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及启示
- 格式:docx
- 大小:26.68 KB
- 文档页数:10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启示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美国逐渐建立起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以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为主,对促进美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保证和监督作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的任期和提升评估,同行专家组的科研评估、专业评估,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估等。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成为美国高校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对之进行解析,能够对我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形成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障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同时高等教育也是美国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之一。全世界的最优秀大学大约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都在美国,这是美国的“一种特殊财富”。在 19 世纪短短的时间里美国就建立了几百所大学,到 1910 年为止已经建立了近千所大学,现在美国已有 3000 所大学和学院。美国的高等教育拥有着高度的自治传统,不管是学校宏观战略计划的制定,还是具体工作细节的安排,如课程计划的设定,学校经费的使用,美国的高等学校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干预。美国的高等院校有权不经政府审查自行任命教授,自由挑选学生,有权从不同渠道筹措经费。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美国高校内部也经常采取一系列的评估方式,如教师评估、课程质量评估、管理者评估、学生评估、学位计划评估、院系评估等。这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对之展开研究,也必能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一、美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历史形成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同时,也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使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保障,进而促进美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评估认证活动为基础,主要由各级专门机构与民间组织发起,政府机构不直接参与教育质量评估活动,从而使得美国的教育质量认证一方面具有非官方性,另一方面又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具有权威性。其最大特点就是,评估认证结果可以在市场机制中发挥作用,学校可以依据评估结果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可以利用评估结果选择学校、专业和毕业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教育质量认证的国家,早在 1817年,纽约州就有大学评议会。而教育认证真正得到发展则在19世纪后期。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莫雷尔法案》,促进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的建立,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同时,根据联邦宪法,联邦教育部等政府机构无权直接管理或控制高校,联邦政府仅能通过对学校和学生提供助学资助或科研资助等方式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高等学校主要由各州政府管理,从而造成了美国州与州之间高等教育从规模到质量的极大差异。为了保证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19世纪末高等教育认证体系在美国应运而生。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同时也是美国高校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认证主要是由非政府的、自愿参加的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负责进行。这些机构负责制订认证准则,并应邀进行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主要的工作是评估学校和专业的质量,目的是协助院校提高质量,并向公众公布所有获得认证的院校和专业的名单 [1]。
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架构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自评。前者指的是高等学校外的机构对学校或专业的评估,而后者是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
(一)高校外部质量保障机制
美国高校外部质量保障机制涵盖多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是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对促进美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保证和监督作用。美国高校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内容主要是:认证评估;联邦政府的数据收集;州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教育绩效评估;州政府向学校颁发许可证的评估。外部评估的作用是:使学校接受外部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向公众负责,向学校颁证,授权学校颁发学位和证书,使学校或专业获取公共基金,使教育消费者获得更多信息。 1. 认证机构
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认证均是由校外的、并且通常是政府的认证机构进行的,而美国是由教育界或专门职业界自己组织和承认的几十个认证机构分头进行的。美国的认证同时倡导两种方法,即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认证以自评和同行评估为主,基本上是一种自治行为,这种做法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自治特性相呼应。其认证体系可表示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简称 CHEA ) 成立于 1996年。是唯一的从事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认可的非官方组织,承担着对全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进行认可的责任。它的理事会由高等学校校长、学校代表和公众代表等15人组成。它接受并认可了86所地区性、全国性和专门职业性认定机构(截至 2006年),认可的目的是审查并检验认证机构的能力和质量,规范其认证行为,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CHEA的宗旨是通过加强认证以强化高等教育,实现高等学校对教育质量的自我管理。在CHEA 的认可下,地区性认证机构 ( Regional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负责对全国所有具备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实施院校认证。认证区域全美共划分为六个地区:中部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中北地区、西北部、南部、西部,在此六个地区分设 6个地区院校协会及其下属的 8个认证委员会 [2]。此外,纽约州评议员委员会是唯一得到联邦教育部认可的州认证机构,有权在本州实施院校认证。划分地区的做法,有利于保持地区特色,但却造成了地域的局限。因而,各地区认证机构历来在跨地区院校认证等方面保持协作。例如,8 个地区认证委员会都要求学校是有学位授予权的,是自治的,其师资具有适当的资质;同时还要求本科教育计划是条理分明、循序渐进,含有与学校使命相承的普通教育分支
[3]。近年来,这种协作更因远程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兴起而更趋密切。为此,成立了地区认证委员会联合体,拟订了各地区共同的合格准则。
全国性认证机构 ( N ational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 共计11所,其中一部分是负责对私立职业技术院校认证机构( Private CareerAccrediting Organization)
实施认证的,另一部分是负责全国信仰性院校 ( Faith-based Accrediting
Organization)认证的。全国性认证机构同样是负责对院校进行认证的机构,但所认证的学校约80%为赢利性高校,而且大多数没有学位授予权。此类学校多为单科性学校,如宗教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远程教育与培训学院、独立学院等。 2. 院校认证
院校认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若干个地区性认证机构的建立。如
1885 ~ 1895 年,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中北部地区及南部地区先后建立的认证机构,其早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加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联系,规范大学的入学标准。1909年在美国教育局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工作的基础上,中北部地区学院与中学协会 ( North Central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制定了高校认证标准。1913年,该协会公布了获得认证资格的院校名单,这是美国首次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认证。这种认证活动的特点是: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模式和学校的预定发展目标,采用定性方法评估学校,以尊重高校的多样性和自主权。这种评估方法后来为其他地区性认证机构所效仿 [4]。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上比较分散,但社会对学校评估的做法却是相对统一的。学校需定期接受审查,只有符合认证要求的学校才能取得被认可的资格。美国出现这种按地区分类的认证机构的情况是由美国历史、地理和高校合作模式等因素造成的。在美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内,单一的全国性认证机构是难以满足高校的多样化需求。
3. 专业认证
美国除了地区性认证协会外,还有很多专业性认证机构,负责专业与课程的认证。目前在美国有近 60个学科、70多个专业认证机构,它们负责对高校有关专业或一些专业性院校或单科院校进行鉴定。专业认证机构由同一专业的成员组成,对大学的专业院系和独立的专业学院进行鉴定认可。属于此类的全国认证机构有:工程师专业发展理事会、全美大学工商学院联合会和美国牙科协会下属的牙科教育理事会等。专业认证的过程与资格认证过程类似,也需要经过申请、自评、专家小组实地考察、专业认证委员会作认证定结论等步骤。一般来说,一所工学院的几个系是同时进行认证的。每次认证的全过程大约为 1年半至1年零8个月。美国专业认证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医学专业。1876~
1903年,许多医学院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并列出达到标准的学校名单。1905年,主要由医学工作者组成的医学教育委员会 ( Council on Medical Education )公布划分医学院的10个等级。1907年,该委员会在实地考察学校的基础上公布合格学校的名单。这些工作为医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到 1930年,牙科、建筑学、图书馆学、音乐、护理、教师教育和商业教育等专业领域都出现了类似的评估,即在实地考察学校的基础上公布合格学校的名单 [5]。
专业认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高校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重点关注毕业生质量。专业认证以专业为中心,认证机构制定优秀专业的标准,评估学校是否满足这些标准,向公众公布评估结果。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办学水准和教学质量。
( 二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的任期和提升评估,同行专家组的科研评估、专业评估,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估等。内部评估是美国校园文化的传统组成部分,内部评估比外部评估更直接地与学校规划、资源分配、优先设置新专业等挂钩。
1、美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高校自评组成
高校自评在高等教育评估认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从自评的内容来看,自评的主要任务是院校有目的地在评估指标的引导下系统地收集自身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以给整个认证提供用于评估的基本资料数据。因为院校收集的自评材料是以认证指标为依据的,具有可参照性和标准性。因此,通过资料的收集,可以让院校对自身各个系统体制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有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并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找出可以改进、提高的方面,制定整改的具体计划与措施,改进自身的管理制度、调整学校总体发展策略、监控自身的发展方向等,以促进自身教学质量、办学质量的提高。其次,从自评的过程来看,由于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所有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等有机会对各自的工作情况参照认证指标进行有导向性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特别是,由于高等院校的教学和学术工作是以学科院系为单位的,人们的教学与科研都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这种相互独立的工作方式造成人们对本学科外的其他学科缺乏足够的了解,也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而自评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交流的机会,促使人们走出自己的学科领域,去了解本学科的工作与学校其他学科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其他学科对自己本学科工作的影响;了解相互之间的共性(如基本教学法的使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等),同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