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法1
- 格式:ppt
- 大小:7.68 MB
- 文档页数:57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有害物质的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沉淀物等。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1. 筛分: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大颗粒物、悬浮物等从污水中筛除。
2.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沉淀到底部,然后将清水从上部取出。
3.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作用使悬浮物、颗粒物等浮起,从而实现分离。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进行氧化、还原、沉淀等反应,以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1. 氧化:使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降低其污染性。
2. 还原:使用还原剂如亚硫酸盐、硫化物等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的金属沉淀物。
3. 沉淀: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沉淀到底部。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1.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产物。
2. 好氧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3.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有活性污泥的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去除有机物。
四、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污水处理方法,如:1. 膜分离: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2. 吸附: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到表面,从而去除污染物。
3. 光解:利用紫外线等光源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光解反应,分解为无害物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者组合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净化的目的。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物理处理步骤及其原理解析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将来源于工业、农业和家庭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使其达到符合排放标准,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处理的步骤及其原理解析。
一、概述物理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方法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沉积物和颗粒状污染物等进行分离、沉淀、过滤或吸附等处理操作,以实现初步净化的目的。
相比于化学和生物处理,物理处理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
二、物理处理步骤物理处理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筛池预处理、沉淀池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1. 筛池预处理筛池是物理处理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废弃物。
在筛池中,污水通过网格或栅栏等障碍物时,会被阻挡住,从而实现初步的筛分作用。
这个过程可以去除大部分的固体颗粒,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2. 沉淀池沉淀筛池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这一步骤中,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会被沉降下来。
沉淀池通常是一个大型的容器,内部设计有斜板或斜管等结构,使得污水在流经沉淀池时速度减慢,悬浮物质自然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待污泥沉积时间足够长后,可通过污泥刮板将其刮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后续处理。
3. 过滤过滤是物理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颗粒、悬浮物和浊度。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沙砾、活性炭和石英砂等。
在过滤过程中,污水通过过滤介质层,通过物理作用将污染物截留在介质中,使出水达到较高的清洁度。
4. 吸附吸附是物理处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色素等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和石墨等。
在吸附过程中,污水通过吸附剂床层时,溶解性有机物和颜色等污染物会被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三、物理处理原理解析物理处理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筛分作用筛池预处理环节通过设置网格或栅栏等障碍物,实现对大颗粒悬浮物的阻挡和去除。
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名词解释污水处理是指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符合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要求。
物理处理法是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通过运用一系列物理原理和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
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名词,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气浮和活性炭吸附。
筛网过滤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法,它使用筛网或滤网来过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通过设备中的不同孔隙大小的网孔,可以将污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拦截下来,从而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初级或预处理阶段,以防止大颗粒物进入后续的处理单元,保护设备免受堵塞和磨损。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的差异来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在沉淀过程中,通常需要设备如沉砂池或沉淀池。
当污水经过这些设备时,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会逐渐沉降至池底,形成沉淀物。
沉淀物可定期清理和处理,以达到有效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中级或二级处理阶段。
气浮是一种通过气泡的升浮作用来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的物理处理方法。
气浮设备中通常会通过注入或通入气泡,形成气泡污泡,并将其带至污水中。
气泡的升浮作用会使悬浮物和油脂浮到污水表面,形成浮渣。
然后,这些浮渣可以通过刮板或其他方法进行除去。
气浮通常用于二级处理阶段,因为其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利用活性炭材料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的物理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某些化学物质。
在处理过程中,污水通过活性炭层,有机物质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或孔隙中,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难降解物质。
物理处理法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油脂和有机污染物。
筛网过滤、沉淀、气浮和活性炭吸附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水污染,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颗粒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 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浮起并从上部移除。
- 滤料过滤:通过滤料的孔隙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水中物质的性质,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沉淀法: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
-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药剂来中和污水中的酸碱性物质。
- 絮凝法:添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过滤。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植物处理法: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4. 高级处理方法:高级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污水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的处理。
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过滤污水,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溶解物。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其中的微生物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处理成本、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因素,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油田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油脂、悬浮物和有机物等,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二、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沉淀下来。
可以采用沉淀池或者沉淀罐进行处理,根据不同的沉淀速度和沉淀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不同的沉淀剂。
常用的沉淀剂有铁盐、铝盐等。
2. 过滤法过滤法是利用滤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将悬浮物和油脂截留在滤料上,使清水通过。
常用的过滤材料有砂滤、活性炭等。
过滤法适合于处理悬浮物较多的污水,但需要定期更换滤料。
三、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油脂,但需要控制好氧化剂的投加量,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中和法中和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污水中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的方法。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或者碱性污水,但需要控制好中和剂的投加量,以免产生过量的沉淀物。
四、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pH值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降解有机物。
好氧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的优点。
2.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与好氧生物处理法相比,厌氧生物处理法不需要额外供氧,适合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但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效果受温度和pH值等条件的影响较大。
五、综合处理方法综合处理方法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方法有物化处理、化生处理等。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水、污水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将污水通过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2. 过滤:通过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悬浮物和浮游生物等进行过滤,使水体变得清澈透明。
3. 离心:利用离心力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等分离出来,提高水质。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2. 中和: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物质,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沉淀剂: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铁盐、铝盐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厌氧处理: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2. 好氧处理:将污水暴露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减少水中的有机负荷。
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通过吸收、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四、高级处理方法:1.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超滤膜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分离出来,提高水质。
2. 活性炭吸附:通过加入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交换污水中的离子,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高级处理等。
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第一章绪论1.水体污染的类型及产生原因、防治措施2.表征污水水质国际通用三大类指标3.概述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污染指标。
4.水体污染控制的化学指标分别含义5.水体自净6.氧垂曲线7.污水排放标准分类8.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1.格栅的定义和分类2.沉淀的四种类型及每种沉淀的特征3.理想沉淀池的4点假设4.沉砂池的作用和工作原理5.沉淀池的三种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6.沉淀池与沉砂池的区别7.废水中油的存在状态及去除方法8.破乳的方法有哪些?9.什么叫气浮?气浮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应用10.在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各有何优缺点?第三章化学处理1.污水的化学处理有哪些方法?处理对象?2.化学混凝的机理主要是哪几个方面的作用,分别叙述3.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4.化学沉淀法与化学混凝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使用药剂有何不同?第四章物理化学处理1.污水的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2.吸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生物处理基本概念1.电子受体不同,分解代谢分类?各自定义2.好氧生物处理、缺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概念3.比较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分别适用于处理污水的类型4.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及各自特点,哪个时期净化废水的效果最好?5..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6.米门方程:莫诺特方程:劳麦方程分别描述何种关系?第六章活性污泥法1.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组成2.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3.活性污泥法的发展:14种方式的特点4.活性污泥法三要素:5.什么是双膜理论,从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分析氧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6.什么叫污泥泥龄,回流比7.什么叫活性污泥膨胀?8.活性污泥膨胀的类型以及控制措施9.二沉池的功能要求:第七章生物膜法1.什么是生物膜法,具有哪些特点?2.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原理3.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的优缺点比较4.生物膜法的几种形式及特点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5.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效果影响因素:8个第八章厌氧生物处理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2.UASB反应器,画出草图及原理了解第九章氮磷去除1、城市污水化学脱氮主要采用什么方法?2、生物脱氮机理3、什么是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4、生物除磷技术是利用了聚磷菌的什么特性?5、A/O工艺各单元的功能是什么?6、A/A/O工艺各反应器的名称及其单元功能是什么?7、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第十章稳定塘与污水的土地处理1.稳定塘的定义,几种主要类型?各自机理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场合?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工艺类型有哪些?特点?3.人工湿地系统脱氮除磷的机理。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构成出水进水污泥消化池浓缩池二沉池生物池初沉池沉砂池格栅脱水车间处置污泥回流剩余污泥鼓风机内回流沼气利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第二节沉淀和沉淀池•沉淀就是利用重力沉降将比水重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操作。
主要是有机悬浮物•沉淀是废水处理用途最广泛的单元操作之一。
•沉淀池是分离悬浮颗粒的一种主要处理构筑物。
沉淀池三种流态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沉淀池功能分区•每种沉淀池均包括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
–沉淀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
–污泥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
–缓冲区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冲刷而重新浮起。
沉淀池设计计算的一般规定1)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分钟。
2)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n≧2个,并宜按并联系列设计。
3)当无实测资料时,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有关手册选用,工业废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应按实际水质试验确定,或参照类似工业废水的运转或试验资料采用。
4)池子的超高h≧0.3m。
15)一般沉淀时间t ≧ 1.0h;有效水深h=2~4m,对辐流沉淀池指池边水深。
2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定时,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之比亦为定值,即H/t=q 6)沉淀池缓冲层高度h= 0.3~0.5m。
47)污泥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8)排泥管直径D ≧ 200mm。
9)机械排泥可连续或间歇排泥。
不用机械排泥时应每日排泥,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1.5m(HO);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后≧1.2m,2曝气池后≧0.9m。
10)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11)当每组沉淀池有2个以上时,为使每个池的入流量均等,应在入流口设置调节阀门,以调整流量。
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应与污水的处理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成本、副产物的产生和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物理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水中杂质和污染物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物理法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过程,如过滤、沉淀、吸附和膜分离等,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其中,过滤是最常见的一种物理法水处理技术,通过筛选杂质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过滤。
沉淀是利用重力将悬浮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达到去除颗粒污染物的目的。
吸附是利用杂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杂质从水中吸附到吸附剂上去除。
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不同大小、形状或电荷的物质分离出来。
二、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污水处理等。
在工业生产中,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去除悬浮颗粒、油脂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在城市供水领域,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可用于饮用水的处理,如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微生物和有机物。
在农业灌溉方面,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可用于处理灌溉水中的悬浮颗粒和微生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污水处理领域,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可用于污水的初级处理和后续处理,如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三、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化学法和生物法相比,物理法水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低成本:物理法水处理技术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生物介质,降低了处理的成本。
2. 无副产物:物理法水处理技术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由于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简单性和低成本,使其在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更具竞争力。
4. 操作简便:物理法水处理技术的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污水的三级处理污水的三级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多个阶段的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三级处理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进行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 筛网过滤:通过网孔的大小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拦截下来。
-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较重的固体颗粒沉淀到污水底部,形成污泥,从而实现固体的分离。
- 气浮: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体,使悬浮物浮起并形成浮泡,然后被刮板或者旋流器去除。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质附着在膜表面,然后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进行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如氯或者臭氧)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
- 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如铁盐或者铝盐)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
- 吸附法:通过添加吸附剂(如活性炭)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表面上,从而实现去除。
三级处理的具体工艺和设备根据不同的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
此外,三级处理还需要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和达标。
总之,污水的三级处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处理过程,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这一过程需要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处理方法,并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复习总结第一章总论1.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
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化学性质)氮的种类,凯氏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降解过程示意图污水中的生物性质及指标2.城市污水处理的完整步骤及各部分作用;无机砂石有机悬浮物生物处理活性污泥防止污泥腐败3.高温废水对水体危害;①降低饱和溶解氧;②提高生化反应速率,耗氧量增大,总溶氧量减少;③水体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影响水体卫生;④加速藻类繁殖与富营养化进程。
4.富营养化的危害;①藻类种类减少,个体数量上升;②藻类过度繁殖使D。
变化过度;③大量藻类影响大气发氧;总之,富营养化是湖泊衰亡的一种表现。
5.固体物质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悬浮•固体(SS)、胶体、溶解固体(DS)。
其中悬浮固体分为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固定性悬浮固体(FSS) o6. BOD测定不足及COD测定的优缺点;(1)B OD是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体中可生化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缺点有:①测定时间需5d,比较长,难以指导生产实践;②如果污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较高,BOD S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③某些工业废水不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或者含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测定结果。
(2)C OD是化学需氧量,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重铭酸钾做氧化剂氧化有机物。
优点:①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②测定时间短,仅需数小时;③不受水质的限制;1 / 15 缺点:①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污■染物的量,无法直接从卫生学角度阐明水体污染程度;②污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消耗氧,可能造成误差。
7. BOD7COD称为可生化性指标,作为是否采用生化处理的标准。
其中BOD5/COD>0.3 时,认为可采用生化处理法。
8.水质比较稳定地污水中,BOD5、COD、TOD、TOC 大小:ThOD > TOD > COD > BOD5 > TOCo9.凯氏氮(KN)包括有机氮、氨氮。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符合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原理。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滤网过滤: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滤网,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达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3. 气浮: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体,使悬浮物上浮到水面,通过刮板将其集中起来,达到去除悬浮物的效果。
二、化学处理方法1. 中和: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通过加入适量的中和剂,使其酸碱度接近中性,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沉淀剂处理: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发生沉淀,从而净化水质。
3. 氧化:通过加入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降低其浓度。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厌氧消化:将废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气体。
2. 好氧处理:将废水置于含氧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净化水质。
3. 植物净化: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四、高级处理方法1.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超滤膜等膜材料,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
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去除有害物质和异味。
3.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离子污染物的目的。
污水处理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温和浮等方式去除悬浮物;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中和、沉淀剂处理和氧化等方式去除有机物和溶解物;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处理和植物净化等方式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此外,还有高级处理方法如膜分离、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1.物理处理方法1.1 筛网过滤筛网过滤是将生活污水通过细密的筛网,筛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大颗粒物质,并实现污水的预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简单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如农村地区或小型社区。
1.2 沉淀沉降沉淀沉降是通过自然沉降或加入沉降剂的方式,使悬浮在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能够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质。
1.3 通气曝气通气曝气是利用气体的曝气作用,通过加入曝气设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与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达到降解有机物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方面效果显著。
2.化学处理方法2.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向污水中添加氧化剂,如氯化铁、高锰酸钾等,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中。
2.2 结合沉淀法结合沉淀法是将化学沉淀和沉降结合起来,通过向污水中添加某些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盐等),使污水中的废物发生絮凝作用,并通过重力沉降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2.3 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是通过在污水中引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产生高活性自由基,使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3.生物处理方法3.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将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污水与空气接触,使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氧气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一部分氨氮等。
3.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厌氧处理可以降低能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并且产生的剩余污泥能够用于能量回收。
附件:________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生活污水处理的实例照片、工艺流程图和数据统计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污水处理:________指对废水进行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的技术过程。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方法
1. 筛选:通过筛网将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悬浮物、沉淀物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沉淀物沉降到污水底部,通过污泥机械或人工清除。
3.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从污水中升起,形成泡沫层,再通过刮泡器将泡沫层去除。
4. 滤料过滤:通过将污水通过滤料层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二、化学处理方法
1. 混凝:添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2. 中和:通过添加酸碱中和剂,将酸性或碱性废水中的过量酸碱中和至中性。
3. 氧化: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4. 沉淀: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盐等沉淀下来,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方法
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不需要提供氧气供给。
3.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4.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以上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废水性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采用单一或多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处理设备的成本、运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处理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