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闭合导线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7
测量闭合导线实习心得范文实习心得:测量闭合导线实习导线测量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测量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近期的实习中,我有机会亲身参与了闭合导线的测量工作,并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下面就是我个人关于测量闭合导线实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闭合导线实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使用测量仪器。
在实习前,我们首先进行了仪器的学习和操作培训,学会了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多用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导线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并且注意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在测量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仪器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的重要性,只有准确地操作仪器,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其次,在闭合导线实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测量闭合导线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导线的电阻和接地电阻。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测量方法,如双电桥法、双电压反法等。
在实习中,我们通过模拟闭合导线的测量场景,了解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同时,在实习中还学到了一些处理测量结果的方法,如仪器校正、数据分析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第三,闭合导线实习中,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技巧。
测量闭合导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导线的接线、仪器的设置、数据的记录等。
这些操作看似简单,但是却需要严谨和细致的态度。
在实习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如如何正确接线、如何调整仪器参数、如何避免操作误差等。
这些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闭合导线实习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和问题。
在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经过讨论和思考,我认为可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仪器故障造成的。
这些问题促使我思考和学习,如何减小操作误差、如何判断仪器的准确性等。
另外,实习中还有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的差距,我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闭合导线的测量。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包括选点、布设导线、边长测量、角度测量等基本操作,并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
同时,通过实践,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复习了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2. 实习过程(1)选点:我们在实习区域内选取了6个控制点,作为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选点时,充分考虑了测区的地形地貌和实际测量需求。
(2)布设导线:我们按照要求,在选定的控制点之间布设了闭合导线。
导线的布设遵循了直线和平面的原则,确保了导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边长测量:我们使用全站仪,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边长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测量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了测量精度。
(4)角度测量:我们采用测回法,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角度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调整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记录与整理:我们在测量过程中,认真记录了各边长和角度的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汇总。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获得了完整的测量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内业计算,以得出闭合导线的最终结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仪器操作失误、数据记录错误等。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认识到,闭合导线测量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工作,需要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虽然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闭合导线电阻、研究电流分布规律,掌握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箱、导线夹等。
2. 实验材料:闭合导线电路。
三、实验原理1. 闭合导线电阻的计算原理:根据闭合导线的材料、形状和尺寸等特性,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2. 电流分布规律原理:根据闭合导线内外表面电流的流向和大小,研究电流分布规律。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 实验准备:a. 将仪器连接好,保证电源和仪器工作正常。
b. 准备闭合导线电路,确保电路闭合无短路或断路的情况。
2. 闭合导线电阻的测量:a. 将闭合导线连接到电路中,并确认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正确。
b. 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使闭合导线电路达到稳定状态。
c. 使用电压表测量闭合导线电路上下端电压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
d.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闭合导线电阻的值。
3. 电流分布规律的研究:a. 测量闭合导线不同位置的电流大小。
b. 在闭合导线表面放置导线夹,测量电流的变化。
c. 记录测量数据,分析并绘制电流分布图。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记录闭合导线电路的电流、电压等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闭合导线的电阻值以及闭合导线各处电流大小和分布规律。
可以讨论导线材料特性对电阻值和电流分布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了解了闭合导线电阻的计算原理和电流分布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闭合导线的电阻值与导线材料、形状和尺寸等有关,电流分布则受到导线表面形状和附近环境的影响。
八、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电路连接不稳定、读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操作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九、参考文献[1] XXX,XXX合同电学实验教材。
[2] XXX,电阻测量方法与技巧,电子技术杂志,2021年。
闭合导线实习测量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闭合导线测量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习任务包括:选点、布设导线、边长测量、角度测量、内业计算和成果整理。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某工程项目现场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0日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点: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选择了6个控制点,形成一条闭合导线。
选点时考虑了地形、交通便利等因素,确保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2. 布设导线:在选定的控制点上设立标志,并用测量绳连接各控制点,形成闭合导线。
布设过程中,确保导线垂直于地面,避免因导线倾斜导致的测量误差。
3. 边长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边的长度。
在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测量规范,确保了测量精度。
每条边的长度测量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4. 角度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角度。
在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测量规范,确保了测量精度。
每个角度的测量误差控制在±1°以内。
5. 内业计算:根据测量数据,利用测量软件进行内业计算,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
内业计算过程中,严格把控数据处理环节,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6. 成果整理:将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表格、图表和文字描述。
成果整理过程中,注重细节,确保了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完成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全部工作,得出了各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
实习成果表明,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同时,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闭合导线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闭合导线的布设、边长测量、角度测量以及内业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二、实习过程与方法1. 实习准备:我们在实习前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熟悉了相关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习实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地测量。
首先,我们进行了闭合导线的布设,选择了合适的起始点和终点,确保了导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和经纬仪等仪器进行了边长测量和角度测量,认真记录了测量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测量规范,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内业计算:在完成外业测量后,我们进行了内业计算工作。
我们使用测量平差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了闭合导线的闭合差和各测站的精度指标。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修正。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得出了准确的测量数据。
通过内业计算,我们得出了闭合导线各测站的精度指标,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我们的实习成果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了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我们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还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对一定区域内的高程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该区域内各点之间的高差,以达到精确测量地形和建筑物高度等目的。
二、实验原理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在同一平面上进行观测,通过比较观测点之间的高差来计算出各点之间的高差。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并将两个点之间拉直一条基线。
2.在基线两端分别设立控制点,并在控制点处安装水准仪。
3.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4.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
5.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6.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三、实验器材1.水准仪:用于测量各个点的高程值。
2.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
3.测量杆:用于确定各个点的高程值。
4.基线拉线:用于连接起始点和终止点,并保证其在同一平面上。
5.铁钉和木桩:用于标记控制点和待测点。
6.计算器:用于计算各个点之间的高差。
四、实验步骤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拉直基线并确定控制点位置。
2.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3.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4.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5.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保证水准仪的准确性,避免误差。
2.控制点和待测点的位置要尽量选在平坦的地面上,以避免高差产生误差。
3.观测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风力、温度等。
4.测量数据要及时记录,以免遗漏或出错。
测量闭合导线实习心得闭合导线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测量闭合导线的实践,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在本文中,我将就我的实习心得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对闭合导线进行一些必要的了解。
闭合导线是指电流在导线中形成闭合回路的一种导线,它包括了导线本身、连接器、插座等组成部分。
在测量闭合导线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导线的电阻和长度两个方面。
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使用万用表来测量闭合导线的电阻。
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在测量闭合导线电阻时,我们需要将万用表的两个探头分别接触闭合导线的两端,然后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数值。
在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要保持探头与导线的良好接触,避免接触不稳导致测量误差。
除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电桥进行闭合导线的电阻测量。
电桥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它可以根据电桥平衡原理来测量待测元件的电阻值。
在使用电桥测量闭合导线电阻时,我们需要先将闭合导线接入电桥电路中,然后调整电桥的平衡条件,最后根据电桥上的读数来确定闭合导线的电阻值。
相比于万用表,电桥的测量精度更高,但操作起来可能相对复杂一些。
另外,在测量闭合导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导线的长度。
导线的长度会直接影响到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电阻,因此我们需要对闭合导线的长度进行测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卷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来测量闭合导线的长度。
测量时要保持导线拉直,并慢慢沿着导线的轴线进行测量,这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除了以上的测量内容外,实习期间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闭合导线维护和安全使用的知识。
闭合导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短路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闭合导线的连接器和插座,确保其良好的接触状态。
另外,在使用闭合导线时,我们还要注意安全问题,比如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等,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总结起来,实习期间我通过实践测量闭合导线的经验,对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测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导率。
在电力系统中,闭合导线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对闭合导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通常情况下,闭合导线测量所需的仪器包括电阻测试仪、导线测量仪和接地测试仪等。
在使用这些仪器前,要确保它们的工作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进行测试。
接下来,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首先需要断开导线两端的连接,将测试仪器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到导线的两端。
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接地测试仪的接地线也需要连接到导线的接地端,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完成连接后,可以进行闭合导线的电阻测量。
通过电阻测试仪,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导线的电阻值。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试仪器的正常工作,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导线表面的清洁情况,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除了电阻测量,闭合导线的电导率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参数。
通过导线测量仪,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导线的电导率。
在进行测量时,要根据测试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导线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导线的维护和保养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导线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闭合导线测量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电气测试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郑新三洋(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导线点闭合测量报告
二〇一六年十月
郑新三洋(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井下导线点闭合测量报告
为确保井下采掘工程安全、顺利贯通,需对井下导线点进行闭合导线测量,2016年10月9日地测科组织人员对避难硐室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测量结果如下:
一、闭合导线测量地点:矿避难硐室
二、导线点长度:90.37m
三、仪器型号:ET-2A电子经纬仪
四、导线类型:30″
五、测量方法:
测站数:5 测角方法:测回法
对中次数:2次测回误差:30″
高程测量:
采用电子经纬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竖盘指标差不大于1′,边长互差不大于4毫米,相邻两点返测不大于10mm+0.3m m×L。
测量后导线精度分析
360°0′13″-(180*2)=13″
ΔX=406.847-406.804=43mm
ΔY=932.287-932.286=1mm
ΔH=168.7-168.552=148mm
∑L=90.730m(祥见闭合导线测量本P1)
六、总结
实践证明,测量成果完全满足规程规定,各项指标均在限差之内。
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九日。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 导言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学中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道路建设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方法,掌握实地测量技术和仪器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2. 实验步骤2.1 仪器准备在进行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前,需要确保仪器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检查水准仪的调节状况,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校准水准仪的视轴垂直度,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测量操作2.2.1 设置基准点选取适当位置作为基准点,并参照水准点的要求进行设置。
将基准点作为起点,确定闭合回路的起始位置。
2.2.2 观测水准线使用水准仪观测测量线上各个水准点的读数,并注意记录每个站点的标记。
观测时,应注意仪器的水平放置、稳定和操作的准确性。
2.2.3 测量回路观测完成对闭合回路的水准观测后,返回基准点,再次观测基准点的读数。
若回路闭合良好,则两次观测结果应相差不大。
2.3 数据处理2.3.1 导线高程计算根据观测记录的读数,利用高差法或正反算法计算闭合回路上各个水准点的导线高程。
2.3.2 误差分析通过对导线高程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评估实际测量误差的大小。
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气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大气误差等。
3. 结果和讨论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完成了闭合导线水准测量的全部步骤,并获得了多个水准点的导线高程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导线高程水平的准确性通过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闭合回路的测量结果相差较小,说明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较高。
这为后续工程项目的高程测量提供了可靠的基准。
3.2 误差来源和控制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温度和气压的变化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在观测中应注意并记录相关环境参数,以便在数据处理中进行修正。
4. 总结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理测量方法,适用于许多工程和建筑领域。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 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本例为54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
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如图6-12a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即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 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 x、W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
W D=
仅从W 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 D与导线全长∑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即
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 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 K P参,图根导线的W K P为1/2 000。
如果W K>W K 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 K≤W K 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 x、W y、W D及W K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 x、W 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v 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本例中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表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
数
″
改正角
坐标方位
角α
距离D
/m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
点
号
Δx/mΔy/mΔx/mΔy/m x/m y/m
1234=2+356789101112
1
3
1335°24
′00″201.6
+5
+183.
30
+2
-83.92
+183.
35
-83.90
500.
00
500.
00
1
2108°27-10108°27683.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