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铁厂1#高炉大修施工方案炼铁技改自制设备组施工部分一、工程简介:炼铁一厂1#高炉大修炼铁技改自制设备组需进行的施工项目包括高架料仓槽下部分、冲渣水处理部分和布袋除尘部分,主要施工内容为因设备长期生产使用产生磨损老化,进行更换,主要施工内容有:(一)布袋除尘部分:1、荒、净煤气管道ø530弯头更换,盲板阀增加补偿器,更换喷嘴;2、调压阀组更换,净煤气管道接DN1400盲板(TRT预留口);3、布袋除尘荒,净煤气管道补偿器包裹;4、进热风炉段煤气管道检查更换。
(二)冲渣水处理部分:1、冲渣沟插板阀更换,钢渣沟更换3节;2、水渣池滤水管翻新,钢结构保护层翻新,池底滤水材料翻新。
(三)矿槽部分:1、返矿皮带机加长及杂矿改振动筛;2、矿焦主皮带机电动滚筒改减速机传动;3、返矿、返焦电液插板阀更换;4、中间斗溜槽修理。
二、施工地点:炼铁一厂1#高炉三、施工计划:根据本部门的人员配备和施工准备情况,本次1#高炉大修自制设备部分计划施工50天,准备于07年12月11日开工,于08年1月30日完工,劳动力计划维修工25名,小工10名。
四、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及主要工具:1渣池行车,2、汽车吊,3、叉车,4、中拖,5、拖拉机,6、平板车,7、电焊机,8、割刀,9、手拉葫芦,10、扳手,11、钢丝绳、卸扣等吊具,12、千斤顶,13、铁锹等。
五、施工内容和主要施工步骤:(一)布袋除尘及热风炉部分:1、待1#高炉停炉完毕,堵掉布袋除尘净煤气管道与煤气总管接口处的盲板,切断煤气。
2、将布袋除尘筒体和所有附属管道用N2进行吹扫,经化验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施工3、施工前将布袋除尘上的人孔全部打开,注意管道内部的氮气,不要站在人孔正对面或下风口,用大气经筒体和管道内残留N2进行置换。
4、在布袋除尘西侧叫架子工搭设脚手架,将荒净煤气管道上的Ø530弯头割下拆除,将车间预制好的新的Ø530弯头更换上去,电焊满焊,焊缝高度不低于10mm.5、请生产设备负责人对布袋除尘的盲板阀、补偿器等进行现场确认是否需要更换,将需要更换的拆下进行更换,如生产需要,则在DN500盲板阀和DN500碟阀之间增加一只DN500的补偿器。
脉动热管用于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冷)回收初探 东华大学 韩洪达 杨洪海 尹世永 周亚素 甘长德 摘要:分析了现有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特点及问题。对新型脉动热管应用于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可以启动运行,并回收热量,但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结构。 关键词:脉动热管 空调系统 余热回收 可行性 在建筑物的空调负荷中,新风负荷一般占20%~30%[1]。利用排风中的余冷或余热来处理新风,可以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量,提高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室内空气质量(IAQ)也越来越受重视。使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可以在节能的同时增加室内的新风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2]的实施,回收空调系统排风能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建筑节能途径。 热管由于具有传热系数大、热传递速度快、温降小、结构简单和易控制等特点,近年来在空调余热回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11]。本文在分析现有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应用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一种新型脉动热管,并对其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作了尝试性研究。 1·现有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特点及问题分析 热管换热器有三种不同形式:重力式[3-4]、分离式[5-6]及毛细热管式[7-10]。 重力式热管换热器技术成熟,使用最为普遍。但是,重力式热管的工作原理要求冷凝段的安装位置必须高于蒸发段,适合于冷源在上、热源在下的场合。由于夏季室外新风温度高、室内排风温度低,而冬季情况正好相反,因此重力式热管换热器需要在冬夏两季都使用时,需随季节转换交替更换进、排风口相对于热管的位置,存在换季需换向的麻烦[11]。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是在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空间布局上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布置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可实现远距离传输热量;冷、热源完全隔离,不存在相互污染,与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相比具有更强的工程适应性。但是,分离式热管的工作原理仍然要求冷凝段的安装位置必须高于蒸发段。 毛细热管式换热器主要依靠吸液芯的毛细作用来传递热量,因而其布置形式比较灵活,既可以竖直安装,又可以水平安装。竖直安装时,冷凝段布置在蒸发段的上方或下方或一样高都不会影响其运行性能。但是,毛细热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2·脉动热管技术及其特点分析 脉动热管作为热管家族的新成员,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性能好、能随意弯曲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12-17]。图1为脉动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它由一根细长的金属圆管(直径1~5 mm)弯曲而成。脉动热管的运行原理和传热特性与传统热管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通道很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通道中将随机形成许多长度不等的液塞和气塞,在热作用下,气、液塞在加热段和冷却段之间作一种不稳定的、方向随机的脉动流动,从而实现热传递。 脉动热管内部无需吸液芯材料,因而结构简单。更为可贵的是,对脉动热管的结构和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后,其运行性能基本不受重力的影响,因此它可以在微(无)重力场、反重力场等场合下良好运行。这就意味着经过合理设计的脉动热管,可以按照现场需要灵活布置,既可以竖直安装(冷凝端布置在蒸发端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水平安装,还可以任意弯曲形状以适应环境需要[12,14,18]。将它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排风余热回收,既可保持现有重力式热管及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优点,还解决了这两种热管换热器换季需换向的问题。 3·脉动热管应用于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的初步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图2为笔者设计的脉动热管式空调排风余热回收装置实验台示意图。热回收装置外部尺寸540 mm×490 mm×240 mm,传热部分由若干组(每组含较多弯头)脉动热管组成,以R134a为工作介质,充液率为50%。作为初步实验,本文研究安装角度为10°且采用底部加热方式的装置的运行性能。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人工模拟空调房间的进、排风温度条件。
首钢京唐5500m3高炉BSK顶燃式热风炉设计研究张福明,梅丛华,银光字(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摘要: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厂5500m3高炉BSK顶燃式热风炉的设计创新。
优化集成了特大型顶燃式热风炉工艺;研究开发了助燃空气两级高温预热技术和顶燃式热风炉高效陶瓷燃烧器。
关键词:高炉;顶燃式热风炉;高风温;陶瓷燃烧器首钢京唐钢铁厂是中国在21世纪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钢铁厂。
钢铁厂建设2座5500m3高炉,年产生铁898.15万t/a。
这是中国首次建设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炉,在全面分析研究了国际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炉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开发了无料钟炉顶设备、煤气全干法布袋除尘工艺、高炉高效长寿综合技术、顶燃式热风炉、螺旋法渣处理工艺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创新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
高风温是现代高炉炼铁的重要技术特征。
提高风温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料消耗,提高高炉能量利用效率。
设计中对改造型内燃式、外燃式、顶燃式3种结构形式的热风炉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在首钢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和卡鲁金式顶燃式热风炉技术的基础上,综合2种技术的优势,设计开发了BSK(Beijing Shougang Kalugin)型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将顶燃式热风炉技术首次应用在5000m3级特大型高炉。
1 热风炉工艺技术研究1.1 优化集成顶燃式热风炉工艺技术高炉设计中对当时世界上已建成投产的13座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炉工艺技术装备和生产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
国内外4000m3级的大型高炉主要采用外燃式热风炉,仅有个别高炉采用内燃式热风炉;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炉全部采用外燃式热风炉;全世界4000m3以上的高炉尚无采用顶燃式热风炉的应用先例。
顶燃式热风炉将燃烧器置于拱顶部位,利用热风炉的拱顶空间进行燃烧,取消了独立设置的燃烧室,其结构对称、温度区间分明、热效率高、占地少,是一种高效节能长寿型热风炉,是热风炉技术的发展方向。
浅谈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热回收中的应用作者:王志亮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2期【摘要】空调热回收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本文论述了几种常见的空调系统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热回收装置,对其节能方式加以分析,最后阐述了影响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几种常见因素,对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热回收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空调热回收系统影响因素节能分析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空调越来与普及,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大量浪费使得其总能耗越来越高,所以,预热与废热回收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与利用是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有效途径之一。
一、常见的四种排风热回收设备(一)转轮式全热交换器转轮式热交换器主要有转轮和驱动马达、机壳以及控制部分组成。
转轮式热交换器的新风和排风分别在两个半部对向通过回转着的转轮转芯部分,以轮芯为能量传替介质,在高温气体中吸收能量并从低温气体中放出,以能量从不同空间之间转换的方式达到调节温度。
如果用吸湿材料制作转轮,转轮在回收显热的同时还能起到回收潜热的作用,因此称为全热换热器。
(二)板翅式显热换热器板翅式热交换器是应用板式换热原理工作的换热器。
室内空调排风与新风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板翅式显热换热器,高温天气新风从排风捕获冷量给室内降温;寒冷天气新风从排风中捕获热量给室内增温。
(三)热管式热交换器热管式热交换器主要由若干个热管组成。
热交换器由分别通过热气流和冷气流的两个部分构成。
热管由内部充注冷媒的密闭真空金属管组成,一旦热管一端(冷凝端)受热,在外界热量的作用下,管中液体短时间内气化,并在在差压的作用下流向热管的另一端,然后这些气体对外界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体,然后这些液体再通过管内壁金属网的毛细抽吸力作用返回到热管原端(冷凝端),并再次受热气化,这样的工作过程不断循环,热量就源源不断的从热管的此断传递到彼断。
(四)中间冷媒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冷媒装在排风和新风中间,故称为中间冷媒换热器,其换热过程比较简单:即在新风和排风侧分别装有气液换热器,排风侧的空气将系统中的冷媒加热(或冷却)。
纵向翅片热管装置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摘要: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500mm长的纵向翅片管束的单元结构和圆形翅片管束的单元结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力能系数的比较,提出分离式纵向翅片热管优于分离式圆形翅片热管,这为纵向翅片热管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分离式热管圆形翅片纵向翅片力能系数数值模拟0前言近些年,分离式热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及应用,其中圆形翅片热管和螺旋形翅片在应用中较多[ ][ ][ ],但是这种换热器的结构阻力很大,而且还易积灰,而且,对于冷热源温差较小的情况下,如果采用这种紧凑式的换热器,就会以很大的动力消耗为代价,很不节能,因此采用一种换热性能较好的热管换热器结构,对于热管换热器的广泛使用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纵向翅片管束,当流体纵向流过管束时,对流体的阻力相对较小,但是纵向翅片热管的研究及应用很少,李向群[ ]仅对双翅纵向翅片管进行了实验研究,多翅纵向翅片热管的研究很少。
因此,本文利用fluent对纵向翅片分离式热管的蒸发段的单元结构和分离式圆形翅片热管的蒸发段的单元结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将它们的热力性能作了对比。
1物理模型的建立本文采用的管束结构参数如下(管长500mm):(1)圆形翅片管束基管管径:25.4mm;基管厚度:1.5mm;翅片数目:217个;翅片高度:12.5mm;翅片厚度:0.5mm;翅片间距:2.3mm;排列方式:正三角形叉排;横向间距:52.5mm;纵向间距:45.47mm;横向排数:4\3;纵向排数:6;材料:铝;(2)纵向翅片管基管管径:25.4mm;基管厚度:1.5mm;翅片数目:20个;翅片高度:20mm;翅片厚度:1.25mm;排列方式:正三角形顺排;横向间距:70mm;纵向间距:70mm;横向排数:4;纵向排数:1;材料:铝;本文采用的单元模型如图1(垂直纸面方向长度为500mm)和图2(垂直纸面方向长度为1.15mm)。
热管的换热原理及其换热计算一热管简介热管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热管最早应用于航天领域,时至今日,已经从航天、航天器中的均温和控温扩展到了工业技术的各个领域,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电子、机械及医疗等各个部门都逐渐应用了热管技术。
热管一般由管壳、起毛细管作用的通道、以及传递热能的工质构成,热管自身形成一个高真空封闭系统,沿轴向可将热管分为三段,即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
其结构如图所示: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热源的热量,通过蒸发段的管壁和浸满工质的吸液芯的导热使液体工质的温度上升;液体温度上升,液面蒸发,直至达到饱和蒸气压,此时热量以潜热的方式传给蒸气。
蒸发段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液体温度上升而升高。
在压差的作用下,蒸气通过蒸气通道流向低压且温度也较低的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的气液界面上冷凝,放出潜热。
放出的热量从气液界面通过充满工质的吸液芯和管壁的导热,传给热管外冷源。
冷凝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往复,不断地将热量从蒸发段传至冷凝段。
绝热段的作用除了为流体提供通道外,还起着把蒸气段和冷凝段隔开的作用,并使管内工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传递。
在热管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热管的传热能力主要取决于热管吸液芯的设计。
根据热管的不同应用场合,我公司设计有多种不同的热管吸液芯,包括:轴向槽道吸液芯、丝网吸液芯和烧结芯等。
基于热管技术的相变传热原理、热管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实践证明,我公司生产的热管及热管组件正逐渐迈向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1) 产品展示(2) 产品参数说明项目技术参数热管长度> 100mm主体材料铜管毛细结构槽沟/烧结芯/丝网管工作介质冷媒设计工作温度30~200℃设计使用倾角> 5°传热功率50~1000w (根据实际产品规格型号) 热阻系数< 0.08℃/W (参考值)传热功率测试原理测试总体要求1)加热功率有功率调节仪控制输入;2)热管保持与水平台面α角度(根据具体应用定);3)管壁上监测点的温度变化在5min内小于0.5℃认为传热达到稳定状态,记录此时传热功率为最大传热功率。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热流体在蒸发段受热上
升,经汽导管在冷凝段放热冷凝;冷凝液靠重力经液导管回流到蒸发
段;在冷凝段下联箱上装有不凝结气体分离管,上面装有排气阀,可
以随时排除不凝气体;凝结液的回流驱动力是凝结段高位布置造成的
液位差。其主要的优点是:(1 )对换热装置大型化的适应性好;(2)能实现
冷、热两流体远程换热;(3)冷、热流体可以完全隔离;(4)可以实现一种
流体和多种流体之间的换热;(5)可以方便地实现顺、逆混合布置;(6)
加热、冷却段传热面积比例可以大幅度调整。经过双辽发电站的运行,
对200 MW的锅炉机组每小时可以3.0X104 MJ的能量,取得了比较
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分离式热管的工作原理
分离式热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见图1,其蒸发段和冷凝段分开成
两部份.每一部份是由多根单管形成的管组,通过上下汇集管连通组
合而成.蒸发段和冷凝段又通过蒸汽上升管和液体下降管连接起来,
在冷凝段布置了不凝性气体聚集管和排气阀门,在蒸发段又布置了排
液阀. 工作时,在组件内加入一定量的工作介质.这些介质聚集在蒸发
段,当蒸发段受热后,工作介质蒸发,汽压升高,蒸汽通过各单管汇
集于汇集管内,再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冷凝段的上汇集管分配到各单
管中去.在冷凝段蒸汽放热凝结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下汇集
管及液体下降管回到蒸发段.如此往复.循环进行.
分离式热管中冷凝段的布置须高于蒸发段.在正常稳定工作过程
下,液体下降管与蒸发段液面会形成一定的液位差Hs.该液位差是用
以平衡燕汽流动和液体流动压力损失的,同时也是保证系统能正常运
行时蒸发段与冷凝段间的最低位置差.其液体回流的驱动力也正是由
这个液位差所提供的,不需要外加动力.
在冷凝段布置的不凝性气体聚集管和排气阀是用于在热管初始
启动时将不凝性气体汇集于聚集管中,而后打开排气阀排出,再将排
气阀封闭.这样分离式热管便与普通热管一样具有一定的真空度了.
由此可见,分离式热管具有热管的基本特性一一相变传热;两相
流动:自动循环;具有一定的真空度,可低温下启动.但它又具有许多整
体式热管无法具备的优点:
(1)蒸汽和冷凝液体是同向流动且又是分管而行,不存在携带传
热极限.
(2)它的真空度是通过排放不凝性气体而获得的,不需要抽真空.
(3)可以解决远距离的冷、热流体间的换热.
(4)冷、热流体的分箱结构可防止其间的相互泄漏.
(5)可实现多种流体间的换热,一种热流体可加热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冷流体;或多种热流体同时加热一种冷流体。
(6)可以很方便地解决热管换热器经常遇到的安全性问题和露点
腐蚀的问题。
(7)布置比较灵活,制作简单.
从80年代初期以来,这种新型的热管换热器己在我国和日本用
于炼铁和化工行业的余热回收了。
在分离式热管中如果设计参数选择不当,便会出现干枯传热极
限,这是分离式热管最常遇到的传热极限.而其最直接影响的因素是
工作介质的填充量一一充液率.其他可能出现的传热极限为声速限和
烧毁限.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中管束的排列方式一般都采用顺排,即矩形排
列,这会使传热系数有所下降(约为叉排的30%),但流体通过换热器
的压降会有较大的下降,并且还便于使用吹灰器清灰。试验证明,矩
形排列型式,当标准迎面风速为2~3 m/s时,其压力降为每排12一
20Pa。
安装高度H的计算:H>Hs+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