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宝石的红外吸收光谱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115.45 KB
- 文档页数:5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蓝宝石分析报告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是一种通过对样品进行分析,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信息的仪器。
它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原理,将样品中吸收、发射或散射的红外光转换为频率-强度图谱。
蓝宝石是一种稀有珍贵的宝石,其红外光谱可以提供有关其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重要信息。
本次分析报告将基于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对蓝宝石进行分析,并详细描述其红外光谱特征。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块蓝宝石样品,将其放入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中进行分析。
仪器通过对样品进行红外光照射,并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强度,从而得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蓝宝石红外光谱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首先,可以在谱图中观察到一个宽而平坦的吸收峰,位于1200-1500 cm-1波数范围内。
这个吸收峰是由于蓝宝石中的氧化铝(Al2O3)结构单元所引起的。
该吸收峰的强度和形状可以反映出蓝宝石中氧化铝的含量以及其形态和化学环境。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位于2100-2300 cm-1波数范围内的吸收峰。
这个峰对应于蓝宝石中氮化物(N)的振动。
通过对吸收峰的强度和形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蓝宝石中氮化物的含量以及其分布情况。
氮化物是蓝宝石中的杂质,对其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因此,寻找和控制氮化物的含量和分布是合成和评估蓝宝石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蓝宝石红外光谱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些其他的吸收峰。
例如,位于3600-3750 cm-1的宽峰对应于蓝宝石中的氢键(OH)的振动。
这个峰可以用来评估蓝宝石中水含量的多少,水的存在对蓝宝石的透明度和外观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一些弱的吸收峰,对应于其他杂质的振动或有机物的存在。
通过对蓝宝石红外光谱的分析,可以得到该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化学成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评估样品的质量和纯度。
总的来说,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为蓝宝石和其他材料的研究和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通过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对蓝宝石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常见宝玉石的拉曼光谱图陈宗正使用仪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海洋光学-拉曼珠宝检测仪。
QE65000)1岫玉~r~~r~ ~r~~I -50C 1000 15DO 2ODO2500拉曼位移Wm-D2oa-8cslunae轴餵2、榍石2000015000-■ICKIOOwoo-5001000 15002000 25G03、锡石2000-15QQ-10CO-1000 1500 2000 25C&5.SS(c 叶1);4、托帕石 拉曼拉移(cm-i)II(s e n o a 牺盟20002500拉曼位移(cm-1)5、水晶SOD100015002000150Q-Q o 16、石榴石3000-200010OD-10001500~i r 2000 2SC 拉曼位移(cm-1)石榴石 ■100D -鱼LJnds站程^50i石榴石 20 OQ@u1000-m.I)I r |SCiO1 MO1000拉邑位移(cm-1石榴石2吕总貓取强度阿uri ⑻10126000丄<10O葡萄石 eoo-SOCi 1000 1500 1500- 1QQ0-600400-200-绿柱石 1000- o o o 2□ o o I o 5o1\30C500 1500锂辉石 2000 1500- 1000 = 500 10001 2000- 2500 拉曼位桜(cm-1)堇青石600200<UO1I600I 1DOO1600 2000 Z50C尖晶石lOOO«u ng 刨程500500 1000 1500 2000天然红珊瑚透闪石化大理石5001000 1500 菱00口 2fl 和田玉 @untn)简370 500 9! I LOT500橄榄石方柱石500 10DO 1500 2000 25匚;: 械曼位(CT-1)' !|方钠石 iaoa- 1000- 拉變位移(cm-1)o oa 5 (巻rtcl3的舉大理石■nrn4 u —8110OD500 10001600拉导位穆长石40OQ-^OOO-2000100Q-壬白即石•^玺1500-1000-500 1000 1500 2000 2500拉曼拉移弟rrij) !钻石6000040000珍珠3000-20001000蛇纹石化大理石100015D0r25tfcm-1)。
斯里兰卡天然粉红宝石漫反射红外光谱及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研究李鑫琰;牟微;杜林楠;王擘政;赵晨霄;于宏伟【期刊名称】《杭州化工》【年(卷),期】2018(48)1【摘要】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斯里兰卡天然粉红宝石(以下简称:粉红宝石)的结构.实验发现:粉红宝石主要存在着Al—O伸缩振动模式(νAl—O).研究粉红宝石νAl—O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发现,其红外吸收频率包括:472 cm-1(νAl—O-1)、470 cm-1(νAl—O-2)、458 cm-1(νAl—O-3)、456 cm-1(νAl—O-4)、454 cm-1(νAl—O-5)、452 cm-1(νAl—O-6)、420 cm-1(νAl—O-7)和418 cm-1(νAl—O-8),并进一步研究了室温下粉红宝石νAl—O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趋势.该项研究拓展了漫反射红外光谱及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技术在粉红宝石结构研究的应用范围.【总页数】6页(P22-27)【作者】李鑫琰;牟微;杜林楠;王擘政;赵晨霄;于宏伟【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用漫反射红外光谱鉴定具猫眼效应的宝石 [J], 胡爱萍;狄敬如;孙静昱2.葡萄糖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 [J], 韩卫荣;牟微;赵婷婷;杨晓雪;唐甜甜;于宏伟3.葡萄糖vc=o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 [J], 刘子玮;杜林楠;李园;刘闪;门文欣;田盼;宗再兴;赵婷婷;于宏伟4.蓝宝石漫反射红外光谱的研究 [J], 李甜;周二鹏;于宏伟5.高硼硅玻璃结构漫反射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J], 张雅秀;吴梦谣;李佳欣;王晓萱;戎媛;于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峰特别整理版酚Ar-O:1651430(m:1391315(m)3703125(s OO C=:1331165(s C脂肪R-O-:1231010(s)C:≈1715(vs C=:≈1725(vs:≈2820,≈2720(w C C=双羧:1451690(m1410(w):1742500(m340O OC=:1261205(m)C酸:1171050(s:1851880(s)CC=1740(s):178C=泛:≈3450(w1000(s1720(s:130:177COC=C=-N:350:165脂):1221590(s,m)3300(m)CNHN1020(m,w)双):134芳C1250(s-NH3300(m:350:1651550(vw脂):122CNN1020(m,w)芳):135C1280(s)酰1650(s:1681400(m:142:≈3350(s CasN C=:1651250(s:75:≈3180(s600(m NHsNN:≈3270(s1630(s):168N1200(m131NC C=O:1751515(m CN:167163C=酰:1811790(s C=C≡:2262240(s C≡R-N0硝:1561543(s:1381360(s)NONO化合800(m:92C Ar-NO2:1551510(s:1361335(s)NONO:86840(s)C不明:≈750(s吡啶:≈3030(w::1171000(w)CCC=C=1661430(m:91665(s)C嘧啶:3063010(w::100960(m)CC=C C=1581520(m775(m):82CH*表中vs,s,m,w,vw⽤于定性地表⽰吸收强度很强,强,中,弱,很弱。
中红外光谱区⼀般划分为官能团区和指纹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分为若⼲个波段。
官能团区,1300cm~4000官能团区(或称基团频率区)波数范围为-1⼜可以分为四个波段。
关于珠宝玉石鉴定中的红外光谱技术应用摘要:珠宝玉石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而红外光谱技术在这个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红外光谱技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红外光谱技术的综合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该技术能够帮助鉴定人员准确判断珠宝玉石的真伪、种类以及处理过程,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提高其鉴定的精准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珠宝玉石;鉴定;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引言:珠宝玉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宝贵财富,而世界上众多的珠宝玉石市场也使得其成为了一个受到众多伪劣产品侵袭的领域。
因此,进行准确的鉴定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鉴定方法通常会利用显微镜、折射率测定、化学分析等手段,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它在珠宝玉石鉴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积极的结果。
本文将对红外光谱技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珠宝玉石红外光谱技术鉴定原理珠宝玉石红外光谱技术鉴定原理是基于红外光谱的原理来进行分析和鉴定的。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质分子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的方法。
物质分子在红外光的作用下会产生特定的振动和转动,不同的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会在红外光谱上表现出独特的峰谱。
因此,通过对宝石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得到它的特征峰谱,进而判断其成分和性质。
在珠宝玉石鉴定中,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鉴定宝石的真伪、成分以及是否经过处理。
不同类型的宝石在红外光谱上会有不同的特征峰谱,通过与已知的标准库对比可以确定宝石的类型和品质。
同时,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检测宝石是否经过加热、染色等处理,因为这些处理会对宝石的红外光谱产生明显的影响。
总体来说,珠宝玉石红外光谱技术鉴定原理通过分析宝石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宝石的成分、性质和处理情况进行判断,为珠宝鉴定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红外光谱在常见优化处理宝石鉴定中的应用篇一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小敏,她特别喜欢那些亮晶晶的宝石。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珠宝店,她就像一只小喜鹊,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那些摆满了宝石首饰的柜台前跳来跳去。
“你看这个红宝石戒指,好漂亮啊!”小敏眼睛都挪不开了,她把戒指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我在旁边笑着说:“你可别光看外表啊,现在很多宝石都经过优化处理的呢。
”小敏皱起眉头,有点疑惑:“优化处理?那是什么呀?”我就开始给她解释:“就像人化妆一样,宝石有时候也会被‘化妆’。
有的宝石天然的样子可能没那么完美,商家就会用一些方法让它看起来更好看。
不过,这时候就需要像红外光谱这样的‘宝石鉴定侦探’出场啦。
”红外光谱在鉴定常见优化处理宝石方面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工具呢。
比如说翡翠,有些翡翠会被染色来让它的颜色更鲜艳。
这就像是给一个本来脸色苍白的人强行涂了腮红一样。
而红外光谱就像一个透视眼,能够看穿这种伪装。
它可以检测出翡翠内部结构因为染色而产生的细微变化。
那些被注入的染料在红外光谱下就会露出马脚,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和天然翡翠的不一样,红外光谱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些不同的‘信号’。
再比如说蓝宝石,有些蓝宝石会经过热处理来改善它的颜色和透明度。
这就像是把一块有点粗糙的璞玉打磨了一下。
但是,经过热处理的蓝宝石内部的原子排列和化学键等会发生一些改变。
红外光谱就像是一个超级敏锐的耳朵,能听到这种‘内部的声音’。
它能根据蓝宝石在处理前后化学键振动频率等的差异,判断出这个蓝宝石是否经过了热处理。
还有祖母绿,常常会有注油处理。
这就好比给干燥的皮肤抹上了乳液。
注油后的祖母绿看起来更加温润。
不过红外光谱可不会被这种表象迷惑。
它可以检测到油的存在,因为油的化学结构在红外光谱下有独特的表现,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一样。
小敏听我说完,眼睛睁得大大的,说:“哇,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啊!”所以啊,红外光谱在鉴定那些常见的优化处理宝石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严格公正的裁判。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珠宝玉石鉴定研究一、红外光谱技术原理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发射和散射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转动和伸缩引起的红外光的吸收。
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特征,因此红外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二、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珠宝玉石鉴定方法1. 样品准备在进行珠宝玉石鉴定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准备。
通常情况下,珠宝玉石样品需要经过切割、打磨和抛光等处理,以确保样品表面光滑、清晰。
2. 红外光谱仪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需要使用红外光谱仪器。
红外光谱仪器通常由光源、样品室、检测器和计算机等组成,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分析结果。
3. 数据采集将样品放置在红外光谱仪器中,通过控制仪器的光源,检测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
仪器会自动生成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的光谱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比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和现有的标准库,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特征,从而进行珠宝玉石的鉴定。
5. 结果判定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结合珠宝玉石的特性和标准库中的数据,进行样品的鉴定。
判定样品的真伪、成分和来源,为珠宝玉石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珠宝玉石鉴定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分析珠宝玉石样品中的成分,确定其是否为天然宝石或合成宝石,以及宝石中是否存在掺杂物等情况。
2. 鉴定真伪: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珠宝玉石进行真伪鉴定,帮助鉴别宝石的来源和真伪情况,防止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3. 鉴定工艺:珠宝玉石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各种处理,如加热、填充、染色等。
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分析样品中的工艺痕迹,帮助鉴定宝石的处理情况。
4. 研究开发: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珠宝玉石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探索新的宝石资源和宝石饰品的应用前景。
卢都友等:轻烧氧化镁对地质聚合物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89 ·第41卷第1期DOI:10.7521/j.issn.0454–5648.2013.01.18富镁与贫镁坡缕石的红外光谱颜文昌1,2,袁鹏1,谭道永1,吴大清1,刘冬1(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51064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合肥 230022)摘要:研究了安徽明光富镁坡缕石和江苏盱眙贫镁坡缕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尤其是中低频区域),结果表明:坡缕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1196cm–1 (连接倒转SiO4四面体的Si—O—Si非对称伸缩振动),647cm–1(与孔道边缘MgO6八面体配位的结晶水相关的H2O—Mg—OH2振动)。
由于八面体中阳离子占位差异,垂直的Si—O—M(Ⅵ)非对称伸缩振动与对称伸缩振动峰在盱眙贫镁坡缕石中分别出现在998cm–1和685cm–1,明光富镁坡缕石中则分别显示为987cm–1和680cm–1,而且富镁的坡缕石一般出现特征峰3687cm–1 (Mg3—OH伸缩振动)。
此外,明光富镁坡缕石样品中存在的865cm–1峰应为杂质无定形碳酸盐的CO32–弯曲振动。
关键词:坡缕石;红外光谱;热处理中图分类号:X7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3)01–0089–07网络出版时间:2013–01–03 16:09:33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2310.TQ.20130103.1609.201301.89_018.htmlInfrared Spectroscopic of Mg-rich and Mg-poor PalygorskiteYAN Wenchang1,2,YUAN Peng1,TAN Daoyong1,WU Daqing1,LIU Dong1(1.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2, China)Abstract: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the Mg-rich palygorskite from Mingguang, Anhui Province, and Mg-poor palygorskite from Xuyi, Jiangsu Province under heating were investigated. Palygorskite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bands at 1196 and 647cm–1,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the asymmetric stretching vibration of the Si—O—Si group that connects the adjacent inverse SiO4 tetrahedrons and the H2O—Mg—H2O stretching vibration in the MgO6 octahedra at the edges of the channels,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es of the Mg-rich and Mg-poor of palygorskite are different mainly in the occupied sites of the octahedral cations.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tretching of perpendicular Si—O—M (VI) appears at 998cm–1 and 685cm–1 in the IR spectra of XY-Pal rather than at 987cm–1 and 680cm–1 in the IR spectra of sample MG-Pal. The band at 3687cm–1 for Mg-rich palygorskite is attributed to Mg3—OH stretching vibration.Moreover, the band at 865cm–1 is assigned to the CO32– bending vibration of amorphous carbonate.Key words: palygorskite; infrared spectroscopic; heating坡缕石是2:1型链层状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1],富镁与贫镁的结构差异使其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从而在吸附、催化、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
天然红宝石结构的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于宏伟;柴嘉欣;吉一帆;宗雪晴;张泽旺;吴雨靓【期刊名称】《玻璃搪瓷与眼镜》【年(卷),期】2024(52)4【摘要】利用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天然红宝石的结构,发现红宝石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α-Al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Al^(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α-Al_(2)O_(3)-O-Al))、Cr_(2)O_(3)分子中O^(2−)对静止Cr^(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Cr_(2)O_(3)-O-Cr))、Fe_(2)O_(3)分子中O_(2)−对静止Fe3+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Fe_(2)O_(3)-O-Fe))、α-Al_(2)O_(3)分子中Al^(3+)之间位移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ν_(α-Al_(2)O_(3)-Al-Al))及锌尖晶石特征红外吸收模式(νZnAl_(2)O4);红宝石的主要结构包括:α-Al_(2)O_(3)、Cr_(2)O_(3)、Fe_(2)O_(3)及少量共生锌尖晶石。
采用原位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小颗粒红宝石类矿物结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5页(P10-14)【作者】于宏伟;柴嘉欣;吉一帆;宗雪晴;张泽旺;吴雨靓【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4.3【相关文献】1.斯里兰卡天然粉红宝石漫反射红外光谱及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研究2.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中采用新的实验手段研究煤岩显微组分中的氢键3.褐煤中水分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4.红外光谱-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研究天然红宝石和蓝宝石中含水矿物包裹体特征5.氢氧化钠分子结构原位漫反射一维及二维漫反射中红外光谱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