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 格式:ppt
- 大小:7.79 MB
- 文档页数:30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 3 章第 3 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对细胞的整体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探讨细胞核的功能,然后详细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核仁以及染色质等。
教材内容的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制作细胞核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1)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2)领悟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图片、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三、教学难点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四、教具准备1.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器具和材料。
2.制作细胞核结构动画。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资料分析”的动画课件。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
2.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提纲。
(1)通读课文。
(2)思考“问题探讨”中的4个问题。
(3)思考“资料分析”中的5个问题。
(4)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5)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情境创设]1.屏幕显示细胞结构动画,凸现细胞核部分的结构。
暗示学生,引起他们对细胞核的注意。
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显示这节课内容的课题,教师引导点题)2.引入“问题探讨”(屏幕“问题探讨”中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核每一知识内容的探讨欲望)(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存活吗?(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师生互动]1.学生议论以上问题,似懂非懂,产生了一些疑惑,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
【学习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基础知识一、细胞核的分布和功能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细胞和哺乳动物的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
每个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也有的细胞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骨骼肌细胞等。
总结:大量事实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和。
二、细胞核的结构①()②()③()④()补充: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量大,核孔数目多;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目多,核仁体积大。
1. 细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
和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的两种存在状态。
2.DNA上贮存着。
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上的一致性。
3.细胞核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既是生物体 __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三、模型建构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的,也可以是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或其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的形式来表达。
2.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模型、模型、模型等。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模型。
3.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
自我检测1.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中,最本质的是( )A.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C.细胞核与生命的延续性密切相关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①B.②C.③D.①②③3.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核膜 B.染色质C.核仁 D.核孔4.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5.识图,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3、细胞核①核膜:双层膜,外膜上附着着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②染色质: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③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体积相对较大。
④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染色质与染色体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称为染色体(间期和末期)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前期、中期、后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细胞核中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DNA,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习题一】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物质忙存的主要场所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C.细胞核在细胞分裂间期消失分裂末期重现D.蓝藻能通过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
2、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代谢越旺盛;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解答】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B正确;C、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周期的分裂前期消失,分裂末期重建,C错误;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