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ThermoFisherScientific
- 格式:pdf
- 大小:961.57 KB
- 文档页数:10
基于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的CSF1PO和D18S51基因座分析杨仪尊;平原【摘要】目的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CSF1PO和D18S51基因座进行分析检测,研究CSF1PO和D18S51基因座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采集165例中国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应用QIAamp DNA Mini试剂盒提取样本DNA,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构建文库,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平台上进行DNA序列测定,针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应用Torrent SuiteTM v5.0.2和Integrative Genomics Viewer软件分析数据,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频率统计,运用PowerState v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NGS技术同时获得了CSF1PO和D18S51基因座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在CSF1PO基因座中,发现了1个新的基因型,在D18S51基因座中,发现2个新的基因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NGS技术检测新发现的等位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一致.结论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可检测CSF1PO和D18S51基因座核心重复序列的结构,提高基因座的识别效能.【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6页(P520-525)【关键词】法医遗传学;序列分析,DNA;CSF1PO;D18S51;二代测序;IonTorrentPGMTM测序系统【作者】杨仪尊;平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学现场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学现场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2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因多态信息含量高、数量丰富,适用于常见生物检材的分析检验。
thermo fisher astral的检测原理
以下是一些涉及的检测原理:
分析仪器: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提供各种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的检测原理涉及质谱、色谱、光谱等技术,具体的原理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和用途。
分子生物学: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提供多种产品,包括PCR仪器、基因测序设备等。
检测原理可能涉及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技术等。
生命科学研究:
Astral 系列可能还涉及到细胞生物学、蛋白质分析、细胞培养等领域。
检测原理可能包括细胞培养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等。
Cat. No. N16699 Rev 1.3 2020Thermo ScientificVarioskan™ LUX用户手册SkanIt™ Software for Microplate Readers© 2020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保留所有权利。
制造商Life Technologies Holdings Pte. Ltd.(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成员)33, Marsiling Industrial Estate Road 3, #7-06,Singapore 739256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向购买产品的客户提供本文档,以供其在产品操作过程中使用。
本文档受版权保护,未经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书面授权,严禁复制本文档全文或任何部分。
本文档中的内容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档中的所有技术信息仅供参考。
本文档中的系统配置和规格可替代购买者之前收到的所有信息。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对本文档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正确性不作任何担保,并对可能因使用本文档而造成的任何错误、遗漏、损坏或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即使文档中的信息被严格遵循。
本文档并不属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与购买者签订的任何销售合同的组成部分。
本文档决不应以任何方式约束或修改任何销售条款和条件,销售条款和条件应约束两份文本之间所有互相冲突的信息。
版本历史:用于一般实验室用途。
本产品符合欧盟2002/96/EC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指令。
产品标有下列符号: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与每个欧盟(EU)成员国境内的一家或多家回收或处理企业签订了合约,由这些企业对本产品进行处理或回收。
欲了解更多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对相关指令的合规情况以及您所在国家的回收企业信息,请联系Thermo。
Nantong ShanghaiDarmstadtIrvineLenexaSt. LouisSongdoLiquid Centers St.Louis, MO USA Irvine, Scotland, UK Nantong, ChinaDry Powder Media Centers Lenexa, KS USAIrvine, Scotland, UK Darmstadt, GermanyimMEDIAte ADVANTAGE ® Centers Lenexa, KS USA St.Louis, MO USA Nantong, ChinaSongdo, South KoreaManufacturing plant Redundant supply facility New manufacturing facility R&D centers for cell culture media & related productsMANUFACTURING LOCATIONSKnowing your cell culture mediaLack of consistency in cell culture media can create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your upstream process. Our supply chain experts are committed to providing you with the highest quality and most consistent cell culture media — regardless of manufacturing site location.Understanding Trace Element VariabilityGLOBAL QUALITY MANAGEMENTRAW MATERIALS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The role of trace elements and the impact on protein and product quality is well documented. We offer the right data to begin understanding this variability.• Quantitative testing by ICP-MS • Cu, Mn, Zn, Mo, Ni, V, Al, Se, Cr, Co • Results reported on the CofAGlobal Raw Materials VendorManagement ProgramMaterial QualificationSupplier QualificationChange NotificationGlobal ManufacturingNetworkGeneration of Qualified Raw Materials List Procurement from Qualified Raw Materials ListA cornerstone of our focus, our global program for the control, management, and procurement of raw materials provides theconfidence you need for consistent, quality product.High-quality products,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and superior customer support for qual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Now available for a range of cell culture media.Quality ControlStandard testing with options to add customized quality testing.Finished Product Testing MethodologyNA EU ChinaAppearance Uniformity/color • • •pHUSP 791 • • • OsmolarityUSP 785 • • •Bioburdon (Powder) USP 61 • • •Sterility (Liquid) USP 71 • • •Endotoxin USP 85 • • •(Kinetic, Chromogenic, Gel clot LAL)Redundant Supply FacilitiesWe know the challenges global biopharma companies can have with securing dual source of cell culture media. We provide the solution by offering two sister sites-same technology, single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and global quality management to deliver dual sourcing from one supplier.Irvine, UKLenexa, KS, US Custom Capabilities Small Scale imMEDIAte ADVANTAGE ® Services• Pre-GMP product intended for bioprocess development studies • Liquid; 1-200L batch sizes• Powder: 0.5 - 20kgs batch sizesCustom Capabilities Large Scale• Clinical to commercial supply • Liquid: 50 - 10,000 L batch sizes • Dry powder: 25-6000 kg batch sizesRaw MaterialsOption to use unique,non-qualified raw materialsfor your experimentsRight Technology & ProcessesEquivalent liquid and dry powder manufacturing methods as compared to large scale facilitiesDocumentation to SupportCertificate of analysisand safety data sheet with each batch Quality Services: Customer InquiriesGlob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Our cell culture media sites are certified as ISO 9001:2015 * Voluntarily comply to the Joint IPEC-PQG Guide on Good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Excipients and applicable sections of Annex 1of the EU Guidelines to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Apply to Lenexa, St. Louis-Broadway, Irvine, Darmstadt, and Nantong (liquid) sites.NEW! IPEC-PQG compliance*Design SupportLet one of our R&D teams or our designs specialist help you develop your customcell culture media.Our global network of manufacture sites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and operate to exceed industry standards for cell culture media intended for bioprocesses.Front Line ContactProduct documentation,Q&A TIER1Technical & Quality Workflows Appropriate team support TIER2Expert SupportScientific or site expert supportTIER3NEW! Emprove ®Cell Culture MediaPharma & Biopharma Raw Material SolutionsThe life science business of Merck operates as MilliporeSigma in the U.S. and Canada.Merck, SAFC, Emprove, imMEDIAte ADVANTAGE, and the Vibrant M are trademarks of Merck KGaA, Darmstadt, Germany and/or its affiliates. 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rademarks is available via publicly accessibleresources. © 2020 Merck KGaA, Darmstadt, Germany and/or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Lit. No. MK_FL6630EN Ver 1.0 10/2020/emproveLearn more/ccmsupply。
微量生物检材定量及分型宋立;刘松;吴卉;方少平;傅燕芳【摘要】Objective To introduc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 into the initial sample screen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trace sample extraction method.Methods Serial diluted 9947A was quantified using a Rotor-Gene Q real-time RT-PCR, and the genotype was determined with AmpF?STRTMIdentifilerTMPlus PCR kit.Thus a quantitative threshold model was built to obtain complete STR typing from the trace samples.In addition, 903 trace sample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Results When the samples quality concentration was>0.03 ng/μL, the effective STR typing could be directly obtained;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0.01 and≤0.03 ng/μL, the effective STR typing could be directly obtained by optimizing the PCR thermal cycle parameters (30 cycles);an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0.01 ng/μL, no effective map could be obtained even if PCR was optimized.Conclusion The real-time PCR quantitative threshold model is effective for the screening of trace samples.%目的在传统微量生物检材提取方法中,引入荧光定量流程对样品进行初筛,以提高其有效检验.方法将DNA标准品9947A梯度稀释,使用Rotor-Gene Q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定量,用AmpF?STRTM IdentifilerTMPlus PCR扩增试剂盒检测基因型,构建微量生物检材可获得完整STR分型结果的定量阈值模型,并使用903个微量检材验证其可靠性.结果检材质量浓度>0.03 ng/μL可直接获得有效的分型;检材质量浓度>0.01~0.03 ng/μL,可通过优化增加PCR热循环参数(30个循环)获得有效分型;检材质量浓度≤0.01 ng/μL时,即使优化PCR也无法得到有效图谱.结论该实时荧光定量阈值模型可有效对微量生物检材进行初筛.【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3页(P656-658)【关键词】法医遗传学;串联重复序列;实时荧光定量;微量检材【作者】宋立;刘松;吴卉;方少平;傅燕芳【作者单位】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浙江杭州 310013;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浙江杭州 310013;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浙江杭州 310013;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浙江杭州 310013;浙江省公安物证鉴定中心浙江省刑事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2在过去的十年间,法庭科学领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成为了备受追捧的DNA 定量技术,灵敏度高、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人源样本特异性[1]。
自2006年热电公司与飞世尔科技公司合并以来,通过一次次的收购,赛默飞世尔成为了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而Life Technologies自1983年首次作为公司名面世,近年来也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而发展成为一家年收入达38亿美元,市值约116亿美元的“大鳄”4月15号,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和Life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赛默飞以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ife Tech。
Life Tech是赛默飞自2010年以来收购的第11家公司,也是最大的一次收购。
自2006年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与飞世尔科技公司(Fisher Scientific)合并以来,通过一次次的收购,赛默飞世尔成为了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而Life Technologies自1983年首次作为公司名面世,近年来也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而发展成为一家年收入达38亿美元,市值约116亿美元的“大鳄”。
赛默飞世尔的收购与出售2013年4月15号,赛默飞世尔以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nologies,并继承Life Technologies的22亿美元净债务。
2012年9月13号,以9.25亿美元收购移植诊断公司One Lambda。
One Lambda公司由器官移植研究专家Paul Terasaki成立于1984年,2011年公司员工总数达到320人,年收入1.82亿美元。
One Lambda被收购后并入赛默飞的专业诊断业务。
2011年8月23号,赛默飞世尔以24.7亿欧元(和32.2亿美元)收购Phadia公司。
赛默飞意欲通过这笔交易提高其在高速发展的专业诊断市场中的份额。
Phadia公司成立于1967年,全球员工1500人,2010年收入为3.67亿欧元(合4.79亿美元)。
Phadia被收购后并入赛默飞的专业诊断业务。
2011年7月18号,以未披露的价格收购收购了Trek诊断系统(Trek Diagnostic Systems)公司。
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背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微生物学鉴定得以摆脱传统生化鉴定方法的局限,跨入新的历史进程。
较上世纪已经出现的生化鉴定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微生物鉴定系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可鉴定的种属范围均大大扩展;可靠性和灵敏度显著提升;整体检测时间降低。
ThermoFisher 公司的MicroSEQ®自动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分型系统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分析鉴定系统,现已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及工业微生物的鉴定分析上,以下内容将对这一系统做更为全面的介绍。
2015版药典中指出,测序是微生物鉴定的最终解释方法1.在药品微生物鉴定领域的应用2008年度全球排名前25位的制药集团中,有22家集团已经将ThermoFisher公司的MicmSEQ®自动微生物基因分析鉴定系统用于其日常微生物检测中。
美国FDA在对生产无菌制剂和生物药品的指导性纲要《工业指南用无菌工艺生产的无菌产品一现行GMP》中更是明确提出“快速遗传类型测定方法被建议用于鉴别目的,因为这种方法已经证明比生物化学方法和表型技术更精确和准确。
”除美国之外,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的药典中也已明确推荐使用基因分析的方法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2.微生物鉴定基本原理:16S rRNA基因是伯杰氏手册(Bergey’Manual)细菌菌种分类的客观基础,也是DNA测序鉴定分型的基础。
MicroSEQ®微生物鉴定系统是专门为微生物测序分型所设计,结合最新的DNA测序技术、强大的分析软件,通过对细菌共有的16S rRNA基因进行自动化测序得到细菌鉴定结果;而对于真菌鉴定则通过对真菌26S rRNA基因上的D2基因片段进行测序。
3.检测平台:Applied Biosystems™基因分析仪以可靠性和值得信赖的结果为立足点。
作为Applied Biosystems™毛细管电泳(CE)基因分析仪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SeqStudio基因分析仪同样基于这一理念,但同时又追求易用、易维护,易于存取和便于分享数据。
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背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微生物学鉴定得以摆脱传统生化鉴定方法的局限,跨入新的历史进程。
较上世纪已经出现的生化鉴定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微生物鉴定系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可鉴定的种属范围均大大扩展;可靠性和灵敏度显著提升;整体检测时间降低。
ThermoFisher 公司的MicroSEQ®自动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分型系统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分析鉴定系统,现已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及工业微生物的鉴定分析上,以下内容将对这一系统做更为全面的介绍。
2015版药典中指出,测序是微生物鉴定的最终解释方法1.在药品微生物鉴定领域的应用2008年度全球排名前25位的制药集团中,有22家集团已经将ThermoFisher公司的MicmSEQ®自动微生物基因分析鉴定系统用于其日常微生物检测中。
美国FDA在对生产无菌制剂和生物药品的指导性纲要《工业指南用无菌工艺生产的无菌产品一现行GMP》中更是明确提出“快速遗传类型测定方法被建议用于鉴别目的,因为这种方法已经证明比生物化学方法和表型技术更精确和准确。
”除美国之外,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的药典中也已明确推荐使用基因分析的方法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2.微生物鉴定基本原理:16S rRNA基因是伯杰氏手册(Bergey’Manual)细菌菌种分类的客观基础,也是DNA测序鉴定分型的基础。
MicroSEQ®微生物鉴定系统是专门为微生物测序分型所设计,结合最新的DNA测序技术、强大的分析软件,通过对细菌共有的16S rRNA基因进行自动化测序得到细菌鉴定结果;而对于真菌鉴定则通过对真菌26S rRNA基因上的D2基因片段进行测序。
3.检测平台:Applied Biosystems™基因分析仪以可靠性和值得信赖的结果为立足点。
作为Applied Biosystems™毛细管电泳(CE)基因分析仪产品系列的最新成员,SeqStudio基因分析仪同样基于这一理念,但同时又追求易用、易维护,易于存取和便于分享数据。
其先进特性在于将Sanger测序和片段分析的可靠性,与远程监控 和云应用便利性结合在一起。
多功能卡夹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平台的高效和便利。
SeqStudio基因分析仪采用一种含有毛细管阵列、POP胶以及阳极缓冲液的多功能卡夹。
该卡夹可插拔,并可在仪器上存放达四个月之久。
每个卡夹上均含有SeqStudio系统所独有的新型聚合物,无需重新配置即可进 行Sanger测序和片段分析。
配备4道毛细管可以处理来自 标准96孔板或8联管的样品。
卡夹和阴极缓冲液容器均带有射频识别(RFID)标签,可跟踪二者各自在仪器上加样(卡夹)和存放的时长(阴极缓冲液)。
这一特性使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同一台仪器,根据需要管理并使用自己的卡夹,进一步提高灵活性。
最后,SeqStudio基因分析仪的维护工作也得到简化。
仪器校准工作通过成像和算法工具的先进功能 自动化完成。
SeqStudio仪器采用紧凑的外观设计,同时配有机载计算机和一体触摸屏,可以快速、直观、灵活的进行运行设置。
运行软件经过专门配置,可在运行不中断的情况下, 在同一块板上设置测序和片段分析反应并在仪器上运行。
例如,在同一次 CE 运行中,可将基于测序的位点突变筛选检测与基于片段分析的CNV检测结合在一起。
同时仪器具备无线连接功能。
可以通过联机触摸屏,远程计算机和移动设备 APP 操作仪器。
只要能上网,就能随时随地地访问运行设置、 反应板图、运行条件和分析设置。
加样条件、重新加样和 重新调整加样次序可在运行期间调整,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从每块板采集优质数据的能力。
采集数据后,基于网页浏览器的应用程序组合包(Sanger Quality Check、Sanger Variant Analysis和Next‐Generation Confirmation (NGC) )可轻松、方便地分析数据。
4.产品性能:∙强大的细菌和真菌鉴定功能:现有的配套数据库已建立2100种细菌和1114种真菌的的序列信息,其中已经包含非发酵性革兰阴性菌、杆状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等。
所有录入的序列都经过验证以确保正确的鉴定结果。
在现有数据库中,已经包括了制药生产环境和药品成品中已知的绝大部分细菌和真菌。
用户还可以将检测获得的数据与NCBI公共数据平台上的已知数据分析比对。
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独有的菌种序列加入MicroSEQ®数据库或者加入其他新的序列,从而建立自己个性化的菌株序列文库。
此外,因为该鉴定方法是基于核酸序列的分析,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核酸序列,所以随着越来越多微生物物种的核酸序列被破解,鉴定范围可以无限延伸。
∙鉴定成功率大大提高:传统的生化鉴定系统,鉴定成功的很重要前提之一是要确保微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因为只有生长状况良好的微生物才能表现出典型的生化特征。
因此,传统生化法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用于目的细菌的分离、修复,且生化法对难培养的细菌常常束手无策。
但是,ThermoFisher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是基于16s rRNA核酸序列的分析,对于每种细菌而言,其高度保守的16s rRNA核酸序列不受生长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制约,即使是难培养的细菌,也能保证获得良好的鉴定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使用ThermoFisher公司的MicroSEQ®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失败率可以从传统生化鉴定方法的20% 以上下降到2% 以下。
∙快速获得结果:得到细菌/真菌的单菌落后,可在5小时内完成鉴定,这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数日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此外,因为对微生物生长状态没有要求,在细菌培养时间上也比传统生化方法大大缩短。
∙良好的操作性:不需要任何菌种分类的知识,不需要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检测就能够得到准确、高重复性的实验结果。
操作简便,单菌落的挑取、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反应、软件分析几个简单的步骤即可获得微生物鉴定结果。
∙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拥有微生物DNA测序和比对软件。
MicroSEQ®ID软件自动将测序结果与MicroSEQ®微生物数据库中经过验证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一个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最接近的菌株清单。
检测结果根据样本的遗传距离排列,在显示屏上以种系发生树方式显示, 非常方便了解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参见下图)ThermoFisher 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与 Vitek 2的对比分析对比项目MicroSEQ微生物基因分型鉴定系统bioMerieux Vitek 2 微生物鉴定系统技术平台 自动基因序列分析 约15种生化、代谢反应的汇总鉴定范围 细菌:包括2100种各种类型的细菌真菌:包括1114种真菌;霉菌、酵母菌均可鉴定延展性:随着数据库的补充,鉴定范围还在不断扩展 细菌:约600种,无法鉴定放线菌真菌:可以鉴定约50种酵母菌,无法鉴定霉菌延展性:生化鉴定方法已经发展到平台期,鉴定范围基本没有继续扩充的空间对样品的要求 对菌的生长状态没有要求,即使是难培养的菌生长状态必须良好,菌长势不好或难培养菌也能获得结果 的菌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结果成功率及准确度 1.对制药行业常见的18个ATCC标准菌种鉴定的准确性达到100% (参考文献:Alexander, R, etal., New Technologies Forum 6: Rapid Methods inMicrobiology Report. European Pharmaceutical Review, 2,43-49, 2003.)2.只要能得到微生物DNA,就能得到结果3.即使极少数样品序列在现有数据库中无法找到匹配结果,会提示No ID,不会出现Wrong ID4.杂菌混合样会在显示屏上明显辨出1.30%-70% (参考文献:Alexander, R, et al., NewTechnologies Forum 6: Rapid Methods in MicrobiologyReport. European Pharmaceutical Review, 2, 43-49, 2003.)2.只能鉴定活的微生物3.可能出现错误检测结果的情况,即可能将A菌判断为B菌4.杂菌混合样会干扰检测结果,导致错误的结果5.对于水产品的检测,VITEK效果较差,可能因为水产品成分比较复杂,对基于酶联免疫的方法有干扰。
6. 无法准确鉴定空肠弯曲杆菌,在VITEK上只能鉴定出弯曲杆菌属,要鉴定空弯,必须要配合其他生化试验系统开放程度 支持建立个性化的菌株序列文库即使现有数据库中无法找到匹配结果,仍可以与NCBI平台上与新进研究进展比较序列信息,且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共享和分析没有此功能检测时间 培养时间:18-24小时实验操作时间:5小时总时间:小于23-29小时总时间:53-120小时对操作失误的响应 可在实验过程中校正是否存在操作误差 实验中途无法判断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错误实验成本 检测成本由检测数量决定 综合考虑检测时间、有时无法得到准确检测结果等因素带来的损失,实际高成本其他功能 还可用于微生物溯源分析。
对药品污染事件的溯源分析很可能将成为药品监管的下一步工作内容可以做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组的AFLP分析以及其他测序,片段分析,SNP分析等 不具备溯源分析功能没有AFLP,测序和SNP等更深入的微生物分析功能可以做药敏试验,但药敏试验主要在医院,CDC等单位使用,药检部门无需此功能5.一套完整和高效的微生物鉴定解决方案:对于实验室来说,如何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微生物鉴定系统至关重要。
这其中,既要考虑常规检测所涉及的简便性、实用性,也要考虑建立行之有效的能解决困难样本的能力。
如何将这两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
利用MicroSEQ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不仅能完成到种水平的鉴定,还能够完成菌种分型以进行进一步溯源分析。
MLVA,AFLP等分子分型方法可在微生物鉴定系统上完成,进行污染源的调查。
例如利用AFLP的方法调查终产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基于 AFLP 的微生物分型可以实现同一血清型下不同来源菌株的区分,利用毛细管电泳平台的高分辨率和稳定性,将选择性扩增的限制性酶切片段信息 快速分析出来,并对不同样本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以得到菌株的特异性指纹信息。
Micro SEQ®ID鉴定系统并结合其他分子分型技术 AFLP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对微生物鉴定的快速,准确,共享的要求。
其标准化的试剂,标准的流程,软件对数据质量的分析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具有可重复性高,操作易掌握,对样本要求低,精度高,准确度高,数据可共享,可自建数据库等特点,除了鉴定还同时具有分型溯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