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几何参数描述
- 格式:pptx
- 大小:950.62 KB
- 文档页数:29
数控定梁龙门式铣镗床技术参数及商务要求一、机床名称产品名称:数控定梁龙门式铣镗床二、机床用途数控定梁龙门式铣镗床机床是横梁固定、工作台移动、龙门框架式加工中心。
是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应是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机床是必须是采用三维同步设计,FEM有限元分析等一流研发手段,合理布筋,合理分布质量,使机床整体刚性强,静态精度和动态性能稳定可靠。
机床技术指标和配置国内领先,产品结构和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可靠。
机床主要用于精密复杂曲面模具及零件的加工,满足铣,钻,攻,镗等工序,2D或3D复杂曲面的加工。
满足各类有色金属材料的粗、精加工。
系统刚性好,可靠性好,精度高,寿命长。
机床主轴端面配备有手动安装铣头的连接板,极大地扩展机床的使用范围,满足我单位生产加工复杂零件的需求。
选配双向直角铣头。
机床各坐标轴定义如下:1、X轴:工作台的左右移动为X轴。
2、Y轴:主轴箱在横梁上的前后移动为Y轴。
3、Z轴:滑枕上下移动为Z轴。
三、机床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序号项目参数1 工作台尺寸(宽度×长度)2000mm(宽度)×4000mm(长度)2 工作台最大承重 20T3 T型槽尺寸11个-28mm 基准T型槽尺寸28H74 双立柱有效宽度2700mm5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最小距离200mm6 *各轴行程*X轴:4200mm (工作台左右行程) *Y轴:2600mm (主轴箱前后行程) *Z轴:1200mm (滑枕上下行程)7 *数控系统主轴电机功率: 22/30Kw (30min)主轴最大输出扭矩:770/1050Nm主轴转速范围: 40~5000rpm滑枕截面尺寸: 435×445mm主轴变速级数:两档无级(1:1,1:5.5) 主轴变速齿轮箱:ZF(2K250)主轴箱平衡方式:双缸液压平衡主轴冷却方式:恒温油箱强制制冷主轴锥孔:ISO No50*机床定位精度(GB/T 20957.4-2007标准)X轴: 0.024mm(闭环) Y轴: 0.020mm(闭环) Z轴: 0.014mm(闭环)9 *机床重复定位精度(GB/T 20957.4-2007标准)X轴: 0.015mm(闭环)Y轴: 0.014mm(闭环)Z轴: 0.012mm(闭环)10 使用刀柄标准MAS403(45°) BT5011 使用拉钉型号P50T-112 各坐标轴快速移动速度X/Y/Z:10000mm/min13 各坐标轴切削进给速度范围X/Y/Z:1~8000 mm/min14 机床重量 55T15 电源要求72KVA3~AC380V+10%-15%+PE+N,50Hz±1Hz 接入电缆由用户负责16 气源要求压力范围:0.5~0.7Mpa (5~7公斤/厘米)流量:150升/分气源输入端:外径φ12mm的PU软管由用户接入17 机床外形 (宽度×高度)7265mm(宽)×6147mm(高) 机床外形 (长度) 10200mm18 铣头配:双向直角铣头四、机床供货范围要求序列名称备注1 主轴恒温冷却系统2 主轴两档无级变速齿轮箱3 中央集中自动润滑系统4 脚踏松刀开关5 主轴吹气清洁装置6 双侧刮板式切屑输送器7 尾部链式排屑输送机及集屑车8 RS-232接口及USB接口9 刚性攻丝功能10 全套机床调整垫铁及地脚螺钉11 工作状态三色警示灯12 机床照明工作灯13 三轴FAGOR直线光栅尺全闭环14 冲削气枪15 操作部防护罩五、机床的结构及性能特点要求1、床身及工作台部机床床身、工作台等大件均采用优质树脂砂造型、优质铸铁铸造,使机床得到高刚性和长久稳定的精度。
《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复杂工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基于特征的数控加工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通过提取工件的特征信息,实现加工过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确化。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特征的复杂工件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为提高复杂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复杂工件特征提取技术1. 特征定义与分类复杂工件的特征主要包括几何特征、工艺特征和材料特征等。
几何特征主要描述工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信息;工艺特征则涉及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和加工参数等;材料特征则包括材料的种类、性能和热处理等。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复杂工件分为不同类型,如钣金类、型腔类、异形类等。
2. 特征提取方法特征提取是复杂工件数控加工的关键步骤,其主要包括预处理、特征识别和特征描述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主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平滑和分割等处理;特征识别阶段则通过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等技术识别出工件的特征;特征描述阶段则将识别的特征进行数学描述,为后续的数控加工提供依据。
三、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1. 加工路径规划基于特征的加工路径规划是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工件的特征进行提取和描述,结合加工设备和工艺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加工路径。
在路径规划过程中,需考虑工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工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加工过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2. 切削参数优化切削参数是影响数控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工件的材料、硬度、热处理状态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切削设备的性能和加工要求,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同时,切削参数的优化还需考虑刀具的寿命和切削力的影响等因素。
3. 数控编程与仿真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和精度。
通过将工件的特征信息转化为数控程序的代码,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数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数控(Controlled Numerical Control, CNC)是一种机器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数控系统,通过数学模型来操控数控机床实现加工操作。
数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实时路径规划、指令转换、执行控制和反馈控制等。
数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对工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模型转化为机床能够理解的数学模型。
这个数学模型通常是三维坐标系下的坐标点、线和圆弧等几何元素的集合,描述了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加工要求。
实时路径规划是数控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各个切削点的位置,实现刀具轨迹的规划。
实时路径规划主要包括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两种方式。
直线插补是沿直线路径进行插补,圆弧插补则是按照圆弧路径进行插补。
指令转换是将路径规划结果转化为机床能够执行的指令。
通过将刀具的插补轨迹转化为数控机床的控制指令,包括刀具移动的起始位置、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实现对机床的控制。
指令转换通常包括编程语言的解析和二进制指令的生成两个步骤。
执行控制是将指令发送给数控机床,并控制机床按照指令进行加工操作。
数控机床通过执行控制系统接收并执行指令,将刀具按照路径规划的结果进行移动和切削操作。
执行控制还包括对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加工质量和稳定性。
反馈控制是指控制系统对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
通过传感器对机床的位置、速度、力和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调整。
这样可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精度、质量和安全。
数控的方法包括手动编程、自动编程和联机编程三种方式。
手动编程是将工件的几何图形和加工要求通过数控编程语言手动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数控机床可执行的刀具轨迹。
自动编程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自动建模,然后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数控程序。
联机编程是将计算机与数控机床进行联机连接,直接通过计算机对机床进行编程和控制。
理解数控机床技术中的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数控机床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使用使得加工工艺更加精确、高效。
在数控机床技术中,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对数控机床技术中的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进行深入解析。
刀补偿是指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机床的锥度、导轨的精度等原因,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与编程指令的位置可能会有偏差。
为了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通过刀补偿来控制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
刀补偿通常分为几何补偿和半径补偿两种类型。
几何补偿是指根据刀具的几何形状,通过调整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使得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与编程指令的位置相一致。
几何补偿可以分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补偿。
通过适当地调整几何补偿的数值,可以实现刀具的侧向移动、刀具半径的变化以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顶部位置的调整等功能。
半径补偿是指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改变程序中圆弧指令的半径值,使得切削轮廓的半径与所需加工尺寸相吻合。
半径补偿一般用于加工圆弧和倾斜面等需求精度较高的部分。
它可以通过改变刀具半径值或者调整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补偿。
刀补偿参数设置是确定补偿效果的关键。
在数控机床中,刀补偿参数通常有偏心距、刀具半径、轨迹偏移等。
偏心距是指刀具切削点相对于轨迹的垂直距离,刀具半径是指实际使用中刀具的半径值,轨迹偏移是指在切削点相对于编程指令的距离。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的数值,可以实现刀具补偿。
在进行补偿参数设置时,首先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要求和加工特点来确定需要进行刀补偿的部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刀补偿参数的数值。
一般来说,刀补偿参数的数值越大,补偿效果越明显。
但是,过大的补偿参数可能会导致刀具过度磨损或加工精度不高。
因此,在确定刀补偿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还需要根据刀具磨损程度和加工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刀补偿参数。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磨损和变形,刀补偿参数的设置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CNC加工参数CNC加工是一种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可以用于完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加工。
钢料是其中常用的加工材料之一、在CNC加工钢料时,有许多参数需要考虑和调整,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NC加工钢料的参数。
1.加工速度:加工速度是CNC加工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材料的削减率和加工效率。
对于钢料的CNC加工,一般采用中等到高速的加工速度。
具体的加工速度取决于钢料的硬度和种类。
2.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每次削减材料的深度。
对于钢料的CNC加工,切削深度一般较小,一般不超过材料厚度的1/2、较小的切削深度可以减小刀具的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3.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相对于工件表面的移动速度。
对于钢料的CNC加工,切削速度一般较慢,适合于刀具与工件表面的良好接触。
过快的切削速度可能导致刀具磨损加剧和加工质量下降。
4.切削温度:切削温度是指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对于钢料的CNC加工,切削温度可能较高,容易引起刀具破损和材料变形。
因此,适当的冷却液或切削油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5.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速度。
对于钢料的CNC加工,较慢的进给速度可以提高加工表面质量,但会降低加工效率。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进给速度。
6.刀具选择:刀具是CNC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钢料的CNC加工,一般选择高硬度、耐磨性强的刀具。
同时,刀具的几何形状和角度也需要根据具体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进行选择。
7.加工顺序:在CNC加工钢料时,加工顺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加工顺序可以减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8.切削液的使用:在CNC加工钢料时,切削液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切削液可以起到冷却、润滑和清洁的作用,从而减少刀具磨损和工件表面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CNC加工钢料的一些常见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不同的钢料有不同的特性和要求,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件设计进行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数控技术标准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对机床或其他自动控制设备的精确控制。
数控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到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数控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一套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数控技术的标准化内容,包括数控编程语言、数控机床精度和刀具标准等方面。
一、数控编程语言标准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技术的核心,它决定了数控机床的动作和加工路径。
为了实现数控设备间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数控编程语言标准ISO 6983。
该标准规定了数控程序的格式和语法,包括G、M、S、T等代码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同时,ISO 6983还规定了数控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如机床坐标系选择、刀具半径补偿和插补运动等。
除了ISO 6983,还有其他国家和行业标准,如美国的G代码和日本的ISO 14649,用于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
二、数控机床精度标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对数控机床的精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数控机床精度标准ISO 230。
该标准包括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运动误差和换刀误差等方面的评定方法。
几何误差包括机床轨道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运动误差包括位置误差、重复定位精度和插补误差等;换刀误差包括刀具长度和刀具半径测量的准确性等。
通过遵守ISO 230标准,可以保证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三、刀具标准刀具是数控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刀具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加工效果。
为了实现刀具间的互换和通用性,制定刀具标准是必要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刀具接口标准ISO 7388。
该标准规定了刀具与主轴的连接方式,包括刀柄形状、螺纹类型和锥度等参数。
ISO 7388还规定了刀具尺寸的编码方法,确保了刀具的统一命名和识别。
除了ISO 7388,还有其他国家和行业标准,如HSK标准和CAT标准,用于不同类型的刀具和机床。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及其补偿方法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概述•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技术•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与辨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实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概述几何误差的定义与来源机床使用过程中磨损、变形等因素。
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精度限制。
机床结构设计缺陷。
定义:几何误差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本身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和运动误差导致加工精度降低的现象。
来源几何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影响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导致表面质量下降,增加粗糙度。
降低机床的整体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几何误差补偿的意义和必要性必要性现代制造业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何误差补偿是实现高精度加工的关键手段。
几何误差补偿有助于延长机床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经济效益。
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机床结构越来越复杂,几何误差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需要相应的补偿技术来应对。
意义:通过几何误差补偿,可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2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技术激光干涉检测技术利用激光的干涉现象进行高精度测量,能够准确地检测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
高精度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实时动态测量激光干涉检测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中可能引入的附加误差。
该技术具备实时动态测量能力,能够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进行误差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3激光干涉检测技术0201球杆仪检测技术经济实用相较于其他高精度检测技术,球杆仪检测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适用于大批量数控机床的误差检测。
便于携带球杆仪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可实现在不同机床间的快速检测。
原理简单球杆仪检测技术基于简单的机械原理,通过测量球杆仪在数控机床上的运动轨迹来推断机床的几何误差。
电容传感检测技术非接触式检测与激光干涉检测技术类似,电容传感检测技术也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式,确保测量精度不受附加误差影响。
数控车刀的几何参数一、刀具几何参数刀具的切削性能主要是由刀具材料的性能和刀具几何参数两方面决定的。
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有显著影响。
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类型及其他加工条件(如切削用量、工艺系统刚性及机床功率等)的影响。
刀具组成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1主偏角κr——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ps内,主切削刃与基面pr的夹角。
还有:副前角γoˊ、副后角αoˊ、副偏角κrˊ、副倾角λsˊ图1-2二、刀具几何参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数控加工中,为降低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减缓刀具磨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选择适宜的切削力等因素,通常车刀会存在刀尖圆弧半径r,主偏角kr,车刀刀尖距零件中心高的偏差等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必定引起被加工零件的轴向尺寸误差和径向尺寸误差由此使得加工的运行轨迹与被加工零件的形状产生差异。
因被加工零件表面形状各异,所以引起的差异也各不相同。
下面依次分析车削加工各类零件表面形状引起的差异以及采取的措施。
1.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圆柱类零件表面的影响众所周知,被加工零件表面的成形是由车刀与零件表面接触见切点的运行轨迹保证的,对于主偏角kr=90°的车削加工,参见图1.1示,被加工零件表面的轴向尺寸由刀尖圆弧半径点A保证。
图1.1当(D-d)/2=ap>r时,由图可知,由刀尖圆弧半径引起的轴向尺寸变化量△a为△a=b-a=r式中:b——零件轴向尺寸;a——实际轴向位移量;r——刀尖圆弧半径.此时,刀具实际轴向位移是长度a为:a=b-△a=b-r(D-d)/2=ap△a=BC=2pp22a-ra2)(r=--par此时,刀具实际轴向位移长度a=b-Δa=22yyarab--对于主偏角KF<90°的车削加工,当完成轴向加工即处于图1.1c位置时,被加工零件的已加工表面部由车刀刀尖A保证,零件的加工表面由刀具型面AC 和CE形成。
FANUC系统参数一览表系统参数不正确也会使系统报警。
另外,工作中常常遇到工作台不能回到零点、位置显示值不对或是用MDI键盘不能输入刀偏量等数值,这些故障往往和参数值有关,因此维修时若确认PMC信号或连线无误,应检查有关参数。
一.16系统类参数0:OFF 1:ON1. SETTING 参数(与设定相关的参数)参数号符号意义 16-T 16-M0000/0 TVC 代码竖向校验 O:不进行 1:进行0000/1 ISO EIA/ISO代码 O:EIA代码 1:ISO代码0000/2 INI MDI方式公/英制 O:米制 1:英制0000/5 SEQ 自动加顺序号 O:不进行 1:进行0002/0 RDG 远程诊断 O不进行 1进行0002/7 SJZ 手动参考位置返回 0参考位置未确定时,使用减速挡块进行参考位置返回,参考位置已经确定时,与减速挡块无关,用快速移动定位到参考位置。
1只用减速挡块进行参考位置返回。
0012/0 MIRx 各轴镜像的设定 0关闭 1开启0012/4 AIC 轴命令的移动距离 0依照指定的地址 1总为增量命令0012/7 RMVx 各轴的受控轴拆除设定 0不拆除受控轴 1拆除受控轴3216 自动加程序段号时程序段号的间隔 O 12.RS232C口参数0020 此参数用于设定与连接在哪个接口上的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0,1 RS-232-C串行端口1 2 RS-232-C串行接口2 3遥控缓冲器接口4存储卡接口5数据服务器接口10 DNC1/DNC2接口,OSI因特网12 DNC1接口#20021 前台输入设备的设定0022 后台输入设备的设定0023 后台输出设备的设定(前台与后台同时使用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时,作为后台的设备可设定的数值只有0-3。
如果使用了正在使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将发生报警P/S 233或BP/S233,同时,注意设定值0和1表示相同的输入输出设备。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方法综述一、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研究方法几何误差主要来源于数控机床的制造、装配、使用等环节。
在制造阶段,误差可能源于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偏差;在装配阶段,误差可能源于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误差、安装误差等;在使用阶段,误差可能源于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机床的维护保养等因素。
研究几何误差的来源对于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测量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需要采用相应的误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误差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接触被测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卡尺、游标卡尺等;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物体相关的其他物理量来推算几何误差的方法,如利用干涉仪、光栅尺等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综合测量法是指结合多种测量方法对几何误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几何误差,可以采取相应的误差控制方法来减小其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对于轴向间隙误差,可以通过调整主轴箱体与轴承之间的间隙、更换高精度轴承等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圆度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刀具形状、提高切削参数等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平面度误差,可以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等方式进行控制。
还可以采用补偿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等方法对几何误差进行实时修正和调整。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几何误差的研究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传统误差分析方法在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中,传统误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接触单元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对机床结构、刀具和工件的几何形状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或非线性方程组来计算误差。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体分割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各单元上的微分方程组成的积分方程来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和变形过程的方法。
《数控仿真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控仿真作为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数控加工过程提供了高效、安全且经济的模拟环境。
本文将对数控仿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综合的概述,涵盖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数控仿真领域的知识框架。
二、数控仿真的基本概念(一)定义数控仿真,即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虚拟环境,模拟数控机床的运动、刀具路径、切削过程等,以预测加工结果、优化加工参数,并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二)组成部分1. 几何模型:包括工件、刀具、夹具等的三维几何形状描述。
2. 运动模型:模拟数控机床各轴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3. 切削模型:描述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切削作用,包括切削力、切削热等。
4. 控制系统模型:模拟数控系统的控制逻辑和指令执行过程。
(三)功能与作用1. 验证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在实际加工前,通过仿真可以检查数控程序是否存在错误,如刀具路径冲突、超程等问题。
2. 优化加工参数:通过调整切削参数、进给速度等,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3. 减少试切次数:降低加工成本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培训操作人员:提供虚拟的加工环境,帮助操作人员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加工过程。
三、数控仿真的核心理论(一)几何建模理论1. 实体建模:通过定义基本体素(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并进行布尔运算,构建复杂的三维几何模型。
2. 曲面建模:利用曲线和曲面来描述物体的表面形状,适用于具有复杂曲面的工件建模。
3. 参数化建模:通过定义参数和约束关系,实现模型的快速修改和优化。
(二)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1. 运动学分析:研究数控机床各轴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动力学分析:考虑切削力、惯性力等因素,分析数控机床的动态性能,为优化加工参数提供依据。
(三)切削理论1. 切削力模型:建立切削力与切削参数、刀具几何形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测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大小。
61140数控车床参数
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加工工件的机床,它具有多
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加工尺寸、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刀具切削
参数等。
以下是关于数控车床参数的一些常见内容:
1. 加工尺寸,数控车床的加工尺寸通常包括最大加工直径和最
大加工长度。
最大加工直径指的是车床能够加工的工件直径的最大
尺寸,而最大加工长度则是指车床能够加工的工件长度的最大尺寸。
2.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是数控车床主轴旋转的速度,通常以转
/分钟(rpm)为单位。
主轴转速的选择会影响到加工时刀具的切削
速度和加工质量。
3.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沿着工件表面的
移动速度,通常分为纵向进给速度和横向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的选
择会影响到加工的效率和表面质量。
4. 刀具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宽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的切削质量和加工效率。
5. 控制系统参数,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参数包括编程方式、坐标系、插补方式等,这些参数会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和复杂程度。
总的来说,数控车床的参数涉及到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刀具选择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在使用数控车床时,需要根据具体加工要求和工件特点合理设置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FANUC系统数控机床调试参数在FANUC系统数控机床调试参数方面,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参数需要注意调整和优化。
首先是加工切削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
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的选择是根据切削力的大小和切削削屑的排出要求来确定的。
切削深度是根据工件材料的韧性和刚度、刃磨质量来确定的。
第二个参数是工具补偿参数。
工具的几何参数和偏差会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具测量和补偿,确保加工结果符合要求。
在进行工具补偿时,需要考虑工具的磨损情况和工件的尺寸变化,及时进行补偿调整,以保证加工质量。
第三个参数是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参数。
机床的传动系统、导轨系统等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对加工结果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和调整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参数,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
常见的几何误差包括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调整。
第四个参数是检测和调整系统精度的参数。
在进行调试时,需要对系统的精度进行检测和调整。
包括坐标系误差、固定循环误差、热补偿精度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校正,以提高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最后是工作参数的调试。
在调试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工作参数设定。
包括工件装夹方式、刀具刀路、切削冷却液的使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FANUC系统数控机床调试参数需要综合考虑切削参数、工具补偿参数、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参数、检测和调整系统精度的参数以及工作参数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调试和优化,可以提高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
数控编程数字知识点总结一、数学知识点1. 数学坐标系:数控编程中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是以x、y、z轴作为基准,极坐标系是以半径和角度作为坐标系。
掌握坐标系的转换和运算是进行数控编程的基础。
2. 几何知识:数控编程需要对机械加工中的图形和尺寸有所了解,掌握几何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程序员有效地进行加工路径的规划和分析。
3. 数值计算:在数控编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如坐标位置计算、插补算法等。
熟练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对于编写高效的数控程序至关重要。
4. 三角函数:在数控编程中经常用到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在进行坐标变换和路径规划时会用到这些数学函数。
5. 插值算法:数控编程中的插值算法包括线性插补、圆弧插补、螺旋线插补等,这些算法需要依靠数学计算来实现,并且对于不同的机床和加工要求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二、机床加工知识点1. 机床坐标系:不同类型的机床有不同的坐标系设定,掌握各种类型机床的坐标系设定对于正确编写数控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2. 加工工艺参数:数控编程需要了解工件材料的特性、工艺要求、刀具选择等加工参数,这些知识对于编写合理的加工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刀具路径规划:在数控编程中需要根据刀具的形状、工艺要求等规划刀具的路径,这需要对机床加工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4. 数控程序格式:数控编程需要将编写好的程序转化成机床可执行的代码格式,了解常见数控程序格式对于正确编写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5. 运动控制原理:在数控编程中需要了解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包括各轴的运动控制方式、坐标系转换等。
三、数控编程语言知识点1. G代码和M代码:G代码是数控编程中描述加工路径的命令代码,M代码是描述机床辅助功能的命令代码,了解G代码和M代码的语法和应用是进行数控编程的基础。
2. 宏变量和系统变量:数控编程中常用的宏变量和系统变量可以帮助程序员在编程过程中自动生成代码,提高编程效率。
3. 子程序和循环:在数控编程中常常需要编写子程序和循环,对于复杂的加工过程,采用子程序和循环可以简化程序编写和管理。
机床数控系统的校准与调试技术机床数控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自动化、精确控制和高效生产。
然而,为了保证机床数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校准与调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床数控系统的校准和调试技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
一、机床数控系统的校准技术1. 几何误差校准机床数控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包括直线插补误差、圆弧插补误差和坐标系误差。
几何误差校准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机床各个轴线的运动参数,使得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轨迹尽量一致。
首先,需要进行轴线直线度校准。
通过测量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并调整相应的参考点,可以使得轴线的运动更加精确。
其次,圆弧插补误差校准是为了保证机床的圆弧插补运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运动轨迹。
最后,坐标系误差校准是为了消除坐标系变换带来的误差,需要通过仔细测量和调整机床的坐标系。
2. 系统刚度的校准机床数控系统的刚度是指在加工中所受外力作用下,机床各个轴线的变形程度。
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加工精度和工件质量。
因此,刚度校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刚度校准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力传感器等设备来测量机床各个轴线的变形情况。
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刚度的关键因素,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校准后的机床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的影响,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系统精度补偿机床数控系统的精度补偿是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来纠正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根据加工要求和测量结果,可以将误差信息输入到数控系统中,系统将自动进行误差补偿,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精度补偿主要包括长度补偿、半径补偿和磨损补偿。
长度补偿是根据测量结果对轴向误差进行修正,以提高工件的几何尺寸精度。
半径补偿是对圆弧插补误差进行修正,保证加工出的圆弧轨迹准确无误。
磨损补偿是通过监测关键部件的磨损程度,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机床数控系统的调试技术1. 系统参数的调试机床数控系统的参数调试是指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以保证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和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