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小学通用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 格式:pdf
- 大小:13.52 MB
- 文档页数:100
教资考试科目一文化素养考点汇总
教资考试科目一的文化素养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你需要了解《论语》、《史记》、唐诗宋词等经典文献,以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科技发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内容。
2.世界文化: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民俗。
你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你需要对希腊神话、罗马文明、印度文化、日本传统艺术等有一定的了解。
3.现代社会文化:包括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你需要了解当前社会的重要事件、社会问题、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你需要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政策和变革,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影响。
4.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
法和实践,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你需要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以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是教资考试科目一文化素养的主要考点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在考试中,应聘者需要在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测试。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而文化素养主要考查应聘者的文化素养水平,包括基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文学艺术素质、历史文化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等方面。
在应对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考试时,应聘者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水平。
其次,应注重阅读、观察、思考和反思,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警惕性。
再次,应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此外,还需要多进行模拟考试练习,提高考试策略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试是评估教师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水平的重要方式,应聘者需要认真备考,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应试效果的最大化。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备考知识大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试卷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是重要的一门科目。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其品德、能力、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
2、新课改下的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2、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包括教育基本法、单行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层级法律法规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2、常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要熟悉其中的重要条款和规定。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文献:《诗经》、《尚书》、《论语》、《孙子兵法》等。
2.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纨绔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
4.中国古代文化的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二、世界文化1.欧洲文化的代表性文献:《圣经》、《战争与和平》、《简·爱》等。
2.欧洲文化的主要特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和服、法国的香水等。
三、科学文化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归纳、假设、验证等。
2.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重大科学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等。
四、艺术文化1.音乐文化: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分类和发展、音乐的风格和流派等。
2.美术文化:绘画的基本要素、绘画的分类和发展、著名画家和作品等。
3.戏剧文化:戏剧的起源和发展、戏剧的表演形式和剧目、著名戏剧家和作品等。
五、体育文化1.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和比赛规则。
2.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等。
3.国际著名体育比赛和运动员: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体操比赛、尤西比奥·恩利克等。
六、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1.世界语言的发展和分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国际交流组织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等。
七、生态文化与环保知识1.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
2.环保知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
这些都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常考的文化素养知识点,对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助于备考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文化素养是每个教师都应多少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2022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详情请关注店铺。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篇1(一)我国远古居民1.元谋人: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北京人: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3.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和北京人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构成最早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从此开始。
4.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距今约1万八千年,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
5.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我国长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文化,黄河领域的是半坡文化。
这个时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
进入原始农耕期: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技术,还种植蔬菜和麻。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半坡原始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彩陶精美。
他们也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
6.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四五千年。
社会发展:骨器、石器种类多;陶器分黑陶和白陶,黑陶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生产工艺有抛光、雕刻等技术;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新进步。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
与东方蚩尤部落大战逐鹿之野,蚩尤战败。
炎黄部落成为华夏族的主体部分。
2.尧、舜、禹: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几位部落联盟首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总结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证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教育思想觉悟。
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进行总结。
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
教师要具备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自律自觉的优秀品质。
首先,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均正,才能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其次,教师要敬业爱岗,以教育事业为己任,尽职尽责,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最后,教师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只有具备了这些道德品质,教师才能身体力行,走在学生的前面,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优秀的教育思想觉悟是教师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的重要指标。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追求。
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教育思想觉悟。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成长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九、美术吴道子:“画圣”。
《天王送子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前段:浙江省博物馆,后段:台北故宫博物院。
齐白石:《虾》《蟹》《牡丹》《牵牛花》徐悲鸿:《八骏图》《愚公移山》“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米勒《拾穗》、《播种者》;莫奈《日出·印象》十、音乐、戏曲、影视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2.冼星海:大合唱《黄河》3.巴赫:现代音乐之父4.海顿:交响乐之父5.莫扎特:音乐神童6. 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是中国第一次获得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课堂练习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飞将军”的我国古代名将是()A.李广B.霍去病C.蒙恬D.周亚夫【答案】A【解析】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抗击句奴战功卓越,使句奴畏惧,因而被称为“飞将军”。
2.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筹建者是()A.张之洞B.李鸿章C.沈葆桢D.左宗棠【答案】B【解析】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
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创办自强学堂沈葆桢:创办南洋海军左宗棠:首付新疆课堂练习3.声音的存储和播放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成为宣传报道科技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
下列人物中,最早制造用留声机的是( )A.贝尔B.瑞利C.爱迪生D.爱弥儿【答案】C【解析】留声机,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7年发明,被称为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因此被称为“电话之父”。
瑞利:发现了发现惰性气体。
发明了润滑油《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4.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 )。
A.“星云”假说B.“大爆炸”学说C.“河外星系”假说D.“银河系中西”学说【答案】A【解析】康德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
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重阳节-农历9月9日腊八节
除夕
民族风俗
成语典故
1.暴殄天物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烽火戏诸侯
4.韦编三绝
5.一鼓作气
6.围魏救赵
7.卧薪尝胆
8.一字千金、奇货可居
9.咏絮之才
10.纸上谈兵
11.负荆请罪
12.图穷匕见
13.悬梁刺股、前倨后恭、侧目而视
14.焚书坑儒
15.揭竿而起
16.孺子可教
17.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霸王别姬
18.背水一战、胯下之辱、一饭千金
19.家徒四壁
20.苏武牧羊、鸿雁传书
21.文姬归汉
22.投笔从戎
23.指鹿为马
24.手不释卷、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
25.望梅止渴、老骥伏枥
26.才高八斗
27.路人皆知
28.三顾茅庐
29.乐不思蜀
30.鞠躬尽瘁、七擒七纵、初出茅庐、神机妙算
31.赔了夫人又折兵
32.赤膊上阵
33.画龙点睛
34.入木三分
35.高山流水
36.囊萤映雪
37.闻鸡起舞
38.力透纸背
39.桃李满天下
40.铁杵成针、笔下生花
41.黄袍加身
42.东窗事发、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