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新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717.95 KB
- 文档页数:6
胶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和方向摘要: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变化,区域隆升与剥蚀是影响矿床变化保存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构造-热年代学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研究区域隆升剥蚀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最大金矿集中区——胶东西北部金矿及赋矿围岩玲珑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构造-热年代学引用到矿床成矿后变化与保存研究。
胶东金矿早阶段成矿深度大于10km,中晚期成矿深度4~7km,根据剥蚀速度计算玲珑花岗岩剥蚀量仅为2.0~4.2km,远未达到金矿最大成矿深度。
当前本区金矿勘探和开采深度普遍小于2km,因此深部至少还有1~5km深度空间具有金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胶东西北部金矿区;玲珑花岗岩;裂变径迹;隆升剥蚀;找矿潜力Abstract: after deposit formed will experience different forms of change, and erosion is the effect of regional uplift deposits changes save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Structure-hot is the chro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research area denudation of uplift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paper, the country’s largest area in northwestern jiaodong gold-gold ore and fu surrounding rock and exquisite grani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ry the structure-hot chronology reference to the metallogenic changes after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The jiaodong gold mine early metallogenic depth is more than 10 km, metallogenic depth middle-late 4 ~ 7 km, according to erosion speed computing and exquisite granite erosion amount of just 2.0 ~ 4.2 km, far from reaching a maximum depth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current gold exploration and mining depth generally less than 2 km, so deep at least 1 ~ 5 km deep space has gold prospecting potential.Keywords: the jiaodong gold mining area in northwestern; Exquisite granite; Fission diameter mark; Uplift erosion; Prospecting potential一、引言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
胶东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模式浅析戚静洁;柳志进;李钰欣;王建田;王春来【摘要】金山金矿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中,属于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小庄-金山-大庄头韧性剪切带控制.该文在介绍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该矿床的构造-成矿作用期次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成矿前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成矿期韧—脆性变形阶段和成矿后脆—韧性变形阶段,每个阶段对矿脉的形成和分布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在主成矿期左形张剪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在断裂带不同部位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矿脉(体),这种构造控矿模式是胶东地区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的反映.【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6页(P19-23,34)【关键词】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胶东地区【作者】戚静洁;柳志进;李钰欣;王建田;王春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 26400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 26400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 26400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 26400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 264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胶东矿集区是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和华北地幔热柱多级演化重大地质事件同期耦合作用的结果[1-2],金山金矿即位于该矿集区内的栖霞-蓬莱成矿带中(图1a)[3-5],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其毗邻的笏山-西陡崖金矿规模已达大型[6]。
该文试图从控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对该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获得该类金矿成矿机理方面的新认识①。
1 区域地质背景金山金矿位于胶北断隆、栖霞-马连庄凸起、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中南部。
古老的变质变形作用,新太古代栖霞序列TTG岩系形成及燕山期岩浆活动,近EW向和NE向韧--脆性断裂构造,构成了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地质过程形成,含有一定量和质量金属金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的形成与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有关。
本文将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矿床产状特征:金矿矿床的产状特征有矿石产状、矿化体产状和脉石产状等。
矿石产状:金矿矿床的矿石通常以金石英脉的形式存在,其中金以自由金和金在矿物中的含量形态为主,伴生矿物常有黄铁矿、黄铜矿和白银矿等。
矿化体产状:金矿矿床的矿化体多为矽质、石英脉和脆隙充填体。
石英脉通常呈股状、带状或片带状分布,矿床基本呈层状分布。
脉石产状:金矿矿床的脉石通常呈网状、缝状、脉状或颗粒状产出,含有金。
2. 矿床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其地质构造特征表现为断裂、褶皱和岩体变形等。
断裂:金矿矿床伴随有断裂的产出,断裂可以起到矿床的通道作用,使得金矿物质聚集于断裂带中。
岩体变形:金矿矿床往往伴随有岩体的变形,包括岩石的变质和变形,变质和变形可以改变矿岩中金矿物质的分布状态,使其聚集于矿床中。
3. 矿床地质化学特征:金矿矿床具有特定的地质化学特征,其中包括矿体物质的组成、矿石的成分以及矿床周围岩石的改造等。
矿体物质的组成:金矿矿床的矿体物质组成中含有金、石英和伴生矿物等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含量和比例是判断矿床质量的重要指标。
矿石的成分:金矿矿床的矿石成分除了含有金之外,通常还含有一些伴生元素质,如银和铜等。
这些伴生元素的存在对金的提取和加工具有一定的影响。
金矿矿床的成因主要包括岩浆热液成因、沉积成因和变质交代成因等。
1. 岩浆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是金矿矿床的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岩浆中含有金和金相关物质,通过液相传递、气液相分离以及水合气、局部冷却等作用,使金矿物质沉积在岩浆中的空隙、裂缝和脉石中,形成金矿矿床。
2. 沉积成因:沉积成因是金矿矿床的另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源于外界的河流和湖泊中,含有金的矿物或颗粒经沉积作用,沉积在河床、湖底或洪积平原等地方,逐渐形成金矿矿床。
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胶东玲珑金矿田位于山东半岛胶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主要分布在玲珑断裂带和旁伏断裂带上,其中,171号脉深部金矿床是该矿区最为重要且最为富含的矿床之一。
171号脉深部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岩壳类型金矿床,矿体主要以石英脉、硫化物矿物和含金矿物为主要组成部分。
在此矿床中,金的化学状态以自由状态为主,由于该区域具有高热流梯度,与热液都存在深层分异,在热液的作用下形成了石英脉和含硫化物的矿体,而金则主要富集在石英脉中。
此外,脉状岩体和倾斜岩层的顶部主要储存着金矿床。
此外,构造运动在该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玄武岩斜坡的强烈变动,形成了岩浆热液改造、构造演化和岩石变形等多种过程,最终导致了胶东玲珑金矿田的形成。
而构造控矿作用在其中的作用表现为构造线与矿床空间定位的一致性以及矿床破裂、断层等形态。
研究发现,不同的应力场和构造作用导致了胶东玲珑金矿床的形成,而矿床的形态也是受到构造延伸、断层变形以及渗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总体来看,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的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具有显著的岩壳类型金矿床特征,且构造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因此,深入研究其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对于有效地开发利用该矿床、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的相关数据:- 平均含金量:13.6g/t- 矿石的平均开采成本:168元/吨- 估计矿床存量:1300吨- 年产金量:200吨- 金场的现货价格:每盎司1905美元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胶东玲珑金矿田171号脉深部金矿床具有高品质金矿资源,平均含金量高达13.6g/t。
矿石的平均开采成本为168元/吨,这表明采掘成本相对较低,使得该矿区的金矿产业更加可行。
估计矿床存量为1300吨,年产金量为200吨,这意味着该矿床在未来数十年内仍有相当长时间的可持续开采潜力。
同时,这也为胶东玲珑金矿田的金矿产业提供了稳定且可靠的基础。
胶东金矿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
林吉田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23
【摘要】选择胶东地区A金矿区作为调查主体,其主要的金矿化分布在以下几个部位:主干断裂-招平和涧里—两侧的次级断裂,金矿化走向主要受到断裂或者是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在复合部位富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位:改造构造叠加的部位、断裂产状存在变化的部位、节理密集带与破碎等部位.详细的找矿方向主要如下:①号脉的南部,直到涧里,直到跃进村断裂跟主断裂交汇的部位;涧里—跃进村断裂带两侧密集次级断裂及深部.
【总页数】2页(P88,90)
【作者】林吉田
【作者单位】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4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
【相关文献】
1.胶东新城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J], 赵海;赵可广;马耀丽;修春华
2.黔西南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 [J], 田合利;刘旭;李源洪
3.胶东地区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唐战元;谭建刚
4.胶东郭城地区龙口-土堆金矿区深部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J], 刘必政; 张继林; 冯
波; 魏兴亮; 刘彦兵; 秦连元
5.四川大渡河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研究 [J], 左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幔中金的赋存特征及对金成矿的指示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已探明黄金储量超过5000吨。
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胶东地区浅部金矿日渐枯竭,探寻地壳深部的金矿的需求日渐加深。
传统认为,胶东金矿床在空间上与地幔具有强熔体交代的区域一致。
该矿集区集中成矿时代与克拉通破坏峰期一致,金矿集区成矿热液是来自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胶东金矿省陆下岩石圈经历大范围的地幔富集过程,经历了碳酸盐熔体、硅酸盐熔体和硫化物熔体的多期次、多阶段交代过程。
关键词:大陆岩石圈地幔;熔体交代作用;金富集机制[1]胶东金矿集区是全球唯一晚于赋矿围岩几十亿年而发生大规模金成矿的地区(Goldfarb and Santash et al, 2014)。
其成矿地质背景与产出环境及成矿作用在全球金成矿中独具特色。
前人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构造转折-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深化了对克拉通破坏作用的时空分布、机制和驱动力等认识。
华北克拉通东部(较中西部)经历了显著的破坏作用。
胶东金矿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的演化存在密切联系。
地壳中的Au矿床的形成可能是由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上地幔或下地壳源区富集Au;短暂的再活化事件和有利的岩石圈规模的管道结构。
其中,地幔岩石圈熔/流体演化过程中对围岩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熔/流体中的Au的迁移富集受到什么因素的控制?由于岩浆演化和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叠加效应和复杂性,对于这些问题仍存在争议。
对于华北克拉通金矿的构造背景,多数学者认为胶东金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强烈的构造体系和动力机制转换的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由早期的东西向构造格架向北北东构造格架转变,动态背景由挤压变为伸展。
近年来,提出了多构造动力系统的伸展成矿理论,建立了胶东金矿“陆壳重熔-流体活化-伸展拆离”成因模式(宋明春等, 2010)。
华北东部大陆地壳,特别是下地壳,作为中生代构造转换时期岩石圈减薄的陆内动力过程的直接响应,经历了剧烈的重组和重熔,壳幔物质的大比例交换和混合导致了强烈的陆内动力学过程花岗岩岩浆活动和流体活动,形成了新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
新城金矿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刘超;闫苓鹏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新城是山东省内金矿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地区.但由于金矿成矿地带分布在断裂板块之间的缝隙之间,金矿集中带构造控矿特征明显,金矿主要存在于NE—NNE走向的断裂地带以及次一级断裂板块之中,在主要断裂面及下盘周围形成了蚀变岩型的金矿成矿带.开采极其困难.基于此背景,提出新城应该可以采取新的开采条件,分别是分层填充采矿法、尾砂胶结填充采矿法.新的开采技术的提出有利于增加金矿石的开采量,降低金矿回收率,分别同比增长4.45%和43.1%,从而提高了金矿利用率.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刘超;闫苓鹏
【作者单位】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山东莱州 261438;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山东莱州 2614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胶东新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评价 [J], 朱随洲;贾秀;张龙;闵祥吉;储照波;李新年;金刚;崔秋波;刘仁松;王春
2.山东新城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J], 石磊
3.胶东地区新城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J], 王文钰
4.邢台岳沟一带石榴子石矿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J], 李博文;田贺;李艳杰;王政;王立考;王志刚
5.胶东地区新城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J], 黄天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1卷第2期 2015年6月
地质力学学报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V01.21 NO.2
Jun.2015
文章编号:1006-6616(2015)02-0272-06 胶东新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评价
朱随洲 ,张 龙 ,闵祥吉 ,储照波 ,李新年 , 金 刚 ,崔秋波 ,刘仁松 ,王 春 ,贾 秀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济南250101)
摘 要:位于焦家断裂带的新城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断层泥)下盘的 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内。根据勘探资料和测 试数据对矿床内I号和V号主要矿体的赋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矿区水文和环境 特点对矿床进行了开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城金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矿区岩体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较小,研究区内的主矿体为地质环 境条件良好型矿体。 关键词:新城金矿;矿体特征;开采评价 中图分类号:P613 文献标识码:A
1 矿床地质 1.1构造特征 胶东新城金矿床地处渤海湾畔的莱州市金城镇境内。矿区位于焦家断裂带新城段,区内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突出特点;岩浆岩广布,以焦家主裂面为 界,东侧为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细中粒弱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郭家岭超单元上庄单元似 斑状黑云花岗闪长岩,西侧为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中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 。区域构造以 古基底东西向栖霞复背斜构造为主体,位于矿区中部,控制本区金矿带的总体展布。燕山运 动以来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是断裂构造,特别是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占主导地位,自西向东 有三山岛断裂、龙.莱、招.平断裂,大致平行展布,走向北东一北北东,倾向北西或南东, 倾角30。一70。,长数十千米,宽几十至数百米,对岩金矿床起重要控制作用。焦家断裂带 地质特征见图1、表1。 1.2蚀变岩 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其规模、强度决定于断裂构造的规模、性质及岩石的碎裂程度。 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此外还有绿泥石、高岭土化等。围岩 蚀变具有分带性,各带之间无明显界线,呈渐变过渡关系。在平面及剖面上均呈带状展布, 产状、形态受主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断层泥)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
收稿日期:2014—10-27 作者简介:朱随洲(1979一),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E—mail:zhusz0208@163.com 第2期 朱随洲,等:胶东新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评价 275 1一二长花岗岩;2一闪长岩;3一矿体;4一主断裂;5一地质界线;6一推测地质界线 图4 新城金矿区井下矿脉分布简图 Fig.4 The veins distribution diagram in downhole of Xincheng gold deposit
断裂面一段距离,受焦家断裂次级构造控制 。 V号矿体分布在一430 m中段以下165—188勘探线间,赋存于I号矿体倾斜延深旁侧, 焦家断裂下盘外侧,焦家断裂蚀变带主裂面之下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花 岗闪长质碎裂岩带内,平面及剖面上均呈波浪状产出,产状与主裂面基本一致,呈脉状、复 杂透镜状,具分支复合、膨胀夹缩特点。矿体总体走向北东30。一32。,倾向北西,倾角 30。。工程控制走向长870 m,控制倾向延深1070 m。矿体沿走向、倾向均未尖灭。矿体向 271。方向侧伏,侧伏角64。,侧伏延深控制长度706 m。矿体呈似层状,厚度一般在10~30 m之间,最大厚度62.5 m,平均24.4 m,厚度变化系数78.92%,属于厚度变化稳定型矿 体,品位一般在1.0×10~~11.8×10 之间,平均2.71×10~,品位变化系数132.63%, 属于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矿体。
2 开采评价 2.1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组成矿体及顶、底板的岩石以块状岩类的火成岩、变质岩为主,岩石力学强度较高,属 坚硬、半坚硬岩石。岩体质量等级一般,以块状结构为主,矿体顶板总体稳固性较差;矿体 底板稳固性较好。表层第四系结构松散,属散体结构,稳固性差,但距矿体较远,厚度也较 薄,对矿床开采的影响不明显。矿区的断裂构造简单,岩石裂隙发育中等。 总之,矿床的顶、底板以块状岩类为主、顶板稳定性较差,采矿工作主要在较稳定的下 盘进行,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2.2矿床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 矿床开采虽会疏干部分下盘弱富水含水层地下水,但含水带的富水性弱,岩石强度高, 内部不含可溶性物质,不会形成大的空隙或空洞,疏干排水不会引发岩石明显变形,出现地 276 地质 力 学 学报 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 矿床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矿区岩体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位于主裂面之下的V号矿体分 布连续性稍差,厚度不大,水平倾向延伸不是很远,开采时不会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矿体 的顶板又是主裂面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强度较低,岩石破碎,岩体的完整性差,顶板 岩石会不断崩落,形成一定的冒落带,冒落带高度一般不会超过20 m,采用充填法开采时, 其冒落带会更小。冒落带距地面也相当远,顶板中又无明显与主带倾角相反的软弱结构面, 采空区一般不会引起岩体的移动变形。因此,矿床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矿区岩体稳定性产生 的影响较小。 2.3矿区环境地质评价 矿区位于胶东半岛的西北部,属于古老基底(胶东隆起)的一部分。组成岩石主要为 坚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力学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特征。 岩石中矿物成分稳定,不易分解出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组分。矿床的地热梯度正常,未发 现有放射性物质,附近没有大的污染源,附近矿山的矿坑排水、矿碴、尾矿堆放未对矿区地 质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矿区地势平坦,自然状态下以及未来的矿床开采活动均不会出现滑 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坑排水会疏干部分地段的地下水,在局部地区形成 开采降落漏斗。矿区地下水氯离子含量和矿化度大幅提高,部分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一定 改变
3 结论 根据胶东新城金矿区的主要矿体的赋存特征并结合矿区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可以看出, 矿区附近无污染,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有害物质,无热害;矿山开采造成局部地表变形 的可能性不大,以往民采形成的老窿、暗硐有产生局部地表变形或采空塌陷的可能,但 规模与危害小;长期以来对下盘地下水的输干,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循环差,蒸发量大,水质较差。综合评定矿区环境地质勘查类型为地质环境条件 良好的矿床。
参 考 文 献 宋明春,崔书学,姜洪利.山东胶西北矿集区和焦家金矿田成矿构造系统[J].地质通报,2011,30(4):573 —578. SONG Ming—chun,CUI Shu—xue,JIANG Hong-li.Metallogenic structural system for Jiaojia gold field and Jiaoxibei gold deposits concentrated areas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11,30(4):573~578. 赵鹏法,顾雪祥,邓小华.山东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J].地质与勘探,2007,43(4):29—35. ZHAO Peng-yun,GU Xue—xiang,DENG Xiao—hua.Gene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Jiaojia gold deposit,Shandong[J]. Geology and Prospecting,2007,43(4):29~35. 赵海,赵可广,马耀丽,等.胶东新城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2): 129—136. ZHAO Hai,ZHAO Ke—guang,MA Yao—li,et a1.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Xincheng gold deposite, 第2期 朱随洲,等:胶东新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评价 277 Jiaodong and direction in gold prospecting at depth[J].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04,10(2):129—136 [4] 郭涛,吕古贤.胶东西北部金成矿带控矿构造系统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7,13(2):119—130. GUO Tao,LU Gu—xian.System analysis on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in the northwestern Jiaodong gold metallogenic belt[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07,13(2):119~13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MINING EVALUATIoN oF XINCHENG GoLD DEPoSIT IN JIAoDoNG
ZHU Sui—zhou ' ,ZHANG Long ,MIN Xiang—ji ,CHU Zhao—bo ,LI Xin—nian , JIN Gang ,CUI Qiu.bo ,LIU Ren.song ,WANG Chun ,JIA Xiu。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2.Shandong Zhengyua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Jinan 250101,China)
Abstract:Xincheng gold deposits located in the footwall(fault gouge)of the Jiaojia fault store consist of pyrite phyllic cataclastic zone and pyrite phyllic granodioritic rock band fragmentation.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ore body—NO. I and V,evaluating the conditions for mining,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deposits is easy,and mined—out area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in the deposit.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deposits,it is favorable for mining. Key words:Xincheng gold ore;characteristics of body;mining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