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二背诵篇目检测
- 格式:docx
- 大小:19.08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必修一语文必背篇目高中必修一语文必背篇目那可是咱们高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呀!说起这些必背篇目,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像《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开篇就给人一种豪迈开阔的感觉。
每次背诵到这里,我就仿佛能看到毛主席站在湘江边,望着那滚滚北去的江水,心中满是壮志豪情。
还有《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种朦胧、哀怨的氛围,仿佛让我置身在那个细雨纷飞的小巷中,与诗人一同感受着那份忧愁。
《再别康桥》也不得不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轻柔的语句,就像微风拂过心间,让人陶醉。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背诵《荆轲刺秦王》的段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因为太紧张,背得磕磕绊绊的。
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引导我,让我想象荆轲出发前的那种决然和悲壮。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背了下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这些经典篇目的力量,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必背中的经典。
烛之武那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形象,通过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这些必背篇目,咱们可不能死记硬背,得理解着去记忆。
比如《鸿门宴》,了解了那段历史背景,知道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明争暗斗,再去背诵其中的精彩段落,就会轻松很多。
总之,高中必修一语文的这些必背篇目,是我们文学素养的基石。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知识宝库中。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背诵,就能领略到其中无尽的魅力。
相信通过对这些篇目的学习和背诵,咱们在语文的世界里一定能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高中14 篇:必修篇目@标记为课后无背诵要求的篇目,本次调研考试不涉及。
必修2:苏轼《赤壁赋》@ 必修2: 屈原《离骚》必修3:《诗经•卫风•氓》必须3:李白《蜀道难》必修3:杜甫《登高》必修3:白居易《琵琶行》@ 必修3:李商隐《锦瑟》必修3:荀子《劝学》@ 必修3:韩愈《师说》必修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必修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必修5:庄子《逍遥游》选修: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选修:杜牧《阿房宫赋》必修一0篇★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A课后要求背诵)2诗两首(A课后要求背诵)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A课后要求背诵“易水诀别”) 6鸿门宴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A课后要求背诵地2、4节)8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1包身工12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二 3篇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2 故都的秋3 囚绿记第二单元4 《诗经》两首氓 /氓(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采薇5 离骚@ (B高考要求背诵)6 孔雀东南飞并序7 诗三首(A课后要求背诵)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第三单元8 兰亭集序(A课后要求背诵)9 赤壁赋 /赤壁赋(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10 游褒禅山记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2 我有一个梦想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4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演讲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必修三7篇★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2祝福3* 老人与海第二单元4蜀道难/蜀道难(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5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A课后要求背诵)咏怀古迹(其三)(A课后要求背诵)登高/登高(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6琵琶行并序/琵琶行(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B高考要求背诵)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A课后要求背诵)9劝学/劝学(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10*过秦论(A课后要求背诵最后三段)11* 师说@ (B高考要求背诵)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迷13宇宙的边疆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2雷雨3* 哈姆莱特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A课后要求背诵)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A课后要求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A课后要求背诵) (B高考要求背诵)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A课后要求背诵)声声慢(寻寻觅觅)(A课后要求背诵)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0*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A课后要求背诵左后五段)12苏武传13张衡传★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展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辩论★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附录中华文化精神★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装在套子里的人3* 边城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A课后要求背诵)5滕王阁序(A课后要求背诵第二、三段)6* 逍遥游@ (B高考要求背诵)7* 陈情表(A课后要求背诵)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9说“木叶”10* 谈中国诗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12作为生物的社会13* 宇宙的未来★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虞美人/李煜(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散文之都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杜牧(A课后要求背诵)(B高考要求背诵)推荐作品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50篇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杂说(四) 韩愈10.小石潭记柳宗元11.陋室铭刘禹锡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5.爱莲说周敦颐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各位老师,所有篇目原文均可在《人教网》的“初高中语文”栏目中的“电子课本”中找到。
必修一语文背诵篇目哇塞,这《沁园春·长沙》可太经典啦!作者是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词写得多有气势啊!描绘的景色美,表达的志向高。
咱来翻译一下哈,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赏析一下哈,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则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雨巷》戴望舒的《雨巷》也是美的很嘞!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首诗写得好有意境,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背诵篇目默写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4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1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14.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1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1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必修一)背诵篇目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短歌行三国·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必修一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雨巷》戴望舒)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必修二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氓》)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必修一、必修二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2.《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4.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5.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6.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仰视:“”;俯瞰:“”;总结:“”。
7.《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的诗句是:“,”。
8.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候就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集中概括了他评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诗句是:“,”。
9.蔑视权贵的句子:“”。
10.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并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雨巷》1.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用《雨巷》中的原文回答:“,”。
三、《再别康桥》1.《再别康桥》中表现夕阳下的柳树色彩美和姿态美的两句是:“,”。
2.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是:“,”。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水草多情可爱的诗句是:“,”。
4.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5.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四、《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段1.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也是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荆轲刺秦王》(第9段)5、《记念刘和珍君》(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二1、《荷塘月色》(4、5、6段)2、《氓》3、《涉江采芙蓉》4、《短歌行·对酒当歌》5、《归园田居》(其一)》*6、《兰亭集序》7、《赤壁赋》8、《游褒禅山记》(第2、3段)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三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5、《琵琶行》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3、4、5段)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四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2、《滕王阁序》(2、3段)3、《陈情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二、《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二
背诵篇目检测(一)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江北去,子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江
透,争流。
击长空,鱼浅底,。
,,?来曾游,。
恰同学
少年,;书生气,。
指点江山,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戴望舒《雨巷》
着油纸伞,独自在悠长、悠长/又的雨巷,我希望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她在这的
雨巷,
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着,、,又。
她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一般的眼光,她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
像梦中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过这女郎;
她地远了,远了,到了的,这雨巷。
在雨的
曲里,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的/ 般的眼光,丁香般的。
着油纸伞,独自/ 在悠长、悠长/又的雨巷,我希望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的姑娘。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手,作别西天的。
那的,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在我的心头。
软泥上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做一条水草。
那
下的一,不是,是天上;在间,着
似的梦。
寻梦?一支长,向草更处;一船星辉,在星辉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不带走一片云。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
,荆轲和而歌,为变之声,士皆。
又前而为歌曰:“风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士皆,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二
真正的,敢于直面的人生,敢于正视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和?然而造化又常常为,以时间
的,来,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的悲哀中,,。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说卫队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
我向来是不以最坏的恶意,来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也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的刘和珍君,?
然而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但接着就有,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沉默,沉默!,。
《氓》
,抱布丝。
来丝,。
送子,至于。
我期,子无良。
,秋以为期。
,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见复关,。
尔尔,。
以尔车来,以我。
桑之未落,。
,无食。
,无与士。
士之兮,。
女之兮,不可也。
桑之落矣,。
自我,三岁食贫。
,。
女也不,士其行。
士也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兴夜,有朝矣。
言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
及尔老,老使我。
则有岸,则有。
总角之,。
信誓旦旦,。
反是不思,。
《涉江采芙蓉》
江采芙蓉,多芳草。
,所思在远道。
还望旧乡,。
,。
《短歌行》
对酒歌,人生几?,去日苦多。
,思难忘。
?。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至今。
,食野之。
我有,。
明明如月,何时可?,不可断绝。
,用相存。
,心念旧恩。
月明星,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
,天下归心。
必修一、二背诵篇目检测(二)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性本爱山。
,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
,。
方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远人村,。
狗深中,。
,虚室有余闲。
,复得自然。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春之初,会于之兰
亭,。
,少长集。
此地有,林修竹;,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
是日也,天气清,风和,仰观宇宙之大,,所以,足以,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得于己,快然自足,。
及其之,,。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终期于尽。
古人云:“。
”!
,若合一,,不能喻之于怀。
,。
后之视今,。
悲夫!故时人,录其所述,,所以
苏轼《赤壁赋》
之秋,七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明月之诗,。
少,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而不知
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而歌之。
歌曰:“,击空明兮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
”,。
其声呜呜然,,,,不绝如。
,。
苏子,而问客曰:“?”客曰:“‘月明星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下江陵,,,,,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驾一叶之扁舟,。
寄于天地,。
哀吾生之,。
,。
知不可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吾之所有,。
,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而吾与子。
”
客喜而笑,。
,。
,不知东方之既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则游者众;,
,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
,。
有志矣,,,然力不足者,,。
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
,,,;,,
,?此余之所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