:蒋青青(1956一),女,副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师,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周俏冰(1978一),女,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杜海强(1983一),男,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1期 ・66・ 2 0 0 7年4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I.33 No.11
Apr. 20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1—0066—03 结构优化设计的有限元方法分析
庄轶 谢俐 摘要:从理论上说明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教学过程,介绍了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步骤, 并应用于屋架的优化设计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为其在实际工程优化中的应用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有限元,ANSYS,优化设计,屋架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保证结构几何构造、强度、刚度、 稳定和自振频率等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 尺寸、材料类型、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等某些设计变量,在工程系 统内合理分配设计资源,充分发挥材料的抗力,一方面节省了材 料用量,使结构最轻;另一方面减少了施工费用,使工程结构体系 的各项功能指标和工程费用都能达到最期望目标的调和结构特 性和工程费用关系的方法。 文中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为工作平台,利用其参数化 设计语言(APDl,)对某一钢屋架进行了有限元优化设计,效果理 想。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能够很好地解决结构的优化 设计问题。 1 优化设计的数学原理 优化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优化模型的建立,运用各种优化
故该筏板基础加固采用增加筏板厚度的方式进行加固,经计算, 该筏板必须增厚150 1TIITI。 2.3柱加大截面加固 经加层计算后,发现地下2层和地下1层有部分柱子轴压比 偏高,故对这部分柱子采用加大截面法进行加固,柱主筋采用结 构胶植入承台长度不小于15d[ ,柱包大部分的胶凝材料采用 C50改性混凝土,施工前将原混凝土柱表面及柱包大部分范围内 承台顶面凿毛并清洗干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平板振动器振 动柱侧模,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具体做法见图2。 4 ̄2o(角筋)
未标明 6@150) b)纵筋遇梁处处理示意图 (未标明的纵向钢筋为 6@ 、 图2 柱截面及纵筋遇梁处的处理示意图 2.4主楼地下室底板防水处理 结合以往处理类似工程的经验,该底板防水外理分三个层 面。1)根据现场情况,对宽度0.2 n'llTl微细裂缝,先采用JS涂料 和堵漏王调和填补缝隙,再做一遍防水宝,最后再涂一层Js涂 料;对于宽度大于0.2 n'llTl裂缝,采用注浆法或局部用渗透结晶处 理。2)Nil性堵漏处理完成后再铺贴一层4 rnnl厚SBS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密封、贴牢搭接边VI,形成柔性防水层。3)做一层 80 InIn厚C35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 3结语 针对该工程,墙体采用轻质隔墙材料,使加层前后上部结构 自重增加不太大,从而使得加层工程可行。因此该加层设计中, 轻质隔墙材料的采用是必要的。采用增加厚度法对原筏板基础 进行加固时,该工程采用植筋技术和在地梁箍筋间设置剪力孔相 结合的方法,解决了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问题。采用加大截面法对 柱进行加固时,主要也是解决结合面的问题,结合面受力以剪、拉 应力的影响最大。 该工程是采用植筋法与设置封闭式箍筋相结合给予解决。 采用封闭式的箍筋设计,其结合面抗剪力较高。该工程于2005 年10月竣工验收后跟踪进行沉降观测,使用至今,地基沉降均 匀,地下室没有出现渗水现象,满足了业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CECS 03:8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2]JGJ/1"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S]. [3]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4]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5]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6]JGJ 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S]. [7]翟成林,徐文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J].山西建筑,2004, 30(11):36—37、
Structural design of extending and strengthening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JIANG Qing.qing ZHOU Qiao-bing DU Hal-qiang Abstract:In this paper,a design method of structural extending and strengthening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is produced.Based on the inspection on site and the analysis by the software-SATWE,with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planting steel and extending section,the raft foundation and columns&re strengthened.A good p ̄ormance has been gained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adding stories,strengthening design,planting stel method,extending section method
收稿日期:2006—11—30 作者简介:庄轶(1981一),男,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61 谢俐(1984一),女,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