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节约用地专章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节约用地专章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用地资源愈发紧张,如何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推动节约用地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我们制作了这份《节约用地专章报告》,旨在探讨当前用地资源的状况,分析节约用地的重要性,总结节约用地的实践经验,提出节约用地的政策建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当前用地资源状况1.用地资源紧张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地资源日益紧张。
大量农田、林地、草地被转为城市建设用地,造成耕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断增加,用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2.用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由于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土地使用方式过度浪费等原因,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城市过度扩张、低效用地现象普遍存在,区域内部资源不均衡、空间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节约用地的重要性通过节约用地,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合理布局土地资源,并采取科学规划和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通过节约用地,可以减少土地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节约用地的实践经验1.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土地植被恢复等多个方面,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2.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产业,可以降低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少城市用地空间压力。
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在建筑设计和运营中注重环保和能源节约,有效节约用地资源。
四、节约用地的政策建议1.加强用地资源规划管理制定健全的用地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统筹规划和管理用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用地资源。
关于济南市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的分析与总结人地矛盾,是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必要矛盾。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地矛盾愈加的严重起来。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对济南市区域土地基本概况做出分析,成果标明,济南市的土地集约经营程度虽然有了一些提升,但总的来说情况仍不容乐观。
因此,济南市必需要坚持实行土地集约化,提升土地产出效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持續的进步,人们对于土地的需要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目前都市建设用地需求飞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和紧张的现状日益严重,人地之间的抵牾日益激化和突出[1]济南市受阻于黄河和泰山,地势南高北低,只能更多的向东西发展,这就致使济南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分析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土地集约化利用、土地产出、城市化、济南市一、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随着济南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济南城区建成面积也在逐年不断扩大。
近四十年来济南市城市用地布局调整十分剧烈。
1978年至2017年,济南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78.06平方km“扩展到平方323.48km”,年均增长6.29平方km。
尤其以后20年增长尤为迅速8.04平方km,远超于前19年的年均4.14平方km的速度。
但高速发展的同时,过度追求城市化的发展,也使得济南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1.1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一定范围内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对土地资源的区位优势来看,一个区域内的土地各种区域条件处于优势地位,且这种优势越大,土地的承载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2]从济南市的整体地形来看,地势南高北低,南部高大险峻的南部山区的阻挡,使得济南市南部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稀少,城市市区建设和发展多集中于中部的平原地区,但济南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速度,中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已经基本满足不了以后济南市的发展需求。
1.2区位要素带来的优势济南市北接首都经济圈,南连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背景介绍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利用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本报告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 野外实地调查:我们组织调查人员对各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和测量,了解土地利用的具体类型和面积。
-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收集了各地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各地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和结构。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土地利用情况的主要结论:1. 农用地占比最大: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农用地占据了土地利用总面积的大部分比例,这说明农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城市用地扩张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用地的增长主要通过农用地转化而来,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 工业用地规模稳步增长:与城市用地不同,工业用地的增长相对稳定,说明工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4. 生态用地保护亟待加强:生态用地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的调查发现,生态用地的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强。
分析与建议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分析与建议: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由于农用地占比过大,城市用地扩张过快,建议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农用地面积,降低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2.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加强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生态用地的扩张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在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时,应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考虑,鼓励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用地的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用地面积的同时,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供应和农民收入。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一、节约集约用地衍化为城市用地评价的过程(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提出和升华针对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保护任务日益加剧的基本国情,2005年,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
节约集约用地首次作为国家要求被提出。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这一提法与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称为“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明确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土地管理来实现的发展方向。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同年下半年,中央对节约集约用地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的指示:一是“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地资源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各类建设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三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在做好数量管控的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
2012年初,中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的指示,已将节约集约用地从土地管理的现实手段,变为国家战略。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健全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同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
至此,节约集约用地从理念的提出,已经升华为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高度。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研究和制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理念提出和升华后,国家层面研究和制定了相关政策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要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
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近年来,吉林省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不容忽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对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吉林省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1.土地浪费严重。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长远性,往往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公路沿线土地被过度占用,同时在公路建设中大量的土地被弃置,浪费严重。
2.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在公路建设中,土地利用率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公路建设项目规模偏大,占地面积过大,而实际上只利用了部分土地资源,导致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3.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占用、挖掘等活动的进行,往往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4.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
在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利用规划存在问题,规划不合理、不科学,没有考虑到土地资源的长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进程,也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挑战,因此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吉林省公路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管理。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规划管理,科学规划公路建设项目,合理选择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长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2.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在公路建设中,应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环境保护。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对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现象仍较普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遵循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全面做好定标准、建制度、重服务、强监管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严格控制。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之内,努力实现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到2020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80%,城市新区平均容积率比现城区提高30%以上。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实施土地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战略,完成全国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引导城市建设向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工业用地逐步减少,生活和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的比例有所提高。
土地复合利用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复合利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管理方式。
本文将就我国土地复合利用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首先,我国土地复合利用的范围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城市建设中,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
同时,农村地区的农田、林地、草地等也需要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农村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统筹发展。
其次,土地复合利用的模式不断创新。
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新型的土地复合利用模式应运而生。
例如,农田与光伏发电的结合、农田与水利设施的结合等,都是新型的土地复合利用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再次,土地复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土地利用政策,以推动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例如,鼓励农田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结合,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促进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土地复合利用的挑战与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利用的碎片化、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在土地复合利用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耕地资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土地复合利用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好土地复合利用中的挑战与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汇报,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土地资源的关注,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地利用情况汇报【土地利用情况汇报】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们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活动,涵盖了农业、工业、建设、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某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汇报,以便了解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潜在问题。
二、概述1. 土地总体情况根据最新数据统计,该地区总土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
2. 各类土地利用情况(1)耕地:该地区耕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
(2)林地:该地区林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主要用于森林资源保护和木材产业。
(3)草地:该地区草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主要用于畜牧业和草原保护。
(4)建设用地:该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
三、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 耕地保护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耕地被用于建设用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耕地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林地破坏问题部分地区存在乱砍滥伐、非法采伐等问题,导致林地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应加强林地保护,加大对非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
3. 草地过度放牧问题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
应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管理,控制放牧规模,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利用管理措施1.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推行土地节约利用加强土地节约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
3. 强化土地保护监管加大对违法土地利用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土地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地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自评报告范文英文回答: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my own efforts in this regard,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a self-assessment report.Firstly, I have made conscious efforts to reduce my carbon footprint by adopting eco-friendly practices. For instance, I have installed energy-efficient appliances in my home, such as LED lights and smart thermostats. This not only helps in saving energy but also reduces the demand for land to be used for power generation.Secondly,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cycling programs and promote waste reduction. I separate my waste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ensure that recyclable materials are properly disposed of. By doing so, I contribut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land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used forlandfill sites.Furthermore, I prioritize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methods. Instead of driving a car for short distances, I prefer walking or cycling. This not only helps in reducing air pollution but also decreases the need for road expansion and construction, thus saving land.In addition, I support local farmers and buy locally produced food whenever possible. By doing so, I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and support the pre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Moreover, I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initiatives and advocate for land conservation andintensive utilization. I engage in discussions and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minimizing land use.Overall, I believe that my efforts i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have been commendable. However,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improvement. I can further reduce water consumption by installing water-saving fixtures and practice responsible gardening techniques.中文回答: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敦化市城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摘要 随着敦化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步
伐的日益加快,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严格土地管理、科学合理利用
土地,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转变观念,整
合城市土地,节约集约用地,规范用地,科学用地,实现了城市发展
不出城,兴市立市的重点工业项目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的战略目标,
找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055-02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脚下,是一座具有百余年历史的
新兴城市,是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现辖一个省级开发区、15个乡
镇,土地面积11 881.92m2,总人口48万,耕地98 068.13公顷,人均
耕地0.20公顷。
随着敦化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的日
益加快,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严格土地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是
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转变观念,整合城市土
地,节约集约用地,规范用地,科学用地,实现了城市发展不出城,兴
市立市的重点工业项目不占或少占用耕地的战略目标,找到了节约
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1 大力整合城市土地资源,促进用地集约化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敦化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
学发展观为统领,多措并举,大力整合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盘
活利用存量土地,使95%的新城市建设用地通过挖潜改造得到了解
决,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仅2002年~2006年,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总
收益达6 649万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基本上实现
了城市发展不出城,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是以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前
提的,这一原则决不能动摇;其次,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居
住用地建筑密度为30%,容积率1.7,建筑间距31m,绿化覆盖率35%,
住宅限高6层,工业、商业建筑一般不超过住宅限高。严格保护水
体、绿地、文物古迹等用地,确保公益事业和其它非盈利设施用地。
严格控制各工程专项预留用地,不容侵占;再次,工业用地不与居住
和商业用地混杂。工业用地单独设置,不与居住、公共设施及其他
功能区相混合,并与其它非工业用地之间保持一定的卫生距离,工
业用地集中成片开发利用,统一规划。
2 政策倡导、制度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严格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来鼓励节约集约用地。按照“能
用存量不用增量、能少用地不多用、能用劣地不用好地”的原则,
制定盘活存量用地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投资者优先使用存
量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部分由于搬迁、
企业破产等方式形成的闲置土地,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方式,
直接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对于原为划拨或租赁土地,现用作商业、
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的存量土地,市国土资源局一律采取出让的方
式进行盘活,实现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有效控制、存量土地的集约
利用。
二是以严格的审查和有效的监管来规范节约集约。在充分调研和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新增建设
用地门槛、强化用地监督检查、切实规范用地行为、促进节约集约
高效用地的观点,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市政府
以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了计划部门监管投资强度,规划部门
严控容积率,国土部门严把用地关,达不到要求的不予供地,供地后,
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不予竣工验收,并要处以罚款的运作机制。在此
基础上,严格批前、批中、批后监管,按照双控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的
约定,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开发利用,避免土
地的闲置与浪费。
三是以典型的引导和市场化的手段来强化节约集约。我们在城市
用地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总结宣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拓展发展空
间的三条有效途径和例子,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1)盘活空闲空间。我市与其它地方一样,普遍存在一方面供地十
分紧张;另一方面是已供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的现象。盘活存量闲
置土地,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首要路径。近年来,
我们组织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认真清理摸排,清理出闲置土
地3宗4.38公顷,空闲土地11宗45.01公顷。我们结合实际,对收
回的闲置土地进行重新配置,解决了一批急需项目的用地需求。如
牡丹江堤两岸的废弃地,面积达42.84公顷,且地处城市边缘,地势
低洼,利用困难,为此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将位于市中心的部
分政府机关搬迁到此,这样做的好处有:一是位于市中心的政府机
关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土地可作为经营性用地出让,增加财政收入,
繁荣城市经济;二是牡丹江两岸作为政府办公用地,有助于提高城
市品位,保护环境。截止2006年底,先后有公安局、法院、农电局
等政府机关搬迁到此,利用土地27.51公顷,废弃地利用率达到64%。
2)项目整合拓空间。我们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把旧城改造、城
中村治理和插花地利用整合成一个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报批、统
一开发建设,既可以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完善了城
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可谓一举三得。截止现在,棚户改造面积
20.00公顷,其中旧城改造11.00公顷,整治城中村4.5公顷,利用插
花地4.5公顷。
3)原地技改拓空间。着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的建设和使用。城市
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需要工业项目建设来支撑。在推进工业化的进
程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项目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就必须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和大体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工业集中区,高标准
建设和推广使用多层标准厂房,使新上工业项目进驻工业集中区或
使用多层标准厂房,以实现基础建设设施资源共享,提高工业集中
区内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节约集约用地。尤其要在工业企业用地
方面,积极探索节地式新型工业化道路,拓宽建设和使用多层标准
厂房的路子,盘活企业存量土地,实行“零增地”招商、技改,促使
企业出城、向园区集中,在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地同时,推动工业企业
产业转移、集聚和改造升级。在开发区用地方面,重点推进开发区
“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注重择商引资,筑巢引凤,改
变粗放用地方式,充分利用空闲用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
建筑密度。
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特点鲜明,经验实用
敦化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特点是以“效益”为核心,以提高
土地利用率为前提。城市土地布局合理,各类用地比例适中,人均用
地指标较高,土地价值显现明显。
敦化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经验很多,但总的来说只有一条:即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政策法规为依据、措施
为手段、市场为杠杆”,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依法用地、
保障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真正把节约集约用地
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保障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