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第4节电流的测量 (2)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50.92 MB
- 文档页数:21
《电流的丈量》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记着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实验培育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术和优秀习惯。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谨慎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课要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课难点】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教课方法】合作研究沟通【教课器具】电源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由于有电流连续经过小灯泡。
下边请同学看老师的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了然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
)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
)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察看小灯泡的亮、暗,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光亮程度不同样,学生议论,为何?)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示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示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再如:列车行驶时经过电机的电流与计算器中的电流强弱会同样吗?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电流的强弱及其丈量。
二、研究新知(一)电流的强弱师:同学们请打开书P45,认识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知道一些常有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
(学生看书)学生展现获取的新知: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常用的单位还有mA 和 uA 。
换算关系:361mA=10 A , 1A=10 uA 。
小组议论达成以下练习: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2、电流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其余常用单位及符号有毫安( mA)、微安(μA)换算关系: 1A= 1000 mA = 10 6uA3、达成以下单位换算:① 0.8A= 800 mA = 8105 uA②700uA=0.7 mA=7 10-4 A③ 100mA= 0.1 A(二)电流的丈量(1)认识电流表师:给每个小组发一组实验器械,学生察看,认识电流表。
更多中高考资料请关注公众号:考霸宝典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电流的测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按照下图分别连接两个电路,观察对比随着电压的改变,电路中小灯泡亮度及电路电流如何变化?思考:相同的灯泡为什么亮暗不同呢?分析:两个电路中的电源不同提供的电能大小不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同一小灯泡,通过的电流越大,灯泡就越亮观察、思考、交流从学生熟知的电路入手来观察分析导致相同的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探究新知一、电流的强弱1.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单位:(1)国际单位:安培(A)(简称为“安”)(2)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µA)(3)单位的换算关系:1 A=1 000 mA、1 mA=1 000 µA科学家的简介: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 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思考科学问题时专心致志,据说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正为没有地方运算而发愁。
突然,他见到前面有一块“黑板”,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运算起来。
那“黑板”居然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
黑板越来越快,他就跑了起来,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导,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黑板了才停下脚步。
那“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
安培这个失常的行动,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思考:同学们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吗?观察表格、与生活做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小资料体会生活中的电流强度,对电流的认识更深刻了。
思考:你能知道在探究活动1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是多大吗?从小灯泡的亮度能够定性地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与小,但并不能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具体数值。
电流的测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流的测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流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基本组成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出电流有强弱之分,然后介绍了电流表的构造、量程、分度值和读数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的概念,对电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教师的引导来掌握。
同时,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的实验现象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教学,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流有强弱之分,了解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认识电流表的构造、量程、分度值,会正确读数。
(3)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电流表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2、教学难点(1)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和正确接线。
第4节电流的测量出示目标1.知道电流(强度)的意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知道电流的符号;知道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了解电流表的外观构造、量程、最小分度值。
3.会使用电流表,包括电流表的选择、调节、量程选择、读数方法。
4.能正确操作电流表。
会判断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学习指导一电流的强弱阅读课本第45页,完成下列填空:(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通常用字母I表示。
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
比安培还小的单位还有mA 、μA。
(2)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 1 A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为0.1A ,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 mA ,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 。
取一个灯泡用导线跟一节电池连通,再把这个小灯泡跟两节串联电池连通。
观察两次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有何不同?说明通过哪个灯泡的电流较大?答:(b)图中灯泡较亮,(b)图中通过灯泡的电流较大。
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问题。
1.灯为什么会亮?灯光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答: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丝。
灯的亮度变化了,表示流过灯丝的电流强弱变化了。
2.电流有强弱的不同,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呢?答:物理上用电流这个量表示电流的强弱,符号是I;它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电流的大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电流具有一定的效应,如热效应(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会发热进而引起灯丝发光)、磁效应(电流通过线圈时,能产生磁性)、化学效应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效应来认识电流的强弱。
这种做法也是“转换法”。
教师组织学生看课本上小资料“常见的电流”,让学生读数据并讲明意义,比较不同单位的电流值,体会日常电路中的电流值,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1.如图所示为人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B)A.电风扇约2 A B.电冰箱约1 AC.电视机约2 A D.台灯约1 A学习指导二电流表的连接阅读课本第45、46页,完成下列填空: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要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必须使它跟这部分电路__串联连接,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还要注意被测电流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十五章第4节电流的测量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十五章第4节电流的测量2. 详细内容:a. 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b.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c.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d. 电流的测量实验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电流的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电流表进行电流测量,并能正确读取电流值。
3. 能够运用电流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测量方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电流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电流的作用和应用。
2. 知识讲解:a.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b.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c.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指针偏转表示电流大小。
d. 注意事项:使用电流表时,不要超出其量程,防止损坏;不要将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以免发生短路。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电流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何正确测量电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电流测量实验,学会使用电流表,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及单位2.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电流的测量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b. 说明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c. 完成电流测量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流值。
2. 答案:a.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b. 使用电流表时,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不要超出其量程,防止损坏;不要将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两极,以免发生短路。
c.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略。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阅读及观察实物,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小灯泡的电流。
3.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4.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难点正确连接电路。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四节电流的测量》。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电流的强弱自主阅读教材P45内容,完成1~3题:1.什么是电流?通常用什么字母表示?答: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
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单位符号?常用单位及符号?常用单位与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答: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 A=1 000 mA,1 mA=1 000 μA。
3.电流的估算: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0.2__A__,等于__200__ mA;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约50____mA__,等于__0.05__ A;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__1__ A,等于__106__ μA。
(二)电流表的使用自主阅读教材P46~47,完成下列问题:4.如图所示电路,若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应将电流表__串联__在a、b两点间,并把电流表的“+”接线柱与__b__点相接;“-”接线柱与__a__点相接。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小明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__。
6.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电路前首先应该认真观察电流表,明确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及指针是否指在__零刻度处__。
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量程及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__0.02__A,电路中电流值是__0.32_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