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写日记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2016年第11期PopularScience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提出“小巴掌日记”,是因为受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的影响。
既然称作“小巴掌日记”,也就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日记。
这样的日记学生写起来不费时,日记的内容又比较精简、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然而,做任何事情开始不难,但要坚持下来,真的太难了。
写日记也是如此,学生一开始兴趣颇浓,但时间一长,有同学就开始懈怠了。
怎么办呢?我查询资料,请教同事,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丰富内容、注入活力还记得写小巴掌日记之初,当我告诉他们只要写3行就可以了,他们的小眼睛都亮了:“老师,真的?真的吗?”我微笑着点点头,他们举起双手,都欢呼起来:“耶!”可是两个星期一过,有几个孩子就发愁了,每天就这点事情,上学放学,都写过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其实这些孩子并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于是我开始引导他们走进生活,提炼生活,做一个会找米下锅的“巧妇”。
1.从班级中“找米”生活中,班级是学生呆的时间最久之处,每一天班里都会发生鲜活有趣的故事。
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收集到大量的写作素材,然后加以归纳、梳理,就会写出题材丰富的日记来。
2.从活动中“找米”每个学期,学校会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英语节、环保节……这些活动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日记素材。
3.从学科中“找米”孩子都喜欢画画,他们想象丰富、好奇心强,我就将绘画引进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日记内容作画。
没有想到有的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愉快地将多彩的画面和有趣的文字展现出来。
我觉得这样的日记比单纯的绘画更具有吸引力,比单调的文字多了一份情趣。
二、吸引家长,形成合力渐渐地,孩子们开始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家长会上,我挑出了班上一些同学的优秀日记给家长们传阅。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引起了好多家长的关注。
1.家长的加入使日记内容更广泛了原来孩子们关注的是班级,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现在有的同学也写家庭成员、家里的事情。
爱怎么写日记爱怎么写日记篇1每个人都需要被爱呵护。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欢歌笑语;因为有爱,所以温馨甜蜜;因为有爱,所以天空湛蓝;因为有爱,才能彼此依赖;因为有爱,才有我们的存在。
父爱如山,每个人都需要山一般强硬的依靠。
您用肩膀替我扛起所有的重担。
在我生命的道路上,您就是我的力量,让我快乐坚强。
谢谢您给予我的爱,让我自由的飞翔。
我不再怕风浪的打击,因为您是我的避风港,替我挡住了风和雨。
您那温暖的臂弯,是我想象的翅膀,飞到我所向往的地方。
母爱如水,每个人都需要水一般细心的的呵护。
您用爱陪伴我成长,在我受伤的时候,细心地呵护着脆弱的我;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我、安慰我。
您就像深邃的海洋,用包容承载着我的每一个希望。
在我生命的道路上,为我指引方向,放开手让我去闯。
谢谢您给予我的爱,我一定会好好地珍藏。
有您的陪伴,我的未来会充满了阳光。
您那温柔的目光,是我小小的天堂,让我沉醉在幸福的河流里。
爱!是一个多么简单的字。
但是它包含的意义却像是一个无底深渊,数不尽也道不清。
爱!何尝不是人间最伟大、最幸福的化身!谢谢你们给予我的爱!这将是我这一生中得到的最惊喜的,也是最宝贵的礼物!爱——无处不在!爱怎么写日记篇2今天是母亲节,早上爸爸轻轻地叫醒我。
我以最快地速度起床洗漱后,我和爸爸悄悄地出门,没有惊醒妈妈。
因为这是我和爸爸昨天商量好的给妈妈一个惊喜。
我和爸爸来到菜场,天很早,但菜场里的人却还是很多。
不一会,我们就鸡,鸭,鱼,肉,蔬菜买了一大袋。
回到家,妈妈已经起床了。
我对妈妈说:“祝您节日快乐!今天让我和爸爸做饭,您就好好地休息。
”中午我和爸爸在厨房忙碌起来,爸爸忙着洗鱼切肉,我就帮助摘菜,菜做好了,摆了一大桌香喷喷的,让我看了直流口水。
我请来妈妈坐下,我端起饮料对妈妈说:“祝您节日快乐!妈妈您辛苦了!我经常调皮惹您生气了,我保证以后不再调皮,不再惹您生气。
”妈妈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爸爸说:“快尝尝我的手艺。
让日记点亮学生的心灯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坚持写日记,便是坚持道德长跑,便是交上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能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近几年来,我通过日记教学的实践证明,日记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更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
如何有效地发挥日记的德育功能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日常教学,写自省日记近代教育家杨杏佛说得好:“日记虽小课,然作时多在清夜,面对一日之过,虽无意自省,也尽自省之责矣。
”绝大多数学生在日记中都能说真话,抒真情。
因而日记就像是学生明净心灵的镜子。
学生们经常照照自己,就可以更好地反省自己的得失,也便促进他不断进步,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了。
其实,这种“自省日记”源于学生丁嘉琪的日记片段:今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大吃一惊,我只考了99分,哎,悲惨!我平常可不是这样的,经常110分左右,这次是考砸了,翻遍卷子的每一处角落,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错就错在了因为一字之差,作文审题不清导致了跑题,真是不应该啊!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审题,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看了上面的日记,很为这个同学高兴,因为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在考试中存在的不足,在她日记本上我回批到:只要你把这种责怪与后悔变成动力,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没想到在下一次考试中她竟取得了116分的好成绩。
通过观察发现:她在每一次单元测试后都会在日记中对自己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
以此为例,我在班级开展了写“考试反省日记”的活动。
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学会了试卷分析,并能根据分析为自己制定较为合理的复习计划!二、充分利用节假日,写感恩日记“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一种大智慧。
实施“感恩教育”,传承先祖优秀品质,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五一劳动节放假,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我给学生留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利用假期,靠自己的劳动挣一元钱,并把挣钱的过程和劳动后的感受写成一篇日记。
让农村三年级学生爱上习作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小学斗门校区谢芳杰【摘要】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为了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并爱上习作,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最终爱上习作。
即巧借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巧借课文“留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巧借发表平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巧借多元评价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其实,农村三年级学生也会爱上习作。
【关键词】习作兴趣巧借三年级激发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就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也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如同婴儿呀呀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
为此我试着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巧借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农村三年级学生平时课外阅读很少,缺少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提倡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因此,我没有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首先我利用学生在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一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一年级学生日记:敬老院里的爱日记100字2018-12-161月13日下午,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敬老院。
一进门,就感到温暖的风拂面而来。
在敬老院里居住的老人一看到我们这群天真的孩子进来,脸上都呈现出长期未有的笑容。
我们进门后,挨个儿的用甜甜的语气喊着:爷爷奶奶好!一见到那些爷爷奶奶脸上有了笑意,我们也用笑容回应他们。
接着我们浏览了这些老爷爷,老奶奶的餐厅,那些桌椅是多么的整齐,好似一排排的哨兵。
而且这餐厅还弥漫着家的味道,站在那儿,我们好像被爱满满包围着,更加感到无限的温暖。
紧跟着,我们进了一间爷爷奶奶的卧室,那间卧室让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简单的床铺,朴素的家具......想到这儿,队员们的眼眶湿润了......后来,我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描述了安全自护的知识与方法,他们认真地听后,好像若有所悟.....。
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习日记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而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使其真正发挥出作用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广大老师有所启发。
一、指导学生确定写日记的目的日记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的平台。
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写日记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日记对于自身的价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写,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反思。
二、指导学生确定写日记的时间和地点对于写学习日记的时间和地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课堂上开展“日记分享会”,要求学生在每堂课之后,立即就自己的学习进行记录。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鼓励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三、指导学生确定日记的内容范围日记内容的范围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习的收获和感受等。
帮助学生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日记具有充分的思考和反思性。
四、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思路和方法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思路和方法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去进行写作:1、确定写作的主题学习日记的主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确定,例如,这节课上学了什么,自己学得如何等。
2、确定写作的要点笔者认为,学习日记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组织性和概括性。
这样才能使日记更具有条理性和可读性。
因此,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先确定好要点,再进行写作。
3、展开文本的表述在日记的写作中,要求学生将要点展开,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感受,这样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有一种参与感。
4、适时总结归纳在日记的结尾处,帮助学生总结一下这次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成长和收获,充分体现出反思的思维。
五、鼓励和表扬在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时,老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
像学生这样进行思考、整理并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需要鼓励和表扬的。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关键信息项:1、学习方法2、教学方式3、学习环境4、激励措施5、阅读材料选择6、写作训练方式7、课堂互动形式11 学习方法111 采用游戏化学习,将语文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如拼音猜谜、汉字拼图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112 利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诗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113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文字和故事的理解,增强对语文的多元感知。
12 教学方式121 教师应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声音要亲切、温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122 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12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13 学习环境131 布置充满语文元素的教室环境,如张贴诗词、优美的文章段落等,营造浓厚的语文氛围。
132 设立图书角,提供丰富的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读物,鼓励学生自由阅读。
133 定期举办语文主题活动,如朗诵比赛、书法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4 激励措施141 设立奖励制度,对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小奖品,如贴纸、小文具等。
142 为学生颁发进步奖,鼓励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努力和进步。
143 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如作文、书法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5 阅读材料选择151 挑选图文并茂、内容简单易懂、富有童趣的绘本和故事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52 推荐经典的儿歌、童谣,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153 选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短文,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16 写作训练方式161 从简单的看图写话开始,引导学生用几句话描述图片内容,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162 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感受,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63 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模仿优秀的范文进行写作练习。
17 课堂互动形式171 增加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日记——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师生交流的方式和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但我却一直坚持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深刻地体会到: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通过日记作为载体进行师生交流,不但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很有裨益,而且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结合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在日记中发现学生的点滴之美,播散爱的种子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美的现象无处不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学生日记就成为记录点滴之美的最为直接,最为真实的反映。
因此在阅读学生的日记时,我着重在学生的日记中寻找这些美的瞬间。
记得我们班的杨恩惠同学曾写过这样一篇日记,记叙了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可怜的受伤了的流浪狗,有几个顽皮的小孩有的用枝条抽打它,还有的用脚踢它,用石块打它,可怜的小狗却只能无助的趴在路边哀嚎着……,回到家后,她很伤心,很难过,小狗的凄惨的叫声不断在耳边回响。
于是她就拿了些食物去给它喂食。
在这篇日记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孩子善良的心。
于是,在班会课上,我特意请杨恩惠同学给大家读了这篇日记,让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付禹欣同学说:“杨恩惠同学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关心小动物的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学习”,孙九州同学说:“日记中的这几个小孩的做法真可恶,我以后发现了会去制止他们,让他们也学会关爱小动物”听到学生们的这些发言,我很高兴。
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保护自然?……我想这就是日记的力量:给孩子们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让日记成为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窗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的学生不正是从社会中来,将来还要到社会中去的吗?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日记中反映社会现象及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经常从中找出典型的例子,帮助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记得,有一位学生在街头看到流浪卖艺的父女俩,写了一篇日记。
让孩子爱上日记画读后感
前几天,我瞅见了一本叫《让孩子爱上日记画》的书,本想着随便翻翻,没想到越看越入迷,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藏着宝贝的小角落。
书里说的日记画,可不是那种正儿八经、让孩子愁眉苦脸的作业。
它就像是给孩子的想象力开了个大派对!作者讲得头头是道,说孩子们可以用画笔画出一天里最有意思的事儿,不管是在公园追着小狗跑,还是不小心摔了个屁股蹲儿,都能画下来。
这让我想起我家那小家伙,以前让他写日记,他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百个不情愿。
可要是让他画画,那他立马就来了精神,能把家里的墙都当成画布(当然,这事儿被我及时制止了)。
读着这本书,我就像跟着作者在孩子的奇妙世界里逛了一圈。
里面那些孩子画的日记画,有的色彩斑斓得像打翻了颜料盘,有的歪歪扭扭但特别可爱,每一幅都透着孩子的天真劲儿。
我心想,这办法好啊!既能让孩子把一天的事儿记下来,又不用费劲儿去想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怎么组织。
我决定回家也试试这招儿。
昨天,我就跟孩子说:“宝贝,咱不写日记了,今天你就画画,把好玩的事儿画给我看。
”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跟个小火箭似的冲到桌子前,拿起画笔就开始涂涂抹抹。
不一会儿,一幅画就出来了,画里是他在学校和小伙伴们跳绳,虽然那
些小人儿都长得像小土豆似的,但能看出来他很开心。
他还在旁边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今天跳绳,我赢啦!”看着这幅画,我突然觉得,我好像找到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小钥匙。
这本书真的不错,它让我明白,原来让孩子记录生活可以这么有趣。
以后,我就打算跟着书里的法子,陪着孩子用画笔写下他们的故事,说不定哪天,我家也能出个小画家呢!。
让学生爱上写日记
日记,是我们把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等有选择地记
录下来一种应用文。融合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
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现
在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写日记,他们觉得没啥可写,一提起写日记就头
疼。而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作为语
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对写日记热爱起来。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日记呢?
一、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写日记的素材
学生在刚刚学写日记的一段时间里,最让他们烦心的事是
“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或布置一
些题目,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比如可以有意识地召开主题班会、辩论
会、各种比赛,让学生记录过程;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写自己
的感想、根据故事编结果、根据原文仿写;比如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务,然后写成日记;比如,让学生写一个人,
通过选取他的一件事反映人物品质;比如,让学生观察一种动物、一
种植物,写成观察日记。这样,久而久之,就解决了学生“写什么”
的问题。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学生知道该“写什么”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写”,如果只是
单纯的记一些流水帐,没有重点、千篇一律,那么只会让学生觉得写
日记没意思,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会学生写日记
的方法。写人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
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写事文
章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抓住一点细致刻画;观察日记要按观
察的顺序来写,观察到的每一部分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每一篇日记
都要选取一个中心。如此训练一段时间,“怎么写”这一问题也不再
是问题。
三、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阅日记
每周固定时间交一次日记,教师一定要及时、认真地批改。教
师只有及时批改日记,才能及时地发现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认真
批改日记,才能让学生同样认真起来。事实证明,学生对待批改的日
记和不批改日记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教师长时间不及时批改日
记,学生就会懈怠起来;如果教师批改不认真,学生也会敷衍起来。
四、教师评语要灵活多样
只是单纯地评价学生在语言、段落、结构等方面的评语不会引来
学生足够的目光,尽管它的评价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单纯地指出
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尽管它的导向作用
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单纯的写着“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不会引起
学生过多兴奋,尽管它也有激励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仅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审视的目光去写评语,
还要用心与学生交流。我们的评语,可以不吝赞美之辞,细说学生的
优点与进步(学生会很兴奋);可以写成小短信,探讨大家感兴趣的
话题(学生会很感兴趣);可以回应日记中提到的问题(学生会感到
受到重视);甚至可以和学生谈及自己的偶像、自己的烦恼(学生会
信任你、亲近你)。这样,慢慢地,学生也会用心来写日记,会很期
待交日记、很期待看到老师的评语。
五、教师要上好日记课
每周要上一次日记课。我上日记课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选
典型日记,教师自读自评讲,并着重指出喜欢哪几篇文章的什么地
方。(二)分组竞赛,每组自选两篇日记,学生上讲台朗读并做简要
评讲,最后教师做最后总结,评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三)教师
随机抽取日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找出优点并提出建议。(四)六
个同学分为一组,每组选出一篇优秀日记,推举一名学生找优点,提
不足,最后选出最佳日记。(五)毛遂自荐式朗读,让学生自主选一
篇得意之作朗读,教师给出鼓励性评价。
在每周一次的听、读、评、讲中,学生的日记水平得到了提高,
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六、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地称赞学生
在语文课上、在作文课上、在日记课上,在办公室里(学生在
场时)、在家长会上,都要不失时机地夸张学生在日记上的认真、与
众不同、非凡进步„„这样,学生会督促自己更认真,会更加热情高
涨地投身到日记中去。
七、无限积分制作文批改法
这是魏书生老师提出来的一种批改日记的方法:一周批改一
次,积分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写满一页积50分;坚持一天一
篇日记另奖励200分;超额部分每篇奖励100分。另视日记质量高
低积≤100分(积分没有上限,教师用同一个标准对待集体中的每个
学生就行);书写认真积50分。累计得分为本周日记成绩。例如:
一学生某周写了14页9篇日记,数量分可得1100分,如果9篇日
记的质量平均得分为300分,那么,他本周成绩就是3800分。教师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分值,例如,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鼓励
大家多写,可以将“完成任务(一天一篇或教师规定的数量)奖励分”
和“超额奖励分”的分数定高一点,等大家的水平有所提高或数量达到
一定程度或上毕业班的时候,再加大质量赋分,降低数量要求,降低
甚至取消超额奖励分,以鼓励大家在质量上做文章,写出精品。这样,
利用分数使学生从“追求数量”起步,进而“追求质量”,以达到提高质
量的目的。每月底统计每生得分总和,公布前二十名,给学生竞争的
参照物。这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纵向的自我比较,通过努力实现不断
的自我超越;另一方面,学生都想夺得最高分,横向的互相竞争也激
起了大家爱写日记的热情。教师也可以适时的给学生提出一个个通过
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一级级攀登。这样,有了挑战自我的欲
望,超越自我的满足,竞争胜利的愉悦或失败的不屈,很快就会让学
生爱写日记。
日记、日记、一天一记。日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的
方法促进进步,学生的进步更促兴趣。这样会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爱
写日记、爱评日记、爱看日记,会对自己的日记爱不释手、对老师的
评语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