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1.名词解释: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有何特点?4.什么是突跃范围?什么是指示剂变色范围?5.物质的量的法定单位是什么?物质的量浓度单位又是什么?6.滴定度T T/B的含义是什么?7.下列物质中哪些不可使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为什么?NaOH、HCl、H2SO4、K2Cr2O7、KMnO4、AgNO3、NaCl、NaS2O3答:NaOH、HCl、H2SO4、KMnO4、NaS2O3不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8.基准试剂(1)H2C2O4∙2H2O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2)Na2CO3因吸潮带有少量水分。
用(1)标定NaOH溶液或用(2)标定HCl溶液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用此NaOH(HCl)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低还是偏高?答:用(1)标定NaOH溶液结果偏低,用(2)标定HCl溶液浓度时结果偏高用此NaOH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低9.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1)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上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2)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1238g,记录时误记为0.1248g;(3)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淋洗滴定管;(4)使用的Na2CO3中含有少量的NaHCO3。
答:HClCO NaCONa HCl32322V Vc c ⋅=(1)偏低;(2)偏高;(3)偏低;(4)偏高10.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 (NH4)H2PO4;(2) H2SO4(c1)+HCOOH(c2);(3)NaOH(c1)+NH3(c2);(4) HAc(c1)+NaAc(c2);(5)HCN(c1)+NaOH(c2)答:(1)[H 3O +]+[H 3PO 4]=[OH -]+[NH 3]+[HPO 4-]+2[PO 43-] (2)零水准物质为:HCOOH 、HSO 4-、H 2O [H 3O +]=[SO 42-]+[HCOO -]+[OH -]+c 1 (3) 零水准物质为:NH 3、H 2O [H 3O +]+[NH 4+]= [OH -]-c 1(4) [H 3O +] = [OH -]+[Ac -]-c 2 [H 3+O] = [OH -]-[HAc]+c 1 (5) c 1>c 2:[H 3O +] = [OH -]+[CN -]-c 2c 1<c 2:[H 3O +] +[HCN]= [OH -]-(c 2-c 1) c 1=c 2:[H 3O +] +[HCN]= [OH -]11.写出(1)H 3AsO 4;(2)MgBr 2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述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主要的滴定分析方法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例如,将NaOH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一定体积的硫酸试样中,直到所加的NaOH标准溶液恰好和H2SO4溶液完全作用为止,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C NaOH)、所消耗的体积(V NaOH)及反应的摩尔比可计算硫酸试液的浓度。
当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简称计量点。
到达化学计量点时常常没有任何外观现象的变化,为此必须借助于辅助试剂—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
通常把指示剂变色而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指示剂并不一定正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小的差别,由此而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或“滴定误差”。
为了减小这一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使滴定终点尽量接近化学计量点。
滴定分析法通常适用于组分含量在1%以上的常量组分的分析,有时也可用于一些含量较低的组分的测定。
与质量分析法相比,该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适用范围广,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一般情况下相对误差在0.2%以下。
二、主要的滴定分析方法根据反应类型不同,滴定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可以用标准酸溶液测定碱性物质,也可以用标准碱溶液测定酸性物质。
滴定过程中的反应实质可以用以下简式表示。
2.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的方法。
这类方法在滴定过程中,有沉淀产生,如银量法,有AgX沉淀产生。
X代表Cl-、Br-、I-及SCN-等离子。
3.配位(络合)滴定法是利用配位反应进行滴定的一种方法。
2010-9-9第三章滴定分析法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一、概述二、滴定分析分类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四、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确定五、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六、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第一节概述• 1.滴定分析• 2.化学计量点(等当点)• 3.指示剂• 4.滴定终点• 5.滴定误差• 6.滴定曲线•7.滴定突跃(动画)一、滴定分析法(titrimetric analysis )2010-9-92010-9-9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反应定量完成;(1)无副反应;(2)反应完全;定量完全程度大于99.9%2.反应速度快;3.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或其他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2010-9-9三、滴定分析分类(一)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1.酸碱滴定法:2.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3.沉淀滴定法:4.氧化还原滴定法:四种滴定的共性与差异?(二)按滴定方式分类1.直接滴定: 例: 强酸滴定强碱。
2.返滴定法:例:ZnO的含量测定。
3.置换滴定法:例:Cr 2O 72-的滴定4.其他间接滴定:例:氧化还原法测定钙。
2010-9-9¾返滴定法(剩余滴定法)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以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的方法9适用:反应较慢或难溶于水的固体试样2010-9-9续返滴定法例1:Al3++定过量EDTA 标液剩余EDTA Zn 2+标液,EBT返滴定2010-9-9续返滴定法例2:固体CaCO3 + 定过量HCl 标液剩余HCl标液NaOH标液返滴定2010-9-9续返滴定法例3:Cl-+ 定过量AgNO 3 标液剩余AgNO 3标液NH 4SCN标液Fe 3+指示剂返滴定淡红色[Fe (SCN )]2+2010-9-9置换滴定法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定量置换出另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溶液去滴定该物质的方法9适用:无明确定量关系的反应2010-9-9续置换滴定法例4:Na 2S 2O 3+K 2Cr 2O 7S 4O 62-+SO 42-无定量关系K 2Cr 2O 7+过量KI 定量生成I 2Na 2S 2O 3标液淀粉指示剂深蓝色消失2010-9-9¾其他间接法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以滴定法定量进行9适用:不能与滴定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例5:Ca 2+CaC 2O 4沉淀H 2SO 4KMnO 4标液C 2O 42-间接测定2010-9-9第二节标准溶液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一)基准物:直接用于配置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填空题
1、滴定分析方法按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
、、四种类型。
(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2、滴定分析法中常用的滴定方式有、、
和四种
(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3、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纯净物质称为。
(基准物质)
4、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和;常用
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和。
(硼砂和无水碳酸钠、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二、简答题
1. 基准试剂(1)H
2C
2
O
4
·2H
2
O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分化;(2)Na
2
CO
3
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
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用(1)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 用(2)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用此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时结果偏低, 用此HCl溶液测定有机碱时结果偏高。
2. 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
H 2SO
4
, KOH,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
解:H
2SO
4
,KOH用间接配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
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H 2SO
4
选用无水Na
2
CO
3
,K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3. 下列情况将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
(1)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使用的基准物Na
2CO
3
中含有少量Na HCO
3
;
(2)用递减法称量试样时,第一次读数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
(3)加热使基准物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马上进行标定;
(4)配制标准溶液时未将容量瓶内溶液摇匀;
(5)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时事先未用待移取溶液润洗移液管;
(6)称量时,承接试样的锥形瓶潮湿。
解:(1) A (2) A (3) B (4) D (5) B (6) C
三、计算题
1. 配制浓度为
2.0 mol·L-1下列物质溶液各5.0×10-2 mL,应各取其浓溶液多少毫升?
(1)氨水(密度0.89 g·cm-3,含NH
3
29%)
(2)冰乙酸(密度1.05 g·cm-3,含HAc100%)
(3)浓硫酸(密度1.84 g·cm-3,含H
2SO
4
96%)
解:(1) 设取其浓溶液V 1mL, %3113
NH V m NH ρ=,
CV=
3
3NH
NH M
m , mL
cVM
V NH
66%
2989.003.175.00.2%29113
=⨯⨯⨯=
=
∴ρ
(2) 设取其浓溶液V 2mL, mL cVM
V HAc
57%
10005.1605.00.2%
10022=⨯⨯⨯=
=
∴ρ
(3) 设取其浓溶液V 3mL mL cVM
V SO H 56%
9684.103.985.00.2%
96334
2=⨯⨯⨯=
⨯=
∴ρ
2. 应在500.0ml 0.08000 mol·L -1
NaOH 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学0.5000 mol·L -1
NaOH 溶液,才能使最后得到的溶液浓度为0.2000 mol ·L -1
? 解:设加入V 2 mL NaOH 溶液,
2
12211V V V c V c c ++=
即
2000.00.5005000.008000.00.5002
2
=++⨯V V
解得: V 2=200.0 mL
3. 要加多少毫升水到1.000 L 0.2000 moL•L -1HCl 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的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 / CaO =0.005000g ∙ mL -1
?
解:已知 M CaO =56.08g/moL,HCl 与CaO 的反应: CaO+2H +
=Ca 2+
+H 2O 即:
2=a b
稀释后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1
3
3
1783.008
.562
005000.010000.1210-⋅=⨯⨯⨯=
⨯⨯=
L mol M T C CaO
CaO
HCl
HCl
设稀释时加入纯水为V ,依题意:
1.000×0.2000=0.1783×(1.000+10-3×V)
∴ V=121.7mL
4. 确称取0.5877 g 基准试剂Na 2CO 3,在100 mL 容量瓶中配制成溶液,其浓度为多少?称取该标准溶液20.00mL 标定某HC1溶液,滴定中用去HC1溶液21.96mL ,计算该HCl 溶液的浓度。
解:1
05544.01
.099.1055877
.032-⋅===
L mol V
M
m
C CO Na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设HCl 的浓度为HCl C ,则可得关系式为 : 323
22CO Na CO Na
HCl HCl V C V C ⨯=⨯
200.2005544.096.21⨯⨯=⨯HCl C
L mol C HCl /1010.0=
5. 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
(1)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K 2Cr 2O 7溶液对Fe 和Fe 2O 3的滴定度;
解: 根据公式:V
M
m c B
B B ⨯=
(1)已知 g m O Cr K
709.147
22=,mL V 500=和
moL
g M
O Cr K 2.2947
22=
代入上式得: 1
1000.0/1000500/2.294709.14722-⋅=⨯
=
L mol L
ml ml mol g g
c O Cr K
(2)C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
⨯=
227
26
1Fe O Cr
n n 3227
23
1O Fe O Cr n n ⨯=-
∴Fe
O Cr K Fe
O Cr K
M L
mL c T ⨯⨯⋅⨯
=-610001
1
7227
22
=1
1
1
845.55610001
1000.0---⋅⨯⨯⋅⨯⋅moL g L
mL L moL
=0.03351g ·mL -1
3
27223
27
223100011
O
Fe O Cr K O O Cr K M
L
mL c T ⨯⨯⋅⨯
=-
=0.1000mol ·L
-1
1
1
7.159310001
--⋅⨯⨯⋅⨯
mol
g L
mL
=0.04791g ·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