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与发展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38
组织的发展和变革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轨,企业组织的稳定与变革之间,管理者会不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状况?因为管理者如果极力维护组织的稳定就有可能导致组织的僵化,如果积极推进组织的变革,又有可能造成组织不稳定和人心涣散。
管理者盲目地推行变革也同样会使组织消亡,甚至会使组织消亡得更快。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推动组织变革时要非常谨慎,必须首先确定组织的变革已经是非常必要的,才能展开变革的进程。
在组织的变革中,还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趋势,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组织进行变革。
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的变革获得成功,才能使组织得到生存和发展,反之则会使组织倒退或消亡。
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组织变革是指对组织结构、组织关系、职权层次、指挥和信息系统所进行的调整和改变。
组织建立起来,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当管理目标发生变化时,组织也需要通过变革自身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的要求。
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有小到大,有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有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既事物的内因。
所以组织发展的概念是“组织的自我更新和开发”。
它是组织应付外界环境变化的产物,将外界压力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应变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以改善组织效能。
在人力资源方面,它能通过参与,增加成员的激励水平,提高士气和满意度。
二、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一) 组织发展思路与方法的演变组织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演变而来,一是对工业组织运用了实验室训练方法;二是用调查反馈方法了解并改进企业和组织成员的态度。
(1)实验室训练方法。
这个方法主要从1940年代开始运用,采用群体讨论和案例研讨等方式,认识和改变各个管理层次的工作行为。
例如,举办群体人际关系训练班,逐步发展成了“群体训练实验室”,从事群体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成为组织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第十一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任何组织都是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组织设计与权力配置结束,并不意味着组织管理任务的结束,组织必须适时进行变革才能促进组织的不断优化与发展。
本章分析组织变革理论,阐述组织变革的程序与步骤,探讨组织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理论一、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
格林纳(Greiner)认为一个组织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上,组织的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员工心态都不相同,每个阶段的发展后期都会遇到管理难题、导致组织发展危机,都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来解决这些危机,以达到组织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一为创业阶段。
这是组织的创业初期。
这时期,组织的规模较小,组织关系较为单纯,多采用家长式的集中领导方式。
组织的一切活动均由创业者去决策、指挥,组织效率非常高。
但是,随着组织的发展,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创业者受个人知识、能力局限性的制约,越来越难以有效地进行决策指挥,组织内部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从而产生“领导危机”。
第二为聚合阶段。
这是组织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经历了创业阶段并成功地克服了领导危机之后,组织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组织人员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员工士气高涨,对组织有较强的归属感。
创业者经过磨炼成为具有管理技能的决策指挥者或者聘请引进了有经验的专门管理人才。
这时,为了明确在创业阶段尚不清晰的组织目标,往往以集权的管理方式统一意志,集中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组织中下层管理人员往往由于缺乏自主性而感到不满,而高层主管已经习惯于集权管理,一时难以改变,这就会产生“自主性危机”。
弟_r一覃组玖叟罩与及辰第三为规范化阶段。
这是组织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
这时组织已具有一定规模,增加了许多部门和下属单位,甚至形成了跨区域经营和多元化发展。
这时,组织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适当的分权,采用分权式组织结构,使组织中各级管理者拥有较多的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